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百科全书的人

合集下载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学的漫长发展立场中,经历了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很多的人物以及观点的出现,那么在萌芽阶段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涉猎多个领域的哲学家,因此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就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那么如此传奇的人物,在我们教师招聘的考试中,他都出现在哪里呢?一、关于古希腊三哲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三者并称为古希腊三哲或古希腊三贤1、苏格拉底——城邦政治学说的先驱者,西方哲学从他开始,从向外探索转入向内探索,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

2、柏拉图——他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把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理念不是停留于个人思想中的概念,而是被用于改造社会。

他创作的城邦政治学说的早期论著《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3、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无论古罗马、中世纪,直到近代的大政治思想家,没有一个人能绕过他的思想遗产。

他创作了城邦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著、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政治学》。

他们三人在美学、政治、教育、数学哲学、科学领域的贡献是具大的,有些甚至是开山之祖,影响了几乎所有之后的西方哲学家。

对人类社会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二、亚里士多德在心理学中的贡献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中外图书馆学家简介整理集合

中外图书馆学家简介整理集合

中外图书馆学家简介整理集合一,外国图书馆学家1、爱德华·爱德华兹(Edward Edwards)1812年12月14日生于伦敦东区。

1886年2月7日卒于怀特岛的奈顿。

1839年受雇为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印本部临时编目员,与该部主任A.帕尼齐一起对读者服务工作做出很大改进。

1849年英下议院议员W.尤尔特为公共图书馆立法时,约爱德华兹参加,提供资料,并在下议院小型特别委员会作为主证人,介绍欧洲大陆各国图书馆发展情况。

1850年,英国通过了一部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年在曼彻斯特率先成立公共图书馆,任命爱德华兹为市公共图书馆馆长。

他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各项工作,使该馆成为当时英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仿效的榜样。

人们赞扬他的功绩,称他为“英国公共图书馆之父”。

7年后去牛津,先后在女王学院图书馆(1870~1876) 和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1877~1883)任编目员。

他的主要著作为《图书馆回顾》,包括《图书馆管理》(1858)、《免费的市立图书馆》(1869)、《不列颠博物院创办人生平》(1870)等。

书中的主要观点是:免费的市立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最高形式,也是面向社会的重要形式。

该书被认为是图书馆学的典范著作。

2德国图书馆学家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诞生。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1791年7月9日—1834年11月13日),德国图书馆学家。

艾伯特1791年7月9日生于Taucha(德国东部城市莱比锡附近),其父是路德会的神父。

在艾伯特15岁时就派当在莱比锡市立图书馆工作,并在当地学习了短期的神学。

之后,艾伯特有在维滕贝格开始了文献学的学习,并在1812年成功的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1813和1814年艾伯特分别在莱比锡大学图书馆和德累斯顿皇家图书馆任职。

从1814年开始艾伯特的事业进入了高峰期,先后出版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有关图书馆及图书馆学发展的书,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有《图书馆员的教育》(18XXXX年11月13日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逝世于德累斯顿。

朱继民:百科全书式“钢铁侠”

朱继民:百科全书式“钢铁侠”

朱继民:百科全书式“钢铁侠”来源:合肥在线时间:2011-11-22 从1970年大学毕业进入鞍钢,至今41年过去了,朱继民一直没有离开钢铁企业;从最基层的一线员工做起,一步步走来,一直荣升为今天钢企行业龙头的领军人物。

其间数次调动,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钢铁企业;有人说,朱继民的经历就好像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现实版。

而有时经过数月奔波,回到家中,夫人的一句玩笑话“小铁人回家了”,似乎也印证了这个“铁人”,并不好当。

■人物简介 朱继民,男,汉族,安徽省宿州人,1946年3月生,大学文化。

现任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钢协2011年-2013年会长。

1970年8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矿建专业获学士学位;1973年12月入党;1993年12月晋升高级经济师;2002年9月晋升高级工程师(教授级);2006年6月获国际职业经理人。

1970年至1997年在鞍钢工作,历任技术员、组织干事、副厂长、鞍钢总经理助理兼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1997年至1999年在水城钢铁集团工作,历任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1999年到首钢工作,历任首钢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

