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能源模式解析
十大环保典型案例

十大环保典型案例1. 中国电力企业的绿色转型中国电力企业一直以来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但近年来,一些电力企业开始积极转型,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
例如,华电集团在建设火电、风电、太阳能和水电等项目时,注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瑞典的垃圾处理模式瑞典是一个环保倡导者,其垃圾处理模式备受瞩目。
瑞典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可焚烧物和不可回收物,并利用先进的焚烧技术将可焚烧物转化为能源。
这种模式大大减少了垃圾填埋的需求,同时产生了清洁能源。
3. 硅谷的可持续办公环境硅谷的科技公司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独树一帜,也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许多科技公司在办公建筑中采用了可持续设计,包括利用太阳能供电、雨水收集系统和低能耗照明系统等。
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减少了碳排放。
4. 荷兰的自行车文化荷兰本身就是一个自行车友好的国家,它以其丰富的自行车文化而闻名。
荷兰政府鼓励人们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这种鼓励政策使得自行车在荷兰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5. 日本的可回收垃圾分类日本一直以来都是垃圾分类的先行者,通过细致的分类系统,将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分开处理。
这种垃圾分类制度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还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的需求。
6.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德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
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人们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
这些措施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的国家之一。
7. 加拿大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加拿大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它也十分重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加拿大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林业管理规定,确保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再生利用。
这种可持续经营模式不仅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还为加拿大的经济做出了贡献。
8. 印度的太阳能灯村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许多地区缺乏电力供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政府推广太阳能灯村项目,通过发放太阳能照明设备改善偏远地区的能源状况。
瑞典北部重工业区的能源效率和系统集成

在瑞典的工业能源消耗产业中,造纸业和钢铁冶炼是最大能源消费大户。
造纸业、钢铁冶炼和化工业这三大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70%以上。
瑞典的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存在一个特点,北部生产、南部消费。
这是由于瑞典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所以能源消费在南部;而瑞典的很多能源公司在北部。
为有效克服能源消费的不均匀性,政府尝试了多种可能的政策方法,也提出了对几个重点领域进行集成和改革。
为清晰解释钢铁厂节能效果,以SABB 公司为实际例子。
图1是SABB 公司的工艺流线图。
首先进行煤的炼焦工艺产出焦煤和高价值的煤气;焦炭应用于钢铁冶炼,煤气应用于热电联产厂;在热电联产厂(CHP)部分能量产生蒸汽用于发电,部分低品位热源作为地区供暖,对烟气进行余热利用干化生物质。
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效能,不能简单的改进单一设备或部件,需要进行工艺一体化研究,进行集成改善。
研究组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建立电子表格的方程、使用数学编程,最近也使用了热能分析等帮助工艺流程的优化。
首先从数学编程开始,它其实就是一个混合整数,线性的一个过程,它原来是经济学使用的线性编程方法,方法非常简单。
图2显示了工业集成优化工作瑞典北部重工业区的能源效率和系统集成吕勒奥理工大学教授 Carl-Erik Grip图1 钢铁能源消耗结构系统图2 工业节能和污染物减排解决方案图3 LKAB 公司热量供给模型,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出污染物减排和能耗降低的解决办法和技术途径。
该模型已经成为决策的标准工具,在大量的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和实践,主要涉及钢铁冶炼,汽车运输等。
在2000年,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新建高炉的投资决策,在投资前进行成本、能耗的评估;也基于模型提出工艺的优化建议,在投资高炉的同时建立冷却系统。
利用该技术,公司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个新的20年的特许权来进行冷电联产,来增加生产量。
建立了钢铁制造业系统整合研究中心(PRISMA),做一个工业一体化的计算,并进行技术推广。
国外新能源商业模式

国外新能源商业模式
1. 分布式能源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在用户端就近建设小型的新能源发电设施,如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等,将发电直接供给用户使用,多余的电力可以并入电网。
这种模式降低了输电损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能源自主权。
2. 能源服务公司模式
能源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ESCO)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能源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ESCO公司先期为客户投资安装节能设备,之后通过分享客户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获得收益。
这种模式有利于推广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3. 社区能源模式
在社区或小区范围内建设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设施,由社区或小区集中管理和利用新能源。
社区能源模式有利于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社区能源自主性。
4. 能源互联网模式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分散的新能源发电设施与用户终端相连接,实现供需双方的实时交互和精准匹配。
