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序介绍
凹版印刷过程中色序的讲究铺排

凹版印刷过程中色序的讲究铺排
在卷筒材料凹版印刷中,不同颜色之间的套准取决于滚筒的线速度以及张力的大小。
理论上来讲,所有版滚筒的直径都应该是完全相同的,而且,采用现代的抛光装置,这一点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假如版滚筒的直径有偏差的话,操纵职员就应该把直径最小的那个版滚筒放在第一色组,而直径最大的版滚筒则应该放到最后一个色组上。
也就是说先用直径最小的滚筒印刷第一色,直径最大的滚筒印刷最后一色,两者之间按照递增的顺序依次排列。
应该留意的是:这里我们所说的误差是千分之几英寸的误差。
表印所采用的印刷色序一般是由浅到深,也就是说按照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铺排印刷色序,先印刷浅色,后印刷深色,基本上就是黄色(Y)è品红色(M)è青色(C)è玄色(K)的顺序。
而在里印刷工艺中,印刷色序则恰恰相反,先印刷深色,而后才印刷浅色,也就是玄色(K)è青色(C)è品红色(M)è黄色(Y)。
什么是印刷色序

印刷色序是指在多色印刷中以单色为单元各色印版套印的先后顺序。
例如四色印刷机或双色印刷机就受色序的影响。
通俗地讲,就是在印刷上采用不同的色序安排,结果印出来的效果是不相同的,有时候印刷色序决定一件印刷品的美观与否。
下面美好印简单介绍下印刷色序合理安排的影响因素及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印刷色序需要安排的主要原因:导致印刷色序需要安排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油墨相互叠印的影响及油墨色料本身的缺点;2.纸张的质量;3.人眼对色彩的辨认能力。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印刷油墨本身的不完全透明性,即油墨本身的遮盖力,后印的油墨对先印的墨层有一定的遮盖作用,致使印刷品呈现的色彩总是偏重于表现后一种色彩,或者说是偏重于后色与前色的混合色。
二、影响印刷色序的因素:1.从油墨透明度考虑油墨的透明度与油墨中的颜料的遮盖力有关。
所谓油墨遮盖力指的是覆盖层油墨对于底层油墨的遮盖能力。
遮盖力差则油墨透明度强,遮盖力强则油墨通明度差。
一般说来,应把遮盖力差即透明度强的油墨放在后边印刷,这样就不会把前印油墨的光彩遮盖以便于色彩的再现。
油墨透明度强弱关系:Y>M>C>K。
2.从油墨亮度考虑亮度低的先印,亮度高的后印,也就是墨色深的先印,墨色浅的后印。
因为亮度越高,反射率就越高,反映的色彩就越鲜艳,而且在深色上套印浅色,出现微量套印不准也不很显眼;而如果在浅色上套深色则会暴露无遗。
总的来说,油墨的亮度大小关系:Y>C>M>K。
3.从油墨干燥速度考虑干燥速度慢的先印,快的后印。
如果快的先印,对于单色机而言,由于是湿压干,很容易玻璃化,不利于固着;对于多色机来说,不但不利于墨层的叠印,也容易引发其它弊病,如背面蹭脏等等。
油墨干燥速度的次序:黄比红快2倍,红比青快1倍,黑最慢。
4.从纸张的性质考虑1)、纸张的表面强度。
纸张表面强度指的是纸张表面纤维与纤维、纤维与胶料、填料之间的结合力。
结合力愈大,表面强度愈高,印刷中常用纸面的脱粉、掉毛程度来衡量。
培训资料-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第一节印刷基本知识一、印刷的五大要素1.原稿:原稿是整个制版、印刷工艺中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还原效果。
凹印制版常见原稿有:黑稿、彩稿、印刷品原稿、摄影原稿、设计光盘原稿等。
2.印版:印版即提供印刷用的模版,它是由原稿到印刷品的印刷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
印版因着墨和不着墨部分的结构形式不同而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
其功能是根据原稿,区分出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使非图文部分形成空白不接受油墨,而图文部分则接受油墨,在印刷时,使附着油墨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完成一色的印刷。
3.油墨:油墨是获得印刷图文的主要材料之一,是体现原稿色彩的重要因素。