■精彩语录 ●市场经济不同情眼泪。

●虽然我们在北京发展得很好,但是从未来长远角度看,在北京是制约了我们的发展。

●提高中国的产业集中度,把中国的产业做强,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下一步在发展方式上进行的探索,而不能单纯走一个自我的不断建设、扩大规模的路子,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自己。

●每一个企业可能都想瞄准高端产品进行生产,但是要靠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靠自己的装备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实现。

谁实现得早谁就将有力地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百科全书” 换过14个岗位 朱继民大学毕业后进的第一个单位就是鞍钢,而在这第一个单位,他一待就是26年。

在随后的26年里,朱继民在调离鞍钢前,共换过14个岗位,他人生的青春岁月全都献给了鞍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辈子也没想过会离开鞍钢。

美国国防部长[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国国防部长[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国国防部长[编辑]维基百科,⾃由的百科全书美国国防部长国防部徽章现任查克·哈格尔2013年2⽉27⽇就任任命者贝拉克·奥巴马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任期⽆限制⾸任詹姆斯·福莱斯特成⽴⽇期1947年⽹站/美国国防部长美国国防部长(英语: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Defense)是美国国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的⾏政⾸长,处理有关军事⽅⾯的事务。

国防部长的⾓⾊是担任总统的主要国防政策顾问,并负责规划⼀般国防政策和与国防部相关的其他政策与执⾏获得认可的政策。

国防部长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同意,部长属于内阁成员。

根据法规,部长必须是⾄少在⼗年内未加⼊任何现役武装部队的平民(10 USC Sec. 113,此外美国国会通过⼀项法案,让1945年才退役的乔治·马歇尔能合法的在1950年被指派为国防部长),⽽国防部长在美国总统继任顺序中排序第六。

⽬录[隐藏]1 历史2 组织3 历任国防部长列表4 继任顺序5 资料来源6 外部链接历史[编辑]这个职位是美国于1947年海军、陆军和新成⽴的空军合并⾄新的国家军事机构(National Military Establishment)时所设⽴。

在相同的组织变更政策下,原本的战争部长(Secretary of War)被陆军部长、海军部长和空军部长取代,成为⾪属于国防部长底下的⾮内阁成员职位。

1949年,国家军事机构更名为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简称 DoD)。

组织[编辑]在美国军队中,国防部长通常简称为“SecDef”。

国防部长和总统共同组成国家指挥当局(National Command Authority,NCA),具有发动战略性核武的专有权限,⽽所有的核弹武器都在“两⼈规则”(two-man rule)的管理下执⾏。

在核⼦武器发动前,必须同时获得国防部长和总统的同意。

明朝版大百科全书

明朝版大百科全书

明朝版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原创那些年2020-08-26 18:19:13文 |《那些年》悦悦对于现代人而言,想要查找资料、获取知识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因为网络世界提供了一个海量的数据库,只要动动手指进行搜索,就能快速筛选信息、锁定目标。

而600多年前的明朝,也有一个类似的文学“数据库”,它就是明成祖下令修著的《永乐大典》。

这是一部汇集历朝历代书籍而成的旷世宏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其为 “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

这个明朝的“数据库”是怎样搭建起来的?这部“百科全书”又记录了怎样的传奇呢?明成祖的“目标”经过“靖难之役”,朱棣顺利登上皇位。

和朱元璋一样,他有着勤政、好读书的习惯。

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他发现现有的书籍存在很多问题:《韵府群玉》《回溪史韵》这两部书内容“事虽有统而采摘不广,记载太略”;书馆里的图书众多,查找起来不方便……因此,他下令编修一套新书,并且提出要求:“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

简单说就是:书的内容越丰富越好,数量越多越好。

很明显,这是一项大工程,而且朱棣并非一时兴起、说说而已。

所谓“盛世修书”,朱元璋在位时,就曾修著许多大型图书。

朱棣有样学样,甚至还有超越前人的“野心”。

当然,他也希望借此笼络读书人,减少自己“非正常”即位带来的负面影响。

1403年,就在即位当年,朱棣下令让大才子解缙主持这个浩大的修书工程。

解缙接到任务后,组织100多人,用时一年多就完成了任务,并将修好的书命名为《文献大成》。

但是,朱棣看到成品后,认为 “所纂尚多未备”,内容太过简略,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

