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对集料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1 原材料使用质量控制1。

1 严把水泥质量关路面用水泥主要是指普通硅酸盐水泥,采购水泥时尽量选择一些大型的水泥生产厂家,水泥的质量好,性能稳定,水泥进场前要严格检查生产厂家的水泥产品检验资料,看是否满足各项路用指标,要进行水泥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抽检实验,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强度要求.1。

2 精选粗、细集料混凝土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宜选用岩浆岩或未风化的沉积岩碎石,最好不要用石灰岩碎石,因它易被磨光,导致表面过滑,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细集料可用天然砂,要颗粒坚硬、耐磨、具有良好的级配,表面粗糙而有棱角,清洁而有害杂质含量少。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设计弯拉强度、耐久性、耐磨性、和易性等要求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通过计算、试验和必要的调整,确定混凝土单位体积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通常以水泥为1,按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的顺序表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Rh;2)计算水灰比(W/C):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按耐久性要求校核水灰比;3) 确定单位用水量(W0);4)确定单位用灰量;5)确定砂率;6)确定粗、细集料用量;7)按砂石材料实际含水量折算为全干状态的实际材料用量;8)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计算求出的配合比与实际材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必须经过试拌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试验室配合比是按粗、细集料在标准含水状态下计算出来的,但是施工现场的集料含水量是经常变的,因此,必须根据每天拌制时集料的实际含水率,换算为现场材料的实际用量,最后计算出施工配合比.一般混凝土的用水量为130 L/m3~170 L/m3,水灰比为0.40~0。

55,含砂率一般为28%~33%。

3 施工质量控制3.1 模板安装模板的质量及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模板应采用相同规格的钢模板,相邻两块模板应设置在同一支点上,支点应采用压缩性较小的材料,如材质较好的木块等.因模板安装时很难做到模板顶高和模板接头处无误差,立好的模板相邻高差应控制在2mm 以内。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措施1、原材料进场后,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堆堆放,并保证排水良好。

水泥存放注意防潮,并在一个月内使用。

建立工地试验室,按规定的检测频率和试验规程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检验,如果材料性质不符合规定,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施工前通过试拌检验按设计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根据结果加以调整;按和易性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成型混凝土抗折和抗压试件,检验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可通过提高水泥强度等级、降低水灰比和改善集料级配等措施调整。

现场集料的含水量逐盘测定,以正确确定施工配合比。

3、对垫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横坡、宽度、轴线偏位、厚度等各项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处理。

在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前应清理垫层表面,并洒水湿润,以防止混凝土底部的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吸去,影响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变得疏松以至产生细小裂缝。

4、模板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放样定出路面中心线和路边线。

模板采用槽钢,弯道可用木模。

模板的安装,应保证稳固、顺直、平整、桩间无起伏。

模板与地面如有缝隙应提前用砂浆封好。

安装完毕后,在内侧面均匀刷涂一层肥皂液、脱模剂。

5、混凝土拌和采用强制式拌合机。

6、混凝土振捣需配备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动器和振动梁。

7、拌好的拌合物尽快运送到摊铺现场,防止过多蒸发失水和水化失水,以及运输的颠簸和震动使混凝土发生离析;运输时,采用4-6辆翻斗运输车。

8、混凝土摊铺前,应做好检查准备工作,确认模板的位置、标高、润滑、支撑等情况符合要求,模板底面与基层之间密实无缝隙、拉杆等已经正确安设;基层表面平整、干净,破损已进行修复,摊铺前清扫干净并洒水润湿;以及建好运输道路等。

9、振实作业完成后,进行整平工作,使混凝土表面平整、致密,为保证路面外观质量和行车舒适性提供条件。

首先使用振动梁拖2~3遍,拖平后使用滚杠提浆整平,整平时,第一遍应短距离缓慢一进一退拖滚或推滚,以后应较长距离匀速拖滚2遍,并将水泥浆始终赶在滚杠前方。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11、接、切缝施工:
(1)接缝是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接缝施工质量不高,会引起板的各种损坏,并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因此,应特别认真地做好接缝施工。
(2)切缝前应检查电源、水源及切缝机组试运转的情况,切缝机刀片应与机身中心线成90°角,并应与切缝线在同一直线上。
(3)开始切缝前,应调整刀片的进刀深度,切割时应随时调整刀片切割方向。停止切缝时,应先关闭旋扭开关,将刀片提升到混凝土板面上,停止运转。
水泥混凝土路面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自拌混凝土:长江细沙、级配卵石。
(2)集料:质地坚硬、清洁、无风化针片状颗粒、含泥量、有机质含量符合规要求,集料级配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3)水泥:安定性、细度模数、初终凝时间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2、施工机械
3、接缝的位置、规格、尺寸及传力杆的设置要符合施工规要求。
4、路面拉毛或机具压槽等抗滑措施,其构造深度要符合施工规要求。
5、混凝土路面铺筑按施工规要求养生。
6、混凝土板的断裂块数不得超过评定路段混凝土板总块数的0.4%,对于断裂板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处理。
7、混凝土板表面的脱皮、印痕、裂纹和缺边掉角等病害的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0.2%。
(6)胀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胀缝填缝料。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
12、养护
(1)当混凝土表面有相当硬度时,一般用手指轻压无痕迹,就采用土工布或者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生,洒水养护时注意水不能直接浇在混凝土表面上,当遇到大雨或大风时,要及时覆盖。一般养生天数为14--21天。养生期间严禁开放交通。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

10水泥混凝土面层10.1原材料10。

1。

1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等级的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不低于32.5级。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2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用于不同交通等级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小值应符合表10。

