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合集下载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重庆市为例毕业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重庆市为例毕业论文

重庆市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重庆市为例Graduation 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Th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ongqingUdergraduate:Sun LijunSupervisor:Prof. Chen LitaiMajor:Economy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3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服务业发展己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这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与此同时,重庆市的服务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点。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互动关系。

并通过其规模扩大和集聚效应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间接地推动了其它产业快速发展,使城市综合实力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本文借鉴国内一些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成果,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出发,采用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近十年(2002-2011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重庆市经济的影响,定量地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针对具体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经济增长,重庆市ABSTRACTSince the 1990s,the speeding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focuse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issued policy documents in this area,and certain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Chongqing's service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comparison.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which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industry,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Productive services development and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wed supplement and promoting to each other.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with expanding the scale and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has a direct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indirect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and finally push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nto a new level.This paper takes some research findings of some domestic production service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hongqing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on the economy of Chongqing with the latest ten years data combin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n,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hongqing, as well as the productive service sector'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Key words:Producer services,Service industry,Economic growth,Chongqing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1绪论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2.1国外研究综述 (2)1.2.2国内研究综述 (2)1.3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和不足 (2)1.3.1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2)1.3.2本文的创新 (3)1.3.3本文的不足 (3)2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4)2.1.生产性服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4)2.2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其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5)2.3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5)3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现状 (6)3.1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6)3.2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8)4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10)4.1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9)4.2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0)4.1.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10)4.1.2数据的协整检验 (10)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11)5结论与政策建议 (13)5.1结论 (13)5.2政策建议 (13)5.2.1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3)5.2.2增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14)5.2.3对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7)1 绪论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的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并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分析当今社会,消费需求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农村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它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

对于农村的发展,不少学者对居民的消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并且得到了许多的结论和观点。

文章在这些结论基础上,结合近些年的一些数据指标,对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

标签:农村居民;居民消费;重庆市;消费需求一、重庆市农村居民当前消费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虽然都普遍有所提高,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的消费水平仍然偏低。

在如今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下,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要改善当前的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从重庆统计年鉴中我们得到的数据可知,在2010~2013年这四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3624.62元提高到5796.36元,增长了59.92%,年均增长14.98%;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335.02元提高到17813.86元,增长了33.59%,年均增长8.40%。

由上述结果可知,现阶段重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

然而,虽然农村居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是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通过观察重庆统计年鉴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不足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1/3。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增长,到2013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刚刚达到城镇居民的1/3。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虽然在逐年提高,但消费水平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二)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为消费结构。

随着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他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变。

由重庆统计年鉴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正从满足基本生存资料的基本消费向着个人舒适和发展性消费转变。

中国西部农户消费理性行为的实证研究—重庆市农户消费调查数据的分析验证

中国西部农户消费理性行为的实证研究—重庆市农户消费调查数据的分析验证

农业经济学中国西部农户消费理性行为的实证研究—重庆市农户消费调查数据的分析验证李圣军、王志刚、宋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自然资源与区划研究所)一、导言从1997年我国进入通货紧缩的阶段开始,很多学者就提出了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国家也相应的采取了税费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按照播种面积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等各种措施,希望以此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刺激农户的消费。

那么单纯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可以让农民增加消费支出、开拓农村的市场吗?这些政策的实施结果又是怎么样呢?通过最近几年农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大体判断出国家政策的有效性。

具体情况如下表: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到11此表格中各个比重的算法:支出法计算的GDP中各个部分增加值占的总增加值的比重由上表可以看出,从1997年开始,国家实行的所谓的“刺激内需”的政策作用并不明显,1999年和2000年虽然初见成效,达到了15.74%的比例,但于1997年前的比例相比相差明显,但从2000年开始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又开始不断下降,甚至下降到了2002年的 9.73%,2003年的4.45%。

而由于从1998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一直到了2003年的72.92%。

如果从1980年开始,无论增长速度的快慢,农民的收入都是在增长的,但是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趋势上却是一直下降,不能否认有农村人口减少的作用,但是农户的有效需求没有释放出来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为了开拓农村市场,我们必须对农户的消费行为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到农户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消费比重却不断下降的原因,同时寻找启动农村市场的真正的有效方法对农户消费理性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多,而且大多数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农户消费是非理性的。

由于选择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样本数据的特点,本文对炫耀行消费没有进行分析。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重庆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其城乡结构比较明显,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更为注重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

本文将从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性质、特点和结构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1.基本消费需求占比高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性质较为明显,基本消费需求占据了较高的比例,如食品、衣着、住房和交通等消费支出占到了总支出的75%以上。

