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1、2)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年级:班级:姓名:一注音:敷衍..窘刮痧...撮.土浇灌绞.脸惦.念廿.位臀.部燠.热污秽.狭隘.泾渭..分明潜.心木橛.子嘟哝..寒..踽.踽黑黢.黢锲.而不舍箢篼风凛冽.奖券.瞥.一眼打蔫.抽噎.一绺.窥.探乍.着胳膊唾沫..博文强.识.强.弩之末强.人所难倔强.供.养便当.安步当.车禅.宗禅.让露.天风餐露.宿抹.布哽.咽.衣衫褴褛..殷.红殷.实酿.成花团锦簇..投掷...楼榭.铙钹二、字形:____流不息金___辉煌食不guo 腹暴zao_______li 尽心血高kang 引hang 高歌kang 俪相形见chu 笨zhuo罢chu 儒家杀lu miu 论未雨绸mou jiongjiong 有神jiong 乎不同闻名xia 迩目不xia 接 xia 不掩瑜三、解释下列词语:家当燠热抽噎嘟哝踽踽绺黢黢木橛子弥高箢篼锲而不舍沥尽心血四、文学常识:1、《我的母亲》体裁是,以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为线索,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母亲的一生。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

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他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2、《好雪片片》是一篇(体裁)文章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底善良的的形象,文章结尾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名字来源:清而不玄。

台湾高雄人。

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

3、《卖白菜》的体裁是,线索是。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含解析)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教(2023)基础模块上册《种树郭橐驼传》同步讲解与练习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以致其性焉尔:字而幼孩:2.《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体裁),是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文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阐发了的政治观点,抨击了的做法,表现了的强烈愿望。

3.下列加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郭橐驼(tuó)病偻(lǚ)名我固当(dàng)B.早实以蕃(fán)移徙(xǐ)使木寿且孳(zī)C.其莳也若子(shì)硕茂(shuò)长人者(zhǎng)D.早缫而绪(sāo)勖尔植(mào)辍飧饔(yōng)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其培欲平,其土欲故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传其事以为官戒也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驼业种树 B.旦视而暮抚C.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D.旦暮吏来而呼曰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故不我若也C.传其事以为官戒 D.故吾不害其长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B.既然已,勿动勿虑C.不抑耗其实而已 D.他植者虽窥伺效慕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阐述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

B.《短歌行》表达了诗人渴望广揽贤才、建功立业的宏愿。

C.《公输》记叙了墨子制止楚国攻打宋国一事,反映了墨子“非攻”主张。

D.《种树郭橐驼传》由种树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前主后宾,事理相生。

9.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整理一个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简要概括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表达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1. 文章体裁: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3.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速度,提炼信息,运用阅读技巧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1. 文章体裁:古文、诗歌、词2.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意境,鉴赏文学价值3. 教学难点:掌握古诗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第三单元:写作训练1. 文章类型: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做到条理清晰、语言准确3.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和文采第四单元:口语交际1. 交际场景: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活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技巧3. 教学难点:克服紧张情绪,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达意第五单元:语法与修辞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常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2.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语法和修辞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实例解析文章特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4.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五、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单元:4课时第二单元:4课时第三单元:6课时第四单元:4课时第五单元:4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职业中专语文(基础模块上册)》2. 参考书目:相关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语法修辞词典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4.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阅读材料、教学视频、电子词典等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桌椅摆放整齐,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齐全,便于开展课堂教学;3. 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分享心得。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二讲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二讲

第一讲“立志成才”与学好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课程设臵目的;2、了解语文教学目标;3、掌握学好语文的基本思路、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致命的5个经典问题:1、如果学校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子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吃饭吗?笨!换个场合,朋友品行不端,不负责人;抽烟,喝酒。

为了不甘,为了习惯,为了面子。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2、如果你不小心丢了100元,只知道好象丢在你去过的某个地方,你会花200元的车费去把100元找回来吗?愚蠢!错事不承认,花加倍时间找藉口;不一件事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己、血本、时间,只为报复;伤心的事,明知无法挽回,一伤心好几年,借酒浇愁,形销骨立,一点用没有。