永乐三年(1405),朱棣命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参与监修。

如果说解缙修书是序曲,那么此时修书工程的大幕才真正拉开。

为了修书,全国的力量都被动员了起来:修书的总部设在皇家图书馆文渊阁;参考书目除了文渊阁的藏书,官员们还在全国各地进行收集和采买;朝廷从全国征召修书人才,参与的人数前后加起来约3000人,职位有正总裁、副总裁、纂修、催纂、编写、看样、誊写、教授等,分工十分明确。

《百科全书》读后感

《百科全书》读后感

《百科全书》读后感《百科全书》读后感1在我过十岁生日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胡洋送了我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这本书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门别类的提供了方方面面的知识。

比如动物世界、科技发明、人体奥秘等,这些都是我们最感兴趣,最想知道,最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

其中我喜欢看的是自然知识那个章节,它讲了宇宙、星系、和银河系等等方面的知识。

书里说宇宙就是最大的套盒,它由许多小套盒星系组成。

我们最熟悉的太阳和地球就在一个更小的套盒太阳系中。

宇宙大的难以想象,它的年龄也大的难以想象。

还有星系和银河系,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约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就是众多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比太阳系大得多,里面有成千上万颗恒星。

还有由各种星星组成的星座,每个星座都有不同形状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各称。

太阳系更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等,简直是太壮观了。

通过看过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的知识,更是让我对神秘的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要认真学习,长大以后可以解开更多的科学之谜!《百科全书》读后感2“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

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气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在永不停顿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中,人类建构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宇宙,生物,军事,历史”等知识,总共分十二章。

从“宇宙”篇章中,我明白了宇宙的起源,星系,恒星,星座等知识,了解了宇宙的浩瀚无垠与神秘色彩。

从“生物”篇章中,我明白了各类动物的分类与各种动物的代表动物。

比如恐龙,他们的种类与繁殖,书中都有详细的解释。

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军事”这一篇章,有翱翔蓝天的战鹰,还有叱诧风云的大炮,各显神通的水火武器以及核武器、生化武器,每每看到这里,我总是在脑子里幻想一副激烈的高科技战争场面,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维护世界的和平。

“中国大百科”之父姜椿芳

“中国大百科”之父姜椿芳

“中国⼤百科”之⽗姜椿芳2019-07-23姜椿芳曾经对我说:“关在狱中七年,我想的就是,如果还能活着出去,⼀定要编辑出版⼀套中国⼤百科全书。

”怎么他被关了七年!是因为历史上的问题吗?不,他的历史再清楚不过了,他本是常州⼈,⽗亲因为失业带着⼀家搬到哈尔滨,投奔⼤伯。

家贫,他上不起⼤学,只在⼀个俄侨那⼉学了两年俄⽂,以后就以俄⽂翻译和担任⼀些编辑出版⼯作,养家糊⼝。

创办《时代⽇报》他20岁⼊党。

冒着⽣命危险为党⼯作,曾被⽇寇逮捕。

获释后,他逃往上海,那是1941年,德国开始进攻苏联。

上海租界虽然三⾯被⽇寇包围着,依旧是远东最⼤的宣传中⼼,这⾥有⽇本⼈办的中⽂报纸,有德国⼈办的中⽂报纸,有英美出⾯办的国民党报纸,唯独没有共产党办的报纸。

好在姜椿芳精通俄语,地下党就派他和苏联塔斯社社长罗果夫联系,希望由我⽅出资,苏⽅出⾯,向租界当局登记出版⼀张中⽂报纸。

罗果夫同意了,很快就登记成⽴了时代出版社,创办了《时代》周刊。

罗果夫请姜椿芳主持⼯作,不过经费么,还是由塔斯社负担。

1945年抗⽇战争胜利,姜椿芳就以时代出版社名义,⽴即创办中⽂《新⽣活报》,第⼀天就印上了像,后来⼜考虑报名不合适,改名《时代⽇报》,仍⽤苏商名义出版。

那个时候,我们⼤家抢着看《时代⽇报》,因为只有在这份报纸⾥才能看到国共内战中解放军节节胜利的真实情况,我们不知道这些消息是怎样弄来的,原来姜椿芳在编辑部内秘密安装⼀台收发报机,专门接收延安发出的新华社电讯。