农村居民以种植和畜牧为主营收来源,所以他们的消费支出结构又和所种植的作物和养殖品种有关。

2.非生活性消费占比较低相较于市区居民,农村居民的非生活性消费占比较低。

重庆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频繁的娱乐活动或价值较高的奢侈品购买。

他们在生活中注重的是家庭的基本生活支出,更注重自给自足和家庭日常用品的支出,例如娱乐性消费、个人护理品等占比较低。

3.消费支出偏向于地域性特点重庆农村居民处于山区,农村居住环境与城市区别较大,由此他们在消费方面一般会参考本地区的消费特点,注重地域性特点的消费需求,如酒水、火锅等,能适应其生活习惯的特点,而非盲目追求数量或品牌。

1.食品类消费占据重要地位在重庆农村居民中,食品消费一直占据着支出的重要比例。

饮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特色,如重庆作为沸腾的火锅之都,火锅、辣椒、竹笋等食物在农村居民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另外,旬菜和季节性食品也占很大比例,例如冬天的梨和柿子、夏天的西瓜和荔枝,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购买不同的季节性食品。

2.衣物和家居用品需求较为平稳在重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衣物和家居用品需求相对比较平稳,这类消费支出往往会有较长的更新周期和耐用性。

在消费方面,农村居民更注重品质和实用性,不会过于追求时尚和潮流。

3.交通出行消费呈逐年不断增长态势随着网络销售、快递和物流的发展,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和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重庆农村居民在交通出行消费方面也呈逐年不断增长的态势,如家用电器、手机等高频使用的产品。

同时,因为农村居住环境相对市区较为分散,因此交通方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自行车和摩托车较为普遍。

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研究——消费的实证研究

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研究——消费的实证研究

19 ) 人, 比例高 达 7 . 3 。从 庞大 的农 村消 费群体 规模 可 以看 与 消费相关关 系的研究 。韩立 岩 ( 9 8 将协 整分 析与模 糊 1 O 分析结 合起来 , 15 — 19 对 9 2 9 5年 间的消费数 据进行 研究 , 发 出 重 庆 农 村 消 费 市 场 和 需 求 潜 力 巨 大 , 村 消 费 的 发 展 直 农 现 收入与消 费 的 函教 关 系 具 有 明显 的 阶段 性 特 征 。李 锐 接影 响着重 庆 国 民经济 的发 展 。而 2 0 0 9年 重庆 市 农 村 居 (0 3 采用我 国农 村居 民各 类 消费 品支 出 的时 间序列 数据 2 0) 民人 均 生 活 消 费 支 出 只 有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生 活 消 费 支 出 的 和截 面数据 , 用 E E 运 L S模 型 , 农 村 居 民各 类 消 费 品 的 边 对 2 . 7 。总之 , 庆 市居 民消 费 需求 , 5 8 重 尤其 是 农 村 居 民 消 际消 费倾 向、 基本 生活支 出标 准 、 入弹 性和 价格 弹性进 行 收 费总量偏 低 , 已经严 重制约 了重 庆市 经 济增 长 。因此 , 足 立 计算 和 比较分 析 。马骊 , 敬 水 ( 0 8 用空 间计 量 经济 方 孙 20 ) 于 现 阶段 的 整 个 国情 , 究 重 庆 市 农 村 消 费 市 场 对 推 动 重 研 法分 析我 国消费与收入 的关 系。 庆农村 经济发展 乃至 于对 于正 处于 转 型时期 的全 中国都具 上 述 国 内 学 者 的 研 究 大 多 以 全 国 为 研 究 对 象 , 析 总 分 有十分重 要的现 实 意 义 。大 力提 高农村 居 民消 费水 平 , 优 收 入 与 总 支 出 的 关 系 , 根 据 总 量 关 系 提 出 政 策 建 议 , 此 并 因 化农村 居民消费 结构 不 仅 是 拉动 经 济 增 长 的重 要途 径 , 更 得 出 的 结 论 和 政 策 建 议 对 于 某 个 地 区 而 言 缺 乏 针 对 性 和 适 是全 面建设小康 杜 会 、 现 “ 人 为 本” 科 学 发展 观 的重 体 以 的 用 性 。 且 目前 有 关 重 庆 市 农 村 居 民 的 消 费 与 收 入 关 系 问 题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006-0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必须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农村消费市场空间广阔,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意义重大。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以1992-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消费函数理论,对4种典型的消费函数进行了拟合和检验,在检验通过的基础上进行对比选优,选出了最优的模型-持久收入假说模型,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消费行为实证分析一、引言当前全球面临着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而中国亦深受其害,外贸出口难度日益加大。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正在将经济增长的动力指向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成为gdp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

