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答:主要和温度、反应物浓度和作为催化剂的H+浓度有关。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时,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选用长的旋光管好。

旋光度和旋光管长度呈正比。

对于旋光能力较弱或者较稀的溶液,为了提高准确度,降低读数的相对误差,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

根据公式(a)=a*1000/L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越长,a越大,则a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蔗糖]0=10g/100mL 则:α0=66.6×2×10/100=13.32°α∞=×2×10/100×(52.2-91.9)=-3.94°4.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误差?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蔗糖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恒温。

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时,尤其在测定旋光度时,温度已不再是测量温度,可以改用带有恒温实施的旋光仪,保证实验在恒温下进行,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时要力求动作迅速熟练。

其他误差主要是用旋光仪测定时的读数误差,调节明暗度判断终点的误差,移取反应物时的体积误差,计时误差等等,这些都由主观因素决定,可通过认真预习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进行操作来避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答:因为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

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

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B)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B)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只能用作控温;C.只能用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3.恒温槽在某温度下恒温,如果用80V加热电压下测得其灵敏度曲线如下图A,则在200V加热电压下的灵敏度曲线最有可能是:(C)4.恒温槽中水银接点温度计的作用是:(B)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用于控温;C.用于测温;D.用于测温差。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答:主要和温度、反应物浓度和作为催化剂的H+浓度有关。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时,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选用长的旋光管好。

旋光度和旋光管长度呈正比。

对于旋光能力较弱或者较稀的溶液,为了提高准确度,降低读数的相对误差,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

根据公式(a)=a*1000/L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越长,a越大,则a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α0=66.6×2×10/100=13.32°α∞=×2×10/100×(52.2-91.9)=-3.94°4.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误差?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蔗糖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恒温。

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时,尤其在测定旋光度时,温度已不再是测量温度,可以改用带有恒温实施的旋光仪,保证实验在恒温下进行,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时要力求动作迅速熟练。

其他误差主要是用旋光仪测定时的读数误差,调节明暗度判断终点的误差,移取反应物时的体积误差,计时误差等等,这些都由主观因素决定,可通过认真预习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进行操作来避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答:因为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

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实验一 燃烧热的的测定1. 说明恒容燃烧热(V Q )和恒压燃烧热(P Q )的差别和相互联系。

区别:恒容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值,恒压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地焓变联系:对于理想气体 P v Q Q nRT =+∆2. 在这个实验中,那些是体系,那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

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

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3. 加入内筒中水的温度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因为本实验中要尽量避免内外筒之间的热量交换,而内筒中由于发生反应,使得水温升高,所以内筒事先必须比外筒水温低,低的数值应尽量靠近化学反应使内筒水温升高的值,这样,反应完毕后,内外筒之间达到一致温度,而外筒温度在反应开始前和反应后数值相等,说明热量交换几乎为0,减小了实验误差。

4. 实验中,那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如果要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哪几方面考虑?答:内外筒开始反应前的温度差造成误差,我们应提高软件质量,使软件调试出的温度如(3)所述,有利于减小误差。

又如点燃火丝的燃烧带来的一定的热量,造成误差,应寻求一种让反应自发进行的方法,或寻求一种更好的点火材料。

实验二 Pb-Sn 体系相图的绘制1.是否可用加热曲线来做相图?为什么?答: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不能保持准静态过程。

2.为什么要缓慢冷却合金做步冷曲线?答:使温度变化均匀,接近平衡态。

3.为什么坩埚中严防混入杂质?答:如果混入杂质,体系就变成了另一多元体系,使绘制的相图产生偏差。

实验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1. 配1、2、3各溶液进行实验的目的何在?根据实验的结果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答:实验1是为了计算I 2在CCl 4和H 2O 中的分配系数。

实验2、3是为了计算和比较平衡常数K ,当2Kc ≈3Kc 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燃烧热的测定预习思考题答案1、开机的顺序是什么?答案:打开电源---热量计数据处理仪—计算机。

(关机则相反)2、搅拌太慢或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案:搅拌的太慢,会使体系的温度不均匀,体系测出的温度不准,实验结果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也使实验结果不准。

3、萘的燃烧热测定是如何操作的?燃烧样品萘时,内筒⽔是否要更换和重新调温?答案:⽤台秤粗称萘0.7克,压模后⽤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

在实验界⾯上,分别输⼊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发热值)、测试公式(国标)、试样重量、点⽕丝热值(80J),按开始实验键。

