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AAO工艺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简洁范本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污水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之一。
2. AAO工艺概述AAO(Aerobic-Anoxic-Oxic)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
该工艺通过将接触时间延长,利用污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氧化,最终实现对污水中有机负荷和氮磷物的去除效果。
3. AAO工艺设计参数AAO工艺的设计和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参数:3.1 水力停留时间(HRT)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反应器内停留的平均时间,通常以小时表示。
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确定合适的HRT对于工艺设计非常重要。
3.2 混合液回流比(RR)混合液回流比是指混合液中回流流量与进水流量之比。
适当调节回流比可以提高反应器内污水的接触时间和混合效果,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负荷的降解和去除。
3.3 曝气方式和曝气强度曝气方式和曝气强度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合理选择曝气方式和适当调节曝气强度可以提高AAO工艺的效果。
4. AAO工艺设计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说明AAO工艺的设计和计算过程,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设计实例:反应器规模:1000m^3;污水进水量:500m^3/h;设计水力停留时间(HRT):10小时;混合液回流比(RR):150%;曝气方式:强化曝气;曝气强度:2.5m^3/(m^2·h)。
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 计算混合液回流流量:混合液回流流量 = 污水进水量 × 混合液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流量 = 500m^3/h × 150% = 750m^3/h2. 计算曝气量:曝气量 = 反应器体积 × 曝气强度曝气量 = 1000m^3 × 2.5m^3/(m^2·h) = 2500m^3/h通过以上计算,得出混合液回流流量为750m^3/h,曝气量为2500m^3/h。
AAO工艺设计计算

1、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1)、设计水量的计算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Q K Q •=式中:Q ——设计水量,m 3/d ; Q ——日平均水量,m 3/d ;K ——变化系数;(2)、确定设计污泥龄C θ 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e e 0-)S -.05(S 0-N N N O =式中:N ——进水总氮浓度,mg/L ;0S ——进水BOD 值【1】,mg/L ;e S ——出水BOD 值,mg/L ; e N ——出水总氮浓度,mg/L ;反硝化速率计算S N K Ode =计算出de K 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V V D /值,再查下表取得C θ值。
反硝化设计参数表(T=10~12℃)(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2】]072.1θ17.01072.1θ102.0-6.075.0[)15-()15-(00T C T C S X K Y •+•+= 式中:Y ——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 K ——修正系数,取9.0=K ;0X ——进水SS 值mg/L;T ——设计水温,与污泥龄计算取相同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行污泥负荷核算:)-(θ00e C S S S Y S L •=式中:S L ——污泥负荷,我国规范推荐取值范围为~(kgMLSS •d)。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4)、确定MLSS(X)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反应池MLSS 取值范围取定MLSS(X)值后,应用污泥回流比R 反复核算XX XR R -=310007.0E R t SVIX ו= 式中:R ——污泥回流比,不大于150%;E t ——浓缩时间,其取值参见下表。
浓缩时间取值范围(5)、计算反应池容积XS S Y Q V e C 1000)-(θ240=计算出反应池容积V 后,即可根据V V D /的比值分别计算出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的容积。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设计计算范本:1.前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的详细内容和指导,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操作符合合理工艺要求。