能源互联网有望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运营成本。
5. 能源众筹模式
通过互联网平台吸引大众出资,共同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项目收益则按出资比例分成。
这种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能源领域,缓解新能源项目融资压力。
以上是一些国外较为常见的新能源商业模式,它们结合了新能源技术与新型商业运营方式,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瑞典新能源

瑞典新能源瑞典作为一个北欧国家,一直以来都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在过去几十年里,瑞典一直在努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90%以上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瑞典政府的政策和人民的意识促使瑞典成为新能源的先行者。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电、风力和生物能源等。
这些资源为瑞典提供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理想条件。
瑞典政府的政策积极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包括鼓励与支持投资者和企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
瑞典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电、风能和生物能源。
水电是瑞典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约占发电总量的50%。
瑞典拥有许多湖泊和河流,可以通过建设水力发电站来利用水能发电。
这种可再生能源的优点是稳定,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另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风能。
瑞典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风能的利用,海岸线长并有大量的开放空地。
目前,瑞典的风能已经覆盖了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
风能的优势是可再生性强,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瑞典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在风能领域进行投资和开发。
此外,瑞典也在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生物能源主要包括木材和农作物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
瑞典政府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转向生物能源生产,并为其提供补贴和支持。
生物能源的可再生性和低碳排放的特点,使其成为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典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旨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繁荣。
瑞典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提供补贴和资金支持,建立绿色能源市场,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
总结而言,瑞典是一个新能源典范国家。
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人民的意识提升,瑞典已经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方面的大规模应用。
瑞典的经验证明,新能源的发展是可行和必要的,这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瑞典交通能源转型路径

瑞典交通能源转型路径交通用能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交通领域的去碳化是社会能源系统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欧洲国家共同面临的难点。
欧盟目标到 2020 年,交通运输燃料中10%的可以来自可再生能源。
一直走在世界能源转型前列的瑞典,设定了更高的政策目标,要求到 2030 年,所有车辆均采用非化石燃料。
届时,瑞典将成为无石化燃料的国家,并在 2050 年时实现净零碳排放。
瑞典是一个缺油少气的国家,石油长期以来完全依赖进口,交通领域转向可再生能源,也是一个现实之举。
瑞典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展相关研究推广试点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交通体系。
一方面在燃料端下手,发展生物燃料,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技术手段提高车辆能效,推进交通电气化城市试点。
交通用能更清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瑞典交通能源领域的用能不断增加。
1970年时,交通用能56.4太瓦时,2007年达到93.2太瓦时,使用量创历史新高,但随后下降。
2015年,瑞典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导致该年能源使用量略有增加,但仍比2007年低5太千瓦时,2016年交通用能87.3太瓦时。
从结构比例来看,交通燃料的清洁化趋势明显。
汽油消费量占比已经从1970年的58%下降到32%,柴文 | 戚永颖 何继江油消费也略有下降;生物燃料大幅增加,从2007年的3.7%上升到2016年的16.9%;燃料品种也在逐步增加,目前包括汽油、电力、天然气、生物燃料等8大种类。
瑞典的生物燃料的使用仅在2005年开始,此后生产和使用都急剧增加,已成为欧洲生物燃料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2016年,乙醇、生物柴油和沼气为代表的生物燃料总量达到16.9太瓦时。
生物乙醇消费量比高峰瑞典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可持续发展交通体系,一方面在燃料端下手,发展生物燃料,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技术手段提高车辆能效,推进交通电气化城市试点。
数据来源:Energy in Sweden Facts and Figures 2018期有较大幅度下降,2008年曾达到2.5太瓦时,2016年仅有1.2太瓦时;生物气保持平稳增长,达到1.1太瓦时;生物柴油增速迅猛,2016年达到145太瓦时,是2005年0.1太瓦时的145倍。
瑞典能源转型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瑞典能源转型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伊文婧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29期摘要:瑞典是能源转型的引领国家,能源转型指数全球最高。
目前瑞典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3/4,能源结构以核电、生物质为主体,垃圾回收和能源化利用有独特优势。
瑞典制定的中远期目标是2045年实现零排放,2050年实现零化石能源社会。