其他同热容量的测定。

内筒⽔当然要更换和重新调温。

4、燃烧⽫和氧弹每次使⽤后,应如何操作?答案:应清洗⼲净并檫⼲。

5、氧弹准备部分,引⽕丝和电极需注意什么?答案:引⽕丝与药⽚这间的距离要⼩于5mm或接触,但引⽕丝和电极不能碰到燃烧⽫,以免引起短路,致使点⽕失败。

6、测定量热计热容量与测定萘的条件可以不⼀致吗?为什么?答案:不能,必须⼀致,否则测的量热计的热容量就不适⽤了,例两次取⽔的量都必须是2.6升,包括氧弹也必须⽤同⼀个,不能换。

7、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中,“氧弹充氧” 这步如何操作?答案:①卸下氧弹盖上的进出⽓螺栓及垫⽚,旋上导⽓管接头,并⽤板⼿拧紧;②关闭(逆时针)氧⽓钢瓶的减压阀;③打开(逆时针)氧⽓钢瓶总阀门,⾄指针指向10 Mpa左右;④打开(顺时针)氧⽓钢瓶的减压阀;使指针指向2.5Mpa→充氧1min;⑤关闭(逆时针)氧⽓钢瓶的减压阀;⑥⽤板⼿旋松导⽓管接头,取出。

垫上垫⽚,拧紧螺栓。

8、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如何降低热损耗?答案:有热损耗,搅拌适中,让反应前内筒⽔的温度⽐外筒⽔低,且低的温度与反应后内筒⽔的温度⽐外筒⾼的温度差不多相等。

9、药⽚是否需要⼲燥?药⽚压药⽚的太松和太紧⾏不⾏?答案:需要⼲燥,否则称量有误差,且燃烧不完全。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1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1

实验二燃烧热的测定【思考题】1. 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2)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3)如何降低热损耗?答:(1)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3)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3.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实验三溶胶的制备及电泳1.本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溶液的电导为什么必须和所测溶胶的电导率相等或尽量接近?答:为了保持ξ电势计算式中的电势梯度(V/L)尽量接近2.电泳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由ξ=ηυ/[ε。

εr(V/L)],式可以分析,电泳的速度υ的影响因素有:ξ电势、介质的粘度η和介电常数εr、两极间距L、外加电压V以及影响ξ、η、εr、L、V的因素如温度、胶体浓度、胶体中杂质、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泳管受到震动的情况、电泳管的胶塞处通大气的畅通状态等。

3.在电泳测定中如不用辅助液体,把两电极直接插入溶胶中会发生什么现象?答:本实验是用界面移动法测电动电势,如果在电泳测定中如不用辅助液体,只靠气液界面,不存在液-液界面,无法判断液-液界面移动情况4.溶胶胶粒带何种符号的电荷?为什么它会带此种符号的电荷?答:(1)实验中溶胶移向负极,说明溶胶带正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篇一:物理化学实验所有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答案】t>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

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

根据公式和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 ?t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 加入溶剂中的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恒温槽的性能测试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恒温槽的灵敏度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介质的⽐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3)使⽤⽐热较⼤的介质,如⽔;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答:从能量守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

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

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精度⽔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1.在恒温槽中使⽤过⼤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B)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

2.恒温槽中的⽔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是:(B)A.既作测温使⽤,⼜作控温使⽤;B.只能⽤作控温;C.只能⽤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主要和温度、反应物浓度和作为催化剂的H+浓度有关。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时,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长的旋光管好。

旋光度和旋光管长度呈正比。

对于旋光能力较弱或者较稀的溶液,为了提高准确度,降低读数的相对误差,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

根据公式(a)=a*1000/L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越长,a越大,则a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
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2×10/100×(52.2-91.9)=-3.94°
4.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误差?
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蔗糖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恒温。

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时,尤其在测定旋光度时,温度已不再是测量温度,可以改用带有恒温实施的旋光仪,保证实验在恒温下进行,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时要力求动作迅速熟练。

其他误差主要是用旋光仪测定时的读数误差,调节明暗度判断终点的误差,移取反应物时的体积误差,计时误差等等,这些都由主观因素决定,可通过认真预习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进行操作来避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答:因为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

作电导实验时需纯度较高的水,称为电导水。

水的电导率相对弱电解质的电导率来说是不能够忽略的。

所以要测水的电导率。

2、实验中为何通常用镀铂黑电极?铂黑电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镀铂黑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电极的表面积,减小电流密度,从而降低由交流电引起的极化效应;(电导电极使用的敏感材料通常为铂,镀铂黑就是在铂表面镀上一层黑色蓬松的金属铂,目的是为了减少极化效应。

多孔的铂黑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使电流密度减小,使极化效应变小,电容干扰也降低了。

