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船舶辅助管系 第二节 第三节分解
船舶管系

船舶辅机
4.塑料 船用塑料管具有优点:耐冲击、耐腐蚀、重量轻等,
缺点:耐温性和耐火性较差。
船舶辅机
1.对密封材料的要求 功能:阻止泄漏。
对密封材料的一般要求是: (1)材料致密性好。 (2)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硬度。 (3)压缩性和回弹性好,永久变形小。 (4)高温下不软化、不分解,低温下不硬化、不脆 裂。 (5)抗腐蚀性好,变化小,不都附 在金属表面上。 (6)具有与密封面贴合的柔软性。
气着火,有爆炸危险,采用泡沫施救。。 (3)电气火(丙类火)——是由电器
等漏电、过载、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先切 断电源再用干粉、四氯化碳、二氧化碳等 不导电介质灭火。
船舶辅机
船舶消防系统的作用: 预防和制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并可迅速
灭火,将火灾的损失减至最低程度。 船舶消防的基本原则是:防火、探火和灭
喷淋设备设置在减摇鳍舱内。
船舶辅机
三、CO2消防系统 对CO2消防系统的要求 1)CO2灭火剂应贮存在上层建筑或开敞的甲板上。 (2)全船CO2。灭火剂贮存量按规定要求,至少为各被
保护舱室灭火需要量的最大值。 3)由于CO2的窒息作用. (4)CO2灭火系统的操作控制机构应设置在灭火舱室以外
船舶辅机
特点:外形尺寸大,流通截面积大,阻力 小且不受流向限制,开关省力。
应用:低压大口径管路,如海水、淡水、 燃油、滑油及污水管路等
船舶辅机
铸 铁 闸 阀
船舶辅机
不锈 钢闸 阀
青铜闸阀
船舶辅机
船舶辅机
(五)蝶阀 蝶阀是启闭件(碟板)绕固定轴旋转的阀门。
特点:蝶阀转矩小、重量轻、尺寸小、密封性好,维修 简便,目前广泛应用。
作用:专门用于排出舱底积水的管路系统称 为舱底水系统。 一、舱底积水的来源: (1)机舱内冷却水、淡水;冷凝水,水柜中水 的泄漏和 泄放;燃滑油管路、油柜及设备中油的泄漏等。 (2尾轴填料函处的漏水。 (3)舱口流人的雨水。 (4)甲板冲洗用水。
第3章 船舶通用管系分解

第三章船舶辅助管系第一节管系的基本知识船舶管系是联系主、辅机及有关设备的脉络。
是专门输送流体的管路、设备以及检查、测控仪表的总称。
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停泊、营运及船员、旅客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设施。
维护船舶管系正常运行是轮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船舶管系分类船上的管路纵横交错,遍布全船,概括起来,可将船舶管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动力管系,主要包括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冷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排气系统;第二类,船舶辅助管系,主要包括压载水系统、舱底水系统、消防系统、日用水系统、通风系统、蒸汽系统等;第三类,特种船舶专用系统,如液货装卸系统、洗舱系统、液货加热系统等。
本章主要介绍船舶辅助系统。
船舶管系根据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分为3级,见表3-1表3-1 管系等级注:1)当管系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其中那个1个参数达到表中Ⅰ级规定时,既定为Ⅰ级管系;当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其中1个达到表中Ⅱ级规定时,既定为Ⅱ级管系;两个参数均未达到表中Ⅲ级规定时,既定为Ⅲ级管系2)其他介质是指空气、水、和不可燃液压油等;3)不受压的开式管路如泄水管、溢流管、排气管、透气管和锅炉放气管等也为Ⅲ级管系。
二、管路材料1.管子材料1)碳钢和低合金钢船用管子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船舶管系用途、介质种类和设计参数而定,船舶管路绝大多数采用钢质管。
