2天气与气候_高中地理笔记_2017状元笔记_北京二中文科学霸
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没有天生的信念,只有不断培育的信念,拼博两个春夏秋冬,博高考无怨无悔。
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地理必修二学问点笔记》,盼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关心!1.高三地理必修二学问点笔记篇一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外形和长度:相互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4.经线的外形和长度:全部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推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推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推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2.高三地理必修二学问点笔记篇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热带雨林的分布(1)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大陆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2)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3)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1)汲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整全球水平衡(3)繁衍物种最多,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3.高三地理必修二学问点笔记篇三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打算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4.高三地理必修二学问点笔记篇四工业区位指向类型(1)原料指向型: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高考复习】2021高考地理备考笔记:天气和气候

【高考复习】2021高考地理备考笔记: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1、锋面与天气:不论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造成天气变化的实质都是冷暖气团相遇,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之下,暖气团沿冷气团斜坡上升,上升冷却才有凝云降水现象出现,这是共同特征。
不同点要看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还是暖气团向移动,因而产生冷锋和暖锋的区别;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因地形所阻,推进迟缓就形成准静止锋。
锋面是重要的降水系统,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不同性质的锋面可造成不同的天气。
复习时,要从锋的生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入手,落实到所产生的天气现象。
2、如何推论气候类型:推论气候类型的主要依据就是气温和降水。
气温必须从以下方面抓起:①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值;②最冷月、最冷月的月份;③最热月均保守最冷月均温。
降水必须从以下方面抓起:①全年降水量;②降水的季节变化,即为属年雨型、夏雨型还是冬雨型。
运用比较法,找出几种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是判断气候类型的关键:①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相同点:各月气温都高达20℃以上,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旱季和雨季)。
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只存有北半球,雨季降水量比热带草原多;热带草原南北半球都存有原产,雨季降水量比热带季风气候太少。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同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炎热潮湿。
不同点:最冷月平均气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而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4、5月--9、10月),而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集中在7、8月)。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同点:最冷月平均气温,温带大陆气候在0℃以下,而温带海洋气候在0℃以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而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夏季稍多。
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1.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一(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2.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二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3.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三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4.高三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篇四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高考状元笔记地理篇 (2017版)

状元笔记---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高考状元笔记地理篇-(版)汇编

状元笔记---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

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1.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篇一1.晨昏线的概念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背对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对太阳的半球是夜晚(夜半球)。
白天半球和夜晚半球的分界线(圆)叫做终止线(圆)。
它由一根晨线和一根暗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暗线的判断方法是:首先,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暗线,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根据昼夜半球的判断,日半球西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日半球东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暗线。
在赤道上,晨线在6点,暗线在18点。
3.晨昏线的特点(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终止线平面垂直于阳光。
终结者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日半球上各点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各点的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终止线仅在春秋分时与经圈重合。
(5)在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期间,终止线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篇二气候的降水类型:全年降水多为年雨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或者夏半年降水多的就是夏雨型,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_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是冬雨型,如地中海气候。
全年降水少雨,如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篇三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入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连接两大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海陆变化原因:地壳的变化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变化。
地理--气候学笔记

地理--气候学笔记来自西佰利亚的这股寒流.....今天---2018年12月7日今日大雪今天是大雪季节,青岛市区降到了--4度,内蒙古北部根河降到--39度,俄罗斯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是--41度。
但是比起这个奥伊米亚康还要往北靠近北极圈的特罗姆瑟市(北纬70度)却是0--1度,温度高出好多。
了解世界各地气候特点很有意思,也很有必要....如果我们同时注意西欧和中东欧各国天气预报,像伦敦、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罗马、雅典、日内瓦、维也纳、布拉格、布达佩斯、索菲亚、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等等这些首都的国家,其纬度都在40度以上,但低温也在零度以上。
就连北欧各国,像挪威的奥斯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气温也比处在我国中纬度的青岛、济南、郑州、合肥等等,甚至低纬度的上海、武汉、长沙、南昌高出一些。
特别是位于挪威北部、靠近北纬70度的一个海港城镇“特罗姆瑟”冬天最低气温也只有零下10---15度,而我国最北部城市,北纬只有53度的漠河最低气温则达到零下55度。
俄罗斯在远东北纬只有62度的东西佰利亚城市雅库斯克,最低气温也达到零下67度。
据此地理教科书上说:作为陆地的西佰利亚是世界最寒冷地区,而中国是同纬度最寒冷的国家。
造成欧洲中西部与中国东部寒热悬殊的主要原因就是两股大气环流的作用,一股是从北美墨西哥湾运行的暖流;另一股是从西佰利亚运行的寒潮,这些地理常识在我国高中地理课本描述的很清楚,此处我不是单纯叙述这些极其简单的地理知识,为的是说明其他问题。
以下我们先看看这两股大气环流的运行情况,先看第一股。
位于美国南部、古巴北部的墨西哥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发源地,他冬天运行的路径是东北方向,也就是首先经过大西洋里的“百慕大”群岛一路向东北方向扑去。
最先到的的陆地是西南欧的“伊比利亚半岛”,在这个半岛上有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北部陆地在北纬40度以上,相当于中国东北沈阳市,后者冬天最低气温在零下20多度,而处在同纬度的里斯本一般是9---15度之间,与北纬22度中国福州气温差不多。
高中地理气候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学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某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值,是某个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气象工况和多种气象要素的总和。
气候主要受降水、温度、湿度、风向、风力、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对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气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高中地理气候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气候要素1.温度:是气温的平均值,可以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温度受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很大,温带地区温差小,热带地区温差大。
2.降水:降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水滴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的形式有雨、雪、霰、冰雹等。
降水受大气中水蒸气含量、气流运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上热带、季风、地中海、西风带和高纬度地区的降水情况差异明显。
3.湿度:湿度是水汽含量的多少,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湿度受温度、海洋、陆地、植被、水系等因素的影响。
4.风:风是大气运动的一个表现形式,风的产生受地球自转、不同密度气团的作用力、地形的影响。
风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可以调节气温、影响降水、影响植被等。
5.气压:气压是大气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强,气压受温度、湿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气压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气压的高低会影响风向、气候类型和降水等。
6.日照:日照是指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的时间,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季节的不同,日照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日照对气候、作物生长等有重要的影响。
7.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地形的起伏不平,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季风、地表径流、降水、气温等方面。
二、气候分类根据不同的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差异,气候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最广泛的气候分类方法是柯本气候分类法,按照此方法,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型,每大类型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型,每种气候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要素进行详细的描述。
1.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一般是指地球赤道向南北各23.5度之间的地带,根据不同的降水情况,热带气候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