1.2 背景污水处理AAO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对氨氮和有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本文档将对该工艺的设计计算进行详细说明。
2.工艺流程2.1 污水进水在污水处理AAO工艺中,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处理系统,进水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2 初沉池进入处理系统后的污水进入初沉池,在初沉池中,污水中的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底部,形成污泥,使得溶解物浓度降低。
2.3 厌氧池接下来,污水进入厌氧池,在缺氧的条件下,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有机酸和氨氮。
2.4 好氧池经过厌氧处理后,污水进入好氧池,通过加入空气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和氨氮。
好氧菌利用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降低溶解氧及氨氮含量,并促进菌体生长。
2.5 混凝剂投加在好氧池再来一次同时,加入混凝剂帮助溶解残留的有机物,提高处理效果。
2.6 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使污泥再次沉降,形成较干燥的污泥。
2.7 混合池沉淀后的污水进入混合池,进行pH值的调节,使pH值适合后续的处理工序。
2.8 二沉池混合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在二沉池中,污水中的悬浮物再次沉降,形成较干燥的污泥。
2.9 出水经过二沉池处理后,处理后的污水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最后通过出水管道排放。
3.设计计算3.1 污水处理量计算污水处理AAO工艺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需要处理的污水量。
根据污水的产生量、流量变化情况和处理要求,进行计算。
3.2 荷载计算根据传统方法或水质污染荷载系数,计算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的负荷量。
通过浓度和流量的乘积计算出相应的负荷量。
3.3 混合液浓度的计算根据实际运行条件和处理要求,根据设计污水处理量和污染物负荷,计算混合液的浓度。
AAO实用工艺设计计算

1、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1〕、设计水量的计算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Q K Q •=式中:Q ——设计水量,m 3/d ;Q ——日平均水量,m 3/d ;K ——变化系数;〔2〕、确定设计污泥龄C θ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e e 0-)S -.05(S 0-N N N O =式中:N ——进水总氮浓度,mg/L ; 0S ——进水BOD 值【1】,mg/L ;e S ——出水BOD 值,mg/L ; e N ——出水总氮浓度,mg/L ; 反硝化速率计算S N K Ode =计算出de K 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V V D /值,再查下表取得C θ值。
反硝化设计参数表〔T=10~12℃〕〔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2】]072.1θ17.01072.1θ102.0-6.075.0[)15-()15-(00T C T C S X K Y •+•+= 式中:Y——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K ——修正系数,取9.0=K ;0X ——进水SS 值mg/L;T——设计水温,与污泥龄计算取一样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展污泥负荷核算:)-(θ00e C S S S Y S L •=式中:SL ——污泥负荷,我国规推荐取值围为0.2~0.4kgBOD/(kgMLSS •d)。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4〕、确定MLSS(X)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反响池MLSS 取值围取定MLSS(X)值后,应用污泥回流比R 反复核算X X XR R -=310007.0E R t SVIX ו= 式中:R ——污泥回流比,不大于150%;E t ——浓缩时间,其取值参见下表。
浓缩时间取值围〔5〕、计算反响池容积XS S Y Q V e C 1000)-(θ240=计算出反响池容积V 后,即可根据V V D /的比值分别计算出缺氧反响池和好氧反响池的容积。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

污泥浓度(MLSS)
X
污泥总产率系数
Yt
污泥龄θc。
m3 h
85~95 0.3~0.6
0.1~0.2
2.5~4.5 0.3~0.6
mg/L mg/L
% d-1 kgBOD5/kgMLSS·d
g/L
d
好氧区容积 V。
