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水平关系的研究

在 经 济 社 会 中 , 个 地 区 居 民消 费 水 平 的 高 低 对 当地 的 经 数 据 。用 河 北 省 的地 区 生产 总 值 ( 元 ) G P表 示 经 济 增 长 , 一 亿 即 D
济增 长发挥 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消费水 平是经济发展水平 的 全 省居 民 的 居 民 消 费水 平 ( 用 X表 示 。对 河 北 省 以全 省 居 民 元)
体 现 , 经 常 为 人 们 所 关 注 。对 居 民消 费 支 出按 照 人 们 实 际 支 消 费 指 标 表 示 的居 民消 费水 平 和 以地 区生 产 总 值 (D ) 标 表 它 GP 指
出的去向分类可 以分 为吃 、 住 、 文 化娱乐等 。近年来 , 穿、 用、 随 示 的 经 济 增 长 进 行 单 位 根 检 验 , 果 表 明 两 变 量 均 为 非 平 稳 变 结 着经济 的发展和居 民收入 的提 高, 河北省居 民的消费水平有 了 量; 取对数之 后再次进行检验, 仍然非平稳 ; 对居 民消 费和 地区 较大 的提 高 , 消费水 平和 消费结构发生 了显著变化 。经济 增长 生 产总值 的对 数取差 分后再进行检 验, 仍然非平 稳 , 再次差 分
性 组 合 有 可 能 相 互 抵 消趋 势 项 的影 响 , 该 组 合 成 为 一 个 平 稳 A F值 为 一 . 9 9 2 也 小 于 a l 时 的 临 界 值 一 . 2 9 9 所 使 D 5322, =% 4 337, 的 变 量 。协 整 理 论 为 两 个 或 两 个 以上 非 平 稳 变 量 之 间 寻找 均 衡 以 可 以得 出这 两 个 时 间序 列 都 必 须 通 过 二 阶 差 分 后 , 能 达 到 才
78 9 8 4 2 42 4 4 2 8
居民消费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采用海关总署发布的贸易数 据,包括进出口总额等指标 。
采用其他权威机构发布的社 会数据,包括人口、教育等 指标。
实证结果分析
04
描述性统计分析
居民消费率
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进行描述 性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居 民消费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且 各省市居民消费率差异较大。
经济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整体上呈现出 波动的趋势,各省市的经济增长 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02
检验结果:经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居民消费率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 因,但经济增长不是居民消费率的Granger原因。
03
综上所述,通过对居民消费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居民消费率对 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且居民消费率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因此,提 高居民消费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复杂模型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模型和方法,例如使用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以更准确地研究居民消费率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
深入分析
未来的研究可以对居民消费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研究消费结构对经济 增长的影响等。
THANKS.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历 史数据的分析,揭示居民消费 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居 民消费率和经济增长的因素进 行建模和分析。
采用协整分析,检验居民消费 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 关系。
数据来源
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 数据,包括居民消费率、人
均GDP等指标。
1
采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 融数据,包括存款、贷款等
实证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率的拉动作用有限,即使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 率也可能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
居民消费对沈阳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居民消费对沈阳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中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
近年来,沈阳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在全国居民消费支出排名中稳居前列。
其中,居民消费在沈阳市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旨在探究居民消费对沈阳经济增长的贡献,深入分析沈阳市居民消费支出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沈阳市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沈阳市居民消费概况:包括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等方面的概述,主要基于国家统计局和地方政府公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究居民消费对沈阳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居民消费对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发展的影响。