姜椿芳不但刊登这些消息,还组织姚溱写军事述评,揭⽰国民党军队即将全⾯崩溃的局⾯,这当然使国民政府恨之⼊⾻,终于在1948年8⽉把《时代⽇报》封了。

⾄于姜椿芳,他是社长,当然⼀直被监视着,如果不是化名魏晋卿,跟着⼀名草帽商⼈飞往⾹港的话。

他早就惨死在国民党特务为他专门设计的车祸⾥了。

解放后姜椿芳在上海创办俄⽂学校,即今上海外国语⼤学,为党培养了⼤批俄语⼈才。

不久,他就调到北京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他领导翻译出版了许多马恩列斯著作。

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四大世界文学名著

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四大世界文学名著

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四大世界文学名著世人公认,被誉为“百科全书”的世界名著有以下四部:一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俄国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二是“社会百科全书”——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三是“法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法国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

四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下面分别作简要介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也译作《欧根·奥涅金》)是俄国作家普希金花了八年时间完成的一部杰作,写于1823~1831年,发表于1831年。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是他的主要的文学“功勋”。

这部作品是俄罗斯文学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也是普希金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

禀性聪明的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厌倦了上流社会生活,来到了他伯父的庄园。

但在那里,他又很快地感到了厌倦。

这时,他认识了邻居青年连斯基并成为好友。

一次,连斯基偕奥涅金去他的未婚妻奥尔伽家里,在那里他结识了地主拉林家的长女、奥尔伽的姐姐达吉雅娜。

达吉雅娜对奥涅金一见钟情,热烈地爱上了奥涅金。

她给奥涅金写了一封信,表白爱慕之情,但却遭到奥涅金轻浮地当面拒绝。

一次,奥涅金和连斯基到奥尔伽家里作客,奥涅金因为苦于同庸俗无聊的客人们周旋,迁怒于连斯基,在舞会上故意向奥尔伽献殷勤,激怒了连斯基,因此要求与他决斗。

而他在决斗中打死了自己的朋友。

这之后便离开了乡村出国游历。

几年之后,奥涅金游历归来,在彼得堡的上流社会的一次交际活动上和达吉雅娜邂逅重逢,此时的达吉雅娜已从农家少女出落成上流社会“女神”般的贵妇。

这时奥涅金为虚荣心所驱使,神魂颠倒,燃烧起对达吉雅娜的恋情,拼命追求达吉雅娜。

可是达吉雅娜已经嫁给一个将军,她虽然还爱着奥涅金,却不得不拒绝了他,因为她要忠诚于自己的丈夫。

普希金通过奥涅金这个形象展示了他同时代的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特征。

奥涅金是这样一个人物:他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又远离人民,找不到新的生活道路,因此,他虽有才能,却不能有所作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有百科全书的人
作者:[瑞士]瓦尔特·考尔
来源:《视野》2013年第06期
这个村子远离通衢大道,这里连一家像样点儿的可供稍有身份的旅客投宿的旅店也没有。

村里有个小火车站,不过也小得可怜。

村里的房屋干净整洁,外表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院子里和窗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每一个真正的村庄理所当然就该这样。

房屋的四周围着一圈高高的栅栏,院子的小门上挂着许多牌子,上面写着警告来人提防猛犬或者“严禁乞讨和挨户兜售”的文字。

村里没有学校,邻村倒有一所学校,但是,到了冬天,一旦道路被积雪覆盖,孩子们同样没法去上学。

村子里住着一位先生和他的一家。

有一天,风和日丽,这位先生干了一件闻所未闻的事。

村里几位绅士听后连连摇头,表示很不赞同。

他们试图说服这位先生,让他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完全没有必要。

直到现在,村里还没有谁认为非要去这么远的地方不可。

自父亲那一辈,甚至祖父那一辈起,村里的人不都是这么生活、这么长大的吗?他究竟想去那座城市寻找什么呢?这位先生什么也没有说。

第二天一大早,先生出了家门。

街上许多小青年前呼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

先生登上窄轨火车,到了县城又换乘直达快车,顺利地来到了大都市。

他到底想要寻找什么呢?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穿街走巷,眼睛时而瞧着这家商店,时而盯着那爿橱窗。

