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二、离心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系指通过离心使液料中的固体与液体 或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产生大小不同的离心力而 达到分离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含有粒径较小且不易 自然沉降的不溶性或粘度较大的药液分离。或用于 分离两种密度不同的且不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离心分离法和沉降分离法皆是利用混合物密度 不同进行分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离心分离的力是 离心力,沉降分离的力为重力。
表面活性剂
• 目的:促进药材表面的润湿性,鲤鱼某些药材成 分的浸提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不起化 学作用,且毒性较小或无毒性,常选用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助于生物碱的浸出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生物碱有沉淀作用,不 宜生物碱的浸出
常用方法和设备
煎煮法
• 适用于有效成分溶于水,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浸提成分谱广,但是带杂质较多
浓度梯度
• 药材组织内部的浓溶液与其外部溶液的浓度差 • 扩散作用的主要动力 • 浸提中:不断搅拌、经常更换新鲜溶剂、强制浸 出液循环流动、流动溶剂渗漉法均是提高浓度梯 度
溶剂pH
• 适当调节pH,有助于药材中某些弱酸弱碱性有效 成分在溶剂中的解吸和溶解
浸提压力
• 提高浸提压力可加速溶剂对药材的浸润与渗透过 程 • 加压下的渗透 有利于进出成分的扩散 • 药材组织内已充满溶剂后,加大压力对扩散速度 没有影响
重渗漉法
• 重渗漉法:重渗漉法是将渗漉液重复用作新药粉 的溶剂,进行多次渗漉以提高浸出液浓度的方法 。由于多次渗漉,则溶剂通过的粉柱长度为各次渗 漉粉柱高度的总和,故能提高浸出效率。
加压渗漉法
• 加压渗漉法总提取液浓度大,溶剂耗 量小,对下一道浓缩工序、回收溶剂 等很有利。
逆流渗漉法
• 是药材与溶剂在浸出容器中,沿相反 方向运动,连续而充分地进行接触提 取的一种方法。
浸提、分离与浓缩、干燥

浸提、分离与浓缩、干燥【重点难点提示】浸提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药剂中常用的浸提方法及其应用;药剂中常用的精制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滤过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应用;影响浓缩的因素,药剂中常用的浓缩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影响干燥的因素,药剂中常用的干燥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知识精析】第一节浸提1.浸提原理:浸提指溶剂进入药材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是溶质由药材固相转移到溶剂液相中的传质过程,以扩散原理为基础。
2.浸提过程:一般药材浸出过程包括下列相互联系的几个阶段:1)浸润与渗透阶段溶剂先润湿药材表面,然后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渗透入细胞内部2)解吸与溶解阶段溶剂进入细胞后,根据溶剂种类不同,遵循“相似者相溶“的规则,溶解不同成分。
组织中溶液的形成促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有利溶剂浸入而溶解更多的成分。
3)扩散阶段浸出溶剂溶解大量成分后,细胞内外形成浓度差和渗透压差。
所以,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溶液向细胞内渗透,细胞内高溶度的液体可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至内外浓度相等,渗透压平衡时,扩散终止。
扩散速率可用Fick’s 扩散定律来说明:ds = - D F dc dt D = R T 1dx N 6πrηds为扩散速率;D为扩散系数3.影响浸提的因素1)浸出溶剂: 溶剂的用量、溶解性能等理化性质对浸出的影响较大,应选用对有效成分具有较大溶解度的溶剂。
2)药材粒度:粒度越小,扩散面积F越大,扩散越快,因此药材应予粉碎。
3)浸提温度:温度升高,扩散系数D增大,因而扩散速度加快。
4)浓度梯度:浓度梯度是扩散作用的主要动力,浓度梯度增加,扩散速度加快。
浸出工艺与设备应以创造最大浓度梯度为基础,浸提过程中的不断搅拌、经常更换新鲜溶剂、强制浸出液循环流动、或采用流动溶剂渗漉法,均可增大浓度梯度,提高浸出效果。
5)浸提压力:提高浸提压力有利于加速润湿渗透过程,使开始发生溶质扩散过程所需时间缩短。
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中药药剂学--第五单元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中药药剂学——第五单元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学习要点:1.浸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浸提过程、影响因素2.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常用浸提溶剂、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3.浸提液的分离方法:特点与选用4.常用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膜分离法的原理与应用、树脂吸附分离与应用5.浓缩:常用浓缩方法的种类与应用、影响因素6.干燥:常用干燥方法的种类与应用一、浸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浸提:采用适宜的溶剂与方法将饮片中可溶性成分浸出。
目的:1.中药浸提过程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更换新鲜溶剂加强搅拌动态浸提(强制循环、渗漉)二、常用浸提方法和设备1.常用浸提溶剂水、乙醇、其他(丙酮、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2.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煎煮、浸渍、渗漉、回流、蒸馏、超临界拓展:酶法、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单渗漉法操作流程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的超临界流体提取药物有效成分。