做人,干嘛难为自己?!3、一个完全没有打过篮球的人,可以当很好的篮球教练吗?傻。

外行不可能领导内行。

到化工学校想当演员、开服装店。

做人,要量力而行。

4、你宁愿永远后悔,也不愿试一试自己能否转败为胜?孬熊!来上学了,混日子。

做人,何妨放手一搏?!5、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混蛋!明天起好好学习,向父母解释,向老师认错。

做人,要活在当下。

人生三个阶段: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冯友兰--《新原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二、立志→……→成才志→德行,品格,习惯。

“三岁看到老”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类型的才。

标准:四德→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个人品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才→直接运用知识和经验,根据不同情况运筹谋划、创造发明,正确适时地解决问题,达到既定目标的本领,是掌握一种活动的方法及过程的速度、深度和熟练程度。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一、课程简介《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是中职学校中学生必修的语文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提取关键信息。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文笔和表达能力。

3.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欣赏、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言文阅读本模块主要讲解古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通过学习古代文言文作品,如《论语》、《红楼梦》等,让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文化、思想和价值观,提高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2. 现代文阅读本模块主要讲解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通过学习报刊杂志、小说、散文等现代文作品,让学生能够理解现代社会、文化和思潮,提高对现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3. 写作训练本模块主要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学习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撰写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4. 口语表达训练本模块主要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 文学鉴赏本模块主要让学生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等。

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人物、情节等要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技巧。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2023版)期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种树郭橐驼传》(一)通假字既然已.,勿动勿虑同“矣”,了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同“尔”,你们的(二)古今异义1. 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的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做出判断2.不抑耗其实..害之..而已/其实古义:它的果实/那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3.吾小人..辍飨饔以劳吏者古义:小民。

今义:指人格卑鄙的人。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

今义: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儿,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

5.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古义:用它作为。

今义:认为。

6.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今义:指家乡。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名.我固当名:称呼早实.以蕃实:结果实其筑.欲密筑:捣土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抠根.拳而土易拳:拳曲,伸展不开病.偻病:患病,患……病移之官.理可乎官:做官见长.人者长:治理而卒以祸.祸:造成祸害传.其事以为官戒传:用“传”的形式记录2.名词作状语旦.视而暮.抚旦、暮:在早上,在晚上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3.形容词作动词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活得长久4.意动用法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5.使动用法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多结果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繁盛;使……安定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使……聚集(四)一词多义虽虽窥伺效慕即使虽曰爱之虽然病病偻,隆然伏行动词,患病、得病故病且怠形容词,困苦长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动词,生长见长人者好烦其令动词,治理故其土欲故旧,这里是原来的土故不我若也所以实早实以蕃/不抑耗其实而已动词,结果实其实害之实际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本性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方法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身家性命且吾小人辍飨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表让步,尚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无不活,且硕茂连词,表递进,而且故病且怠又以早实以蕃连词,表递进,而且爪其肤以验其生枯/以致其性焉尔/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连词,表目的,来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连词,表修饰,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介词,把而卒以祸介词,表原因,因为又何以蕃吾生介词,用其其乡曰丰乐乡代词,他的其本欲舒指示代词,那爪其肤以验其生枯代词,它、它们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表推测语气,大概则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连词,那么若不过焉则不及动词,就是他植者则不然/则又爱之太恩连词,却若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像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假如不故不我若如,比得上而字而幼孩同“尔”,你们的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然隆然伏行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既然已指示代词,这样然吾居乡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促织》(一)通假字1.昂其直/而高其直直:同“值”,价钱、价格2.手裁举裁:同“才”,刚刚3.翼日进宰翼:同“翌”,次日,第二天4.而翁归而:同“尔”,你,你的5.虫跃去尺有咫有:同“又”,加在整数与零数之间6.如被冰雪被:同“披”,覆盖7.牛羊蹄躈各千计躈:同“噭”,口(二)古今异义1.成不敢敛户口..古义:老百姓今义:户籍2.操童子..业古义: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3.振奋..作声古义:指振动(翅膀) 今义:指(精神)振作奋发4.民日贴.妇卖儿古义:抵押今义: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5.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