心里的那种感觉、那种不可言状的感觉告诉他,再等一会儿,这还不是你想要的东西!这位乡下来的先生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家书店的门前。

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图书,有厚的,有薄的,有烫金的,也有不烫金的,还有彩色封面的。

他突然之间意识到:这就是我在寻找的东西啊!我正是为此才到京城来的。

玻璃橱窗里平摊着一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很厚,价钱自然也很贵。

书的旁边放着一个很大的硬纸牌,上面的文字告诉他,如果买下这本价格昂贵的百科全书,所有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

他走进书店。

知道一切事情,回答所有问题,恰恰就是他要寻找的。

这时,他想到村子里的那些牌迷,想到烟囱师傅,这个人经常从邻村的同行那里借阅县报,所以在牌桌上总是装腔作势,自以为了不起。

他还想到火车站站长,他每次从肉铺老板那里买一截儿粗短香肠当早餐时,总是纯属偶然地得到小半张县报。

书店的伙计非常和气地接待了这位先生,毕竟是一本价格昂贵的书嘛。

伙计肯定地说,当然可以通晓万事,然后又问,他想要皮封面的,还是亚麻布封面的。

这位先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这对伙计来说再好也没有了,他为这位先生包了一本皮封面的。

在回家的火车上,先生就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

他偷偷摸摸地取出那本书,躲躲闪闪地翻开,就好像是在翻一本低级下流的小册子。

跃入眼帘的第一个词条是“吼猴属”,他读了读关于吼猴属的解释。

紧接着吼猴属的下面提到了一位将军,名字叫“布吕尔曼”。

他觉得书里写得很清楚,自己完全看懂了。

在换乘窄轨火车之前,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

想到可以在牌桌上炫耀一番,他心里乐滋滋的。

他已经想象到烟囱师傅的小胡子在颤抖。

平时,只有当烟囱师傅手上握有两张爱斯并向对手暴露了自己的牌力时,他的小胡子才会这样颤抖。

果然,一切都如同这位先生想象的那样。

他渊博的知识和人们对他的知识的了解,就像瘟疫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

烟囱师傅想方设法企图维持自己的权威地位,他蹙着眉头,露出一副充满疑虑的神情,大谈巫术和幻象。

然而,有天夜里,当村里几乎所有灯火都熄灭之后,烟囱师傅拐弯抹角、偷偷摸摸地溜进了先生的家。

他终于登门求教了。

至此,这位先生总算如愿以偿了。

他的名声愈来愈大。

邻村的人听说此事后都伸出食指敲着自己的额头哈哈大笑。

但是,这也丝毫无损这位先生的名望。

村里的人认为,虽说村里只有这么一位无所不知的聪明人,可是,不久的将来,总会有一天,他们也都会像他一样聪明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嘛。

周围所有的村庄都在笑话这个村子的人,把他们看成是十足的白痴和傻瓜。

这样过去了许多年,那位聪明的先生已经老态龙钟了,百科全书当然也像他一样衰朽破败。

由于使用的次数很多,这本书渐渐变得残缺不全。

当老人把百科全书传给他的儿子时,就已经缺了好几页,这都是被那些来向他讨教的人偷偷撕走的。

他的儿子对缺的那些页并不关心,他总是习惯说:“书里没有的,世上也没有。

我父亲去世前曾经对我说过,世上的一切,这本书里都有。


当儿子把书又传给他的儿子时,百科全书就只剩下封面和半张纸了。

尽管如此,村里的人还总是登门求教,打听什么是“直布罗陀”,什么是“民主”,等等。

这时,孙子就捧起只剩下皮封面和半张纸的百科全书,摆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对提问者说:“喏,你自己也看见了吧,没有直布罗陀,也没有民主。

你看,这儿只有一个词:排外。


(林冬冬摘自“豆瓣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