瑞典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的脱钩,这与其在政策机制、法律保障、经济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框架有密切关系,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关键词:瑞典能源转型零化石能源碳减排一、瑞典零化石能源发展目标设定及进展瑞典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开始重视能源效率提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近些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瑞典更加重视环境问题并成为低碳发展的国际领导者,单位GDP能源消费量仅次于瑞士,为全球第二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全球第二低,仅次于墨西哥。
根据全球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瑞典在能源转型指数方面位于全球首位,是能源转型引领国家,在能源系统绩效、转型准备度方面都有上佳表现。
这与瑞典政府制定了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目标,以及在此目标下稳步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的实施有密切关系。
(一)瑞典制定了激进的能源转型目标欧盟制定的中长期碳减排目标为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碳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分别减排20%、40%和80%~95%,可再生能源比重2020年、2030年分别要达到20%、32%,能源效率水平2020年、2030年在199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20%、32.5%。
从实际完成情况来看,欧盟碳排放2017年比1990年减少了22%,同时经济增长了58%。
交通运输部门的减排目标是2030年、2050年分别减排20%、60%,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交通运输部门是唯一一个碳排放增长的领域。
瑞典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在欧盟委员会减排战略目标下制定了更加激进的目标。
2009年瑞典政府出台了《气候与能源联合法案》,提出到2020年的目标是在1990年基础上可再生能源占比不低于50%,能源使用效率提高20%,运输领域最少使用10%的可再生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
“瑞典模式”:内涵、属性、走向
总的来说,瑞典模式一直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学习的对象,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瑞典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公民的理解和支持。
“瑞典模式”:内涵、属性、走向
“瑞典模式”是指瑞典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也被称为“瑞典式福利国家”或“瑞典式资本主义”。瑞典模式的内涵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福利体系,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福利和权益,并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平性和竞争力。
瑞典模式的主要属性包括:
1.高福利、高税收:瑞典政府实施高福利政策,为每个公民提供教育、医疗、住房补贴、失业救济等福利保障,同时实施高税收政策,将税收收入用于为人民提供福利保障。
4.强大的工会组织:瑞典的工会组织非常强大,协助劳动者争取更好的工资ຫໍສະໝຸດ 遇和工作条件,实现了劳资双方的共赢。
瑞典模式目前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的走向可能包括:
1.加强创新能力:瑞典将加强科技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才,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2.应对老龄化:瑞典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推出更加合理和普惠的养老制度。
2.民主、平等:瑞典模式注重民主和平等,实行议会制和多党制,政治权利和话语权利得到广泛保障。同时,社会流动性较高,教育机会均等,不论出生在何种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获得成功。
3.创新、环保:瑞典注重创新和环保,在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瑞典的企业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国是不是都有一个“能源部”?其实有3种不同模式
世界各国是不是都有一个“能源部”?其实有3种不同模式中国有副部级的能源局,但没有能源部。
那么,在世界各国,能源部门都是如何治理的呢?是不是都有一个“能源部”?我们搜集了各国的情况,发现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1)能源领域由单独的能源部(含电力、石油、煤炭)管理,个别国家还单独设有可再生能源部(如印度);2)能源领域由含有“能源”字眼的部门管理,与经济、气候、科技、环境、供水、矿业、自然资源、旅游等其他领域的部级管理职能并列(在非洲能源领域一般与矿业合并管理);3)能源领域由宏观经济、产业部门、生态转型部的司局管理。
在以上模式中,第3种情况较少,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
1)能源领域有单独的“能源部”管理能源部门设有专门的能源部,美国是最典型的代表。
美国的Department of Energy权限很大,有相当的庞大资金预算,并统领17个国家能源实验室,支持能源相关领域(如清洁能源、能效、汽车)的科技创新。
在不少国家,能源部有时。
总结一下,设有含有“能源”字眼的各国能源管理部门包括:#阿塞拜疆(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Ministry of Electricity and Renewable Energy#比利时(能源部)Minister of Energy#科特迪瓦(石油与能源部)Ministère du Pétrole et de l'Energie#朝鲜(电力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原子能工业部)#格鲁吉亚(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印度(新与可再生能源部、石油与天然气部)Ministry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Ministry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肯尼亚(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加纳(能源与石油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Petroleum#伊朗(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立陶宛(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墨西哥(能源部)Secretariat of Energy#蒙古(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缅甸(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尼泊尔(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挪威(石油与能源部)Ministry of Petroleum and Energy#菲律宾(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 (Philippines)#波兰(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俄罗斯(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南非(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斯里兰卡(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Ministry of Power and Renewable Energy #泰国(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特立尼达与多巴哥(能源与能源工业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Energy Industries#土库曼斯坦(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乌克兰(能源与煤矿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Coal Mining (Ukraine) #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津巴布韦(能源与电力发展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Power Development 2)能源领域有能源与其他领域并列的部级单位管理这一模式以德国联邦经济事物及能源部为典型代表,包括以下国家:#阿富汗(能源与水力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Water#阿尔及利亚(能源与矿业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ing#亚美尼亚(能源基础设施与自然资源部)Ministry of Energy Infrastructures and Natural Resources#澳大利亚(环境与能源部)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孟加拉国(电力、能源与矿业资源部)Ministry of Power,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伯利兹(能源、科技、公共设施部)Ministry of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Public Utilities#巴西(矿业与能源部)Ministry of Mines and Energy#保加利亚(经济、能源与旅游部) Ministry of Economy, Energy and Tourism#布隆迪(能源与矿业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es#柬埔寨(矿业与能源部)Ministry of Mines and Energy#哥伦比亚(矿业与能源部)Ministry of Mines and Energy#丹麦(气候、能源与建筑部)Ministry of Climate, Energy and Building #埃塞俄比亚(水力与能源部)Ministry of Water and Energy of Ethiopia.#德国(联邦经济事物及能源部)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d Energy#韩国(贸易、工业与能源部)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Energy #希腊(环境与能源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冰岛(工业、能源与旅游部)Ministry of Industry, Energy and Tourism #印度尼西亚(石油与矿业资源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马来西亚(能源、绿色技术与水务部)Ministry of Energy, Green Technology and Water#毛里求斯(能源与公共设施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Public Utilities #巴基斯坦(水力与电力部)Ministry of Water and Power#秘鲁(能源与矿产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es (Peru)#沙特阿拉伯(能源、工业与矿业资源部)Ministry of Energy,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塞尔维亚(矿业与能源部)Ministry of Mining and Energy#索马里(能源与矿业)Ministry of Energy & Minerals#卡塔尔(能源与工业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Industry#瑞典(环境与能源部)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坦桑尼亚(能源与矿业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erals#多哥(矿业与能源部)Ministry of Mines and Energy#土耳其(能源与自然资源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乌干达(能源与矿业发展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eral Development#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瑞士(联邦环境、交通、能源和通讯部)The Federal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ransport, Energy and Communications3)能源隶属与宏观管理经济、工业产业、气候变化、环境相关部门的一个司局这一模式以日本权力强大的经济产业省为典型代表,包括以下国家:#加拿大(自然资源部)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日本(经济、贸易与工业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法国(生态转型部)Ministère de la Transition écologique et solidaire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d Climate Policy#新西兰(环境部;商务、创新与就业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从以上可见,各国能源领域治理的三种模式与各自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目前的能源局模式比较接近上述模式中的第三种。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
瑞典经济模式再思考引言瑞典素以其创新的社会福利政策而闻名于世。
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在长期以来得到不少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学习。
然而,近年来瑞典的经济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瑞典经济模式进行再思考,并探讨其中的优点和缺点。
瑞典经济模式的特点瑞典经济模式的核心是高福利和高税收。
瑞典提供广泛而丰厚的社会福利,包括普遍医疗保险、全民退休金制度和免费教育等。
而为了维持这些福利,瑞典政府征收高额的税收。
瑞典的经济模式也强调平等和社会正义。
在瑞典,贫富差距相对较小,社会分配相对均衡。
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瑞典的经济模式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瑞典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瑞典经济模式的优点1.广泛的社会福利:瑞典的社会福利政策为公民提供了全面的健康保险、退休金和教育等福利,使人们能够在社会中享有基本的权益和保障。