根据钢管的制造工艺,钢管可分为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其中根据材质可粗略分为碳素钢管和不锈钢管。
其中钢管根据用途可选用不同系列、通径、壁厚。
用于Ⅰ级和Ⅱ级管系的管子,应为无缝钢管或船级社认可的焊接工艺而制造的焊接管。
碳钢和碳锰钢钢管、阀件和附件一般不能用于流体温度超过400℃的管系。
2)铜及铜合金铜及铜合金管具有抗腐蚀性能好,特别适合作为海水管,其缺点是价格较贵,一般商船不会大量选用。
Ⅰ级和Ⅱ级管系中所使用的铜和铜合金管应为无缝管,Ⅲ级管系所用的铜和铜合金材料,应根据接受的标准进行制造和试验。
铜和铜合金管、阀件和附件使用温度一般应不超过下列规定:铜和铝黄铜:200℃铜镍合金:300℃适合高温用途的特殊青铜:260℃3)灰铸铁灰铸铁管、阀和附件一般不用于Ⅰ级和Ⅱ级管系,但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分别不超过1.3MPa和220℃的Ⅱ级蒸汽管系的阀件和附件可采用灰铸铁材料。
船舶管路系统设计大纲

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五个章节,包括船舶管路系统的概念、设计和生产的发展概况和趋势、管路系统的基础知识、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设计和生产设计,船舶管子的弯制与管路的安装等内容。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船厂比较先进的管系设计和生产的方法、使用的设计软件和生产过程。
本书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专业和船舶舾装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供从事船舶设计、生产及航运系统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参考。
前言本书是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的要求编写出版的。
“船舶管路系统”是“船舶动力装置”和“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课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章节,船舶管路系统的生产约占造船总工时的12~15%,过去没有一本关于“船舶管路系统”的系统教材,各个高等职业学院都是采用内部教材和讲义来讲授的,市场上这样内容的参考书极少,给教学和设计带来了许多麻烦,所以这次几所学校联合公开出版了“船舶管路系统”教材。
全书共分五个章节,兼顾内河船舶和海洋运输船舶管路系统的特点,参照了新出版的《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和《内河钢船建造规范》,系统地介绍了船舶管路系统设计和生产的相关知识,结合目前造船的新工艺和新手段编写的。
第一章:绪论,重点介绍了船舶管路系统的含义和组成,船舶管路生产设计的发展简史和趋势;第二章:船舶管路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船用管子的代号、管材、规格、特性和选用的一般原则,管径、壁厚的计算与质量检验,管路附件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等;第三章: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设计,介绍了船舶动力管系、船舶管系的功用、类型、原理、组成及管系的布置设计等。
第四章:船舶管系的生产设计,介绍了管系放样的基本知识,弯管参数的计算、机装生产设计、船装生产设计及管系放样的设计软件等;第五章:船舶管子的弯制与管路的安装,介绍了管子弯制的方法、设备,管子的校对、管子的强度试验、管子的化学清洗与表面处理,船舶管路的安装与质量检验,管路的绝缘与油漆等。
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由武汉船院付锦云副教授编写,第三章由武汉船院彭维高级工程师编写,第四章由武汉船院王鸿舰讲师编写,第五章由南通交院徐向荣讲师编写。