职业中专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拼音、笔画、部首等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词语的分类、词性和句子结构。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书写规范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拼音。

2. 词语的分类、词性和句子结构。

3. 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书写规范字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拼音,词语的分类、词性和句子结构。

2. 难点: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书写规范字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汉字、词语和句子的特点。

五、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拼音,让学生熟悉汉字的结构。

2. 介绍词语的分类、词性和句子结构,使学生了解语言的基本组成。

3. 演示标点符号的用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二章:诗歌鉴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分类、特点和欣赏方法。

2. 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的分类、特点和欣赏方法。

2. 难点: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

2. 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诗歌朗诵,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诗歌的分类、特点和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2. 分析一首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歌。

3. 进行诗歌鉴赏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三章: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散文。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1、2)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1、2)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1)《静女》《采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爱而不见,2、说怿女美。

3、自牧归荑,4、匪女之为美,5、岁亦莫止6维常之华7、犭严狁孔棘8、輮以为轮9、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君子生非异也12、鼓瑟希,铿尔:13、莫春者,春服既成:14、唯求则非邦也与:15、可予不。

16、臣愿奉璧西入秦。

17、召有司案图。

1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0、肉袒伏斧质二、词类活用1、岂不日戒(日:2、雨雪霏霏(雨:3、端章甫(端章甫4、风乎舞雩(风5、三子者出,曾晳后(后6、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7、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异乎三子者之撰(撰9、木直中绳,輮以为轮(10、其曲中规(曲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1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1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14、不能十步(十步)15、用心一也(一16、舍相如广成传舍(舍17、左右欲刃相如(刃18、乃使从者衣褐(衣19、怀其璧(怀20、蔺相如前曰(前21、臣乃敢上璧(上2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23、臣语曰(语24、于是相如前进缻(前25、赵王鼓瑟(鼓:26、而相如庭斥之(庭:27、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28、奉璧西入秦(西,29、完璧归赵(完30、秦王恐其破璧(破,31、宁许以负秦曲(负,32、毕礼而归之(归,33、归璧与赵(归:34、且庸人尚羞之(羞,3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36、吾羞,不忍为之下(羞:3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3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39、大王必欲急臣(急40、而绝秦赵之欢(欢,4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三、指出下列句子特殊句式: 1、俟我于城隅1、以吾一日长乎尔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2、毋吾以也3、不吾知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摄乎大国之间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僅7、异乎三子者之撰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10、为国以礼1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14鞣(之)以(之)为轮15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1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7善假于物也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0、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女》《采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爱而不见,2、说怿女美。

3、自牧归荑,4、匪女之为美,5、岁亦莫止6、维常之华7、犭严狁孔棘8、輮以为轮9、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君子生非异也12、鼓瑟希,铿尔:13、莫春者,春服既成:14、唯求则非邦也与:15、可予不。

16、臣愿奉璧西入秦。

17、召有司案图。

1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0、肉袒伏斧质二、词类活用1、岂不日戒(日:2、雨雪霏霏(雨:3、端章甫(端章甫4、风乎舞雩(风5、三子者出,曾晳后(后6、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7、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8、异乎三子者之撰(撰9、木直中绳,輮以为轮(10、其曲中规(曲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1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1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 )14、不能十步( 十步 )15、用心一也(一16、舍相如广成传舍(舍17、左右欲刃相如(刃18、乃使从者衣褐(衣19、怀其璧(怀20、蔺相如前曰(前21、臣乃敢上璧(上2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23、臣语曰(语24、于是相如前进缻(前25、赵王鼓瑟(鼓:26、而相如庭斥之(庭:27、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28、奉璧西入秦(西,29、完璧归赵(完30、秦王恐其破璧(破,31、宁许以负秦曲(负,32、毕礼而归之(归,33、归璧与赵(归:34、且庸人尚羞之(羞,3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36、吾羞,不忍为之下(羞:3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3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39、大王必欲急臣(急40、而绝秦赵之欢(欢,4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三、指出下列句子特殊句式:1、俟我于城隅1、以吾一日长乎尔2、毋吾以也3、不吾知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摄乎大国之间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7、异乎三子者之撰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10、为国以礼1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14鞣(之)以(之)为轮15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1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7善假于物也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0、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1、蔺相如者,赵人也。