这也有助于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2.高度的平等和社会正义:瑞典的经济模式强调财富的公平分配。
通过高税收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瑞典能够减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
3.投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瑞典政府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创新,瑞典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
这种经济模式对于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瑞典经济模式的挑战和问题1.高税负和福利依赖:瑞典的高税收是维持丰厚福利的重要手段,但也使得企业和个人面临较高的经济负担。
此外,高福利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对工作的动力减少,从而造成经济效率的下降。
2.全球化和竞争压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瑞典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
其高福利和高税收模式可能使得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削弱,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阻碍。
3.积累公共债务:瑞典的经济模式需要政府不断投入资源以维持社会福利,但这也导致了不断增加的公共债务。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是指将储能设备引入电力系统中,通过对电力的存储和释放,实现电力市场盈利的一种机制。
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需求和供应的不匹配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瑞典在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成为储能技术的先行者。
通过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污染。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的核心在于市场机制的设计和运行。
通过电力市场的竞争和交易,储能设备可以参与市场中的供需调节,提供灵活性服务并获得收益。
储能设备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进行储存,然后在需求低谷期释放电力,实现电力市场价差的利益最大化。
此外,储能设备还可以用于辅助电网的稳定和调节,提高电网的容量和可靠性。
瑞典储能盈利模式的成功在于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策。
瑞典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政府通过激励和补贴手段,降低了储能设备的成本,提高了市场的吸引力。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合理的监管机制,确保储能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总之,瑞典储能盈利模式是一种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电力系统灵活性的机制。
通过市场机制的设计和政策的支持,储能设备可以实现盈利并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供应和服务。
瑞典的经验和实践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储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向展开: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从瑞典储能盈利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背后的重要要点和影响因素。
文章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引言部分:介绍瑞典储能盈利模式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
通过概述瑞典储能市场的现状,引起读者对这一话题的兴趣。
正文部分:2.1 第一要点: 详细介绍了瑞典储能盈利模式中的第一个要点,如何确定和选择储能项目的盈利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瑞典能源模式解析
作者:段黎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刊名:
节能技术
英文刊名: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27(6)
1.Wind power target attainable 2009
2.瑞典议会2001/02:143草案:共同创造一个安全、有效和环保的能源供应
3.Stefan Lindstrom The brave music of a distant drum:Sweden's nuclear phase out 1992(07)
4.Increased appropriations to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green cars in 2008
5.Electricity Certificate Act (2(D3:113) 2003
6.Higher carbou dioxide tax for reduced traffic emissions 2007
7.An integrated climate and energy policy
8.Energy Indicators 2008-Theme:Renewable energy
9.The Programme for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Act 2004
10.查看详情
1.段黎萍.DUAN Liping瑞典的能源综合管理体系[期刊论文]-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24(12)
2.渐玉芬.徐美江.侯波浅谈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1(5)
3.陈志田.崔华.朱春雁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能源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9)
4.李在卿.Li Zaiqing能源管理体系关键信息及基本框架[期刊论文]-认证技术2010(10)
5.王庆军在高耗能国有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冶金2002(2)
6.李威灵造纸行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新曙光[期刊论文]-中华纸业2011,32(11)
7.李臣.陈志田.赵言冰.郑深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模式研究[会议论文]-2008
8.刘立波.Liu Libo关注能源管理体系[期刊论文]-认证技术2010(8)
9.吴明.Wu Ming能源管理体系给用能单位带来什么[期刊论文]-认证技术2010(8)
10.上海市质量协会编写组法律法规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期刊论文]-上海质量2010(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njs200906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