三、船舶辅助管系习题

第三章船舶辅助管系第一节管系的基本知识1.压缩空气系统管系属于______。
A.船舶动力管系 B.船舶辅助管系 C.船舶专用管系 D.A+B+C 2.消防系统管系属于______。
A.船舶动力管系 B.船舶辅助管系 C.船舶专用管系 D.A+B+C 3.液货加热系统管系属于______。
A.船舶动力管系 B.船舶辅助管系 C.船舶专用管系 D.A+B+C 4.船舶管路绝大多数采用______。
A.钢质管B.铜管C.铸铁管D.塑料管5.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是根据______分类。
A.材质B.力学性能C.理化性能D.工艺6.下列材质船舶管路综合性能最好的是______。
A.钢管B.铜管C.铸铁管D.塑料管7.下列管道耐热性最好的是______。
A.钢管B.铜管C.铸铁管D.塑料管8.下列可用灰铸铁管的管路是______。
A.蒸汽管B.消防水管C.锅炉排污管D.生活污水管9.对船舶管系密封材料要求不当的是______。
A.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硬度B.压缩性好,永久变形小C.高温下不软化分解D.能循环利用10.下列密封材料已被禁用的是______。
A.橡胶垫片 B.紫铜 C.石棉 D.陶瓷棉11.常用的管系密封形式不包括______。
A.焊接密封B.胶密封C.垫密封D.填料密封12.下列可用于锅炉安全阀接口密封的是______。
A.塑料垫片B.紫铜垫片C.氯丁橡胶垫片D.耐压纸垫片13.燃油管路外表面通常的标志颜色为______。
A.棕色B.黄色C.绿色D.灰色14.淡水管路外表面通常的标志颜色为______。
A.棕色B.浅蓝色C.红色D.灰色15.压缩空气管路外表面通常的标志颜色为______。
A.棕色B.浅蓝色C.红色D.灰色16.消防管路外表面通常的标志颜色为______。
A.银白B.浅蓝色C.红色D.黑色17.滑油管路外表面通常的标志颜色为______。
A.棕色B.黄色C.绿色D.灰色18.舱底水管路外表面通常的标志颜色为______。
船舶管系基础知识

船舶管系基础知识第一节船舶系统及管路一、船舶舾装的组成现代船舶是一种结构复杂、内部安装有大量机械和设备的水上运输工具。
按照目前的分类方法,船舶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船体结构、舾装和涂装。
而船舶管系是船舶舾装的一部分。
最基本的船舶舾装包括船舶动力装置、电力设备、通讯导航、系泊设备、救生设备、生活设施、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装备的各种机械等。
例如集装箱船大舱内安装有导轨架,舱面上设有舱口盖;渔船设捕鱼、加工和冷藏设备;挖泥船设有挖泥装置、专用泥泵、泥门等;运输液化气体的船舶更装有各种特殊的设备。
二、动力装置的组成为船舶推进和其他需要提供机械能、电能、热能的成套装置叫船舶动力装置。
船舶动力装置一般由推进装置、辅助机械和管路系统组成。
1.推进装置推进装置是利用主机(柴油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核动力汽轮机等)将燃料燃烧得来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并通过轴系传递给推进器(螺旋桨),从而推动船舶前进,推进装置包括主机、齿轮箱、轴系和推进器。
2.辅助机械辅助机械一是为保证主机正常运转设置的各种机械设备,例如各种水泵及油泵、净油机、空气压缩机等;二是为保证船舶的航向、停泊、装卸和供应全船照明及机械动力的机械设备,如舵机、锚机、起货机、发电机、锅炉、货油泵和液货泵等。
3.管路系统管路系统亦叫管系或系统。
它的任务是保证船舶主机正常工作和船舶航行性能、安全及满足船上人员日常生活的需要。
船舶管路系统包括动力系统、船舶系统和特殊船舶的专用系统。
例如油船、挖泥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汽船等都设有特殊的专用系统。
三、系统和管路的定义在船舶工业中,“系统”和“管路”这两个名词的意义是不同的。
1. 系统“系统”是指用来流通某种工质或完成某种任务的管子、附件、机械、设备和器具的总称。
