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毅主任治疗偏瘫肩经验介绍
高世毅主任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经验介绍

高世毅主任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经验介绍【关键词】中风痉挛性偏瘫;老中医;经验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出现明显地阻碍了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偏瘫康复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能否有效地抑制痉挛,进而诱发部分分离活动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的关键。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高世毅业医二十余载,学验俱丰,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肩匠心独运,善于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就老师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治疗方法1.1熏蒸基础方透骨草15g,海桐皮15g,艾叶15g,三棱15g,苏木15g,红花5g,莪术15g,威灵仙15g,伸筋草15g,刘寄奴15g,川牛膝15g,木瓜15g。
1.2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白芍、滁菊、葛根、夏枯草等;痰湿阻络加半夏、陈皮、茯苓、苍术、香附、胆南星等;阴虚风动加白芍、玄参、麦冬、茵陈、麦芽、龙骨、牡蛎、龟板等;脾胃虚弱加黄芪、党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山药等。
1.3治疗仪器为合肥力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熏蒸治疗仪,设定舱内温度在32℃。
每日1次,每次25-30min。
2治疗宜滋阴养血柔筋、祛风活血通络为主高主任提出阴亏血少,虚风内动,气血瘀滞,筋肉失荣为中风痉挛性偏瘫的基本病机;祛风通络、养血柔筋是治疗该病的大法。
中风痉挛性偏瘫属中医“中风后遗症”、“痉病”范畴,是中风后阴亏血少、虚风内动气血瘀滞、筋肉失荣致肢体强痉屈伸不利。
《景岳全书·非风·论治血气》谓:“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本由阴虚,言之详矣。
然血气本不相离,故阴中有气,阴中亦有血。
何以辨之?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
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
”《医方考·脑卒中方论》指出:“脑卒中之久,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手足拘挛……所以养血,亦可以润燥。
养血则手得血而能摄,足得血而能步,润燥则筋得血而能舒矣。
正确康复治疗防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

正确康复治疗防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作者:周一海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8年第02期中风后成功救治的患者多数会留下后遗症,其中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肢体失用等是最常见的。
目前治疗这些后遗症,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康复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科学地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肩关节半脱位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就比较多见,患者由此失去上肢的自主活动能力而致残。
那么,出现了肩关节半脱位,该如何应对,使患者免去致残苦恼呢?中风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高发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主能力,减轻家人的护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工作能力,最终能够正常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错误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者无功,反而危害甚大,这其中尤以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特别典型。
据统计,脑卒中患者中有70%~80%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根据Brunnstrom分期(Brunnstrom技术是由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大部分病人会经历迟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协调运动等六个阶段。
在迟缓阶段和痉挛阶段容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尤其是在迟缓阶段(通常为发病后1周内)。
部分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存在疼痛、坠胀感、肿胀、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患者康复的积极性、信心和日常生活。
有空就练她越练越差60多岁的陈女士,半年前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急送医院救治,被诊断为脑梗死。
痊愈后出现了肩关节半脱位的后遗症。
病情稳定出院后,为了尽快恢复自主生活能力,不再要家人照顾,陈女士就开始了艰苦的康复训练。
不过,让陈女士着急的是,她越练越觉得左肩关节坠胀感明显,多种不适感愈发严重。
一个月前,陈女士来到康复医院神经康复治疗室求助。
治疗前评估,Brunnstrom评定结果为,左手Ⅲ期,左上肢Ⅲ期。
运用一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前痛的经验介绍

运用一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前痛的经验介绍王智均(新昌县人民医院康复科,312500)一针疗法属于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的针刺运动疗法,不同之处在于一针疗法只取一穴刺一针。
针刺运动疗法又是怎样的一种疗法?它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治疗因素,即在针刺的同时或在针刺之后或在针刺之前运动患部,又称为动态针刺法。
1、方法:a.取穴,这个穴位在患肩同侧鱼际穴朝拇指方向约0.5寸赤白肉际处,高树中教将其命名为鱼肩穴,在其他针灸书上找不到。
b.针刺施术,“找准穴位,随咳进针,用对手法,活动患部”是一针疗法取效的关键所在。
