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合成甲醇铜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合集下载

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

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

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甲醇合成催化剂分两期进行生产,甲醇合成催化剂每批生产周期(从物料加入到得到产品)为24小时,每批产品为500kg,一期年生产批数为2000批,总计为1000吨。

一期甲醇合成催化剂以电解铜、电解锌、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碳酸氢钠、硝酸、氧化铝、石墨为原料,经备料、反应、过滤、烘干、焙烧、成型得到产品。

(1)备料①化铜先将电解铜和水加入5m3化铜罐中,再加入95%硝酸,化铜罐内设有冷却水盘管,用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

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3Cu + 8HNO3 = 3Cu(NO3)2 + 2NO↑+4H2O②化锌先将电解锌和水加入5m3化锌罐中,再加入95%硝酸,化锌罐内设有冷却水盘管,用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锌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

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3Zn + 8HNO3 = 3Zn(NO3)2 + 2NO↑+4H2O将上述制备好的硝酸铜和硝酸锌溶液打入15m3混合液罐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打入计量罐用作反应工序原料。

备料过程会有含氮氧化物废气产生,送二级低温水+二级尿素水溶液吸收系统处理。

(2)反应先向12m3反应罐加入一定量水,再夹套内通入蒸汽升温至60~65℃,开启搅拌器,然后加入碳酸氢钠。

保持罐内温度为60℃~65℃,将制备的硝酸铜、硝酸锌混合液经过计量后匀速加入反应罐中,硝酸铜、硝酸锌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沉淀,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为难溶性物质,溶解度均小于0.01g/100g 水。

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2Cu(NO3)2 + 4NaHCO3 = Cu2(OH)2CO3↓+4NaNO3 + H2O + 3CO2↑2Zn(NO3)2 + 4NaHCO3 = Zn2(OH)2CO3↓+4NaNO3 + H2O + 3CO2↑反应结束后,将称量好的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氧化铝依次放入反应罐中,继续搅拌20~30分钟,然后静止沉降得到反应浆液。

CuOZnOAl2O3合成甲醇催化剂制备方法

CuOZnOAl2O3合成甲醇催化剂制备方法
≤∏ξ
的 ÷ ⁄结 果表明 ≥≤ ⁄∞ 催化剂前体中不存在 ≤∏ 或 以上 图
ψ
晶相 图
÷ °≥ 及
∞≥ 谱图也进一步
图2 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 Ξ Ρ ∆ 谱
表明 ≥≤ ⁄∞ 催化剂前体中不存在 ≤∏ 的特有 卫星伴峰 形态为双峰 位于 也 ∗ ∂ 没有 ≤∏ 特有的动能为 峰 ∂ 的 ∏ 这是因为采用乙醇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催化












年 月
ΧυΟ/ Ζν Ο/ Αλ2 Ο3 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
吴晓晖 刘金尧 33 何 刘崇微 菲 朱起明
清华大学化学系一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天津大学化工系一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关键词 分类号
氧化铜 氧化锌 氧化铝 超细粒子 草酸盐胶体共沉淀 超临界乙醇流体干燥 甲醇

催化剂的表征
∞≥≤ ∂
÷ ⁄ 分析应用日本理学 ⁄
波 扫描速度 β
石墨单色器 管压和管电流分别为
≥≠ ≥× ∞
型 ÷ 射线衍射仪 ≤∏ 靶 滤 ∂ 和 ÷ °≥ 测试应用美国
ΚΑ 线为 ÷ 射线源 光电子能量
型 ÷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以
1 ∂ 和
真空室真空度为 1 ≅ ° 采用 污染碳的 ≤ σ 峰 1 ∂ 电子结合能核准由于样品荷电效应造成的峰位变化 结合能位 型吸附仪 粉末试样首先在 移 ∞× 测定应用 ≤ ∞ ≥ ε 以氮气脱气处理 然后在液氮条件下 用氮吸附法进行测定 × ∞ 观察采用日立 2 型透射电子显 阴极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微镜 放大
抽滤 !洗涤 !烘干得催化剂前体 将其在 取配制好的