超临界流体:兼具气液两相双重特点(气体低黏度、高扩散系数+液体高密度、良好的溶解能力),调节温度、压力可提高超临界流体对成分的溶解能力。
特点:①提取分离速率快,效率高;②适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亲脂性、小分子);③工艺简单,但设备投资大。
随堂练习A型题:下列浸出过程正确的是A.浸润、溶解、过滤B.浸润、渗透、解吸、溶解C.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D.浸润、溶解、过滤、浓缩E.浸润、渗透、扩散、置换『正确答案』CA型题:下列关于提高浸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浓度差越大越好B.提取时间越长越好C.粉碎度越大越好D.加热温度越高越好E.溶剂用量越大越好『正确答案』AA型题:以下关于浸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新鲜、易膨胀、无组织结构的药材B.浸渍法效率低,但可直接制得药酒、酊剂,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高浓度制剂的浸提C.渗漉法效率高,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D.回流法省时,适用于受热易破坏药材成分的浸出E.煎煮法是用水或乙醇作溶剂,加热煮沸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的方法『正确答案』CA型题: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不包括A.适用于提取亲脂性、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B.不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的提取C.提取速度快,效率高D.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大E.提取极性较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需加夹带剂或升高压力『正确答案』BB型题:A.浸渍法B.渗漉法C.水蒸气蒸馏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E.煎煮法1.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的药材的提取宜采用2.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的提取宜采用3.药材中含较多挥发油应选用的提取方法是『正确答案』B、E、C三、浸提液的分离方法中药浸提之后,为了提高疗效、便于制剂、减少服用剂量、增加制剂稳定性,这就需要对中药提取液进一步分离和精制,去除无效物质和杂质,达到纯化的目的。
初级中药士-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初级中药士-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药剂学-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单选题]1.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饮片浸提的是A.煎煮法B.重浸渍法C.渗漉法D.冷浸渍法E.(江南博哥)回流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煎煮法系指用水作溶剂,加热煮沸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饮片浸提。
掌握“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知识点。
[单选题]2.适用于黏性、无组织结构、新鲜及易于膨胀、芳香性药料的浸提的是A.回流法B.煎煮法C.浸渍法D.渗漉法E.蒸馏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浸渍法系指用规定量的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将饮片密闭浸泡适宜时问,以浸提饮片成分的方法。
该法适用于黏性、无组织结构、新鲜及易于膨胀、芳香性药料的浸提,不适用于贵重、毒性药料及高浓度的制剂。
掌握“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知识点。
[单选题]3.适用于贵重、毒性药料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饮片提取的是A.回流法B.渗漉法C.煎煮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E.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渗漉法属于动态浸提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
该法适用于贵重、毒性药料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饮片提取。
掌握“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知识点。
[单选题]4.将小分子有效物质浸出完全需要A.2~3次B.1~3次C.1~2次D.2次E.3次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有效成分多属于小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100)扩散较快,在最初的浸出液中所占比例高,随着扩散的进行,高分子杂质溶出逐渐增多。
因此,浸提次数不宜过多,一般2~3次即可将小分子有效物质浸出完全。
掌握“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知识点。
[单选题]5.适用于固体物含量高的料液的粗分离的是A.沉降分离法B.减压滤过法C.离心分离法D.加压滤过法E.常压滤过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沉降分离法系指固体微粒由于重力作用在液体介质中自然下沉,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使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
教学课件:第六章-浸提、分离与浓缩、干燥汇总

01
喷雾干燥
通过将物料喷雾成雾滴,然后在热空 气中迅速蒸发水分,达到干燥目的。
05
03
真空干燥
在真空条件下,利用水分子在真空中 不易凝结的特性,使物料中的水分蒸 发,达到干燥目的。
04
冷冻干燥
通过将物料冷冻成固体,然后在低温 低压条件下升华去除水分,达到干燥 目的。
干燥的原理