例如主机燃油系统就是指用来流通和供应主机燃烧的燃油的系统,它包括油舱、油柜、泵、滤器、净油机、加热器、粘度计、器、净油机、加热器、粘度计、流量计、流量计、流量计、管子、阀件和其他附件等。
船舶管路系统基础知识word版本

船舶管路系统基础知识船舶管路系统基础知识船舶管路系统简称船舶管系,是指保证船舶航行性能和安全,以及满足船舶正常运行和人员生活需要的管路系统。
包括管子及其附件、机械、器具和仪表所组成的整体。
船上的管路纵横交错,遍布全船。
现代大型船舶上有多达数十种管系,但概括起来,可将各种船舶管系分为以下两大类:(1)动力管系,又称动力系统。
是指为船舶动力装置服务的管路系统。
有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压缩空气、蒸气和排气系统等。
(2)船舶通用管系,又称船舶系统。
是指为保证船舶的正常航行和安全以及船员、旅客生活所必需而设置的管路系统。
有压载水、舱底水、消防水、日用海淡水、通风和空调系统等。
本章主要介绍上述管路系统的组成、布置、用途和要求,另外还介绍一些相关的设施,如测深管、空气管、溢流管、船底塞等。
第一节船舶动力管系一、燃油系统燃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向主机、副机及锅炉提供数量足够和质量可靠的燃油。
1.燃油系统的组成、布置和要求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舱、沉淀柜、日用柜、驳运泵、调驳阀箱、分油机、粗细滤器、低压输送泵、加热设备及有关的管路和阀件等组成。
上述设备按其功能不同主要分为:注入、贮存、测量、驳运、净化、供应等几个部分。
(1)注入:在主甲板两舷设有带标准法兰的用以注入的直角截止阀。
标准法兰与舷外供油管的法兰对接,可实现预定的注入。
(2)贮存:燃油一般贮存在深油舱或双层底油舱柜中,油舱柜及系统的布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燃油舱柜尽可能布置成为船体结构的一部分。
布置于双层底内的燃油舱柜,如与滑油舱柜、淡水舱柜、锅炉水舱柜相邻布置时,应以隔离空舱隔开。
②燃油舱柜和管系不得直接位于锅炉或其他高温热表面的上方。
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孤立架设的燃油柜。
③除轻油舱柜外都必须设有加温设备。
④燃油舱柜设有透气管与测深管,还必须有溢流管。
(3)驳运:系统中设驳运泵与调驳阀箱,以便将任一油舱柜的燃油驳至沉淀柜,或各油舱柜的调驳。
驳运泵有轻柴油与重油之分,并可互为替代。
第三章 船舶辅助装置与管路系统PPT课件

供 供热装置是指船舶上产生、供生 蒸产汽应蒸分蒸配气管的汽锅2和的炉凝系称水为统集辅合。助管锅主4炉是;
热 要用于加热生活用水、蒸饭、为简舱化室管路取便暖于、集中主操机纵而启设
装 置
动暖缸、燃油和滑油加热、驱定。动阻涡汽器轮5的发作电用机是只,允同许凝 时蒸气还可以加热货油及清洗水 汽通在油过用舱汽而设不、让备应蒸中用汽进流行空充出调分,使放、蒸热,
炉
快,过载能力强,经济性及质量尺寸指标均较
烟管锅炉优越,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燃(烟)
气在管外流动,水在管内流动被加热。
船舶供热装置概述
几 船舶在航行时,主机产生大量高温排气。排气一 种 部分热量在废弃锅炉中回收利用,从而提高动力 典 装置热效率。废气锅炉利用柴油机或燃气轮机的 型 排气余热对水进行加热,一般设置在主机排气通 的 道上。
辅
立式横烟管废气锅炉采用卧式密集
助 锅 炉
内容概要
3.1 船舶供电装置概述 3.2 船舶供热装置概述 3.3 船舶制淡装置概述 3.4 船舶制冷装置与空调概述 3.5 船舶环保设备概述 3.6 船舶动力装置的管路系统概述
船舶供电装置概述
供 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机组、输配电系统、 电 用电设备。发电机组一般由原动机、发电机及传 装 动设备组成。
选
发电站都用柴油机作为原动机。
配 ➢ 蒸汽轮机转速均匀,调速特性好,体积小,蒸
汽利用率高,在蒸汽动力装置的舰艇上,除了
安装蒸汽轮机发电组之外,为了快速备航和提
高生命力,也安装柴油发电机组。
上述原动机外近代舰船也会采用燃气轮机(不需
要锅炉)和柴油机一样可以独立工作,且燃气
轮机也比较轻。
船舶供热装置概述
组 去供电能力时,应有后备机组代替,并能保持原来的总输
第三章 船舶管系.