首先如何找准穴位?这就需要“揣穴”,就是要在鱼肩穴附近找到最显著的压痛点;随咳进针就是在针刺的同时让病人咳嗽几声,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从而减轻进针时疼痛,并且可以宣散气血提高疗效;用对手法主要指的是补泻,这里我们用泻法(即强刺激手法);针刺的同时活动患部(能主动则主动,无法主动可被动),活动宜缓慢,并逐渐加大幅度,这是取效的关键。
留针30分钟左右,在留针过程中须断续活动肩部或行针数次。
2、取穴原理:一是痛的部位在肩的前面,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线上,经络辨证病在肺经,是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二是生物全息律理论,鱼肩穴的位置正好在第一掌骨桡侧肩部的全息对应部位。
一针疗法治疗偏瘫肩前痛疗效确切,可以打破“疼痛难忍——制动——挛缩”的恶性链条,增强病人康复信心,使病人走上正常的康复之路。
但是一针疗法也并不能一次性解决肩痛问题,必须要配合长期的肩关节的功能康复训练,逐渐恢复肩关节正常解剖和功能。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偏瘫肩痛这个问题,是预防重于治疗,早期预防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偏瘫肩痛的预防确实有行之有效的手段。
中药熏蒸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30例临床观察

效 地抑 制痉挛 ,诱发部 分分离运 动 ,是 提高 康复效 果的 关 研 究疗 效指 标观测者 ;既往有运 动功 能障 碍 ,如 类风湿 关 键 … 。近年来 中医药在缓 解卒 中后肢体痉 挛状态 方面 的 节 炎 、关节畸形及神经 肌 肉的病 变等 ,对运 动功 能有 直接
应 用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01 1~10—2012—06,我们 采 影响者 ;合并有严重 心血管 、肝 、肾、呼吸 系统及 造血6 卷第 3期 Hebei J TCM,March 2014,Vol 36,No.3
中药 熏 蒸 治 疗 卒 中后 痉 挛 性 偏 瘫 3O例 临 床 观 察
高世 毅 何圣 三 (安徽 省 马鞍 山市 中医 院康复 医学科 ,安徽 马鞍 山 243000)
卒 中 的诊 断 标准 确诊 ,且 经 CT或 核 磁 共 振 检 查 证 实 脑 上肢运动功能及 日常 生活活动 能力 的变化 。肌 张力 采用
内 有 缺 血 或 出 血 病 变 。
改 良 Ashworth痉挛量 表 (MAS)进行 评定 ;上 肢运 动功
能采用简化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 表 (FMA)[4j,选
作者简介 :高世毅 (1964一),男 ,副 主任 中医师 ,学 士。从事康 复 取其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部分进行评分 ;El常生活活动能力
医学科 临床工作 。
采用改 良 Barthel指数 (MBI)进行评分 。
。◆ -● 。◆ -● -● 。◆ -● 。 ◆ -◆ _ ◆ 。◆
◆ -◆ 。◆ -◆
女 10例 ;年龄 55—75岁 ,平 均 (62.43±11.19)岁 ;病程 8 5 g,莪术 15 g,威灵 仙 l5 g,伸筋草 15 g,刘寄奴 15 g,川 牛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唐林【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内服独活寄生汤结合局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给予维骨力胶囊.治疗3个月后,测评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7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0,P<0.05).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可靠、有效,值得进一步应用及探索.【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28【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独活寄生汤;中药熏蒸;膝关节;骨关节炎;痹证【作者】唐林【作者单位】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辽宁沈阳 11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是一种老年的常见病,女性多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膝骨关节炎在临床上以慢性进展性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甚至可出现关节畸形。
西医治疗对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程度有限[1],中医药治疗本病却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优势[2-3]。
独活寄生汤是祖国医学治疗痹证的经典方剂,临床应用广泛[4-5],本研究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熏蒸的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丁氏川箭散(家传方)热敷治疗颈椎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丁氏川箭散(家传方)热敷治疗颈椎肩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4-02T05:27:55.31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5期作者:丁明亮[导读] 目的:探讨在颈椎肩腰腿疼痛治疗中,丁氏川箭热敷散(家传方)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齐鲁杏林国际中药研究院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肩腰腿疼痛治疗中,丁氏川箭热敷散(家传方)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颈椎肩腰腿疼痛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有210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方案、丁氏川箭热敷散(家传方)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PI-C疼痛评估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颈椎肩腰腿疼痛治疗中,丁氏川箭热敷散(家传方)治疗方案可有效实现对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颈椎肩腰腿疼痛;丁氏川箭热敷散;疼痛;疗效颈椎肩腰腿疼痛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脊椎病,主要是由于脊椎骨质、椎间盘、韧带以及肌肉发生改变,使得脊神经和脊髓遭受刺激而表现出的症状。
患者多表现为头晕、肩颈酸痛、腰骶部酸痛,还可引起下肢疼痛、无法直立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瘫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1]。