蒸发
在加热或通风条件下,物料中的 水分蒸发成水蒸气,从物料中逸
浓缩
是对分离后的目标成分进行浓缩的过 程,提高目标成分的浓度。
干燥
是对浓缩后的产品进行干燥处理的过 程,以便长期保存和运输。
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01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技术在 制药、食品、化妆品、生物技术 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2
这些技术对于提取和纯化天然产 物、生物活性物质等具有重要意 义,为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 的技术支持。
生物制品浓缩
利用反渗透或超滤方法, 将生物制品中的水分和其 他小分子物质透过膜,得 到高浓度的生物制品。
海水淡化
利用反渗透技术,将海水 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截留, 得到淡水。
04 干燥
干燥方法
自然干燥
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如风、阳光等, 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目的。
02
人工干燥
通过人工加热或通风,使物料中的水 分蒸发,达到干燥目的。
感谢您的观看
04
工业生产
在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中 广泛应用,如制糖、酿酒、制
药等。
实验室研究
用于科研和教学,如蛋白质纯 化、核酸提取等。
日常生活
如饮用水的净化、食品加工中 的分离技术等。
03 浓缩
浓缩方法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四章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四章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第一节浸提浸提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剂与设备将中药材中可溶性成分浸出的过程。
浸提是多数中药制剂的必须操作单元,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浸出中药材中的药效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物质和有害成分的浸出,以便简化后期的分离精制工艺,降低服用量,确保制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1.中药的浸出过程(1)浸润与渗透浸提溶剂能否润湿药材,并渗透进入药材内部,是浸也其有效成分的必要条件。
药材能否被润湿取决于所用溶剂与药材的性质。
通常中药浸提采用的水和不同浓度乙醇等极性溶剂能润湿多数药材。
加入表面活性剂、多脂成分的脱脂处理等,可加快润湿过程,有利于浸出。
(2)解吸与溶解药材干燥后,可溶性成分固结吸附于组织细胞内,浸出溶剂渗透进入药材需克服化学成分之间或化学成分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吸附力,才能将其溶解形成溶液。
化学成分能否被溶剂溶解,取决于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溶剂的性质,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水能溶解极性大的生物碱盐、黄酮苷、皂苷等,也能溶出高分子胶体。
由于增溶和助溶作用,还可溶出某些极性小的物质。
高浓度乙醇能溶出少量极性小的苷元、香豆素和萜类等,也能溶出蜡、油脂等脂性杂质。
溶剂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表面活性剂,可增加有效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3)扩散进入药材组织细胞内的溶剂溶解大量化学成分后,药材内外出现浓度差。
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溶液向药材内渗透,药材内高浓度溶液中的溶质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直至内外浓度相等。
浓度差是扩散的推动力,扩散速率可以Fick扩散定律来说明:式中,dt——扩散时间;ds——在dt时间内物质(溶质)的扩散量;F——扩散面,代表药材的粒度与表面状态;dc/dx——浓度梯度;D——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D可由爱因斯坦公式求出:式中,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N——阿佛伽德罗常数;r——扩散物质(溶质)分子半径;η——液体黏度。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扩散速率(ds/dt)与扩散面(F)、浓度梯度(dc/dx)、温度(T)成正比;与扩散物质(溶质)分子半径(r)、液体的黏度(η)成反比。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第4章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第四章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浸提、分离与精制、浓缩、干燥。
重点内容为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的方法与应用。
一、浸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考点1】中药的浸提过程浸润与渗透;解吸与溶解;扩散(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
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浓度差、温度成正比;与扩散物质(溶质)分子半径、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浸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
加强搅拌、更换新溶剂和动态提取,均有利于成分提出。
【考点2】影响浸提的因素药材粒度;药材成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浓度梯度;溶剂用量;溶剂pH;浸提压力;新技术应用。
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考点1】常用的浸提溶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1.水经济易得,溶解谱广;浸出选择性差,容易浸出大量无效成分,给滤过、纯化带来困难,易于霉变,也能引起某些有效成分的水解。
