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通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1

风险控制的策划

针对以上所辨识出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法对安全风险加以控制:

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现场的操作行为;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管理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强化班前交底工作,使职工明白工作的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

5、加强对于安全施工作业票、动火作业票以及试运期间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保证规范作业。

6、试运期间保持和电厂方面的紧密联系,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运行规范。

7、强化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保证机具使用的安全性;

8、强化安全设施的架设工作,保证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9、规范高空作业物料及其工具的管理工作保证物料存放的安全性;

10、对高空作业及其交叉作业进行认真管理,采取搭设防护棚栓挂保险绳等措施,防坠物伤人;

11、加强对运输工作的管理,从装车、物品的固定、车辆的限速行驶方面保证运输安全;

12、加强用电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供电线路及其供电设施的安全性;

13、根据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4、加强对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照明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

15、加强气瓶使用及其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中消防安全;

16、对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械使用中的安全。加强对吊车司机及其起重指挥人员配合的管理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7、严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有序进行;

18、强化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施工现场 吊装作业 机械操作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监护失误 设备、设 施缺陷 作业文 件缺陷 防护缺陷 信号缺陷 违章作业 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 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吊笼, 物件绑扎不规范,钢丝绳的夹 角过大,偏拉斜吊 起吊不明重物或者被埋入地 下物件,超负荷起吊 人员站在被起吊重物上起吊 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停 留或者通过,在起重臂及起吊 重 物的下方有人员通过或者逗遛 吊装机械故障 需暂时加固的无加固措施 或者暂时加固不牢 钢丝绳弹出伤人 吊装时指挥混乱或者信号不清 晰 疲劳/酒后驾驶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 安全防护设施 现场监督检查 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指派专人负责 监护 落实起重机械 维修、管理制度 完善作业文件、 现场监督检查 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经验 判断 可接受 不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可接受 运行控制(安全防护 设施)、加强现场监督 检查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培 训教育制定相应的措 施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指派专人负责监护 落实起重机械维修、 管理制度 完善作业文件、加强 现场监督检查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培训教育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操作记录) 起 重 运 输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说明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但是,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却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大小。 即D:=LEC 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2)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 在危险环境中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与100之间,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4)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健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总分的评价。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危险等级划分如表所示。 危险等级划分(D)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模板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模板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判别依据危险级别现有控制措施备注 1 施工作业无安全技术施工方案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管理缺陷 540重大按《项目安全管理手册》审核把关 2 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未经审批、审核,就采用违章作业管理缺陷 90一般按规定审核把关 3 施工作业设备设施未经验收管理缺陷 90一般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 4 施工作业无安全技术交流管理缺陷 90一般按规定审核把关 5 施工作业未按要求做安全检查管理缺陷 45一般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6 施工作业允许无证人员操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90一般按规范审核把关

7 施工作业违反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违章作业 90一般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8 施工作业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违章作业90一般按规定检查审核把关 9 施工作业施工人员无证上岗操作违章作业一般按方案进行检查把关 1 土方施工放坡不符合规定防护缺陷一般现场检查把关 2 土方施工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沟槽,未按标准高围拦防护和密目安全网封挡防护缺陷一般现场检查把关 3 土方施工超过2米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防护缺陷/信号缺陷一般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4 土方施工在沟、坑、槽边沿1米内堆土、堆料、停置机具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一般现场检查把关 5 土方施工深坑基础护壁不符合规定坍塌/高处坠落一般现场检查把关 6 土方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又无措施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倒塌等按规定审核把关 7 土方施工未设置有效的排水挡水措施坍塌/高处坠落一般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制衣厂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制衣厂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制衣厂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以 下是一个制衣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的示例。 制衣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名称:切割机 危险源位置/使用部门:裁剪车间 风险评价: 可能出现的伤害类型:切割伤、卡伤、震动伤害等。 切割机具有高速旋转切割刀片,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此外,机器在振动过程中还可能导致手臂,手指等伤害。 使用频率:每天使用3小时 控制措施: 1. 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指导,比如正确 的切割姿势。 2.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3. 操作人员必须定时对切割机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在发现异常 情况时及时报告。 4. 在操作期间应该尽量减少振动和噪声,减少员工的健康风险。 危险源名称:机械缝纫机

