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详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详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作者:陈方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7期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语言学就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有将近40多年。
而且在当前的语言学界中,应用语言学已经成为其分析和研究的最大学科之一,因此,它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针对应用语言学的起源,引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展望应用语言学,自20世纪中期崭露头角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愈发举世瞩目的重要学科。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极具边缘交叉学科的特性。
它不仅与交际学、心理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人类文化学等学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还与语用学、文体学、修辞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之间有着难分难解的血缘关系。
一、应用语言学的起源其实早在19世纪的时候,在语言学界就已经认为语言应用的研究开始了,直到1870年,由波兰语言学家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应用语言学才开始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应用语言学和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区分开来,也就是理论语言学。
在他的理论范围内,针对各种实际问题都可以利用理论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处理,它正好对立于理论语言学。
伴随着不断深入的语言学研究,新兴的相关边缘学科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
第一届国际语言学大会是在1964年法国南希召开的,这次大会的召开更加促使应用语言学会的快速成立,与此同时,应用语言学学科也有所形成。
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大概分成两组:第一,语言学习和教学;第二,篇章语言学、处理和翻译语言。
但是在2002年12月新加坡召开的第13次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学术委员会有25个,而在大会上所提交的论文已经涉及到4个范围。
由此可以发现,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科技、文教,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高效电子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应用语言学所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大,从而使研究范围逐渐增大。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引言我国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科体系建设相对不完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相对薄弱,导致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学科内部相对孤立,与国际接轨不足。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研究内容与国际接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研究课题的选择以及研究视野的开放度上,这使得我国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领域缺乏竞争力。
我国在应用语言学学术交流渠道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学术会议、期刊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薄弱,限制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要实现国际化,需要不断探索解决困境的措施,以提高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一:提升学术影响力。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需要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圈,与国际领先学者进行深入合作和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成果,提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研究意义二:促进学科发展。
国际化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不断吸收外部的优秀资源和经验,推动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要走向世界,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研究视野,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研究意义三:服务国家发展。
语言是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化,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可以为国家的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只有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2. 正文2.1 困境一: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
学科体系建设是支撑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我国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科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科门类划分不清晰。
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应用语言学往往被归为外语学科或文学学科下的一个小门类,缺乏独立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路径。
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展望

应用语言学研究与展望陈雅萱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1.我国应用语言学的萌芽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例如孔子办学,就开设了“文学”和“言语”两科,在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但是都是处在自发状态,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和体系。
从整体上来讲,还是处在传统语文学的阶段,即文字、音韵、训诂,只是为经典作注释。
2.晚清到民国成立时期。
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出版,是中国形成独立语言学的标志。
3.二十世纪初到建国前。
主要是围绕白话文运动开展的,其内容主要是要使白话文取得书面语的正统地位。
4.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
主要是语文知识普及阶段。
《人民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讲话》,并且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1955年10月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确定“普通话”的内容,在会后实施了《汉语拼音方案》。
为了促进汉语规范化,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56年起开始编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规范性词典。
5.改革开放以来。
应用语言学科成立以及蓬勃发展。
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成立的第一个标志。
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创刊。
《语言文字应用》的创刊使应用语言学有了专门的阵地。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研究现状近20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应用语言学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个十分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用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新型学科,这些新型学科大都和应用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甚至本身就是应用语言学的内容。
这说明应用语言学在中国已经发展成熟。
在这些新型学科中,计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速度上无疑将会处于领先地位,将可能是中国语言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1.在计算语言学方面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影响到所有学科的研究工作。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摘要: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语言学当中,应用语言学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界当中得到广泛关注,具有远大发展前途与创新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语言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当前的语言学界当中,应用语言学属于分析性与研究性最大的学科,同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首先对应用语言学进行概述,分析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及今后的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一、应用语言学的相关概述(一)应用语言学的起源波兰学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1870年提出应用语言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1964年召开了第一次应用语言学大会,国际应用语言协会因此成立,为促进应用语言学的顺利发展,还发表了许多与应用语言学相关的政策与内容。
这次会议结束后为世界现实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应用语言学的作用因此得到凸显,应用语言学的发展逐渐到了一个高潮阶段。
相比较而言,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引进较晚,基础较为薄弱,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兴起,语言教学、语言规则、语言信息处理等是我国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取得了一定显著效果。