不镀铂黑或镀得不好的铂黑电极,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

) 使用时要注意不要用滤纸擦试铂黑,以免使铂黑脱落而改变电导池系数。

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浸泡在蒸馏水中,不使用时需浸泡在去离子水中,防止电极干燥。

溶液电导率大于0.0035/m 时使用(溶液电导率大于200μS ·m-1时用镀铂黑电极,否则要用光亮铂黑电极),若溶液电导率小于0.0035/m 时,由于极化不严重,可使用光亮铂黑电极;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
1、用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答:分析毛细管口气泡的形成与破裂的过程中,气泡的半径与气泡膜表面张力的关系有:当R r →时,气泡的σ达到最大,此时等于()max 0max p p p -=∆。

当R r >时,σ减小;而继续抽气,使压力差增大而导致气泡破裂。

故读取最大压差,使满足222r p r p r πππσ=∆=最大,从而计算表面张力。

2、哪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结果?如何减小以致消除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答: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仪器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测定用的毛细管是否干净,实验中气泡是否平稳流过;毛细管端口是否直切入液面;毛细管口气泡脱出速度;试验温度。

故试验中要保证仪器系统的气密性,测定用的毛细管洁净,实验中气泡平稳流过;毛细管端口一定要刚好垂直切入液面,不能离开液面,但亦不可深插;从毛细管口脱出气泡每次应为一个,即间断脱出;表面张力和温度有关,要等溶液恒温后再测量。

3、滴液漏斗放水速度过快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答:若放水速度太快,会使抽气速度太快,气泡的形成与逸出速度快而不稳定,致使读数不稳定,不易观察出其最高点而起到较大的误差。

偶极距的测定
1. 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时,为什么要外推至无限稀释?
答: 溶质得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公式都是假定分子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出来得,它只适合于强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

然而,测定气相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中困难较大,于是提出了溶液法,即把欲测偶极矩的分子于非极性溶剂中进行。

但在溶液中测定总要受溶质分子间、溶剂与溶质分子间以及溶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若以测定不同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率和摩尔折射率并外推至无限稀释,这时溶质所处的状态就和气相时相近,可消除分子间相互作用。

2. 试分析实验中引起误差的原因,如何改进?
答:1、测定偶极矩采用溶液法进行,但溶质中测量总是受到溶质、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故可测定不同浓度中溶质的摩尔极化率和折射率并外推至无限稀释可消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2、测量电容时,可能引起水气或溶液的挥发,影响测量值,故测量时要迅速。

3、测密度时,由于每次所加溶液体积未达到严格相同,引起一定的误差,故可用移液管精确量取样品。

磁化率的测定
1.不同励磁电流下测得的样品摩尔磁化率是否相同?
答:相同,摩尔磁化率是物质特征的物理性质,不会因为励磁电流的不同而变。

但是在不同励磁电流下测得的cM 稍有不同,。

主要原因在于天平测定臂很长(约50cm ),引起Dw 的变化造成的,当然温度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2.用古埃磁天平测定磁化率的精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样品管的悬挂位置:正处于两磁极之间,底部与磁极中心线齐平,悬挂样品管的悬线勿与任何物体相接触;
(2)摩尔探头是否正常:钢管是否松动,若松动,需坚固;
(3)温度光照:温度不宜高于60℃,不宜强光照射,不宜在腐蚀性气体场合下使用; (4)摩尔探头平面与磁场方向要垂直;
(5)空样品管需干燥洁净,每次装样高度,均匀度需一样,测量结果的精密才高。

黏度的测定
1、与奥氏黏度计相比,乌氏黏度计有何优点?乌氏黏度计中支管C 有何作用?除去支管C 是否可测
黏度,本实验能否用奥氏黏度计?
答:与奥氏黏度计相比,乌氏黏度计增加了支管C ,可使黏度计中的液体悬空,使液体靠重力下流,其流速与黏度计中液体的量无关。

因此,每次测量时,加入液体的量不必相等。

本实验中只要每次加入黏度计中液体的量相等,可以用奥氏黏度计测定液体黏度或高聚物摩尔质量。

3.乌氏黏度计的毛细管太粗或太细有什么缺点? 答:太粗:液体流速太快,流出时间较短,公式 中B/t 项不能略去,公式 不再适用。

太细:由于毛细管作用,液体流不下来。

4、为什么用[η]来求算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它和纯溶剂黏度有无区别?
答:[η]反映了高分子与溶剂间的内摩擦,与高聚物的摩尔质量间存在定量关系
,所以用它来求算高聚物的摩尔质量。

纯溶剂黏度η0:反映了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0000t t t A t A r ===ηηηηηt
B At -=ρ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