1.1—1的规定.表10.1。

1—1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小值定。

表10。

1。

1—2各交通等级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准《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10.1。

2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并应符合表10。

1。

2-1的规定。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次干路、支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Ⅰ级。

Ⅰ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

0%,Ⅱ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10.1.2—2的规定表10.1。

2-2 人工合成级配范围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

10。

1。

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 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

2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1。

3的规定。

验砂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

4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一级砂和二级砂。

5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

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10.1。

4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 值为6~8.10。

1.5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加剂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等。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4三辊轴机组铺筑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水泥路面材料性质要求和设计参数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水泥路面材料性质要求和设计参数

材料设计参数
➢2)依据粒料类别选取粒料层的回弹模量,可查表2-24确定。 ➢3)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应采用考虑结构层 收缩开裂后的有效模量,查表2-46确定。
材料设计参数
表2-45 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
土组
路床顶距地下水位的距离(m)
1.0
1.5
2.0
2.5
3.0
4.0
细粒质砾(GF)、土质砾(GM、GC) 0.81~0.88 0.86~1.00 0.91~1.00 0.96~1.00


细粒质砂(SF)、土质砂(SM、SC) 0.80~0.86 0.83~0.97 0.87~1.00 0.90~1.00 0.94~1.00

低液限粉土(ML)
0.71~0.74 0.75~0.81 0.78~0.89 0.82~0.97 0.86~1.00 0.94~1.00
低液限黏土(CL)
0.70~0.73 0.72~0.80 0.74~0.88 0.75~0.95 0.77~1.00 0.81~1.00
≥0.8
2000~4000
800~2000
100~300
0.5~0.8
1000~2000
400~1000
50~200
≥4.0
1300~1700

小结
材料性质的确定和材料参数的选取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关键环 节,设计过程中对材料性质的要求以及对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是确保路 面使用性能及寿命的前提,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水泥路面材料性质要求 和设计参数
模块二
01
公路
02
路面设计
03
04
识读沥青路面

材料技术要求

材料技术要求

一、材料要求:(一)路基技术要求1、设计路基应处于干燥、中湿状态,土基回弹模量应大于30MPa。

2、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应采取填砂、砂砾、碎石渗水性材料处理地基,或采取掺入消石灰,固化材料处理,设置土工合成材料,加强路基排水等,进行综合处治。

3、碾压: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或等功效的压路机。

路基填料必须进行CBR试验,根据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凡是借土填筑路段,路床以下0〜30cm,CBR N8,填料最大粒径10cm;30〜80cm,CBR N5,填料最大粒径10cm;80〜150cm,CBR N4,填料最大粒径15cm;150cm以下,CBR N3,填料最大粒径15cm;零填路基,CBR N8,填料最大粒径10cm。

(二)水泥稳定碎石技术要求1、压实度:>97% (重型击实法)。

2、水稳碎石中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粒土颗粒(即碎石、砂砾、粉粒和粘粒)的十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十土质量=5%。

3、强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控制在3〜4Mpa,根据强度要求选定混合料配合比。

4、材料:应选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大于6小时),且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的P.0 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

5、集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加工成的碎石,材料最大粒径为3.15cm。

压碎值不大于3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

6、养生: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结束后立即喷洒透层沥青、垫脚砂,并在5-10天内铺筑沥青面层。

7、碾压:用18吨以上的压路机或等功效的压路机,达到最佳含水量时碾压成型。

下层水3、碾压: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或等功效的压路机。

4、碎石级配范围:最大粒径为3.75cm。

5、塑性指数:V9(四)级配砂砾技术要求7、压实度:>96% (重型击实法)。

8、碾压:用12吨以上的压路机或等功效的压路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对集料的技术要求
发表时间:2018-12-27T11:01:02.1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田建红[导读] 摘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对集料的设计依据、工程设计及技术要求。

深圳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对集料的设计依据、工程设计及技术要求。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集料;技术要求 1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 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200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 20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 2000);(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 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 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F80/1- 2004)。

2 工程设计
2.1 技术指标
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 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 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 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 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 路面接缝设计(1)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 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

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缩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 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 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

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为4~6m 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

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

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3)胀缝设计。

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 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

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不设胀缝,常温期施工,可按照500m 左右间距设置一道。

3 技术要求
3.1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1)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应符合表1 的规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 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 级粗集料。

有抗冻要求时,I 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干1.0%;II 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2)用做路面和桥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 4 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

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

贫混凝土基层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钢纤维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

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径小于75Pm 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3.2 细集料的技术要求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并应符合表2 的规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砂应不低于II 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 级砂。

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使用河砂,砂的硅质含量不应低于25%。

表1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指标
注:①II 级碎石的压碎指标,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

②III级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应小于25%。

表2 细集料级配范围
3.3 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2 的规定,路面和桥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2.0- 3.5 之间的砂。

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

3.4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所使用的机制砂除应符合表2 规定外,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

配制机制砂混凝土应同时渗引气型高效减水剂。

3.5 在河砂资源紧缺的沿海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混凝土路面和基层可使用淡化海砂,缩缝设传力杆混凝土路面不宜使用淡化海砂;钢筋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不得使用淡化海砂。

淡化海砂除应符合表3 要求外,尚应符合下述规定:(1)淡化海砂带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含盐量不应大于1.0kg。

(2)淡化海砂中碎贝壳等甲壳类动物残留物含量不应大于1.0%。

(3)与河砂对比试验,淡化海砂应对砂浆磨光但、混凝土凝结时间无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肖建庄,王军龙,孙振平,李佳彬.再生粗集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9):52-55.
[2]郭永军.粗集料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6):16-16.
[3]孙宇怀.火山灰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C].长春:吉林大学,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