油墨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印版种类、印刷形式、承印材料的不同而区分,凹版包装印刷油墨主要有里印油墨、表印油墨两大类,其中里印油墨又可分为PVC用油墨、OPP用油墨、PET用油墨等。
4.承印材料:承印材料指印刷过程中承载图文墨色的材料。
凹版包装印刷的承印材料主要有纸张、薄膜、铝箔等。
薄膜又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脂(PET)等。
5.印刷设备:印刷设备主要指印刷、复合等机械,是实现印刷品生产的关键。
二、印刷种类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简称凸印,俗称铅印,历史最久。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采用较多的活字版和铜锌版印刷。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图文部分低于印版表面的空白部分。
我国的软包装印刷主要是采用凹版印刷。
右图为凹版印刷方式图解。
3.平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和空白两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印刷。
胶印是常见的平版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不是直接印刷,而间接印刷。
4.孔版印刷:孔版属于透过性印刷,利用细金属网透空的特性,将图文部分镂空而非图文部分以抗墨性胶质体保护,油墨置于版面上以刮版刮压,油墨透过镂空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
常见的孔版印刷方式是丝网印刷,现在仍然应用广泛。
第二节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国内凹印的发展一、凹版印刷的特点1.墨层厚实,墨色均匀。
印刷偏色分析及解决方法

印刷偏色分析及解决方法任何一种彩色印刷品,都是通过黄、品红、青、黑四种色墨按一定的制版工艺和印刷色序套印完成的。
怎样防止印刷品出现色偏,准确再现色彩与层次,这是印刷过程中应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忽视了这些方面,就会影响印刷品质量,使印刷品色彩、层次出现偏差。
色偏:是指印刷成品与原稿或打样稿相比较时,有颜色的差别。
防止色偏在工艺技术上应注意二个方面的原因。
⑴制版网线角度的安排。
⑵印刷色序的安排。
一:彩色制版过程中网线角度的安排在彩色制版过程中,如果网线角度的安排不正确,就会影响印刷色彩效果,严重时还会产生龟纹。
目前的四色制版印刷是以黄、品红、青三原色为主,表现画面中千变万化的色彩,黑版只是加重暗调部分,起骨架作用而已。
从呈色性能看:黄、品红、青、黑四种颜色中,黄色的视觉感应最弱,品红色、青色次之,黑色感应最强。
由于人的视线对于45°角的网点特别敏感,对0度或90度的网点感觉较差,对15度或75度的网点角度,人眼感觉一般。
鉴于以上因素,制版时应根据原稿的主色调来确定各色版的网线角度。
因此一般应把原稿的主色调印版做成45°其它颜色做成15°、75°、90°。
对于单色网目调印刷品,我们应当选用45度的网点。
但多色网目调印刷品,各色版网点角度必须错开,通常采用的彩色网线角度如下:1、双色印刷时,主色版或深色版用45°网角,次色版或浅色版用15°网角。
2、三色印刷时,主色版或深色版用45°网角,另两色版用15°和75°网角。
3、四色印刷时,主色版用45°网角,黄版用90°网角,另两色分别用15°和75°网角。
根据画面主色调安排网线角度有如下几种情况:⑴若画面主色调为红色的暖色调,则可设置为:品红版45°、黑版15°、青版75°、黄版90°。
印刷常用术语

制版常用专业术语1.0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常用术语及其解释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各工序沟通时使用,并期望能与同行达成共识2.0版:印刷中图文的中间载体,可以大量复制所需图文。
分为平版、凸版、凹版三种。
2.0.1凹版(form of intaglio printing):图文局部低于版面的印版。
2.0.2平版:图文局部与版面平齐的印版。
2.0.3凸版:图文局部高于版面的印版。
2.1图像制版(image reproduction):用手工、照相、电子等方法复制原稿图像的印版。
2.1.1正、反版:版辊外表图案与原稿相全都的是正版,与原稿图案呈镜向的是反版。
2.1.2表印:根底材料的外表印刷。
不透亮材料必需表印。
2.1.3里印:透亮薄膜的反面印刷。