(3)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探究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2.研究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调查问卷,深入了解沈阳市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态度。
(2)基于沈阳市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数据,使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绘制图表,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
(3)借鉴已有文献和相关研究的成果,对研究主题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1.预期成果(1)掌握沈阳市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并深入分析其特点和趋势。
(2)深度挖掘居民消费对沈阳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探寻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3)分析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提出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2.意义(1)能够为沈阳市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沈阳市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2)能够为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推动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
(3)能够帮助沈阳市和其他地区的居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消费行为,正确认识消费的意义,实现消费升级。
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研究——基于三次产业消费支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隐含 着 “ 不是 消费结构适应产业结构 ,而
是消 费结构决定产 业结构” 的思想 ;傅 家 荣 ( 0 5) 消费结构 的角度分析产 业结 20 从 构 的演进 ,认 为消 费结构是产业结构 变动 的根本动 因 ;刘 易斯 ( 9 9) 1 8 则提 出消费
模 式 转 变 带 动 劳 动 力迁 移 ,而 劳 动 力 要 素
归结 为八 个因素 ,消费结构就是其 中的一
内容摘 要 :居 民 消 费与 经 济 增 长 ,特 , I i 】 是 对 于 产 业 结 构 的调 整 ,是 相 互 促 进 、 相 互 融 合 的 。本 文 通过 构 建 三 次 产 2 0 借助马克思 “ 生
文 献 综 述
减小 。本 文主要涉及的变量为 GDP 、居 民 消 费以及三次产业的产值和消 费值 ,分 别
用 GDP 、C ON 、l 、I 、 I3和 C 、 S N1 N2 N
出法计算 GDP的方法来看 ,居民消费是 国
民经 济 增长 的最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照 配第 的 依 理 论 , 民消 费 对 经济 增 长 的 影 响也 应 分 别 居
C , C 。 示 。本 文 选 用 各 变 量 的增 长 率 、 表
作 为指 标。为简单起见 ,取各数值 的对数
IX,其 一 阶 差 分 △ IX可 近 似 等于 该 序 列 n n 的 增长 率 。
体现在对各次产业 的影响上。 居民消费结构
的演 进 对 于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有 着重 要 意 义 。
增长表现为三次产业部 门的增长。 威廉 ・ 配
第 认 为 , 民 收 入水 平 的差 异 和 经济 发 展 的 国 不 同阶 段 主要 归 因于 产 业 结构 的不 同。 支 从
广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D【 L NC X, 2) ( C,T,0) - 4 . 6 9 1 6 - 3 . 8 3 1 5 - 3 . 0 2 9 9 - 2 . 6 5 5 l
由表1 可知 ,L N G D P 和L N C X 的A D F 检验统计量都大于其符 白 的显著水平 的临界值 ,即原序列在 1 % 著水 平上都不平稳。其 二阶差分D( L N G D P ,2)和 D ( L N C X,2 )的A D F 检验统计 量都 小于其各 自的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即其二 阶差分D ( I  ̄G D P ,2) 和 D( L N C X,2 ) 在1 %显著水平上都是平稳变量 ,即所有的变量 都是二阶单整。 此L N G D P 和L N C X 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对 广 西 经 济 增 长 有 较 强 的促 进 作 用
关键词: 城 镇居民消费 农村居 民消费 经济增长
VA R模型
一
、
引 言
变量
表1 各 变量 的AD F 检 验结 果
愉验类型 A D F 检验 1 % 5 % 1 0 % 结 论 ( C.T ,N) 统计量 临界值 临界值 临界值
L N G DP 2) ( C.T. 1 ) - 0 . 5 4 7 l - 3 . 8 0 8 5 - 3 . 0 2 0 6 - 2 . 6 5 0 4 不 平稳
,
改革开放 以来 ,广西 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由1 9 9 0 年的 4 4 9 . 0 6 亿 元增长到2 0 l 1 年的 1 1 7 2 0 . 9 亿元 。由图 1 可知 ,1 9 9 0 — 2 0 0 3 年 问 ,广 两 国 内生产 总值 在3 o o o  ̄ L以下缓 慢上 涨 ;2 0 0 4 年 ,广西 国 内生产总值 突破 了3 0 0 0  ̄ L,达到了3 4 3 3 . 5 4 L 元 ,并 在此后保持快速上涨趋势 。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广西居 民生活水平有 了很大 的提高 。然而 ,广西居 民消费在广西 国内 生产总值 巾所 占的比重却不断 降低 ,1 9 9 0 年广西居民消费在广 西 国内生产总值 叶 T 所 占的 比重为5 9 . 1 %,2 0 1 1 年 这一 比例下降