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应该着眼于国内需求上。

扩大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刺激国内消费,而扩大内需不能单纯依靠提高城镇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也应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

因此,笔者拟运用有关统计数据,对4种典型的消费函数模型进行检验和拟合,找到一个较为符合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模型,这对于有效地促进农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研究不断发展,虽然相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研究而言,农村居民消费研究相对有些滞后,但依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朱信凯、雷海章(2000)采用相对收入理论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国涓、唐焕文(2003)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987-1999年期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该时期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8;冯玉龙(2005)针对内蒙古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分别选取了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和持久性收入假说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三者共同证实了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结论;李景华(2005)利用1985—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数据,检验了相对收入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在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符合持久收入假说。

从投入产出表浅析重庆市农业的基础地位

从投入产出表浅析重庆市农业的基础地位

重为 27 g %,可见重庆 市农业对伞 同的经济发展有着 巨大的 比仍是最低的。
贡献。
表 l 中 间投 入 和 最初 投 入 比重
单 位 :%
比重
巾 间 投 入 率
农业
3 .6 2 6
建筑 业
7 7
第 二 产 业 :
7 .4 4 6
第 一 产业
5.7 26
令 社会
农业技 人 畜力 耕 种 ,现 代化 水 平 低 。 重 庆 市 农 业 劳 动 者 收 入 占农 业 的是固定资产形成 比重 过低 ,这一方面说明重庆市I
总产出 的 5. %,农业 增加值 中有 8 3%用 于支付 劳动报 术装备低 ,另一方 面说 明重庆农业发展 因为没有物质基础缺 99 4 84 酬。农 业生产 资料的投入率低于社会平均值 l4 个 百分点 , 83 这表明增加农业生产 的中间投入对农业的总产出有很大的潜 力 ,在 当前生产 资料供大 于求 ,价格相对疲软的情况下 ,正
I 农业 发 襞 1
农业经济
2 1/0 0 01
从投入产出表浅析重庆市农业的基础地位
◎柯 昌波
摘 要 :重 庆 作 为 大 城 市 与 大农 村 并存 、城 乡二 元 结 构 突 出的 特 殊 直辖 市 ,认 真研 究 重 庆 市农 业现 状 , 准确 把 握 农 业 与
其它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 内在联 系,制定正确合理的农业发展政 策,认真落 实科 学发展观 ,切 实推进我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经济
2 1/0 0 01
分析 ,可 以大 体得出如 下结论 :重庆 市第二 、第 三产业对 农 化 、经 营 主 体 企 业 化 、产 品 生 产 标 准 化 、市 场 营 销 品 牌 化 、 业有很大的依存 关系 。具体 而言 ,对 农业的直接 消耗系数 较 生产 服务社会 化 ,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 营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 大的部 门有 :纺织业 、食 品制造及烟 草加工业 、农业 、住 宿 发挥农业 资源 特色和优 势 ,依托农产 品生产基 地 ,通过扶持 、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重庆是一个山城特色明显的大都市,其农村地区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消费结构。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 食品消费占比较高重庆农村地区地势多山,农业发达,传统的农村居民饮食结构以主食、杂粮、蔬菜、猪肉、鸡鸭鱼等为主,而且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口味要求较高,所以食品消费一直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2. 生活用品消费逐渐增加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用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除了基本的日用品以外,农村居民对于家居装饰、家电产品等的消费也在逐渐增加。

3. 交通和通讯消费逐渐增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普及,农村居民对于交通出行和通讯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

特别是在重庆这样一个交通不便的山城,农村居民对于交通和通讯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要求也在增加。

4. 教育和医疗消费逐渐增加随着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对于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

