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15.1 复习笔记一、学术背景1.家庭和教育背景曼海姆(Karl Mannheim,1893—1947)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父母都是犹太人。
家中经济条件较好,过着中产阶级生活。
曼海姆进入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获得学位后,曼海姆赴德国柏林大学,师从齐美尔学习哲学和社会学。
2.学术生涯(1)20世纪初的匈牙利,剧烈动荡,各种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此起彼伏。
曼海姆加入了“社会科学学会”,以实证原则和科学理性的倡导者自居,试图以此来反对保守的传统文化。
(2)1917年,曼海姆作了一次题为“灵魂与文化”的讲座,其中阐述了他在当时形势下抱有的学术倾向与政治倾向。
(3)l919年,受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影响,曼海姆被迫离开布达佩斯前往德国。
(4)1925年,曼海姆被聘为海德堡大学讲师。
两年以后又被聘为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授。
曼海姆在法兰克福大学工作了6年,完成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写作,关于知识社会学的大部分论著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5)l933年,为了逃避纳粹政权的迫害,曼海姆逃离德国。
曼海姆应邀赴伦敦经济学院任教。
二战期间,曼海姆被聘为伦敦大学的教育社会学教授。
曼海姆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观点发生了很大变化,致力于发展一种关于民主计划和社会重建的社会学。
3.主要著作《知识社会学论文集》、《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论文集》、《文化社会学论文集》、《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我们时代的诊断》、《社会学和社会重建国际学术文库》等。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演化1.意识形态的概念(1)意识形态的定义曼海姆指出:“意识形态概念反映了产生于政治冲突中的一种发现,即统治集团在思想中受到利益的强烈限制,致使他们无法看到某些将会破坏他们统治的事实。
在‘意识形态’这个名词中包含了这种洞见,在某些情境中,一些群体的集体无意识既对自己又对他人掩盖了社会的真实状况。
”(2)与马克思等人的比较曼海姆在贬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这同马克思本人没有太大不同,但同马克思的后继者却有很大不同。
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曼海姆的马克思主义观评析

盾 。“ 黑 格 尔 总 结 性 的 合 题 将 所 有 的 矛 盾 都 化 解, 而 马克思 的 体 系则 在 对 不 可调 和 的 阶级 斗 争
来, 黑格尔其实是看到 了社会因素对思想发展的 作用的, 但是后人却对黑格尔作 了不是很客观的
解释, 似乎 黑格 尔完 全 主张思 想是 自我发 展 的 , 思
作 为辩 证法 的马 克思 主义
曼 海姆 看来 , 虽然 黑格 尔哲 学是 抽象概 念 的体 系 ,
但是黑格尔 “ 客观精神” 的范畴却表 明了社会 因 素在建构他的体系中的作用。因此曼海姆认为 , 强 调精 神 的群 体特 征 , 这 是 黑 格 尔 思 想 中 的合 理 因素。黑格尔最清楚地表明了意义的群体特征和 社 会特 征 , 他 的精 神 概念 中就 蕴 含 着 我们 借 以理
想具 有完 全 内在 的历史一 样 。黑格 尔 的后继 者在
的诊断中达到顶点 , 这种诊断是他试 图借助辩证
法达 到 的公 共 解释 。 ”
曼海姆 认 为 , 思 想 在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往 往会
发生 一种 “ 功能变化” , 他认 为 , 当 思想 从一 种结
彼此 反对 中把 思 想 史 同社 会 史 割 裂 开 来 , 制造 出
端理性与极端非理性的统一 , 这说 明曼海姆与马克思主义对 政治领域 的理解不 同, 曼海姆 对政 治领 域 的理 解
带有某种程度的不可知论倾 向。把知识社会学 同唯物史观等量齐观是 不妥 的。 关 键 词 知识社会学 辩证法 唯物史观 思维 方式 社会 思潮
马 克思 在 世 时还 没 有 知识 社 会 学 这 一名 称 ,
变动 或发 展 , 已成 为 习 以为 常 的 事 。而 实 际 上 辩 证 的并 非 历史 , 而是 既定 的社 会环 境 , 正是社 会 环
浅谈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曼海姆理论的继承的论文

浅谈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曼海姆理论的继承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论文关键词:曼海姆;ssk;继承论文摘要: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具有重大影响;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一些重要观点都可以看到曼海姆理论的“影子”。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述评二者主要理论观点的相似性,探讨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某种历史继承性。
在某一社会中,当只存在单一的“整体性”的观念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意识不到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观点乃至思想;更为根本的是,我们还意识不到在所有的层次上我们是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思考的。