2.乙醇溶解性能界于极性与非极性之间;90%乙醇适于浸提挥发油、树脂、叶绿素等;70%~90%乙醇适于浸提香豆素、内酯、一些苷元等;50%~70乙醇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50%以下的乙醇也可浸提一些极性较大的黄酮类、生物碱及其盐类等;乙醇含量达4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3.其他溶剂丙酮常用于新鲜动物药材的脱脂或脱水;氯仿、乙醚、苯等用于挥发油、亲脂性物质提取,或用于脱脂、纯化。
【考点2】浸提辅助剂1.酸目的是使碱成盐,促进生物碱的浸出;也可以使某些以钙盐形式存在于植物中的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
2.碱目的是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三、常用的浸提方法【考点1】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浸提范围广,还可杀酶、杀死微生物。
但浸出杂质较多,给后续工艺带来不便,且煎出液易霉败。
★【考点2】浸渍法适用于粘性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的浸提。
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浸提重点

第六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中药浸提的过程1、浸润与渗透阶段2、解吸与溶解阶段3、浸出成分扩散阶段动力:浓度差不断搅拌、经常更新溶剂、强制浸出液流动、采用流动溶剂渗漉法增大浓度梯度影响浸提的因素1、药材粒度:适宜粒度不宜用过细粉末:(1)吸附作用增强,影响扩散速度(2)浸出杂质多(3)操作困难2、药材成分:小分子成分易浸出,易溶性物质易浸出3、浸提温度:温度升高,浸出效果提高,制剂稳定性好;浸出杂质增多,易出现沉淀或浑浊,影响制剂质量和稳定性;使不耐热成分、挥发性成分分解、变质或挥发散失4、浸提时间:时间长,浸出完全,但扩散平衡后,时间不起作用杂质浸出多,某些成分分解水未溶剂时长期浸泡容易霉变5、浓度梯度扩散作用的主要动力,不断搅拌、经常更新溶剂、强制浸出液流动、采用流动溶剂渗漉法增大浓度梯度6、溶剂pH调节适宜pH,有助于药材中某些弱酸、弱碱性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解吸和溶解。
生物碱-弱酸性溶媒7、浸提压力加压可加速润湿渗透过程,利于浸出成分的扩散。
但对组织松软的药材、容易浸润的药材,加压对浸出影响不大;药材组织内已充满溶剂后,加压对扩散速度无影响。
8、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波技术、脉冲浸提技术浸提方法1、煎煮法指用水作溶剂,通过加热煮沸浸提药材成分的方法,又称煮提法或煎浸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缺点:杂质多,易霉变2、浸渍法指用适当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浸提药材成分的方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和易破坏药材;粘性物质的浸出缺点:溶剂用量大,呈静止状态,溶剂利用率低,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3、渗漉法指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地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其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方法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不适用对非组织药材(如乳香、没药、芦荟等因遇溶媒易软化成团,堵塞孔隙使溶媒无法均匀的通过)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特点:动态浸提,即溶剂相对药粉流动浸提,溶剂的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单渗漉法:粉碎药材-润湿药材-药材装筒-排除气泡-浸渍药材-收集渗漉液4、回流法用乙醇等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提,浸提液被加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浸提完全的方法不适用于受热易被破坏的药材成分的浸提,因为该法由于连续加热,浸提液在蒸发锅中受热时间较长5、水蒸气蒸馏法将含有挥发性成分药材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的一种浸出方法适用于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又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浸提6、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指利用超临界流体的强溶解特性,对药材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的一种方法适于亲脂性、分子量较小物质的萃取特点:近室温操作,防止对热不稳定成分被破坏或逸散;几乎不用有机溶剂,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产品符合卫生标准;提取效率高,操作周期短,节约能源分离的三种方法1、沉降分离法2、离心分离法3、滤过分离法:悬浮液通过多孔介质(滤材)时,固体粒子被截留,液体经介质孔道流出,固液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一)浸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浸提过程、影响因素
(二)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常用浸提溶剂、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三)浸提液的分离方法:特点与选用
(四)常用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膜分离法的原理与应用、树脂吸附分离与应用(五)浓缩:常用浓缩方法的种类与应用、影响因素
(六)干燥:常用干燥方法的种类与应用
一、浸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浸提:采用适宜的溶剂与方法将饮片中可溶性成分浸出。
目的:
1.中药浸提过程
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
二、常用浸提方法和设备
1.常用浸提溶剂
水、乙醇、其他(丙酮、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