根据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成年群体中10%-15%患有颈椎病,超过10%患有颈椎病,并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增加,颈椎病人总数大约为5000万人以上,并且以平均每年递增30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加。
目前,颈椎肩腰腿疼痛患者的总数已经达到了8000万人左右,且仍然在持续不断的递增[2]。
为此,当前我国对颈椎肩腰腿疼痛的治疗与康复有着非常大的需求。
目前,针对颈椎肩腰腿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非常多,通常包括了手术、非手术治疗方式,但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建议以保守治疗为主,而颈椎肩腰间盘突出腿疼痛的发病特点和主要特征,根据丁氏川箭热敷散(家传方)治疗方案,现对其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做如下总结。
偏瘫后肩痛的治疗~综合康复科医生亲自示范

偏瘫后肩痛的治疗~综合康复科医生亲自示范作者:综合康复科邱继宏刘爽首先,我们来跟大家科普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什么会肩痛的原因,原因很重要哦,找到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康复训练,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示:专业知识比较枯燥啊,坚持看完这部分,就能看到美女治疗师的亲身示范啦!脑卒中后肩痛是临床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 21% ~ 72%,可发生在脑卒中任何时期。
一般临床表现为:①严重的肩痛,通常伴有肩关节脱位;②部分患者手腕和手有肿胀;③疼痛由肩部放射到肘部及手;④静止时无疼痛,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⑤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疼痛加重;⑥夜间疼痛明显,严重者可影响睡眠。
肩关节的正常功能肩关节是一个典型的球窝关节,能绕三个基本运动轴运动,可做上抬、下降、内收、外展、上方旋转以及下方旋转。
肩关节的构成广义上由6个关节组成(图1):肩肱关节、第二肩关节、肩锁关节、喙突锁骨间机制、肩胛胸廓关节和胸锁关节。
图1 图2肩关节周围肌肉(图2):肩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肱二头肌长腱和喙肱肌。
肩关节周围韧带:喙肩韧带、盂肱韧带、喙肱韧带和喙锁韧带。
肩痛的分类肩 - 手综合征:患手骤然出现肿胀,手的颜色发生变化,呈粉红或淡紫色,尤其是患臂垂于体侧时更明显,手温热,有时呈潮湿状,指甲较健侧白或无光泽。
关节活动度受限:手被动旋后受限,并常感腕部疼痛;腕背伸受限,当被动增加背伸活动度时及做手负重活动时均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明显受限;手指外展严重受阻,双手越来越难以叉握到一起;近端指间关节强直肿大,只能微屈,也不能完全伸直,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能或只能微屈,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并受限。
肩关节半脱位: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shoulder),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
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由于此时肩部抵抗外力的能力降低 , 容易造成肩部软组织损伤,在肩关节的活动例如外展、外旋时产生肩痛。
高树中针药并用治疗肩周炎经验

高树中针药并用治疗肩周炎经验孟宁宁,杜欣冉,石雪萌,舒 杨,翟泰然,张欣茹,闫文丽,李笑颜,马玉侠 指导:高树中(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摘要] 总结高树中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肩周炎经验,并介绍典型医案。
高师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以肝肾亏虚、阳气虚衰、筋失濡煦为本,以风寒湿邪、瘀血痰浊、痹阻筋脉为标,以通补为基本治疗原则,主张针药并用、内外合治。
针灸方面以“有经则辨经,多经求阳明”为指导选取远端穴位,并运用特色刺法,结合局部阿是穴以疏通经络、通调气血;中药方面应用经验方以补益肝肾、温阳散寒;同时结合耳穴压豆、药渣熨患处辅助治疗。
[关键词] 肩周炎;输穴;针刺;中药;高树中[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7-358X (2024)04-0405-05DOI :10.16295/ki.0257-358x.2024.04.014Experience by Professor GAO Shuzhong in Treating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ith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alsMENG Ningning ,DU Xinran ,SHI Xuemeng ,SHU Yang ,ZHAI Tairan ,ZHANG Xinru ,YAN Wenli ,LI Xiaoyan ,MA Yuxia Mentor :GAO Shuzho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China )Abstract Experience by Professor GAO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ith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als is summarized and typical cases are introduced. Drawing from classic Chinese medical theori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Professor GAO believes that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are rooted in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the decline of yang energy ,and the loss of nourishment and warmth for tendons. Manifestations of the diseas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invasion of wind ,cold ,and dampness ,as well as blood stagnation and phlegm turbidity ,leading to blockage of the tendons. Following the fundamental treatment principle of “regulating and nourishing ”,Professor GAO advocates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for