2、压载管系
布置:
机舱前:布置在双层底内或箱型中桁材内; 机舱里:布置在内底板上; 机舱后:布置在轴隧里。 阀门主要有:压载支管的截止阀、排出舷外的舷侧 排水阀(为截止止回阀)、海底阀(或称通海阀,为 截止阀)。
• 3.调驳阀箱
• 调驳阀箱设在机舱内,并与各压载支管、 总管和压载泵相连接。 • 作舱内的压载水通过舷 侧排水阀排出舷外;在各压载舱之间调驳。
2)舱底水管路
作用:排出污水。 布置:污水沟或双层底内,具有管隧的船舶,总管布置 在管隧内。吸口布置在各舱后部的最低处,且设有网 孔直径不大于10mm的过滤器,其通流面积不小于舱 底水吸入管截面积的2倍。为防止污水倒灌及各舱间 相互沟通,在舱底泵、舱底水管路等必要处均设有止 回阀。 要求:其布置应能满足船舶在正浮或向任何一舷横倾小 于5°时,均能排干污水。除轴隧舱底水支管(内径一 般应不小于65mm)外,一般舱底水支管内径不小于 50mm。舱底水总管的内径不小于最大舱底水支管的 内径。
第三章
船舶管系
•干货船管系按用途分为:舱底水 管系、压载管系、通风管系、消 防管系、日用水管系、甲板排水 管系及卫生排泄处理系统等。
一、舱底水管系
作用:排除舱底积存的污水;海损事故至使舱室进水时, 辅助排水。 货船与客船均设置。 舱底水管系(俗称污水管系)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污水沟与污水井 作用:积聚舱内污水。 位置:污水沟位于舱内舭部,由 下倾式内底边板和舭列板围成。 其他形式的内底边板设置凹入双 层底的污水井,其容积不小于 0.15m3。
4、泥箱和油水分离器
• 泥箱用于过滤污水,使污泥和杂质沉积在 泥箱里。 • 油水分离器用于分离出污水中的残油,以 防污水排出时带出残油污染海域。
6.污水井测深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于压载舱超过35m时候,应在()设置吸口 A.任意端 B.前后端 C.底端 D.上下端
4.有关压载水系统的布置形式,下列错误的是() A.小型货船经常使用支管式布置。 B.支管式布置便于管理,单管路耗材比较大。 C.总管式布置节省材料,但不便于现场操作。 D.总管式操作简单,安全,不会造成任何事故。
第二节 舱底水系统
一、舱底积水的来源
舱底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机舱内冷却水管路的海水、淡水的泄露;蒸汽管路冷凝水的泄 漏,水柜中的水的泄漏和泄放;燃滑油管路、油柜及设备中的 油的泄漏等。 2. 艉轴填料函处的漏水 3. 沧口流入的雨水 4. 甲板冲洗用水 5. 设备检修的放水 6. 货舱洗舱水 7. 扑灭火灾用消防水 8. 船体破损后进水
三、对舱底水系统的一般要求
1.
2. 3.
4.
5.
6.
7.
所有船舶应设有有效地舱底水排放装置,以便能抽除及排干任 何水密舱中的水。 机器处所舱底水的排除应符合防止船舶造成水域污染有关规定。 系统中的管路应能防止舷外水或自压载舱的水进入货舱或机炉 舱,或从一舱进入另一舱的可能性。 舱底水管路中的液流是单向的,只允许将舱室中的积水向外抽 出。为了防止各个舱室舱底水相互串通,管路中的分配箱、舱 底水管和直通舱底水泵支管上的阀门应为截止止回阀。 舱底水泵、压在水泵、消防水泵等若相连通时,管路应保证各 泵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对于客船,在事故后所有实际可能的情况下,无论船舶正浮或 倾斜,应能抽除并排干任何一个水密分舱内的积水,但固定油 舱和水舱除外。 排水管系的布置应在船舶正浮或横倾不超过5°时任何舱室或 水密区域内的积水至少通过一个吸口排出。为此,除在短而窄 的舱室内设1个吸口即可进行有效排水外,其余舱室一般均应 在两舷设置吸口
四、舱底水系统的组成
舱底水系统一般由水泵、水管、水吸口、阀件、吸入滤网及有 关附件组成。 教材3-6 3-7讲解 (一)机舱舱底水系统 (二)应急舱底水系统
五、舱底水系统的维护管理
1.
2.
3. 4. 5.
日用舱底泵、舱底消防泵应按运行周期进行保养、检 修,定期检查水泵运行状态。 平时保护机舱内花钢板下洁净,并定期清洗污水井泥 箱。 定期试验各舱污水井高位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对管路系统上的阀门应定期活络,以防止锈死。 对于具有阀门遥控的舱底水系统,应定期在各遥控操 纵部位进行系统操纵试验。确保系统功能正常。
第三节 压载水系统
一、压载水系统的作用
1.
2.