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2015年8月第23卷第8期 工业催化INDUSTRIALCATALYSIS Aug.2015Vol.23 No.8综述与展望收稿日期:2015-01-27;修回日期:2015-03-27作者简介:程金燮,1989年生,男,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催化。

通讯联系人:程金燮。

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程金燮 ,胡志彪,王 科,凌华招,邹 鑫,徐晓峰,李 倩,黄 宏(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摘 要:合成甲醇大型化装置主要使用铜基催化剂,并且铜基催化剂类型、助催化剂和制备工艺等对甲醇收率影响较大。

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主要分为Cu-Zn、Cu-Zn-Cr、Cu-Zn-Al、Cu-Zr以及其他类,Cu-Zn-Al催化剂性能优异,是当代甲醇生产技术主要采用的催化剂。

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对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表现出不同作用。

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燃烧法、机械混合法和骨架合成法等是制备铜基催化剂的有效方法,工业上制备合成甲醇催化剂主要采用沉淀法。

针对合成甲醇大型化装置催化剂的开发,提升催化剂的选择性与稳定性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催化剂工程;铜基催化剂;甲醇;助催化剂doi:10.3969/j.issn.1008 1143.2015.08.002中图分类号:TQ426.6;O64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1143(2015)08 0585 10ResearchprogressinCu basedcatalystsformethanolsynthesisandtheirpreparationtechnologyChengJinxie,HuZhibiao,WangKe,LingHuazhao,ZouXin,XuXiaofeng,LiQian,HuangHong(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C1Chemistry,SouthwestResearch&DesignInstituteCo.,Ltd.ofChemicalIndustry,Chengdu610225,Sichuan,China)Abstract:Cu basedcatalystswerecommonlyusedinlarge scalemethanolsynthesisdevice,andthecat alysttypes,promotersandpreparationprocesshavesignificantinfluenceontheyieldofmethanol.Cu basedcatalystformethanolsynthesiscouldbemainlydividedintoCu Zn,Cu Zn Cr,Cu Zn Al,Cu Zrandsoon.Cu Zn Alcatalystspossessedexcellentperformance,andwereusedforthemaincatalystincontemporarymethanolproductiontechnology.Alkalimetal,alkalineearthmetal,transitionmetal,rareearthmetalandnonmetalelementsshoweddifferenteffectsontheactivity,selectivityandstabilityofthecatalystsformethanolsynthesis.TheeffectivepreparationmethodsofCu basedcatalystswereprecipitationmethod,sol gelmethod,combustionmethod,mechanicalmixingmethodandskeletonsynthesismethod,andprecipitationmethodwasmainlyusedforthepreparationofmethanolsynthesiscatalystinindustry.Asforthedevelopmentofthecatalystsforlarge scalemethanolsynthesisdevice,theimprovementofselectivityandstabilityofthecatalystswerethenextresearchkey.Keywords:catalystengineering;Cu basedcatalyst;methanol;additivedoi:10.3969/j.issn.1008 1143.2015.08.002CLCnumber:TQ426.6;O643.36 Documentcode:A ArticleID:1008 1143(2015)08 0585 1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586 工业催化 2015年第8期  在世界能源快速消耗的情况下,C1化学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1],甲醇作为C1化学的基石倍受关注。

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o f y i e l d i n g c a t a l y t i c we r e c l o s e s t t o a c o mp a n y S i n d u s t r i a l s a mp l e s .
Ke y wo r d s
(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a t e r i a l Co r r o s i o n a n d Pr o t e c t i o n,S i c h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n g i n e e r i n g ,Z i g o n g 6 4 3 0 0 0 ) Ab s t r a c t Co p p e r b a s e d me t h a n o l s y n t h e s i s c a t a l y s t p r e p a r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wa s s t u d i e d a n d t h e i mp a c t o f t h e f e e -
甲醇 是一 种重 要 的化 工 产 品 和 化工 原 料 , 有 着 广 泛 的用 途 , 然 而我 国的 甲醇工业 还 比较落 后 , 加 之 大量 低价 进 口 甲醇 的 涌人 , 对 我 国的 甲醇产 业产 生很 大 的 冲击 。 甲醇 催 化 剂 是 甲 醇生 产 中的关 键技 术 , 因 此 积极 开 发 、 应 用新 型 甲醇 合 成 催 化刺 可 以增强 国 内甲醇 产业 的竞 争 力 l 2。 目前 , 甲醇催 化 剂 的研 究方 向是 : 低温节能、 高 活性 、 高热稳定性、 高 机械 强 度
文献标识码 : B