“这个世界与人们所相信的东西之间有什么联系?妇巴里·巴恩斯在回顾关于知识的社会学研究中以这样的疑问句式来表达这一视角的重要性,并且指出,“而这个问题,至少从原理上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关于知识的社会学理论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这点上,曼海姆与后来的爱丁堡学派的是基本一致的,——知识社会学是“关于人们实际上是如何思考的问题。
这些研究的目的不是调查思维过程如何出现在各种教科书之中,而是调查它作为集体行动的一种工具,实际上是如何在公众生活和政治活动中发挥作用的。
”对卡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部分理论的解读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是对20世纪发生的人类思想的“困惑”的最直接的回应。
“知识社会学的基本研究任务是,确定在思想史上逐渐出现,并且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之中的各种各样的观点。
”这其中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思维是集体的思维;二、知识是集体思维的结果。
“从意向角度来说,知识社会学的探讨并不是单一个体及其思维过程开始,之后便以直接运用哲学家的方式继续研究‘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种种抽象高度为目的。
[2]此时,曼海姆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人类的思想困惑是由于判定人们原有的、并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的指导思想的各种思维方式相互冲突而暴露在人类的共同视野之下所产生的“恐慌”。
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

二、知识社会学 定义:研究思想的社会条件或存在 条件的理论及方法。 中心思想:社会环境决定论。即思 想或知识终究是由思想家所处的各 种社会环境、社会状况决定的。
研究方法:“归属法” 第一步:要确定一些思想类型; 第二步:要把所分析的具体思想归到所属 的思想类型中; 第三步:把思想类型归到所属的社会历史 条件特别是特定的社会群体中。
第五讲 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
一、生平与著作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 社会理论家之一; 知识社会学创始者; 犹太学者。
1893——1947
主要著作
学术特点: 生活流动性大,漂泊不定; 转益多师; 前后两种不同的研究风格; 知识分子的典范。
主要贡献:
创立了知识社会学,被誉为知识社 会学的真正缔造者。
三、知识社会学与意识形态理论 1、他认为,知识社会学是从意识形态理 论发展而来,但二者有区别:意识形态 理论的任务是揭露各种利益群体的论断 的虚假性,这些论断是发生在心理层面 上的有意或无意的欺骗和伪装;而知识 社会学却不关心这些论断的真假,转而 探讨这些论断背后的社会原因,它从社 会学层面探讨这些论断的思想方式、以 及这些思想方式的社会来源。
五、社会重建理论 (一)人类社会的危机 (二)自由社会制度的崩溃 (三)文化危机 强调社会计划:试图通过建构与推行社会计 划,改变被法西斯主义搅得十分混乱的社会 局面,以拯救人类。 目标:推进社会的民主重建。 希望:知识分子、重建人们的价值观念、领 导人的选举。
2、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虚假 性(无论内容上还是时间上) 3、虚假性意识形态的几种类型 4、狭义意识形态与广义意识形态
5、政治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 (1)类型 官僚保守主义、历史保守主义、自由——民 主主义、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 义 (2)知识分子问题 概念:既是一个超越特定阶层局限、又是来 自于各种阶级、与各种阶级存在千丝万缕内 在联系的社会阶层,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品 质与能力。 特点:
第十五章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第十五章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学家大部分以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曼海姆的学术活动开展于20世纪上半叶,他的目光已开始从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问题移向了知识和意识形态问题,建立了知识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学术背景一、家庭曼海姆(Karl Manaheim,1893——1947)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1月9日,曼海姆在英国逝世,享年54岁。
父母都是犹太人。
家中经济条件较好,过着中产阶级生活。
二、学校曼海姆在布达佩斯一所人文预科学校毕业后,进入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并以关于认识结构问题的毕业论文获得了学位。
不久,曼海姆赴德国柏林大学,师从齐美尔学习哲学和社会学。
三、学术1913年返回布达佩斯,开始了学术生涯。
曼海姆也参加了一个比较著名的团体——“社会科学学会”。
社会科学学会不仅经常开展讲座和讨论等学术活动,还翻译了斯宾塞等社会学家的著作,并创办了《二十世纪》这一学术刊物。
学会深受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呼吁实证精神,倡导科学原则。
曼海姆是社会科学学会中的“伽里略小组”的成员之一,他在小组中以实证原则和科学理性的倡导者自居,试图以此来反对保守的传统文化。
曼海姆社会学理论中含有的实证主义因素与这个时期的活动有关。