3.
4.
船舶在营运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吃水、稳性、横 倾和纵倾,这一任务可借助压载水系统,通过改变各压载水舱 中的水量来完成。 因此,压载水系统既可以将舷外水注入各压载舱,又可以讲各 压载水舱的水排出舷外,还可以实现各压载水舱间的相互调驳。 对船舶进行压载和排载可起到以下作用: 使船舶在横向保持平衡,在纵向有合乎要求的吃水差。 是船舶具有适当的排水量和重心高度,以获得高的螺旋桨效率 和合适的稳性。 减小吃船体变形,避免产生过大的弯曲力矩和剪应力。 减轻船体和轴系的振动。
(二)总管式布置
优点:节省材料 缺点:过于分散,不便于
管理
四、压载水系统的组成
五、压载水系统的操作
练习题 1.下列关于舱底水系统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货仓水一般不含油,可直接排入海中 B.机舱积水一般可以直接排入海中 C.舱底水可不可作应急水系统,将船内积水排出 D.舱底水经处理,含油量低于10ppm可排入海 2.下列对舱底水系统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机舱处理舱底水排放应符合防污染的有关规定 B.舱底水的相互连通的阀门应均为止回阀 C.船舶各种水泵共同运转,保证工作互不干扰 D.排水管应在横倾5°时任何舱室积水可排出舷外
舱底水的危害:舱底积水对船体有腐蚀作用, 货仓积水会浸湿货物,造成货损;机舱舱底积水会 使机电设备受潮或浸水损坏,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并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当舱底水积存过多时,将会严重影响船舶稳 性并危及航行安全。
二、舱底水系统的作用
舱底水系统的作用是及时将机炉舱和货舱的舱底积水 排至舷外。一般而言,正常营运的船舶,机舱舱底积水量 为1~10m³ /d,对于20万~30万吨级的船舶,则可达到 20m³ /d左右。 当船舶破损时,舱底水系统还可用于应急排出积水。 货舱积水一般不含油,通常直接排放至舷外;而机舱积水 一般都含油,故需要经过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当含油量 低于15ppm后方可入海。
海船的压载水舱容量甚大,一艘杂货船可达到船舶排 水量的15%,其中艏艉尖舱占总压载水量12%~17%, 其他大多储存于双层底压载舱中。
通常要求压载泵能在2~2.5h内将最大的一个压载舱 注满或者排空,在6~8小时内将全船所有压载水舱注满或 排空。
三、 压载水系统的布形式 (一)支管式布置
优点:便于集中管理 缺点:浪费材料
一般来说,各种系统,水在管路中都是单向流动,如舱底水系 统只将舱底水排出舷外,日用海淡水系统只把海水或淡水排至 各用水处等。而压载系统既要将水注入各压载水舱,又要通过 同一条管路将水从水舱中排出。这就是压载水的特点。 压载系统布置要满足以下要求:
1. 2.
3.
4.
5.
6.
7.
管系布置,吸口数量,应使船舶正常浮态下排出和注入各压载舱的压载水。 管路上,不能设止回阀和止回阀箱,压载舱超过35m,应前后均设吸口。 管系布置,避免舷外水或压载舱水进入机舱、货舱、或其他舱室。 为防海水泄露,水管通过货舱,应铺设在双层底空间,吸口在各舱的布置, 应有利于压载水的排出。 艏艉尖舱压载管穿过防撞壁时,应设有甲板能开关的阀门,以便事故时及 时关闭压载舱。 管系不得通过引水仓、炉水舱或滑油舱。如需通过,需要加大其他各舱壁 厚,管子接头需要焊接。 干货舱,油舱可能用作压载舱时,压载水管应装设盲板或其他隔离装置。 淡水舱也应符合要求。
根据船舶用途、结构和吨位的不同,压载水舱的位 置、大小和数量也不完全相同。在货船上,一般把艏尖舱、 艉尖舱、双层底舱作为压载舱,还有的加设上、下边舱和 深舱为压载水舱,少数船上还设有专门用来调节稳性的上 稳性舱和下稳性舱,油船上设有专用压载水舱。压载泵、 阀门和压载管路共同构成压载系统。
二、对压载水系统的一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