分步沉淀法制备铜锌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分步沉淀法制备铜锌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分步沉淀法制备铜锌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陈海波;刘明;李晓敏;于杨;史志刚;李忠于【期刊名称】《低碳化学与化工》【年(卷),期】2024(49)5【摘要】铜锌完全共沉淀方法是制备铜锌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常用方法,然而该方法难以实现对催化剂表面铜-氧化锌交界面活性位点的构筑调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分步沉淀法,在催化剂整体锌含量一定的前提下,将催化剂的锌组分一部分与铜共沉淀形成内核,一部分在外包覆形成表面铜-氧化锌交界面位点,并研究了不同锌包覆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晶粒尺寸、孔道结构、金属价态、电子结构和还原能力等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采用分步沉淀法合成的催化剂比共沉淀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更丰富的孔道结构、更强的铜锌相互作用、更稳定的低价铜位点以及更强的还原能力。

甲醇合成性能结果显示,在250℃、5.0 MPa和空速10000 h-1的条件下,锌包覆比例为25%时,催化剂的甲醇合成初活性和耐热后活性达到最优。

相比于共沉淀法合成的催化剂,其初活性和耐热后活性分别提升了6%和13%。

锌包覆比例为50%时,催化剂的耐热后活性衰退率最低,仅为共沉淀法合成的催化剂的66%。

分步沉淀法合成的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能均有大幅度提升,该方法实现了对甲醇合成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有效调控,从而成功提升了铜锌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总页数】7页(P8-14)【作者】陈海波;刘明;李晓敏;于杨;史志刚;李忠于【作者单位】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6.6;TQ223.121【相关文献】1.二步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2.共沉淀法制备CO2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3.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4.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5.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载体与助剂-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载体与助剂-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载体与助剂-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木材干馏、粮食发酵等是早期获取醇类的主要途径,产量较小,仅被用作医疗、饮食、香料、染料等日用品的生产原料或溶剂。

1923年,德国BASF公司最早开发了以CO和H2为原料,在10~30MPa压力和ZnO-CrO3催化体系作用下生产甲醇的工艺技术[1].目前,合成气制甲醇是仅次于合成氨技术的第二大规模催化反应工艺。

1966年,英国ICI公司成功开发CuO-ZnO系催化剂的低压合成法;1970年,德国Lurgi公司成功开发GL-104型CuO-ZnO 系催化剂的低压合成法;1972年,英国ICI公司成功开发ICI51-2型CuO-ZnO系催化剂的中压合成法。

随后各国还开发了MGC法、BASF法、Topsoe法,以及波兰、前苏联等国的低压法。

甲醇的大规模合成,推动了甲醇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甲醇制汽油(MTG, 美国ExxonMobil公司)、甲醇制低碳混和烯烃(MTO,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丙烯(MTP,德国Lurgi公司)工艺相继开发成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资源紧张的形势,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缺油、少气、多煤的国家,其重要性尤为突出。

除甲醇外,乙醇、乙二醇等低碳醇在现代化工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消耗量较大的燃料生产和聚酯纤维加工行业,对醇类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低碳醇类作为燃料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有毒物质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燃料成本的独特优势[2].以CO、羧酸、脂类等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产低碳醇,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羰基加氢反应要求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化C=O键和氢键的能力。

可以活化氢键的金属包括钴(Co)、镍(Ni)、铷(Rb)、铑(Rh)、钯(Rb)、锇(Os)、铱(Ir)、铂(Pt)、钪(Sc)、钛(Ti)、锆(Zr)、铜(Cu)等[3].Cu基催化剂还具有很弱的C-O断键能力和形成C-C的能力,对生成石蜡的活性较低,因此表现出了较高的醇类产物选择性[4-6].金属催化剂中,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会影响表面反应类型和吸附性能,从而影响催化剂活性和产物选择性。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随着大气中C02浓度的增加,温室效应日益严重。

在减少C02排放的同时,C02的回收利用也是各国政府和科学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将CO2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是CO2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

