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案例 湿地+度假+农庄

高档居住区 旅游度假区
天麓地产 天麓房产共8个区,已开发6个区,分别为:
天麓 一区 二区 三区 五区 七区 八区 合计 占地面积(公顷) 总建筑面积(平 方米) 8.3 9 6.8 2 14 12.8 52.9 8269 16900 18554 2406 17600 15000 78729 容积率 0.1 0.18 0.17 0.12 0.13 0.12 0.15
茵特拉根小镇 各式餐饮、购物街、酒吧、大剧院、酒店 茵特拉根温泉 温泉度假庄园、山林露天汤池、动感SPA馆 茶溪谷 大型表演 湿地花园 茶翁古镇 三洲茶园 云海谷高尔夫 云海谷 云海谷体育公 休闲健身、生态探险、时尚运动、休闲娱乐、奥运军 园 体运动、山地体育活动 冒险海滩 峡湾森林 大侠谷 探险峡谷 海菲德小镇 演出 参观 大华兴寺 购物 大型演出 水主题乐园、露天剧场 大瀑布、瀑布漂流 太空迷航、地心四千里、山崩地裂、世纪海啸、飓风 营救、咆哮山洪、童趣乐园 餐饮、购物、剧场(与瀑布酒店共享配套) 大型水景演出——《天机》 菩提广场、妙相禅境、无量云梯、观音坐莲、归一阁 等 众香界——作为寺庙区前的集市沿街,店铺主售茶、 花、手工艺品、开光法器等佛文化流通商品。 《天音梵乐》 茶禅主题秀——《天禅》、花车巡游表演 四季花园、四季植物馆、旋转花车、游船、氦气球、 山地自行车、湿地廊桥、水上高尔夫练习场等十大项 目 古镇戏台及表演、餐饮、民间工艺、陶艺 茶艺博览、采茶、茶园观光、茶疗保健 1座18洞会员专属球场,1座18洞公众球场
•功能区 •五大主题公园 •交通方式
公路大桥 地铁 轮渡 观景缆车 西罗梭景点 英比奥 名胜世界 色拉蓬 升涛湾 海底世界 蝴蝶与昆虫玩过 环球影城 海底生物园 Equaries水上乐园
直通英比奥山顶的缆车
冯永基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

[ UeD ] 074 | 08 | 2013180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tHe Design concept of HongKong WetlAnD pArKtext _ 冯永基项目名称_香港湿地公园 项目地点_中国 香港 设计者_冯永基回想十二年前的一个傍晚,我突然接获署长通知,被委派负责香港湿地公园的鸿图大计。
它将是社会有所期待的一项公共建筑,是生态旅游的焦点,亦是展示环保概念的标志;从设计学上,更不容许我们的设计团队掉以轻心。
按指定计划,整个香港湿地公园分为一期与二期进行。
初时,我们只获委派负责第一期工程,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打造一个要“事先张扬”但规限在五千万港元以下的细项工程。
我们没有计划建一座叫人惊讶的标致性建筑作招徕,反之选择一个平实简约,不喧宾夺主的长方盒作为游客中心的主体建筑。
惟我们深信,好的设计需要把目标放远,要具备视野,推动并考虑连接第二期发展的整体宏观布局。
在幸运之神眷顾下,终嬴得了2000年的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奖。
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证明我们先前的良好意愿没有白费,接着亦获知可继续第二期工程的工作。
如此,我们马上展开早在心中的大计,以斜坡式立面建造一个半月形体的大型游客中心,从入口处朝人工湖方向逐渐往上提高,并以绿草覆盖,不察觉原来它已隐藏着一座达10 000m2的庞大室内展览场馆。
环保设计的运用当我们确认环保是湿地公园的另一指标之后,随即与机电工程的同事商讨有关概念。
他们认为以地热能系统来提供冷气设备最环保,亦是难得一试最适当的地理条件。
既然不用放置满布屋顶的冷气散热机器,我们当然全力支持。
除此,我们亦努力提供各式各样的装备及环保意念,包括:采用大量隔光百叶屏障、自然采光天窗、自然通风、草坡天面、煤灰混凝土、环保木材、循环再用旧物料、节电灯泡及节水冲厕系统等,标志一个全方位的环保设计。
蕴含东方文化与艺术元素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亦流露着一丝含蓄的东方神韵。
这包括由七万块旧青砖拼凑而成的古墙,衬托出长廊的古朴盎然。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与景观设计