停留时间
t2
校核
Ls
新计算法:好氧区容积 V。
Vo
=
Q(S0-Se )θcoYt 1000X
≥200 85~95(BOD 5) 50~75(TP ) 55~80(TN )
本设计 流量 Q
厌氧区容积 Vp
水力停留时间t p
150000 1~2
Vp 厌氧区容积
缺氧区容积 Vn
脱氮速率Kde(20)
污泥总产率系数
Yt
MLSS中MLVSS所占比例 y
流量
Q
初沉池去除
BODη1
生物池进水BOD浓度
S。
m3/d
h
KgNO3- - N / KgMLSS•d
m3/d %
mg/L mg/L
g/L mg/L mg/L
缺氧池容积
Vn
停留时间
t1
好氧区容积 V。
反硝化过程(缺氧区)消耗BOD5
生物池进水 BOD5 S01
好氧池BOD5去除率
微生物产率系数
a
活性污泥自身分解系数 b
好氧池污泥负荷
Ls
MLSS中MLVSS所占比例 y
污泥回Q流R 量
污泥沉降比
SV
污泥体积指数 SVI
15~30左右
12.56394149 满足要求
% mL/g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一、设计概述本文档旨在对污水处理AAO工艺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确保工艺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设计内容包括流程图、设备选择、负荷计算、氧化能力计算等。
二、设计流程图⑴污水处理AAO工艺的处理流程⑵初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⑶好氧池的设计计算⑷好氧池与缺氧池的过渡段设计计算⑸缺氧池的设计计算⑹二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⑺除磷池的设计计算⑻混合液回流比例的设计计算⑼污泥浓缩与脱水的设计计算三、设备选择与设计计算⑴曝气设备的选择与设计计算⑵混合设备的选择与设计计算⑶污泥回流设备的选择与设计计算⑷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⑸污泥浓缩系统的设计计算⑹污泥脱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四、负荷计算⑴ COD负荷的计算⑵ BOD负荷的计算⑶氨氮负荷的计算⑷总氮负荷的计算⑸总磷负荷的计算五、氧化能力计算⑴好氧池的氧化能力计算⑵缺氧池的氧化能力计算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设计图纸、设备选型表格、设计计算表格等。
请参阅附件部分获取详细信息。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污水处理法: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对污水处理行为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⑵ AAO工艺:即Anoxic/Aerobic/Anoxic工艺,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膜反应器工艺。
⑶ COD:化学需氧量,用于衡量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
⑷ BOD:生化需氧量,用于衡量污水中的有机物可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
⑸氨氮:用于衡量污水中的氨类化合物含量。
⑹总氮:用于衡量污水中的氮类化合物总含量。
⑺总磷:用于衡量污水中的磷类化合物总含量。
AAO工艺设计计算书

AAO工艺设计计算书2.4 A/A/O 工艺设计 2.4.1 设计参数2.4.2 好氧池设计计算(1)反应器内MLSS 浓度取MLSS 浓度X=3000mg/L ,回流污泥浓度X R =9000mg/L 故污泥回流比 R=5.0300090003000=-=-=X X X R R(2)求硝化的比生长速率⎪⎪⎭⎫⎝⎛+⨯=N K N n m n n ,μμ 式中:μn,m ——硝化菌的最大比生长率,g 新细胞/(g 细胞·d); N ——出水氨氮的浓度,mg/l 。
此处为8mg/L ;K N ——半速率常数,在最大比基质利用率一半时的基质浓度,此处为1mg/L 。
先求10℃时的μn,m)/(288.047.047.0)1510(098.0)15(098.014,d g g T m n ⋅≈==-- μ故 1256.0818288.0-=⎪⎭⎫⎝⎛+⨯=d n μ (3)求设计SRT d (污泥龄)理论SRT :1256.011-≈=d SRT nμ 设计SRT d :为保证安全设计的SRT d 未理论SRT 的三倍,故d SRT 73.1191.33=⨯=(4)好氧池停留时间()XSRT K S S Y SRT T d d e o T d ⋅+-=)1( 式中 Y t —— 污泥总产率系数,取0.8kgMLSS/kgBOD ; S o —— 进水BOD 5浓度mg/L ,此处为180mg/L ; S e —— 出水溶解性BOD 5浓度,mg/L ; K d —— 自身氧化系数,()2020,-=T t d K K θ 在20℃时,K 20取0.04-0.075,此处取0.075。
θ为温度修正系数,可取1.02-1.06,此处取1.02。