(二)应用语言学的分类通过实践决定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其细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与机器应用语言学。
一般应用语言学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划分,包含语言教学、建立标准语、创制改革文字、编篡辞书。
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工具处理自然语言,是机器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工作方向,可以分为机器翻译、实验语音学、汉字信息处理等。
根据研究对象进行划分,应用语言学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语言学研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母语教学、外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这就是狭义上的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领域,就是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包含人工智能与语言规范化。
根据具体实践应用过程进行划分,应用语言学还可以分为应用性语言学、实验性语言学、综合性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语言教学研究
应用语言学在语言教学研究方面也取 得了显著成果。研究证实,交际教学 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能 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同 时,应用语言学还研究了教材设计、 学习资源利用、教师角色等问题。
跨文化交际研究
应用语言学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 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揭示了跨文 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沟通障碍 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此外,应用语言学还探讨了跨文化交 际能力培养、跨文化适应等问题。
02
提高语言教育质量
应用语言学研究可以为语言教育提供 理论支持和指导,有助于提高语言教 育质量,促进语言学习的效果。
03
解决语言使用中的问 题
应用语言学研究可以解决实际语言使 用中的问题,提高语言使用的效率和 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02
研究现状
语言习得研究
习得过程
语言习得研究关注儿童和成人如 何学习和掌握新语言,包括语音 、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
习得机制
研究者探讨了语言习得的神经和 认知机制,如注意力、记忆、迁 移等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习得环境
研究还关注语言习得的环境,如 家庭、学校、社区等对语言学习 的影响。
语言使用研究
交际功能
语言使用研究关注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功能,如如何表达意 义、建立关系、维持对话等。
语用学
研究者探讨了语言的语境和语用意义,如言语行为理论、会话 含义、礼貌原则等。
实验数据
在实验环境中收集的数据,用于研究语言认知和 语言习得。
调查问卷
通过发放和收集问卷,了解人们对某种语言或语 言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网络数据
包括社交媒体、在线论坛、博客等网络资源,用 于研究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摘要】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语言障碍、学术资源匮乏和学科传承困难等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语言学习和交流,提高研究人员的语言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学术资源和传播渠道。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
总结经验,我们需要坚持开放思维,注重国际交流,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研究展望,为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走向国际化,我们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学术机构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语言学研究、国际化、困境、解决措施、语言障碍、学术资源、学科传承、国际合作、展望未来、总结经验、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难。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面临着语言障碍的困境。
随着世界的融合,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成为了一个问题。
我国研究者在与国际学术界交流时,受限于语言能力,往往难以深入参与到国际研究合作中。
学术资源不足也是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各国学者都依赖于丰富的学术资源来支撑自己的研究工作。
我国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资源相对匮乏,这导致了我国研究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表现不如人意。
我们亟需加强对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困境的认识,探讨解决方案,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迈向国际化道路。
1.2 问题意义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化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这些困境不仅影响着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和地位。
解决这些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需要更多地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国际学术领域。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语言学是研究汉语及其它中国语言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
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首先,中国语言学的现状是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田野调查到现代的大数据分析,为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数据。
其次,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国际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对传统汉语的研究外,还涉及到方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等领域。
同时,与国际语言学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中国语言学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再次,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是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变革,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中国语言学研究者开始关注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媒体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实际运用和变化规律。
此外,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也需要关注语言保护与普及,推动国家语言政策的实施和语言教育的改革。
最后,中国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是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语言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
跨学科的合作可以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此外,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也需要更多的应用研究,将语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语言学在不断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未来,中国语言学将继续推动学科发展,拓宽研究领域,促进国际交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跨学科融合,为中国语言学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语言学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应用语言学研究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在国际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从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的现状和困境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的现状与困境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交流渠道不畅: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渠道相对不畅,缺乏有效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导致国际合作和交流难度较大。
2.学术成果发表受限: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在国际期刊上的发表数量和质量相对较低,国际学术影响力不足,难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
3.学术交流语言障碍: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受到语言障碍的困扰,无法有效地与国际同行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
二、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2.学术资源匮乏: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中,受到学术资源匮乏的制约,缺乏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和学术平台,影响了国际学术成果的发表和合作。
3.学术氛围不浓: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相对不浓,学术研究者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难以适应国际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需求。
三、解决措施分析2.提升学术成果发表质量: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应积极选择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社发表学术成果,提高发表质量和数量,提升学术影响力。