22、求人可使报秦者。

23、君幸于赵王。

24、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25、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26、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2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8、得罪于大王29、使不辱于诸侯。

30、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四、古今异义的词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君子,古义:修养高人。

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会同,古义:诸侯会盟,朝见天子。

今义:跟有关方面汇合起来(办事)。

3、加之以师旅(师旅,古义:泛指军队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4、比及三年(比,古义:等到今义:比较、5、且知方也(方,古义:正道、正理今义:方向、对方、方法等)6、如五六十(如,古义:或者今义:如果)7、如其礼乐(如,古义:至于今义:如果)8、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古义:才能今义:写作)9、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10、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12、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今:参加,参见)1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

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

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16、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

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17、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

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18、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

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19、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

今义指麻布衣服)20、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

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21、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

今义指鄙视,轻视)2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古义为名词,盟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2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今义:美女)24、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25、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26、窃计欲亡走燕(窃:古义私下里今义指偷东西走:古义指逃走今义指走路)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2)一、一词多义1、尔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表状态如或知尔:你,你们2、与吾与点也:赞成、同意唯求则非邦也与:语气词,表疑问3、方方六七十:方圆、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4、如如或知尔:如果如其礼乐:至于如会同:或者5、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因为毋吾以也:(动)认为加之以师旅:(介)用、拿以俟君子:(目的连词)来6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对,向。

7之:锲而舍之:代词。

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8而:表转折: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见者远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因果:而神明自得表假设: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10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11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宴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12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13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③则幸得脱矣 (侥幸)14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凭借)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⑦赵王以为贤大夫(把……)15欢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②绝秦赵之欢(交情)16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②顾吾念之 (只是) 因17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④秦王因曰(于是就)蒙故业因遗策沿袭18于以勇气闻于诸侯在而君幸于赵王被故燕王欲结于君于,和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对,向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对于19之伐齐,大破之代词,代指齐国秦昭王闻之代词,代这件事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代词,这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20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21书(1)拜书送于庭----国书(2)秦御史前书曰---写22乃(1)今君乃亡赵走燕-----却,竟然(2)臣乃敢上璧------才(3)乃使其从者衣褐----就二、重点实词1、俟我于城隅俟2、贻我彤管贻3、靡室靡家靡4、忧心孔疚孔5、彼路斯何路6、摄乎大国之间摄7、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8、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9、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10、舍瑟而作舍11、我与点也与1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挺13、金就砺则利就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省1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16、假舆马者假17、而绝江河绝18、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19、积善成德善20、故不积跬步跬21、无以至千里无以22、锲而不舍锲舍23、使人遗赵王书遗2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易25、即患秦兵之来患26、臣语曰语27、有智谋,宜可使宜28、则幸得脱矣得2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之许负30、王必无人,臣愿捧壁往使必31、相如捧壁奏秦王奏32、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负33、礼节甚倨倨34、相如因持璧却立却3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谢固36、召有司案图案37、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38、舍相如广成传舍舍39、引赵使者蔺相如引40、间至赵矣间41、臣请就汤镬就42、卒廷见相如卒43、拔石城拔44、拜相如为上大夫拜45、欲毋行毋46、左右皆靡靡47、于是秦王不怿怿48、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顾49、已而相如出已而50、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51、徒慕君之高义也徒52、臣等不肖不肖53、顾吾念之顾5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