陕西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

荣 等采用传统 的回归分析方法 ,但是 ,由于经济变量本身是非稳定的时间序列,如果用传统的单方程 计量经济模型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变量间的关系 ,因为传统模型的研究是从经济理论 出发探求变量间的
关 系 ,而没有 将 变量数 据 间 的 内在 关 系 引 人 到模 型 中来 。朱 江 ,田映 华 和 孙全 等学 者为 了避 免 出 现 “ 回归 ” (p ru —rges n 现象 ,则采 用 协整 分 析 方法 ,协 整 分 析 可 以克 服 伪 回归 现 象 找 到非 平 伪 sui s erso ) o i 稳 变量 之 间真实 稳定 的数 量关 系 。但 是 ,学 者们 大多是 对我 国不 同时期 的数据加 以研究 ,对各 地 区 的数 据研究 较 少 。中国地 域广 阔 ,地 区间存 在很 大的文 化 和经济 差异 ,制定 地 区的经 济 发展 策 略应 该 因地 制
存 在 长期稳 定 的关 系和短期 的 动 态变化 。陕 西省政 府应 该转 变一 直 以来主要 以刺 激居 民消 费 来
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通过启动消费、影响投资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 目的。
关键词 :因果 关 系检 验 ;脉 冲响应 ;方差分 解 ;误 差修 正模 型
中图分 类号 :F 1 04
1 2
维普资讯
经济 理论 我们 可 以知道某 两个 变量 应该 是协 整 的 ,利 用协 整理论 ,我 们 可 以给 出一 个 确 切 的判 断 ,通过 协整 检验 可 以对经 济理论 进行 正确 的论证 ,可 以反 映变量之 间存 在着 一个 长期 稳定 的 比例关 系 。近 些年 来 ,协 整理论 在我 国经 济领 域 的应用 有 了快 速 的发 展 。例 如 ,吴 绪 亮 ,国斌 ( 02 对 我 国 的 国内 20 ) 生 产总 值 、投 资 与消 费之 间的关 系 进行 了协 整分 析 ;在 居 民消费 与 G P之 间 的关 系研 究 中 ,朱 江 , 田 D 映华和 孙全 _ (0 3 2 20 )从协 整理 论 出发 ,对我 国居 民消 费 与 G P建 立 了误 差修 正 模 型 ;苏 盛 安 ,赵 付 D 民 (05 20 )对 我 国 G P D 、消费 、投 资和进 出 口 贸易之 间的 关 系进 行 了 协 整分 析 ;杨 烨 军 对 江 苏 省 居 民消费水 平与 G P的关 系进行 了协整 研 究 等 等 为学 者 们 D 研究 的一个 重要 手段 ,协 整研究 也 正在被 学 者们 引入各 个行 业 和领 域 。 本 文研究 的意 义及 贡献在 于 :利用 协整 理论 、因果 关 系检验 、脉 冲 响应和 方差 分解 以及误 差 修 正模 型等 方法 ,对陕 西 省改革 开放 以来 (98—20 17 03年 ) 的 国内生产 总 值 和居 民消 费 之 间 的关 系加 以研 究 , 从 而更加 准确 地揭 示陕西 省这 个特 定地 区 的 G P与居 民消 费之 间的关 系 。 D
论居民收入消费与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

水 平 的持 续 增 加 经 济增 长 率 的高 低 体 现 了 一个 国家 或 地 区 在 一 定 时 期 内经 济 总量 的增 长速 度 . 决 定 经 济 增 长 的直 接 因 素: 投资量 的多少 、 劳 动 量 的 多 少 与 劳 动 量 提 供 的 质 量 水 平 高低 、 生 产 水 平 的 高 低 与 消 费 水 平 的 高 低 投 资 量 与 国家 经 济增长呈 正相关关 系 . 投 资量越大 . 则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的 资 金 量就会越足 . 越 有 利 于 国 家 经 济 的 发 展 投 资 量 一 方 面 来 源 于国家 , 一 方 面来 源 于 居 民 家庭 收 入 来 源 于 国 家 的 投 资 主 要 由 以前 年 度 的经 济 增 长 的积 累 支 持 . 来 源 于 居 民 家 庭 收 入 的 投 资量 主要 由居 民 的家 庭 收 入 与 家庭 消 费数 量 决 定 居 民 家庭收入高 . 则投 资的潜力 就会增大 . 对 国 家 经 济 的增 长 就
居
,
收 入 分 为 居 民 家 庭 全 部 收入 和 可 支 配
较高 : 相 互 可 以替 代 的替 代 品 的价 格对 居 民 家庭 的 影 响 方 向 为: 如 果 替 代 品价 格 低 , 则 替 代 品 的消 费 量 就 会 增 大 . 替 代 品 的消费量增大 . 会 在 一 定 程 度 上抑 制 被 替 代 的 消 费 品 价格 的
的住 房 困 难 问 题 .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减 少 了城 镇 居 民对 商 品住 房 或 市场 租 赁 租 度
上 涨 . 同 时也 对 市 场 租 赁 住 房 的租 金 上 涨 有 一 定 的 抑 制 作 用 互 补 的消 费 品 对 家庭 消 费 的影 响 属 于 正 相 关 国家 经 济 增 长 通 常是 指 在 一 个 较 长 的 时 间跨 度 上 f 一 般
论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 门城 市职业 学院 开放 学院 ,福 建 厦 门 3 10 ) 厦 6 0 8
[ 摘
要]针对 中国居 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 关关 系,利 用 国 内 17 9 8—20 09年 间的数 据进行动 态实证
检 验 ,发现 中国居 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 因,反之 则不然。运用误差修正模 型、向量 自回 归和脉 冲
第 2期 21 0 2年 5月
厦 门广播 电视 大学学报
J unlo a n Rai o ra fXime do& T lvso iest eeiinUnvri y
N . o2 Ma . 0 2 y2 1
论 中国居 民消 费 与经 济 增 长
— —
基 于 动 态关 系 的实 证研 究