3.强化语言与文化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应加强对国际语言和文化的研究,提升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解决语言和文化差异对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4.拓展学术资源渠道: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应积极借助国际学术组织和平台,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术资源的获取渠道,提高学术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
5.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应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国际化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术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19-04-04T09:35:32.97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作者:刘颖
[导读]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语言学当中,应用语言学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界当中得到广泛关注,具有远大发展前途与创新意义。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语言学当中,应用语言学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界当中得到广泛关注,具有远大发展前途与创新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语言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当前的语言学界当中,应用语言学属于分析性与研究性最大的学科,同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首先对应用语言学进行概述,分析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及今后的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一、应用语言学的相关概述
(一)应用语言学的起源
波兰学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1870年提出应用语言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1964年召开了第一次应用语言学大会,国际应用语言协会因此成立,为促进应用语言学的顺利发展,还发表了许多与应用语言学相关的政策与内容。
这次会议结束后为世界现实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应用语言学的作用因此得到凸显,应用语言学的发展逐渐到了一个高潮阶段。
相比较而言,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引进较晚,基础较为薄弱,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兴起,语言教学、语言规则、语言信息处理等是我国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取得了一定显著效果。
(二)应用语言学的分类
通过实践决定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其细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与机器应用语言学。
一般应用语言学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划分,包含语言教学、建立标准语、创制改革文字、编篡辞书。
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工具处理自然语言,是机器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工作方向,可以分为机器翻译、实验语音学、汉字信息处理等。
根据研究对象进行划分,应用语言学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语言学研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母语教学、外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这就是狭义上的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领域,就是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包含人工智能与语言规范化。
根据具体实践应用过程进行划分,应用语言学还可以分为应用性语言学、实验性语言学、综合性语言学。
(三)应用语言学的内涵
将语源学的实际应用内容与理论研究相互区分,是应用语言学最初的提出目的,对于各种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运用应用语言学,对其进行处理的结果。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空间,应用语言学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同时受到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语言交际等各项功能的影响,应用语言学的发展空间日益壮大,为我国语言学今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积极贡献。
二、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一)语言规划模式逐渐独立
受人工干预作用的影响,应用语言学形成了独立分支学科的语言规划模式,既需要受到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影响,同时还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应用语言学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语言规划更是对语言选择与文字改革方面的管理,在促进应用语言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明确正确的方向,使其有规划的发展,而非盲目的发展。
研究与调整语言政策、推广落实制定的政策标准,将应用语言学理论作为基础,促进心理学、社会学的共同发展,都是语言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语言规范工作思想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应用语言学所面对的环境也越发复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需要构建一个相对规范标准的语言体系,这是语言规范的根本目的与意义。
为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需要统一化与标准化的语言规范,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起初发展环节,这样的标准化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甚至还会影响语言的个性化发展。
受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宣传,统一化的语言规范工作,其重要性得到凸显,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项问题。
我国在应用语言学规范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所研究出的成果也是质的飞跃,为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计算机语言不断的发展
当前的时代更是电子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探究应用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共性,有针对性的将两者相互结合,促进其共同进步与发展,计算机语言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应用语言学因此诞生。
借助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对语言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富有一定创造性,将应用语言的独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计算机语言学既能够对文字进行识别,还能够合成、处理、转化语言,检测所需要的语言信息,统计语言文字,对词汇、句子进行分析,将两者相互结合,能够为应用语言学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我国应用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任何事情的发展,只是进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应用语言学亦是如此,为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应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作用,甚至是一些和语言学边缘性学科的联系。
应用语言学的壮大,可以将社会学、心理学、交际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应用其中,将应用语言学与这些理论知识有机相互结合,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新型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不仅能够改善语言结构,还能够将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
(二)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非静态、不断动态是应用语言学的本质特点,同时还具有实验性与开放性。
在长期发展的历程中,应用语言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在这一过程中,反复实践属于一项重要途径,实践实施检验真理的主要方法,应用语言学通过不断
实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为其增加更多魅力,以满足时代发展作为基础,进行改进创新寻求更好的发展,为应用语言学赋予新的使命。
四、结语
总而言之,正确理解应用语言学的意义与包含的内容,才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语言学的研究工作。
语言既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与其有着直接关联的应用语言学也就逐渐产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深入到各行各业,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在社会的和谐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以贵州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例[A]. 董书敏,张炼.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七卷)[C]. 2018
[2]近十年我国对外汉字教学文献分析——以《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文字应用》为中心的考察[J]. 徐茗.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3]“美丽天津”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对外宣传策略——以认知图式的构建为视角[A]. 张丽.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 2014作者简介:刘颖(1997.03-),女,安徽省池州市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语言学或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