故 ()062.002.1075.0201010,≈⨯=-d KS e =S o ’-S ne S ne =7.1b ×aC e式中 C e —— 处理出水中SS 浓度,此处为20mg/L ; b —— 微生物自身氧化率,此处为0.075;X a —— 在处理水的悬浮固体中,有活性的微生物所占比例,此处为0.4S o ’ —— 出水BOD 5浓度,此处为20mg/L 故 L mg S e /74.15204.0075.01.720≈⨯⨯⨯-= 故 ()()d T 297.0300073.11062.0174.151808.073.11≈⨯⨯+-⨯⨯=(5)好氧池面积31782297.06000m V =⨯= 故好氧池停留时间HRT 为: h HRT 1.72460001782≈⨯=(6)生物固体产量()()10001,⋅⋅+-=d de o t bio x SRT K S S QY P 式中 Q —— 该污水厂最大的处理量,6000m 3/d 故 ()()d kgVSS P bio x /47.456100073.11062.0174.151808.06000,≈⨯⨯+-⨯⨯=(7)比较求由氮氧化成的硝酸盐数量每产生1g 的VSS 就要消耗掉0.12g 的N ,故因生物固化作用除去的TN x,biodkg P TN bio x bio x /78.5447.45612.012.0,,≈⨯=⨯=故因硝化/反硝化作用除去的TN 为()bio x out in c TN TN TN Q TN ,1000--=式中 TN in —— 进水总氮量,45mg/L ; TN out —— 出水总氮量,20mg/L 故 ()d kg TN c /22.9578.54100020456000=--⨯=故产生的硝酸盐数量及浓度为:()[]biox in N NO TNQ out N NH TN C ,310003-⋅--=-()dkg /22.16778.5410006000845=-⨯-=故硝酸盐浓度为L mg Q N NO C N NO /87.276000100022.167100033=⨯=⨯-=-2.4.3 缺氧池设计计算(1)内回流比IR()133-=--outN NO NNO CC IR式中 ()out N NO C -3—— 排除的硝酸盐量,12mg/L故 %13211287.27=-=IR (2)缺氧池面积XK TN V de c n ⋅⨯=1000式中 K de ——反硝化速率,kgNO 3-N/(kgMLSS ·d);()2020-⋅=T T de de K K θ式中 K de20 —— 20℃时的反硝化速率,取0.06kgNO 3-N/kgMLSS θt ——温度修正系数,取1.08故 ()028.008.106.02010≈⨯=-de K 故 357.11333000028.0100022.95m V n ≈⨯⨯=其水力停留时间HRT 为h HRT 5.424600057.1133≈⨯=2.4.4 厌氧池设计计算(1)厌氧池容积24Q t V p p ⋅=式中 t p —— 厌氧池停留时间,取2h 故厌氧池体积35002460002m V p =⨯=2.4.5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系统)(1)设计最大需氧量AORAOR=除去BOD 需氧量—剩余污泥当量+消化需氧量—反硝化产氧量()bio x e a P S S Q D ,142.1100046.1--⨯=()d kgO /73.79047.45642.1100074.151********.12≈⨯--⨯⨯=硝化需氧量d kgO C D N NO /21.76922.1676.46.4223≈⨯=⨯=-反硝化产氧量d kgO TN D c /33.27222.9586.286.223≈⨯=⨯=故 d kgO AOR /61.128733.27221.76973.7902=-+=(2)供气量的计算采用STEDOC300型橡胶膜微孔曝气器,敷设于距池底0.2m 处,淹没水深4.8m ,氧 转移效率30%,计算温度定为30℃。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本月修正版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1. 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迫切需求的环保工程。
AAO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对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本文将利用Markdown文本格式,介绍AAO工艺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AAO工艺概述AAO工艺全称为Aerobic-Anoxic-Oxic工艺,即好氧/缺氧/缺氧工艺。
该工艺利用生物活性污泥对污水中的有机负荷和氨氮进行降解处理,实现污水的净化作用。
AAO工艺设计计算主要涉及到投加量计算、反应器容积计算和氧化碳比计算等。
3. 投加量计算在AAO工艺设计中,确定投加量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投加量的计算需要根据进水水质、处理工艺和要求的出水水质来确定。
3.1. 有机物投加量计算有机物投加量的计算主要包括污水流量计算、COD浓度计算和投加量计算三个步骤。
1. 污水流量计算:根据污水产生量和处理工艺参数,计算出污水的流量。
2. COD浓度计算:根据污水的COD浓度和进水水质的COD浓度,利用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出出水水质的COD浓度。
3. 投加量计算:根据出水水质要求和目标COD去除率,利用COD浓度计算结果计算出有机物投加量。
3.2. 氨氮投加量计算氨氮投加量的计算主要包括污水流量计算、氨氮浓度计算和投加量计算三个步骤。
1. 污水流量计算:同样根据污水产生量和处理工艺参数,计算出污水的流量。
2. 氨氮浓度计算:根据污水的氨氮浓度和进水水质的氨氮浓度,计算出出水水质的氨氮浓度。
3. 投加量计算:根据出水水质要求和目标氨氮去除率,利用氨氮浓度计算结果计算出氨氮投加量。
4. 反应器容积计算AAO工艺中的反应器是实现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
根据投加量计算结果,计算反应器的容积是确定AAO工艺设计的重要步骤。
4.1. 好氧池容积计算好氧池容积的计算需要考虑好氧反应时间和好氧池的主要处理目标。