当时在布达佩斯还有更为激进的、政治色彩更浓的团体——以卢卡奇为中心的小组。
1915年,卢卡奇从德国返回匈牙利,当时他在美学和哲学领域里已经有许多著述,对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卢卡奇在布达佩斯定期举行学书讨论会,很快吸引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
曼海姆经常出现在卢卡奇主持的学术讨论会上,卢卡奇的历史主义、辩证理性观点、批判理性原则,对曼海姆产生了很大影响,1917年,曼海姆作了一次题为“灵魂与文化”的讲座,其中阐述了他在当时形势下抱有的学术倾向与政治倾向。
他认为,欧洲文化已经开始从实证主义的保守氛围中挣脱出来,辨证的、批判的哲学唯心主义精神将重现光辉,应当像克尔凯郭尔(1813—1855)等人本主义者那样,反对科学理性的压制,关怀人生、寻求人性的解放。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卡尔·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思想理论及众多有关其理论的评析、争论,阐述他对知识社会学的不朽贡献及其对当代社会仍然不能忽视的深刻影响。
[论文关键词]卡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一、卡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的特点及贡献在匈牙利出生的曼海姆在知识社会学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对西方知识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且对20世纪以后的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着名社会学家科瑟在《社会学思想名家》一书中指出:“虽然卡尔·曼海姆充满活力的大脑使他在社会学许多领域内都有所建树,但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曼海姆有关知识社会学的论述是他全部着作中最有价值和最不朽的部分。
”当代美国着名知识社会学权威彼得·伯格认为,只是从曼海姆以后,知识社会学才成为一种可用于研究人类思想所有方面的实证方法。
“知识社会学”一词源于德文,为哲学及社会学大师舍勒首创。
然而,“知识社会学”的先驱首先应该追溯的是马克思。
着名社会学家默顿曾评价说:马克思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对意识来说某个东西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知识。
知识是意识的唯一行动。
……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
”显然,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是“知识社会决定论”的由来。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可以说亦源于马克思的“社会决定论”。
(尽管影响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思想源泉有很多方面,除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以及舍勒,还有格式塔心理学和新艺术史、新康德主义和现象学、生物学派等)。
曼海姆以他的两部奠基性着作《认识论的结构分析》和《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创建了知识社会学。
他强调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用因果链将知识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认为知识就其社会学意义而言,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而且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之中。
知识社会学创立的背景及其核心问题

知识社会学创立的背景及其核心问题知识社会学创立的技能背景及其核心问题本文关键词:社会学,创立,核心,背景,知识知识社会学创立的背景及其核心问题本文简介:摘要:卡尔·曼海姆在其学术生涯的海德堡阶段创立了社会学。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曼海姆学术研究轨迹、知识民族学语言学产生的社会语境、核心问题及会议主题概念。
曼海姆将“知识”与“社会情境”,“意识形态”与“乌托知识社会学结构性问题创立的背景及其核心问题本文内容:摘要:卡尔·曼海姆在其学术身涯的海德堡阶段创立了知识社会学。
基于此, 本文主要分析了曼海姆学术活动轨迹、科学知识知识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语境、核心问题及主旨概念。
曼海姆将“知识”与“社会情境”,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联系起来, 为现代人重新审视“知识”“真理”提供了新视角, 对现代性思想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卡尔·曼海姆; 知识社会学; 意识形态; 乌托邦;一、学术研究轨迹布达佩斯、海德堡、伦敦三座爱丁堡城市标记了曼海姆生平、学术研究学术及社团活动的轨迹1。
曼海姆早年师从德国着名哲学家、社会学家西美尔。
这一时期的学术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形成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社会及价值体系也成为一种底色和基调, 影响了他一生的理论思索。
海德堡阶段是他理论研究的最重要时期, 《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和后现代》是这十年间的代表作, 知识后者也或使他成为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