危险源位置/使用部门:车间 风险评价: 可能出现的伤害类型:刺伤、卷发伤、夹伤等。 机械缝纫机是一种常见设备,但如果操作不当,便容易导致受 伤或夹伤等伤害。 使用频率:每天6小时 控制措施: 1. 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指导,保证正确 的缝纫姿势。 2.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个人防护设备,例如手套和护目镜。 3. 操作人员必须定时对机械缝纫机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在发现 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 4. 在操作期间应该减少噪声和灰尘的排放,以保证员工的健康。 危险源名称:热压机 危险源位置/使用部门:整烫车间 风险评价: 可能出现的伤害类型:烫伤、烧伤等。 热压机使用了高温热板,如果操作不当,就会造成烫伤和烧伤 等伤害。 使用频率:每天2小时

控制措施: 1. 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指导,保证正确的操作姿势。 2.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个人防护设备,例如手套和护目镜。 3. 在操作期间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压力,避免超温超压。 4. 在操作期间应该尽量减少灰尘和烟雾的排放,以确保员工的健康。 结语: 以上是一个制衣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的示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更全面、具体的控制措施,为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实施与风险评价表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实施与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1.物料提升作业 存在高处作业、员工违章作业等风险。同时,安全网防护和材质不符合要求,临边和“四口”防护措施缺陷,高处坠落等风险。 2.外电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接地和接零保护系统不符合要求,配电箱和开关箱配置不符合要求,存在触电等风险。 3.高处作业 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风险。 4.直接判断 责任单位应自行判断和控制风险。 5.施工用电作业

现场照明系统的设置和保护不符合要求,配电线路的设置和材质不符合要求,电器装置和变配电装置不符合要求,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缺乏等风险。 6.物料提升机 不符合要求的限位保险装置,架体稳定性不符合要求,钢丝绳有缺陷,卸料平台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等风险。 7.吊篮提升 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风险,吊篮安全装置不符合要求。 8.传动系统 不符合要求的安全装置配置存在机械伤害等风险,避雷装置不符合要求存在火灾和触电等风险。 9.起重吊装作业 存在高处坠落等风险,塔吊作业存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风险。

10.联络信号管理 不符合要求存在高处坠落等风险。 11.电梯安全装置 不符合要求存在高处坠落等风险,电梯司机违章作业存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风险。 12.直接判断 责任单位应自行判断和控制风险。 13.防护棚和门 不符合要求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风险,外用电梯作业存在高处坠落等风险。 14.制订应急预案 应制订应急预案,并审批施工方案,进行检查和监督。 注意: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改写,使其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电梯、塔吊等设备的安装、拆卸、避雷装置、联络信号管理、力矩限制器、限位器、保险装置等方面存在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此外,电梯存在超载运行的情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架体倾倒、触电、火灾等安全隐患也存在。 超高塔吊的附墙装置与夹轨钳不符合要求,存在设备倾翻等风险。塔吊的违章指挥、路基与轨道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也需要解决,以避免机械伤害、坠物伤人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起重吊装作业方案、起重机械设备的缺陷等也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坠物伤人等事故。此外,电气焊作业、钢丝绳与索具、路面地耐力或铺垫措施等方面也存在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在高处作业方面,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人员违章作业、作业平台不符合要求、警戒管理不到位等都需要重视。同时,吊装时构件堆放不符合要求、保护接零或电源线配备不足等也存在安全隐患。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格范例范例

危险源辨别及风险评论表 一、施工准备 1 施工准备阶 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防备方案未审批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触电等√设备设备未经查收起重损害/机械损害/坍毁等√ 监理人员无证上岗起重损害/触电等√ 监理人员进场未进行安全教育高处坠落等√ 5施工地区内未提早探查市政管网管道破碎损害/电缆损坏等√ 6 监理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 护用品 高处坠落/机械损害/触电等√ 7 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管理机构、技 术举措未落实 高处坠落/机械损害/触电等√ 8