里印必需是透亮〔半透亮〕材料。
2.1.4层次版:版面图案为图像式的,非矢量表述的版,只能通过电分喷稿工序完成。
2.1.5线条版:版面图案为图形式的,为矢量表述的版。
2.1.6电子整页拼版(electronic make-up):依据事先制定的版式,用电子方法把文字和图象信息组成整页版面的过程。
2.1.7电子图象处理系统(electronic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依据事先制定的版式,用电子方法处理图象和文字信息,并组成整页版面输出的综合系统。
2.2网点:将图文信息分割成反映其效果根本单位,通过面积和〔或〕墨量变化再现原稿浓淡效果。
因其外形与鱼网相像,所以称之为网。
在实际工作中,网点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软片中的网点,版辊上有网坑,电子文件中的象素点等。
2.2.1胶印网:是一种平版网,其根本要素有网形、网线、网角、密度。
网形:指网点几何形态,一般有方形、菱形、圆形等,还有不规章形。
网线:单位尺寸内能排列网点的最小数目,表述网的细密程度,单位L/cm,L/in。
网角:相邻两网点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一般只选取小于 90 度的角。
印刷色序——精选推荐

印刷色序一.印刷色序的定义:不同的颜色油墨以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叠套印的过程称为印刷色序。
二.印刷色序的原理:任何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都是通过黄、品红、青、黑四种色墨按一定的色序重叠套印完成的。
只有合理安排印刷色序,才能有利于实现灰色平衡,充分表现原稿的色彩效果。
以获得色调正确,色彩鲜艳柔和和层次丰富的复制品。
三.印刷色序的作用:①.纠正色偏:通常是以三原色油墨来表现色调,以黑版作为图像中的骨架来实现整个版面阶调结构的合理,实现中性灰平衡。
但实际上达到此目的并非易事。
因为生产中所用的三原色油墨存在着缺陷,纸张工艺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势必在印刷品和原稿之间留有距离。
由于印刷上不能实现灰色平衡,必然就出现色偏。
选择合理的印刷色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弥补,起到纠正色偏的作用。
在一定印刷条件下,黄、品红、青三原色版,从浅到深按一定网点面积比例组合套印,在压印带上获得了不同亮度的消色,成为中性灰平衡。
②.显示色彩,三原色油墨以不同的比例相互套合,会显视出许多新的色彩,印刷色序。
显示色彩的作用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不同的印刷色序会显视出不同的色彩效果。
如黄版叠印品红版,或品红版叠印黄版,叠印之后呈现出的色彩效果不同。
二是色序在叠印时,总有一部分叠印在色墨上,另一部份叠印在纸张空白处,而叠印在色墨上与叠印在纸面上,网点扩大率是不同的,显示色彩的作用也就不同。
③.反映质量状况:印刷色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选择的印刷色序与叠印方式不相匹配,就会出现混色,重影,印不上等现象,选择正确的印刷色序,就能得到预期的色彩效果。
可见,印刷色序能起到反映产品质量状况的作用。
四.印刷色序的排列组合:印刷色序以黄、品红、青、黑四色为例,为按不同次序编排可得到24种不同的印刷色序。
五.印刷色序的原则:①.根据机型确定色序:胶印机的机型有单色机、双色机、四色机等。
印刷色序较复杂,没有统一的规定。
单色机和双色机受印刷适性的影响相对小一些,色序的安排一般明暗色墨相互交替,而四色机印刷色序是以墨色叠印关系来确定,常采用青、品红、黄色序,但也不作定论。
印刷色序排列教程

印刷品的色彩是由具有不同色相的油墨叠印而成,叠印油墨的次序称为印刷色序。
根据排列组合原理,四色(黄、品红、青、黑)印刷可以有24种不同的印刷色序,但只有选择其中符合叠印规律的印刷色序,才能使印刷品的色彩更接近于原稿才能使图像层次清楚、网点清晰,实现正确的灰平衡。
但由于相互叠印、油墨本身的缺陷以及纸张质量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印刷色序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