在这部着作中, 曼海姆指出:在社会群体中, 不仅宏观上时每一个阶级的意识是由位置在社会中的它所决定的, 甚至从微观上讲, 每一个社会核心成员所信奉的“知识”都是由他赖以产生的社会情境所决定的。
流亡英国期间, 他更加关注社会理想主义, 聚焦于战后重建问题、民主社会的规划和教育等问题。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自由、权力和民主规划》和《教育社会学引论》是这十年间的代表作。
二、知识社会学创设的时代语境曼海姆认为, 社会文化中的问题并不像逻辑历史学问题那样遵循某种内在纯粹逻辑, 它们仅在有限的层面遵循一种内在性, 因此, 知识社会学的创立是对以下结构性问题回应:“是什么知性的和母爱(Vital) 的使文化科学中的特定问题可能出现?这些因素又在多大程度上保证了该问题的解决?”[1]曼海姆始终坚持“逻各斯中心主义”立场, 力图通过对“知识”进行社会学研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暗中帮助人们找到可以信奉的新的“逻各斯”。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

• “美国芝加哥学派”因语言和地理上的障碍而循着自身的路径发展,
该学派在遵循实证主义原则的同时,注重考察社会心理对知识形成 的重大影响,故被称为“社会心理学学派”。
•
30年代后期知识社会学又分化为若干分支。
• 一是集中探讨日常知识的社会根源,它导源于现象学传统;
• 二是考察知识与外部社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沿袭解释学研究传
曼海姆及其知识社会学
小组成员:胡胜寒 罗丽 吴缐 刘力铭
壹
曼海姆及其与知识社会学的关系 知识社会学
目 錄
贰 叁 肆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马克思与曼海姆在知识社会学上的比较
1
曼海姆及其与知识社会学的关系
了解曼海姆
德国社会学家,1893年3月27日生于布
达佩斯,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巴黎大学 和海德堡大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6年任海德堡大学编外讲师。1930年任 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教授。1933年因受纳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具体理论 4.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论点:
d.把意识形态划分为特殊的和整体的:按“特殊论”的意识形态 观,一个群体持有的信念中,有一些是属于意识形态的,按照 “整体论的”意识形态观,所有集体持有的信念都属于意识形态。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具体理论 4.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论点:
主义”阵地,前者强调个人因素和历史方法论,后者强调社会
因素和环境制约作用。
3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具体理论
1.知识领域: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 的知识只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 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认为自然科学知 识是不受社会性因素制约的。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具体理论 2.中心思想:社会境况决定论。在 曼海姆看来,思想或知识表面是从思 想家个人头脑中产生的,而实际上, 它们终究是由思想家所处的各种社会 环境、社会状况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平与著作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 社会理论家之一; 知识社会学创始者; 犹太学者。
1893——1947
主要著作
学术特点: 生活流动性大,漂泊不定; 转益多师; 前后两种不同的研究风格; 知识分子的典范。
主要贡献:
创立了知识社会学,被誉为知识社 会学的真正缔造者。
2、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虚假 性(无论内容上还是时间上) 3、虚假性意识形态的几种类型 4、狭义意识形态与广义意识形态
5、政治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 (1)类型 、社会主义——共产主 义 (2)知识分子问题 概念:既是一个超越特定阶层局限、又是来 自于各种阶级、与各种阶级存在千丝万缕内 在联系的社会阶层,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品 质与能力。 特点:
五、社会重建理论 (一)人类社会的危机 (二)自由社会制度的崩溃 (三)文化危机 强调社会计划:试图通过建构与推行社会计 划,改变被法西斯主义搅得十分混乱的社会 局面,以拯救人类。 目标:推进社会的民主重建。 希望:知识分子、重建人们的价值观念、领 导人的选举。
三、知识社会学与意识形态理论 1、他认为,知识社会学是从意识形态理 论发展而来,但二者有区别:意识形态 理论的任务是揭露各种利益群体的论断 的虚假性,这些论断是发生在心理层面 上的有意或无意的欺骗和伪装;而知识 社会学却不关心这些论断的真假,转而 探讨这些论断背后的社会原因,它从社 会学层面探讨这些论断的思想方式、以 及这些思想方式的社会来源。
为学人树立了典范。
二、知识社会学 定义:研究思想的社会条件或存在 条件的理论及方法。 中心思想:社会环境决定论。即思 想或知识终究是由思想家所处的各 种社会环境、社会状况决定的。
研究方法:“归属法” 第一步:要确定一些思想类型; 第二步:要把所分析的具体思想归到所属 的思想类型中; 第三步:把思想类型归到所属的社会历史 条件特别是特定的社会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