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与生态设计摘要:以香港湿地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对香港湿地公园的环保优先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生态设计理念和景观设计手法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景观设计在生态方面有所参考。
关键词:生态;景现设计;香港湿地公园1.项目概况: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土地资源紧缺,所以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地资源。
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工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失的天然环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造一个面积约60 万m2的生态缓解区。
这就是后来的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接近香港与深圳的边境,占地61 万m2 。
公园北侧紧邻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南侧为天水围新市镇,极富香港特色的钢筋水泥丛林衬托天然的湿地背景,格外引人深思。
香港湿地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是本着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并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多种功能的原则而建设的。
2.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生态设计手法(1)功能布局整个湿地公园被划分为旅游休闲区和湿地保护区。
其中旅游休闲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主要包括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等;湿地保护区占地约60 hm2,由不同的生境构成,包括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泽、芦苇床、草地、矮树林、人造泥滩、红树林、林木区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①游休闲区的布局。
设计中将游客设施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避免对栖息地不必要的侵扰,并能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
湿地公园中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访客中心、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中心。
a 入口广场为游客提供进入湿地公园的准备场所,包括停车场、售票处及管理机构。
入口处的水景和草坡地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而入口处独特的景观墙和广场上富有特色的灯柱以及草坡地上的陶艺作品则提前让人们感受到了湿地公园的奇妙。
结合香港湿地公园谈谈我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想法

结合香港湿地公园谈谈我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想法我这次展示香港湿地公园的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对其各景点的分析来学习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景观目的。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享有“自然之肾”、“生命摇篮”的美名。
首先我要说的是湿地的景观功能,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师们通过各种手法向人们传递保护和可持续性的关键信息,如利用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藏于地下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访客中心等。
设计师充分调动景观元素满足生态需求,利用土丘、树林及建筑物分割访客中心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其次我要说的是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各种设施要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前提。
湿地公园的交通流线设计是很适合游览的,换句话说,就是时间可以控制、活动丰富多彩而不走冤枉路。
从访客中心出发,可以先参观室内展览,然后自然过渡到户外景观体验,最后回到访客中心礼品店。
从理性认知到感性体验再到旅游纪念,总体功能布局紧凑而合理,让游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再分析户外湿地的游赏环路,串联了主要景点,形成非常简洁,并且是比较罕见的类似单循环式的交通布局平面,这就跟我们在以后的景观中的园路设计中,起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右图呈小幅波动状的园路实际上却是一条尺度适宜步移景异的园林路)然后是设计要让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更注重的是设计本身的使用功能,而不是仅仅追求平面上的美观,有时候一些小家子气的设置往往却是尊重自然最好的选择。
(如右图的户外湿地岸线少有人工雕凿的痕迹,是设计尊重自然生态基底的表现)最后我想所说我个人对湿地公园的看法,我觉得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大自然,这点我想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我觉得香港湿地公园开放的时间很和谐,每周一、三、日及节假日对外开放,不像其他很多的景点,每天都对外开放,过度关注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对动物、植物、管理等人性化的关怀;另外湿地公园还有教育的意义,让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了解湿地公园,了解我们的大自然,才能更好的保护大自然。
湿地公园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作——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