a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approach to treatment. He advocates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als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On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the distal acupoints are selec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deter⁃mine the meridian when the meridian is affected ,and treat yangming meridian when various meridians are affected ”. Moreover ,the specialized needling manipulation is applied in combination with local ashi points to dredg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to regulate qi and blood. As to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als ,experience formulas are applied to tonify liver and kidney ,warm yang and disperse cold ;[收稿日期] 2022-05-23[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支持经费项目(批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284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外治学(编号:zyyzdxk-2023116);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批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批文号:鲁卫人才字〔2020〕3号);济南市“高校20条”资助项目(编号:2020GXRC005)[作者简介] 孟宁宁(1997—),女,山东潍坊人,2021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经典理论与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全息系统腹部与人体其他各部位相同,具有局部反映整体的作用。就像耳朵是一个倒置的胎儿一样,腹部上也趴着一只头朝上,尾朝下,四肢向四周伸展的神龟。勾勒出神龟形状的穴位就是腹针的常用主穴。中脘以上为神龟的头部,中脘到下脘一段为神龟的颈部,气海、关元一线为神龟的尾部,滑肉门、上风湿点和上风湿外点形成神龟弯曲的前肢,外陵、下风湿点和下风湿下点形成神龟伸展的后肢。
高世毅主任治疗偏瘫肩经验介绍
【关键词】偏瘫肩;老中医;经验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208-01
偏瘫肩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50%-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是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主要障碍之一,已成为脑卒中康复研究的重点。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高世毅业医二十余载,学验俱丰,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匠心独运,善于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就老师治疗偏瘫肩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3“肾主骨脾主肌肉”为腹针治疗偏瘫肩的基本理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骨痹”范畴,多因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脉络瘀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积久而成的疾病,髓,主纳气,为先天之本。人到中老年,肾气渐衰而脾亦不健,故后天不足以补先天而至两脏俱虚,肾虚则骨不坚,脾虚则肌不健,而致肌腱、肌肉支撑无力,渐成疾患,故偏瘫肩与脾肾的功能失衡相关。因此,腹针取离、坎廓的天地针使脾肾两脏得到调整,恢复机体的稳态,取滑肉门滑利双肩关节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并配以相应的上风湿点、上风外点使末稍神经的营养得到改善,因此腹针从治本人手治疗本病,易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
运动治疗以bobath技术为主。鼓励患者进行双手bobath式握手上举训练,并做主动耸肩动作在确保肩胛骨正确位置的前提下,帮助患者进行患肢抓握动作训练,如拧毛巾、握木棒等。在主动运动过程中应避免各类可引起疼痛的活动和体位,手、腕及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应动作轻柔。
每天各行针刺和康复治疗一次,每周治疗六天,四周一疗程。
2.3经络系统十二正经中经过腹部的就有四条,分别是肾经、胃经、脾经、肝经。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水谷之海,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化气血。如此重要的四条经脉都通过腹部,腹针有很好的培补元气的作用,不容置疑。因此,腹穴同样具有体针的作用,可以根据十二正经的理论来指导腹针。
2.4八卦系统腹中十字将腹部分为四个象限,上下左右分别为离火、坎水、兑金、震木(腹针图是模仿一个仰面而躺的人所画的,因此左为右,右为左)。左上象限为坤土,左下象限为乾金,右上象限为巽木,右下象限为艮土。
2.2神阙系统腹部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腹部上有脐窝,即神阙穴。而脐带正是胎儿先天与母亲连接的纽带,母亲体内的营养物质通过脐带源源不断地传给婴儿,供给他成长发育之所需。因此,神阙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当胎儿脱离母体之后,不再依赖神阙系统的营养供应,但是神阙向全身提供气血的网络并未完全消失。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针刺腹部可以唤醒人体的自动调节功能,可以调动人身之元气,培正固本,布散至患所,抵御外邪,从而达到神奇的治疗目的。
1治疗方法
1.1针刺疗法取穴中脘、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患侧上风湿点和上风湿外点。
1.2运动疗法首先保持正确的体位。仰卧位时,患者患侧肩胛骨下垫一个小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健侧卧位时,患者上肢伸直并支撑,且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患侧卧位时,患者上肢伸直,肩胛骨前伸并掌心向健侧,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