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印刷色序,才能获得正确、柔和、层次丰富以及色调正确的优质印刷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确定印刷色序的一般原则1? 根据原稿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印刷色序。
一般以暖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如人物画等先印青、黑、后印品红、黄;以冷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如雪景画、风景画等,先印红,后印青。
2? 以文字和黑色实地为主的印刷品,印刷色序一般采用青、品红、黄、黑。
但不能在黄色实地上印刷黑色文字及图案,因为黄色油墨黏度小,黑色油墨黏度大,容易产生逆套印现象,造成黑色油墨印不上或印不实。
3? 根据网点覆盖面积的大小确定印刷色序。
一般情况下,网点覆盖面积小的先印,网点覆盖面积大的后印。
4? 根据平网和实地排列印刷色序。
印刷品有平网和实地时,为获得好的印刷质量,避免纸张交接过程中产生蹭脏问题,使实地平服、墨色鲜艳厚实,一般先印平网图文,后印实地。
5? 根据机型列印刷色序。
单色机和多色机由于叠印状态不同(前者为湿叠干,后者为湿叠湿),印刷色序的安排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单色机和双色机的印刷色序以明暗色相互交替为宜,四色印刷机一般先印暗色,后印亮色。
6? 根据纸张的性质排列色序。
各种纸张的平沉滑度、白度、纤维松散度、表面强度和吸墨性不同,对于吸墨性好的纸张,先印暗色,后印亮色;对于吸墨性差的纸张,先印亮色,后印暗色,因为像黄墨这样的亮色油墨可以遮盖掉毛、掉粉等纸张缺陷。
在炎热的夏天,当用白纸印单色时,如果遇到纸张含水量不均匀,皱褶不平整,纸张表面强度差而引起纸张掉毛和掉粉等情况,可采用先印一道水的措施。
PANTONE色本在凹版印刷实际调色中的应用

PANTONE色本在凹版印刷实际调色中的应用一、现近出版的PANTONE色本的色序排列基本上是按色彩空间图及色相环顺序排列。
排列顺序是黄→橙→红→桃红→紫→蓝→绿→灰色→荧光色→金银色而每一排列顺序大致是:100C →447C是由浅至深排列;448C→600C是由深至浅排列;600C →7547C是由浅至深排列;801C →814C为荧光色;871C后为金银色。
凹版印刷调色方法:(1)依照PANTONE调色,只要不是太深太暗的颜色,基本上都可以用冲淡色来调配。
这样考虑是为翻单时打基础,一方面是以后印版的变浅或印版的改动;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消化剩余颜色的油墨。
(2)尽量用原色,就不必要加入其它色,以利于简单化。
某些色与我们实际所用的油墨色相接近。
(可能差异的主要是不同厂家的原墨颜色稍有差异)如Violet C接近于原桶紫色油墨,玫瑰红接近于桃红、牡丹红,宝石红接近于原红等等。
(3)特殊鲜亮的专色,如不是通过X-Rite测色,或不是要求必须追准,可以不用或少用鲜亮的专色。
如032C较鲜亮,一般颜色要求高的可能订做油墨厂的专色,无大要求用冲淡的原红加橙色可以追到,但鲜艳度会稍差。
Warm Redc 同样也是,不过比032C色相偏黄;Orang 021C 相当于橙色加少许原红色。
(4)不能依葫芦画样调色, PANTONE色本里每个颜色都加了注解,供我们调色参考,色本里某些较暗的色,是用鲜亮的色加入部分黑色。
我们实际调色不能仿效,照搬照套。
比如,某些较暗的专红是用Warm Red C加入部分黑色,我们不能也绝对不应该用鲜亮的大红色再加黑色。
调配专蓝、专紫色在颜色不很鲜亮的情况下,最好选用红、蓝,一般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桃红、紫色等。
一方面桃红、紫色经济成本高,另一方面它们的印刷适性较差,大面积使用易出现水纹发花,小文字易堵版及浅网转移性差。
总之,平时多留意我们实际中所用油墨的色相比较接近PANTONE色本哪种颜色,另对于纸张、镀铝一类的印刷材料上,表现的颜色与薄膜不尽相同,在于总结,从而在实际调色中会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色序介绍
印刷品的色彩是由具有不同色相的油墨叠印而成,叠印油墨的次序称为印刷色序。
根据排列组合原理,四色(黄、品红、青、黑)印刷可以有24种不同的印刷色序,但只有选择其中符合叠印规律的印刷色序,才能使印刷品的色彩更接近于原稿才能使图像层次清楚、网点清晰,实现正确的灰平衡。
但由于相互叠印、油墨本身的缺陷以及纸张质量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印刷色序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