甲醇是一大宗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化石燃料的潜在替代品。

因此,C02加氢合成甲醇在环保、能源和化工等多个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CO2加氢合成甲醇用铜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有针对性地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的组成和催化反应机理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一、铜基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采用燃烧法制备了CuO-ZnO-ZrO2催化剂,研究了燃料用量、燃料种类及引燃方式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

结果表明,燃料用量和燃料种类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

燃料用量不同,燃烧焓、燃烧反应持续时间及燃烧反应释放的气体量也不同,从而导致燃烧反应温度不同,并最终影响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和催化性能。

燃料种类不同,催化剂性能随燃料量变化的规律也明显不同。

相对于甘氨酸和尿素的燃烧反应,柠檬酸作燃料的燃烧反应更趋温和,这与燃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采用尿素、甘氨酸和柠檬酸作燃料制备的CuO-ZnO-ZrO2催化剂,在温度为240℃、压力为3.0 Mpa、空速为3600 h-1的反应条件下,甲醇收率分别可达9.6%、9.9%和8.1%。

燃烧法制备的CuO-ZnO-ZrO2催化剂具有比共沉淀法更高的催化活性,原因是燃烧过程中的短暂高温过程有效促进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催化剂中Cu分散度的提高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ZrO2的相态影响甲醇的选择性。

此外,催化剂的性能与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制备CuO-ZnO-ZrO2催化剂的方法,可推广到其它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CuO-ZnO-ZrO2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和配位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固相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科莱恩甲醇合成催化剂

科莱恩甲醇合成催化剂
MegaMax系列催化剂具有极高的活性和生产效率,适应了新的 甲醇装置设计要求,使得一些诸如MegaMethanol工厂的设计, 可以在高碳效率和高能量效率的前提下,使用较少的催化剂,因 此,降低生产甲醇的成本。而且,高活性的MegaMax 800已经使 得GigaMethanol甲醇工艺的开发成为了现实,GigaMethanol可 实现高达10,000吨/天的生产能力。
催化剂活化 MegaMax 800催化剂以氧化态形式进行装运且易于使用。更多详细 内容,请参考MegaMax 800的使用说明书。另外,催化剂业务始终 配备有技术专家的支持,以便对程序进行审查并协助装置开车,而 且我们可提供独立的氢分析仪以便对还原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我 们的服务将帮助您尽可能降低停工时间并确保无故障启动。
CO + 2H2 ↔ CH3OH CO2 + 3H2 ↔ CH3OH + H2O
∆HR = -91 kJ/mol ∆HR = -49 kJ/mol
这两个甲醇合成反应都伴随着CO变换反应:
CO + H2O ↔ CO2 + H2
∆HR = -42 kJ/mol
如今,工业化规模的甲醇合成采用间接或直接的冷却方式,如在等 温或绝热反应器中进行。该低压工艺的主要优点是: • 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 操作可靠性高 • 工厂的规模上具有很大灵活性
因为其较高的稳定性,MegaMax 800可以在5年的寿命周期内保持 较高的活性,并且期望每立方米催化剂累计甲醇产量达45,000 吨 ( 图 4)。
碳效率 [%] 100
95
90 MegaMax® 800
85 基准
80 0
11250
22500
33750
45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合成甲醇铜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新型合成甲醇铜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所需原料:包括铜盐、还原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等。

2. 铜盐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铜盐,如硫酸铜。

3. 溶液制备:将铜盐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如水或有机溶剂。

4. 还原剂的加入:将还原剂缓慢加入溶液中,并进行反应搅拌。

5. 稳定剂的加入: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稳定剂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6.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以调控催化剂的表面性质。

7. 反应条件的控制: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调控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8. 过滤和洗涤: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用适当的洗涤剂进行多次洗涤,以去除杂质。

9. 干燥和焙烧:将洗涤后的催化剂干燥,并进行焙烧处理以提高其活性和稳定性。

10. 催化剂的检测和表征:使用相应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催化剂进行检测和表征,如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11. 催化性能测试:将制备好的新型催化剂应用于甲醇的合成反应中,测试其催化性能。

以上就是制备新型合成甲醇铜系催化剂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调控和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