4.2. 缺氧池容积计算缺氧池容积的计算需要考虑缺氧反应时间和缺氧池的主要处理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设计计算本工艺是采用池体单建的方式,各个池子根据厌氧—好氧-缺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20]进行设计计算。
4.2。
1 厌氧池设计计算(1)池体设计计算 a 。
反应池总容积(4—1)式中:t p ——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h ; Q -— 污水设计水量,m 3/d ; V p —— 厌氧池容积,m 3;3150024200008.1m V p =⨯=b.反应池总面积h VA =(4-2)式中:A --——--反应池总面积,2m ; h —---——反应池有效水深,m ;取4m 237541500m A ==c 。
单组反应池有效面积NAA =1 (4—3) 式中:1A -—--—-每座厌氧池面积,2m ;N —----—厌氧池个数,个;21m 5.1872375==A d.反应池总深设超高为h 1=1。
0m ,则反应池总深为:mH 0.50.10.4h h 1=+=+=e 。
反应池尺寸 mm m H L B 57.1115⨯⨯=⨯⨯(2)进、出水管设计24Q t V p p ⨯=s m Q Q /204.02408.023max 1===sm Q Q /408.034.02.12.13max max '=⨯==()11Q R R Q i ++=321)2(gmb Q H =a 。
进水设计进水管设计流量s m Q /34.03max =,安全系数为1。
2 故分两条管道,则每条管道流量为: 管道流速v = 1。
4m/s ,则进水管理论管径为:mm m Q 429429.04.1204.044d 1==⨯⨯==ππν(4—4)取进水管管径DN=450mm 。
反应池采用潜孔进水,孔口面积21v Q F =(4—5) 式中:F ———--—每座反应池所需孔口面积,2m ;2v —-——-—孔口流速(m/s),一般采用0。
2—1.5s m /,本设计取2v =0。
2s m /202.12.0204.0m F ==设每个孔口尺寸为0.5×0.5m,则孔口数为(4—6)式中:n --—---每座曝气池所需孔口数,个; f —————-每个孔口的面积,2m ;个个,取508.45.05.002.1==⨯=n nb 。
出水设计 ①堰上水头出水采用矩形薄壁堰,跌落水头,堰上水(4-7)(4—8)式中:H -———--堰上水头,m ;Q --——--每组反应池出水量,s m /3,指污水最大流量与回流污泥量、回流量之和; m ——--—-流量系数,一般采用0。
4~0.5;取m=0。
4 b —-————堰宽,m ;与反应池宽度相等,取b=6mfF n =()35.237021.404.084012.0204520000001.0m V n =⨯⨯--⨯⨯=()dkg X v /84010003280200006.05.0=-⨯⨯⨯=∆m104.0)18.9264.02714.0(32≈⨯⨯⨯=H ()/sm Q 3714.0204.0200501=⨯++=%%()10000e t v S S Q Y y X -⋅⋅=∆()()XK X N N Q V T de vte k n ∆⋅∆⋅--=12.0001.0②出水管反应池的最大出水流量为/s m )(R)Q (Q 312306.0204.05011=⨯+=+=%,管内流速为1。
6 m/s 。
出水管理论管径mm m v Q d 494494.06.114.3306.044==⨯⨯==π,取DN500mm ,送往缺氧池。
4。
2。
2 缺氧池设计计算 (1)池体设计计算 a.反应池总容积(4-9)(4—10)(4-11)式中:Vn —— 缺氧池容积,m 3; Q —— 污水设计水量,m 3/d ;N k —— 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 te -- 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质量浓度,mg/L; ΔX v —-排出生物反应池微生物量; K de (T)—-T ℃时脱氮速率;K de(20)-—20℃时脱氮速率,一般为0.03~0。
06; T —— 设计水温,℃;y —- 单位体积混合液中MLVSS/MLSS,g/g ; Y t —— 污泥总产率系数(MLSS/BOD 5),kg/kg;有初沉池(一般取0.3~0。
5),无初沉池(0。
6~1。
0)S 0 -— 生物反应池进水BOD 5需氧浓度,mg/L ; S e -- 生物反应池出水BOD 5需氧浓度,mg/L ;()()04.008.103.008.12025202025de =⨯=⨯=--T de K K()()2020de 08.1-⨯=T de T K K221297m 3.29626.592m A ≈==mm m H L B 59.1115⨯⨯=⨯⨯m 0.50.10.4h h 1=+=+=H )(m 570.06.114.3408.044d =⨯⨯==πνQb 。
反应池总面积h VA =(4-12)式中:A ——----反应池总面积,2m ;h ——-—-—反应池有效水深,m ;取4m26.59245.2370m h V A ===c.单组反应池有效面积(4-13)式中:1A ———-——每座缺氧池面积,2m ; N —-——-—缺氧池个数,个;d 。
水力停留时间Q V HRT n=(4-14)式中:V n —— 缺氧池容积,m 3; Q -— 污水设计水量,m 3/d ;e 。
反应池总深设超高为h 1=1。
0m ,则反应池总深为:(4—15)f 。
反应池尺寸(2)进、出水管设计 a 。
进水设计进水管为厌氧池出水管,管径DN500mm 。
b 。
出水设计缺氧池出水管流至好氧池,则出水管设计流量max Q =0.408 s m /3,管道流速 v =1。