未拟订监理部安全管理系统、安全 监理方案及实行细则 物体打击/机械损害/触电等 √ 9 未监察总包、分包单位现场人员安 全教育 物体打击/机械损害/触电等 √ 10 第一次工地例会未对安全进行交底高处坠落/机械损害/触电等√ 11 对危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 项施工方案未审批 机械损害/触电/火灾等 √

12未检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系统物体打击/机械损害/火灾等√ 核查动工条件 物体打击/机械损害/触电等 14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资质不切合有关规定各种事故 15特别工种和机械操作人员未经培训合格未做到持证上岗高处坠落、起重损害、火灾√ 危险源辨别及风险评论表 项目名称:安吉综合基地水消防工程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时 第2页共14页序号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发生的 风险评论(直接判断法) 危害事件重要风险一般风险稍有风 险 备注 16

3施工准备阶 4 5段未经同意任意拆改安全防备设备 6 7和设备 8 9高处坠落√ 10 11在安全距离内的输电线路未采纳安全绝缘防备隔绝举措12 13触电等√ 14 15作业人员进场未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掌握16 17高处坠落等各种事故√二、基础工程 18 191 20 21基础工程分项及专项施工方案未报审(防备缺点、 22 23支撑不妥、放坡不合理等) 24 25坍塌/其余损害等√ 26 272土方施工时放坡和支护不切合规定坍塌√ 28 29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安全距离不 切合规定又无举措

(完整版)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2022版

部门/项目工地:填表人:填表日期:№: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办公区 类别 触电事故 火灾事故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火灾事故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 车辆伤害 触电事故 火灾事故 危险因素 具体描述 电线老化 电脑辐射 长期办公 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者 压力不足 电器漏电 电线短路 车辆违章行驶 电源插座接线松动,破 损,超负荷使用 夜间办公用设备使用后 没断电 可能导致 的事故 触电、火灾 电磁辐射 肩背痛 火灾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车祸 人员伤亡 设备老化 引起火灾 涉及 相关方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作业中危(wei)险性 评价 L 1 10 6 3 1 1 3 3 1 E 6 6 6 6 6 6 6 1 3 C 15 1 1 3 3 3 3 15 15 D 90 60 36 54 18 18 54 45 45 控制措施 日常监督检查、更换老化路线 按规定、惯例执行 按规定、惯例执行 制定应急预案、现场监督检查、配备 足够数量消防器材 日常监督检查 日常监督检查 日常监督检查、定期教育培训 加强检查,及时更换 制定制度使用后切断电源 评价 结果 IV IV IV IV IV IV IV IV IV 单位/部门领导审核签章:共24 页第1 页业 动 作 活

部门/项目工地:填表人:填表日期:№:序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生活区 类别 火灾事故 中毒窒息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火灾事故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 火灾事故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 危险因素 具体描述 煤气泻漏 食物受污染 操作人员未体检 乱扔未熄灭烟头 使用高压照明 使用电热器具 吸烟,随手丢弃未灭的烟 头 生熟食未分开,容器未定 期消毒、购买变质食品 环境卫生脏、乱、差 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未配备消防器材、逃生工 具、烟雾报警器 可能导致 的事故 火灾、中毒 和窒息 食物中毒 其他(传染 病) 火灾 触电 触电 火灾 食物中毒 其他(传染 病暴发) 火灾 火灾 涉及 相关方 厨房操作 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 作业中危(wei)险性 评价 L 1 3 6 6 1 3 6 3 3 1 1 E 1 2 6 3 3 1 3 1 1 6 10 C 15 15 1 15 15 15 15 15 15 40 15 D 15 75 36 270 45 45 270 45 45 240 150 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制定食堂卫生制度 操作人员必须体检,持证上岗 设置吸烟处 配置低压配电器 加强安全教育,日常检查时,发现问 题及时制止 设置吸烟区 制定食堂卫生制度 制定相关制度,定期检查。 设置专用库房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定 期检查 配备足够数量消防器材及逃生工具、 烟雾报警器 评价 结果 IV IV IV III IV IV III IV IV III III 单位/部门领导审核签章:共24 页第2 页业 动 作 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