2.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煎煮、浸渍、渗漉、回流、蒸馏、超临界
单渗漉法操作流程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利用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的超临界流体提取药物有效成分。
超临界流体:兼具气液两相双重特点(气体低黏度、高扩散系数+液体高密度、良好的溶解能力),调节温度、压力可提高超临界流体对成分的溶解能力。
特点:①提取分离速率快,效率高。
②适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亲脂性、小分子)的提取。
③工艺简单,但设备投资大。
随堂练习
A型题:下列浸出过程正确的是
A.浸润、溶解、过滤
B.浸润、渗透、解吸、溶解
C.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
D.浸润、溶解、过滤、浓缩
E.浸润、渗透、扩散、置换
『正确答案』C
A型题:下列关于提高浸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差越大越好
B.提取时间越长越好
C.粉碎度越大越好
D.加热温度越高越好
E.溶剂用量越大越好
『正确答案』A
A型题:以下关于浸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新鲜、易膨胀、无组织结构的药材
B.浸渍法效率低,但可直接制得药酒、酊剂,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高浓度制剂的浸提
C.渗漉法效率高,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
D.回流法省时,适用于受热易破坏药材成分的浸出
E.煎煮法是用水或乙醇作溶剂,加热煮沸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正确答案』C
A型题: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不包括
A.适用于提取亲脂性、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
B.不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的提取
C.提取速度快,效率高
D.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大
E.提取极性较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需加夹带剂或升高压力
『正确答案』B
A.浸渍法
B.渗漉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E.煎煮法
1.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的药材的提取宜采用
2.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的提取宜采用
3.药材中含较多挥发油应选用的提取方法是
『正确答案』B、E、C
三、浸提液的分离方法
四、常用精制方法
1.水提醇沉法
原理:水提液中一些大分子亲水性杂质难溶于一定浓度乙醇,在水提液中加入适量乙醇后使杂质沉淀除去。
操作过程:
将中药水提液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药材1~2g,浓缩液放冷后,慢加快搅,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乙醇使达规定含醇量,密闭冷藏24~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沉淀乙醇洗涤,得到精制液。
2.膜分离法
原理:以细微孔径的薄膜为滤过介质,使药液中的微粒或某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成分被薄膜截留,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应用
微滤:需预滤,注射剂、输液精滤,0.22μm以下孔径的滤膜可以用于热敏性药物溶液的除菌净化。
超滤:中药提取液的精制纯化,多糖类、酶类等药物溶液的浓缩,中药注射剂、输液、滴眼剂等制剂的精滤、除菌、除热原。
3.树脂吸附分离
原理: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具有多孔立体结构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吸附剂,依赖其巨大的比表面及多孔性,以及与被吸附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可从水溶液中有效吸附有机化合物。
不同品种规格的大孔吸附树脂具有不同的极性,可选择性地吸附不同成分。
应用:皂苷、黄酮、生物碱纯化富集,用于某些离子型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滤纸、大孔树脂、滤纸
五、浓缩
1.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
蒸发、反渗透、超滤
U——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r——二次蒸汽的汽化潜能
K——蒸发器传热总系数:提高蒸发效率的主要途径
△t——传热温度差(加热蒸汽的温度与溶液沸点之差)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和降低冷凝器中二次蒸汽的压力。
常用浓缩方法
2.
六、干燥
★干燥方法应用QIAN★干燥十法,各显神通
烘干简单,对热稳定
鼓式薄片,浸膏膜剂
带式干燥,饮片茶剂
减压真空,减少污染
喷雾瞬间,沸腾湿粒
冷冻升华,真空低温
红外安瓿,微波灭菌
吸湿干燥,保存物料
热敏物料,喷雾减冷
热敏性物料干燥:
喷雾
减压
冷冻
随堂练习
A型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增大传热系数的措施
A.合理设计蒸发器的结构
B.在蒸发过程中排除加热管内的不凝性气体
C.加强搅拌
D.定期除垢以减少垢层热阻
E.减压
『正确答案』E
A型题:适用于湿颗粒流化干燥的方法是
A.喷雾干燥
B.冷冻干燥
C.减压干燥
D.烘房干燥
E.沸腾干燥
『正确答案』E
A型题:适用于液态物料瞬间直接干燥的方法为
A.冷冻干燥
B.减压干燥
C.微波干燥
D.沸腾干燥
E.喷雾干燥
『正确答案』E
A型题:属于升华原理的干燥方法是
A.真空干燥法
B.冷冻干燥法
C.喷雾干燥法
D.沸腾干燥法
E.干热空气干燥法
『正确答案』B
总结
浸提——煎煮、浸渍、渗漉、回流、蒸馏、超临界
分离——沉降、离心、滤过
精制——水提醇沉、膜分离、树脂吸附
浓缩——常压、减压、薄膜
干燥——烘干、鼓式、带式、减压、喷雾、沸腾、冷冻、红外、微波、吸湿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