6s m /,出水管理论管径 :NAA =1h d HRT 9.2119.0200005.2370===()30350042.010004518520000m V =⨯⨯-⨯=()ww N F S S Q V ⋅-=1000e 002437.5m 423500=⨯=⋅=H n V A mb A L 29.253437.531=⨯=⨯=()2~13.145b ===h b h 满足()10~5b L 5.8529.2===满足b L h Q V HRT 4.224200003500=⨯==(4—16)取出水管管径DN600mm 。
4。
2.3好氧池设计计算(1)池体设计计算(4—17)式中:V 0-—————好氧池容积,m 3; Q —--—--污水设计流量,m 3/d ;S 0—---—-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 S e --——-—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 F w ——污泥负荷,kgBOD 5/kgMLVSS ·d ,一般为0.1~0.3,取0.2; N w ——污泥浓度,g/L ,一般为2。
5~4,取4;a 。
反应池面积 设有效水深为h=4m(4—18)b.采用3廊道推流式反应池。
每个廊道宽b=5m,则每廊道长:(4—19) c.校核(4-20)(4—21)d.水利停留时间(4—22)()dkgO O /41440.24350010000.4845-1852000022=⨯⨯+⨯⨯=mm m H L B 52.2915⨯⨯=⨯⨯()''021000b N V a S S Q O w e ⋅⋅+⋅-=)(T L sm(T))s(.)C α(βρC C O D 2020200241-⨯-⋅=e.反应池总高取超高h 1=1.0m ,故反应池总高H=h+h 1=4+1=5m (4—23)f 。
反应池尺寸(2)需氧量设计计算a 。
实际需氧量(4-24)式中:V 0--—-—-好氧池容积,m 3; Q —--——-污水设计流量,m 3/d ;S 0——---—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 S e ———-—-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F w ——污泥负荷,kgBOD 5/kgMLVSS ·d ,根据资料一般为0.1~0。
3,本设计取0.15;N w —-污泥浓度,g/L ,根据资料一般为2。
5~4,本设计取4;a'-—BOD5降解需氧量,kgO 2/kgBOD 5,本设计为生活污水,根据资料一般取0。
42~0.53kgO 2/kgBOD ,本设计取0。
48;b ’——活性污泥内源呼吸耗氧量,kgO 2/kgMLSS ·d,本设计为生活污水,根据资料一般取0。
188~0。
11kgO 2/kgMLSS ·d,本设计取0.15;b.标准状态下的需氧量 ①标准需氧量D 0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鼓风曝气器分为微孔曝气器及中大气泡曝气器.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宜选用微孔曝气器,接触曝气器氧化法宜选用中大气泡曝气器。
本设计为中型污水处理厂,宜采用微孔曝气器。
曝气器敷设于距池底0.2m ,淹没深度4。
0m,氧利用效率E A =18%,计算温度T=25°C。
查表得水中溶解氧饱和度:mg/l .C )s(17920=,mg/l .C )s(35825=Mpa P 11.14290.17206.0141.0=+=%42206.0tb OP P +=100H P P a b +=%)E ()E (O A A t 10012179121⨯-⨯+-⨯=()Lmg C /32.911.140.825sm =⨯=()()d kgO D /1.250024.1240.811.1195.082.017.94144220250=⨯-⨯⨯⨯⨯⨯=-()()%%%%90.17100181217918121=⨯-⨯+-⨯=t O Mpa P b 141.0100.4013.1=+= (4—25)(4—26)(4-27)(4-28)式中:ρ—修正系数,对于生活污水为1; C L —反应池内平均溶解氧,取C L =2mg/L ;α-污水传氧速率与清水传氧速率之比,根据资料一般为0。
8~0.9,本设计取α=0。
82;β—污水中饱和溶解氧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之比,根据资料一般为0.90~0.95,本设计取β=0.95;1。
024-温度修正系数; T —好氧池水温,℃。
P – 压力修正系数; Pb – 空气释放点处绝对压力 P a – 当地大气压力(Mpa);H – 曝气池空气释放点距水面高度(m );E A – 曝气池氧的利用率,%,本设计取18%;C sm (T )—T ℃布气装置在水下深度处至池液面的平均溶解氧浓度,mg/L ; C s (T)—水温为T 时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 C L —滤池出水中的剩余溶解氧浓度,mg/L ;)/dkg(O D .D 20max 015.3751.2505.151=⨯=⨯=/d m .E .D G A s 3048.463130301.25010030=⨯=⨯=/dm G .G s s 3max 22.694748.46315.151=⨯==Δhh h h h p ++++=4321m...p 1.550400.420=+++=cq D ⨯=24n max01个104308.1042180215.3751≈=⨯=.n 2216.040.010433578.27m m n F f <=⨯⨯==相应最大时标准需氧量(4—29)好氧反应池的平均供气量:(4-29)最大时供气量:(4—30)②所需空气压力p (相对压力)(4-31)式中:h 1+h 2-——-——供风管道沿程与局部阻力之和,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