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印刷色序,才能获得正确、柔和、层次丰富以及色调正确的优质印刷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确定印刷色序的一般原则:
1、根据原稿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印刷色序。
一般以暖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如人物画等先印青、黑、后印品红、黄;以冷色调为主的印刷品,如雪景画、风景画等,先印红,后印青。
2、以文字和黑色实地为主的印刷品,印刷色序一般采用青、品红、黄、黑。
但不能在黄色实地上印刷黑色文字及图案,因为黄色油墨黏度小,黑色油墨黏度大,容易产生逆套印现象,造成黑色油墨印不上或印不实。
3、根据网点覆盖面积的大小确定印刷色序。
一般情况下,网点覆盖面积小的先印,网点覆盖面积大的后印。
4、根据平网和实地排列印刷色序。
印刷品有平网和实地时,为获得好的印刷质量,避免纸张交接过程中产生蹭脏问题,使实地平服、墨色鲜艳厚实,一般先印平网图文,后印实地。
5、根据机型列印刷色序。
单色机和多色机由于叠印状态不同(前者为湿叠干,后者为湿叠湿),印刷色序的安排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单色机和双色机的印刷色序以明暗色相互交替为宜,四色印刷机一般先印暗色,后印亮色。
6、根据纸张的性质排列色序。
各种纸张的平沉滑度、白度、纤维松散度、表面强度和吸墨性不同,对于吸墨性好的纸张,先印暗色,后印亮色;对于吸墨性差的纸张,先印亮色,后印暗色,因为像黄墨这样的亮色油墨可以遮盖掉毛、掉粉等纸张缺陷。
在炎热的夏天,当用白纸印单色时,如果遇到纸张含水量不均匀,皱褶不平整,纸张表面强度差而引起纸张掉毛和掉粉等情况,可采用先印一道水的措施。
7、根据三原色油墨的明度排列印刷色序。
油墨的明度反映在油墨的分光光度曲线上,反射率越高,油墨的明度越高。
三原色油墨明度的排列顺序为黄>青>品红>黑。
8、根据三原色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排列印刷色序。
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取决于颜料和连结料的折光率之差。
遮盖力较强的油墨对叠印后的色彩影响较大,如果后印就不易显出正确的色彩,达不到好的混色效果。
所以一般来讲,透明度差的油墨先印,透明度强的油墨后印。
9、根据油墨的干澡性排列印刷色序。
实践证明,黄墨比品红的干燥速度快近两倍,品红墨比青墨快一倍。
黑墨固着最慢。
干性慢的油墨应先印,干燥快的油墨后印。
单色机叠印为防玻璃化,一般最后印黄色以加速结膜干燥。
10、根据油墨的黏度确定印刷色序。
单色机是在第一色干燥后再叠印第二色,而多色机是湿压湿套印,因此应当控制好油墨的黏度和下墨量,黏度大的油墨先印,黏度小的油墨后印。
11、根据深、浅色排列印刷色序。
为使印刷品具有一定的光泽,当遇到要加印浅色的情况时,先印深色,后印浅色。
12、根据套合特点确定印刷色序。
双色机印四色时应尽可能选择两色套合紧密的先印,套合要求不高的两色后印。
印刷色序安排的特殊要求:
(1)印刷证券时,一般先印花纹,后印图案、文字和数字。
(2)复制套色版画一类的原稿时,印刷色序安排应尽可能和套色顺序一致。
(3)年画、月历等有专色边框的一类印刷品,专色边框通常最后印。
(4)需要采用里印工艺的印刷品,其印刷品色序一般和表印的色序相反。
(5)有上光,烫金(烫电化铝)、覆膜要求的印刷品,工艺流程中一般先印色墨,后上光、烫金和覆膜。
但是,对于具的某些特别要求的印刷品,需要在电化铝上加印其他颜色时,上述工艺流程就要改变,同时心须注意油墨的黏着性不要大于电化铝印物的黏着性以及先印墨层对电化铝的黏着性。
(6)印刷品上要印金、银墨时,由于金、银墨的附着力小、金、银墨应放在最后印,如果金、银墨上有文字、图案,应最后单独印文字等。
(7)四色印刷中最后印黄墨的优越性。
①由于黄墨的透明性好,安排在最后一色印刷便于足够的白光射入上下墨层,得到鲜艳、明快的色彩,有利于印刷品实现更好的色彩还原。
②黄墨具有较快的干燥性能,又具有较大的印刷面积。
将黄墨安排在最后一色印刷,既可以防止因黄墨干燥速度过快而引起的玻璃化,又可以充分利用其印刷面积大,又能很快氧化结膜的特点,遮盖在其他墨层表面,使印刷品具有一定的光泽度。
(8)总之,在具体的印刷过程中,要根据印刷品的质量要求,按照叠印规律灵活选用最佳的印刷色序,从而扬长避短,控制色彩偏差,印刷出最理想的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