特别是对于子女教育和老年医疗保障,农村居民的消费投入也在增加。

二、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1. 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政策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在提高,这直接促使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3. 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农村居民对于生活用品、休闲娱乐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也在不断变化,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1.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特别是对于农业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也直接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加工、生活用品制造、文化创意等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 内需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何扩大 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以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我 国的热点话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重庆市农村居 民消费对 国民经济各部门 的拉动份额。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对国 民经济增长贡献较城镇居民更具潜力 ,应通过构建 和完善城乡产业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的提高。并通过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对重庆市农村居 民消费结构进 行 了预测,最后根据模型测算结果提出 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 良性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投入产出;贡献
数据 来源 :根据各 年份 《 厌币统 计年鉴》 整理 重
系数来 论述 居 民消费对经济 增长的拉动作用 。也有 从 城乡居 民消费水平和 消费 结构方 面来进行 研究 , 如卢嘉瑞等 ( 9 从 中国农村居 民消 费结 构的影 1 9 9)
对数据作散点 图后,发现人均 G P与农村居 民 D 消 费支 出和 城镇居 民消 费支 出均存在线性 关系。建
表 1 直辖 以来重庆市城乡居 民消费水平与人均 G P D
单 位 :元
经超过 了消费率。 同时,重庆是一个 典型 的大 城市 带大 农村 的区域 ,农村 人 口 比例 高达 7 7 3 %。而 5 20 0 7年 由农村居 民实现 的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却只 占全市社 会消 费品零 售总额 的 2 6 %,与其人 口数 6 量极不相称 。重庆市居 民消费需求 ,尤其是农 村居 民消费总 量偏 低 , 已经 严重 制约 了重 庆 市经济 增 长 。因此 ,研究农村消 费市场对 推动重庆农村 经济 增长 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38
1 引 言
型测算 重庆 市农村居 民消 费对 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拉 动份额 ,并根据模型测算 结果提出促进农村 居民消 费、拉动经济 良性增长 的对策建议 。 3 重庆 市农村居 民消 费对经 济增长 贡献 的实
证 分 析
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 ,我 国经济 也毫
不 例 外 地 受 到 强 烈 的 冲 击 ,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明 显 放
型。
农村居 民 一 64 0 58 9 99 + 0X
(47 - 9
R O9 , F 0 3 2 =1 85
() 8 60 7 1 X 0 8
缓 。内需不足 是造成 这一现 象最主 要的原 因之一 , 严重制约 了我 国经济发展 。如何 扩大 内需应对 金融 危机 以促 进经 济健 康持 续发 展成 为 目前 的热 点话 题 。重庆 市作为我 国西部地 区唯一 的直辖市 ,直辖 以来 国民经 济得到 了飞速 发展,消费需求总 量逐步 扩大 ,并保 持较快增长 。但 是,最终消 费率 却不断
— —
Cae Su y o h n q n s t d fC o g ig
HeB na e ln,JnYo gi i nj n
作者简介 :贺本岚 ,1 8 年 生,江西萍乡人,现为中 国人 民大学统计学 院 2 0 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 97 09 向:统计理论与方法 ,抽样 技术;金勇进,1 5 9 3年生,北京人 ,中国人 民大学应用统计科 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 民大学统计学 院教授 ,博士生 导师 ,研究方 向:抽样调查。
2 文 献 综述
围绕消 费需求和经济增长 的关系 ,我 国学者厉 以宁等 ( 9 比较 了中国改革 开放前后消 费需求 1 3 9 波动与 总体 经济波动 、投 资需求波动 的关系,认为
改 革 开 放 以 后 投 资 需 求 不 再 是 单 一 的刺 激 经 济 增 长
的因素,消 费需求对经 济 的作用 愈发显著 。文锋 、 姚树荣 Q ) 通过建立经济增长 模型 、测 算拉动 【D ( 】
基 于投入产 出法 的农村居 民消费对经济 增长 的贡献研 究 h ~~
— —
~~ 一一 .一 i~ 一 一 一 一 一


以 重 庆 市 为 例
金 勇 进
贺本岚

要: 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 持续蔓延,我国经济也毫不例外地 受到强烈的冲击 ,经济 增长速度 明显放 缓。
立 如 下 回归 方 程 :
响 因素 、现 状和结构优化等 方面对 中国农村居 民消 费结构进行 了研究 ;范剑平 等 ( O 认为 中国居 2 @ O 民消 费率偏 低 的主要原 因在 于城乡居 民消 费结构受 阻 、城 乡收入不合理差距扩 大和城乡人 口的二元社 会结构 。孙风 ( 0 则从 消费函数 的角度进 行研 2 1 0) 究 ,应用预 防性储蓄理论 、生命 周期理论对 中国城 镇居 民消费行 为建 立 了收入 与消 费 的误差 修正 模
一一 一一 一~ 一一
一~ 一~一 ~一 ~ 一一
St d o t e u y n h Co tiu i o Ru a Re i ns Co s m p i t Ec n m i nr t b on f rl sde t nu t on o oo c G wt as d on I p t r o hb e n u—Ou p tMe h d t u t o
下 降 ,而 相 对 应 的 投 资 率 却 呈现 加 速 上 升 趋 势 且 已
3 从 人均消 费支 出与人均 G P关系看农 村 . 1 D 居 民消费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 假定投资 与出 口贸易保持 其已有 规模发展速 度 不变 ,选取 人均地 区生产 总值作为 因变量 Y ,农 村 居 民消 费支 出与城镇 居 民消 费支 出分 别为 自变 量 x ,x 进行回归分析 。为消除价格 因素 的影响,将 这三个变 量分别用消费者价格 指数进行调整 ,调整 后 的数据见表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