长 期 以来 ,居 民消 费需求 的低迷 制 约着 中国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在 19 年实行扩大内 98 需 的政策 之后 ,还 是 在 20 03年 开始 的高 速 经 济 增 长 中 ,中 国内需最 主要 的部分一 居民消 费需 求 都 没有得 到 预 期 的提 升 。截 止 20 09年 底 ,中 国居 民消费水平 占 G P的比重仅为 3 %,最终 D 5 消费 率仅 为 4 .% ( 图 1 。与 此 同 时 ,世 界 86 见 ) 平均 消 费 率达 7 % 一7 % ,我 国居 民消 费 率 不 8 9 仅大 大低 于世 界平 均水平 ,而且 也 明显低 于发 展 中国家 的平均水 平 ( 见图 2 。消费需求与经济 ) 增 长之 间 的失 衡是 当前 我 国遭 遇外 部需求 萎缩 时 导 致经 济迅 速下 滑 的根 本性 、长期 性 内因 。在 此 期 间 ,中 国政 府 部 门 消 费率 一 直 保 持 相 对 平 稳 ( 3 。 由此 可见 ,居 民部分 消费率 的 降低是 导 图 ) 致 中国整体 最终 消费 率逐年 下 降的 主要 原 因 。在 20 年美 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之后 , 08 这一 问题 越 显严 峻 。危 机 过 后 ,各 国努 力 自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中英文摘要————————————————————2 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1消费问题——————————————————22消费与经济增长———————————————3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2 、消费模型—————————————————4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1、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2、贡献率分析————————————————10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六、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 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 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 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消费模型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一)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
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
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二)消费与经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
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1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
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
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
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
2生产函数理论。
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
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
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
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一)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
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
见表2-1。
表2-1 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百分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以1990年为分界线,前后约两个十五年中,1978─1990年,总消费占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下同)比重大体都在65-70%之间(个别年份稍低)。
在较低水平经济总量情况下,较高水平的消费率必然是较低的储蓄率,总投资处于有限的低水平规模,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滞缓状态。
1990─2005年,消费率为60─65%之间,储蓄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总投资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取得迅猛发展。
但是,消费率下降的滞后结果是,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需求不足。
我国经济的高速度是以牺牲消费为代价的,同时,低收入低消费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因此,消费水平没有获得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增长,经济增长的机会成本高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总体消费水平低下。
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我国平均消费水平为52-65%。
总消费又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从上面资料看,九十年代以前政府消费仅占总消费的21-23%,九十年代后快速上升到22-26%以上。
与居民消费和总消费相比,政府支出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二)消费模型消费,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从货币形态看,来源于可支配的实际收入。
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一国国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高低。