Landscape Construction & Management672015年 第5期Vol.37/168郭凯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1000)GUO Kai-ying(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1000,China)湿地公园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作——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A Discussion about Conflicts and Cooperations among Stakeholders while Developing a Wetland Park: 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Wetland Park 摘要: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探讨在管理与发展香港湿地公园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访客、土地所有者、本地居民、政府等。
通过文献回顾、资料分析及实地观察,揭示利益相关者间存在的矛盾如使用者之间冲突、利益冲突等。
湿地公园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协作方式是通过绿色团体、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以及鼓励本地居民参与,减少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
Abstract:By taking Hong Kong Wetland Park as the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all involved stakeholders including visitors, land holders, local residents, government, etc. in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Wetland Park in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reveals collisions in stakeholders like conflicts among users, conflict of interests, etc.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of stakehol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parks are using interventions from green group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encouraging inhabitants participations to decrease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tland parks; Stakeholders; Conflicts; Cooperation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湿地公园;利益相关者;矛盾;协作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3-67收稿日期:2015-01-21修回日期:2015-03-12湿地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净化环境,为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 设工程
规划在奥运湖西北侧建设生态自然净化系统,也就是人工湿地,面积约10公顷。 规划在清河污水厂内建设8万t/d的再生水处理厂,采用膜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基 本可达到Ⅳ类水体标准(总氮指标达不到Ⅳ类水体标准),大部分常规指标接近Ⅲ 类水体标准要求。该部分再生水通过市政再生水管道向南通过清河后沿白庙村路入 奥运公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净化,补入奥运湖。
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
设计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场 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 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
设计特色:
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并对与6大问题做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 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4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蓝带: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
设计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4个部分组 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 工湿地系统。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 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图1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
图2
人工湿地剖面图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 工程”即将动工。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 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 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北区以自然生 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奥林匹 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 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 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 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
香港湿地公园案例分析PPT课件

.
22
对比
• 活水公园是变废为宝,而香港湿地公园是 因地制宜。
• 活水公园以参观为主,香港湿地公园以参 与为主
• 活水公园景观节点稀少,香港湿地公园景 观节点多而丰富
.
23
THANKS!
.
24
.
7
具体表现
①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细微的旋转角度,从而减 少太阳辐射,使得这座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 ②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 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它 设备的使用; ③大量采用木制百装置,制造遮阴效果,并起到噪 音和视觉屏障,以尽量减低对湿地生物的影响; ④贯穿整个展廊的环形坡道既方便了残疾人的使用, 也减少了对机械搬运的需要; ⑤洗手间采用6 L的低容量水厕,减少了水的消耗。
物料的选用
动物折纸造型
耗壳墙
.
17
水系统的设计
.
18
能源利用
.
19
种植设计
.
20
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引进
.
21
总结
• 通过对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和生态设计 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市 区域中湿地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将其隔 离弃置,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精心的 设计和规划、一定的技术支持,实现湿 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科普教育和休闲娱 乐等多重目标。香港湿地公园生态的生 态规划理念贯穿了其整个过程。建成后 的香港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世界级的旅 游景点,而且更是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 教育和休闲娱乐资源。
④其他小品如观
察平台、桥、栏
杆、椅子、垃圾
箱、路牌等采用
可更新的软木材,
不仅环保,而且
和周边自然环境 结合得非常融洽
.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_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

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第5期总178期SHANDONG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08.No.5文章编号:1002-2724(2008)05-0064-03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郭榕榕,李冠衡(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各景点的分析,关键词:湿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艺术;香港湿地公园中图分类号:S718.53文献标识码:A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生命摇篮”“、物种基因库”、繁衍息息相关,,并对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成为了人们折中生态与开发之间关系的最佳选择。
1景观艺术与生态的结合1.1景观与自然图1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并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多种功能的原则而建设的。
公园第1期工程曾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2000年周年大奖会长奖,第2期亦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2006全年建筑大奖。
2.2项目分析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除了赞叹大自然赋予湿地的卓越的生态净化能力外,笔者更感兴趣的是景观艺术于生态的切入点。
自然从来都是艺术家们汲取灵感的最佳来源。
整个自然界中存在许许多多特殊的几何图案、角度和结构,其中一些已被人们发现和证实,比如说向日葵中的斐波那契数列,一些植物中的黄金分割。
景观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艺术加工来帮助探索和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揭示和表现隐藏在自然内部深层次的生态原理,为人们提供不同角度的看点和思考。
1.2景观和湿地公园从人居环境变迁来看,人类的天性,一是追求景观多样性,二是天生具有亲水性。
我国古代《诗经》中许多诗句,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描述的是只有沼泽和河流交织的湿地才可能呈现的美景。
城市湿地公园的诞生将景观艺术、系统的处理功能和湿地的自然过程合为一体,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公众接受并参与的展示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