所谓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年中得到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DP 的一部分,受投资、税赋和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决定于GDP 的大小和GDP 转移为个人收入的多少即收入分配政策。
设个人可支配收入为Yd ,GDP 为Y ,假定个人可支配收入在GDP 中所占比重为b ,我们称b 为GDP 的个人分配系数。
这样就得到:Y d =b ×Y (2.1) 再假定个人消费C 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线性函数,由此得到:C=a+c × Y d (2.2) C=a+b × c × Y (2.3)这样,我们就建立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消费模型,即式(2.3)。
其中,a 是自发性消费(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必须消费)为常量,表明一个基本的消费水平;c 为边际消费倾向,它是消费增量同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即1dC dC dCc dY b dY b dY===⨯⨯ (2.4)从消费模型可以看出,在边际消费倾向c 一定条件下,消费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GDP 的个人分配系数b 和GDP 。
在GDP 既定条件下,个人分配系数b 决定了消费总量和消费水平。
b 是政策参数,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
研究表明,b 波动区间的上限,也就是消费的最大限度,受预期投资影响。
预期投资决定了预期的收入,所以b 受到预期收入影响。
因此,消费不但取决于即期可支配收入,也受预期收入影响。
利用消费模型,我们来进一步分析我国经济中消费的特点及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特征,见表2-2及表2-3。
表2-2 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单位: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表2-3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第一、以量入为出的低消费为主要特征。
1990─2006年,消费中量入为出观念占主导地位,消费水平低下,且增长缓慢。
同期人均GDP增长了7.7倍,人均消费增长5.9倍,其中农村人均消费增长5.0倍,城市人均消费增长6.5倍。
消费水平提高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且消费水平的城乡差距扩大,1990年城乡消费水平比为2.8: 1,2006年扩大到3.6: 1。
第二、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
1990─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9.7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5.2倍,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
低收入是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的主导思想。
低收入必然带来低消费,由此引发的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无疑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贡献率是我们研究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所采用的一个指标。
消费贡献率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消费因素所占的比重。
投资贡献率是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投资因素所占的比重。
表3-1为年消费、投资贡献率。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表3-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关于净出口。
净出口在经济总量中一直占较小比重,近年受贸易政策影响,比重下降。
所以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这里暂不述及。
(二)贡献率分析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投资贡献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重投资、轻消费,形成我国经济的特殊格局,成为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
从消费角度看,消费贡献率1994年达到谷底水平30.2%,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始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在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加强。
但是,我国经济需求不足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即使在高投资政策下仍然没有高产出,经济增长持续缓慢。
这个不足就是我们刺激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
如果消费贡献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再过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就可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再过二十年,将达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综上所述,收入水平,预期收入是消费的主要来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称其为内部影响因素。
消费习惯、产品质量、品种、价格以及服务,影响着消费选择,可以称其为外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