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3)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本月的收入总额是65390 利润是4890.8 本月按实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该是多少呢?还有:税率是多少?速算扣除数是多少?本月的应缴税额是多少?
应交个人所得税=4890.8*5%-0=244.54元
1、查账征收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其中:
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

3、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对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及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均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注: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成本、损失)后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

不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表7—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成本(费用、损失)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其生产经营所得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税款。
而了解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对于个体工商户来说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他们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合理规划经营和财务。
首先,咱们来看看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的税率形式。
它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这种税率设计的特点是,随着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税率也逐步提高。
具体来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分为五级,分别为 5%、10%、20%、30%和 35%。
第一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00 元的部分,税率为 5%。
比如说,某个个体工商户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是 20000 元,那么他需要缴纳的税额就是 20000×5% = 1000 元。
第二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30000 元至 90000 元的部分,税率为 10%。
假设一个个体工商户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 50000 元,那么计算税额的时候,先计算 30000 元部分应纳税额为 30000×5% = 1500 元,然后超过 30000 元的 20000 元(50000 30000)应纳税额为 20000×10% = 2000 元,总共应纳税额为 1500 + 2000 = 3500 元。
第三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90000 元至 300000 元的部分,税率为 20%。
比如某个体工商户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150000 元,先计算前面两级的税额,30000 元部分税额 1500 元,30000 元至 90000 元部分税额 6000 元(60000×10%),超过 90000 元的 60000 元(150000 90000)税额为 60000×20% = 12000 元,总计税额 19500 元。
第四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300000 元至 500000 元的部分,税率为 30%。
第五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500000 元的部分,税率为 35%。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针对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以及应该怎么计算这些问题今天店铺将在下文中为大家介绍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以及计算方法,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2、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公式):其应缴个人所得税=(工薪收入-个人缴纳的四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下面举例说明:某员工10月份工资为16000元,个人缴纳的四险一金金额为3680元应纳税所得额=16000-3680-3500=8820应缴个人所得税=8820*20%-555=1209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以下简称税法)将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根据税法修改的相应条款,现就贯彻执行的有关具体问题公告如下:一、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的适用问题(一)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入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问题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附件二)。
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先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全年应纳税额。
其2011年度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2011年度应纳税额,进行汇算清缴。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计税规定

个体⼯商户⽣产经营所得税计税规定个体⼯商户的⽣产、经营所得计税规定个体⼯商户的⽣产、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商户从事⼯业、⼿⼯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业⽣产、经营取得的所得;(2)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其他个⼈从事个体⼯商业⽣产、经营取得的所得;(4)上述个体⼯商户和个⼈取得的与⽣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5)依照《中华⼈民共和国个⼈独资企业法》和《中华⼈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登记成⽴的个⼈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投资者,依照《中华⼈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条例》登记成⽴的独资、合伙性质的私营企业的投资者,依照《中华⼈民共和国律师法》登记成⽴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投资者、经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批准成⽴的负⽆限责任和⽆限连带责任的其他个⼈独资、个⼈合伙性质的机构或组织的投资者,所取得的⽣产经营所得,参照个体⼯商户的⽣产经营所得项⽬纳税。
个体⼯商户的⽣产、经营所得,以每⼀纳税年度的收⼊总额,减除成本、费⽤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成本、费⽤,是指纳税义务⼈从事⽣产、经营所发⽣的各项直接⽀出和分配计⼊成本的间接费⽤以及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所说的损失,是指纳税义务⼈在⽣产、经营过程中发⽣的各项营业外⽀出。
从事⽣产、经营的纳税义务⼈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商户的⽣产、经营所得,适⽤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及互联⽹相关知识整合。
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通道】。
最新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最新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的相关税法规定不仅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也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下面内容由店铺为您整理了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在新个税法中最直接的改变,应当数起征点和税率的改变了。
在新税法中,个体工商户的起征点由24000元/年(2000元/月),调整到42000元/年(3500元/月)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包括: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及损失包括: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具体如下:1、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是指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等直接材料和发生的商品进价成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差旅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低值易耗品等以及支付给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工资。
2、销售费用是指个体户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销售服务费用以及其他销售费用。
3、管理费用是指个体户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劳动保险费、咨询费、诉讼费、审计费、土地使用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无法收回的账款(坏账损失)、业务招待费、缴纳的税金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5级超额累进个体工商户税率表

5级超额累进个体工商户税率表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体户收入不存在免征税额,下面店铺分享了五级累进税率的基数参照表。
5级超额累进个体工商户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 备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累进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类型,对于调节纳税人收入,有特殊的作用和效果,所以现代税收制度中,各种所得税一般都采用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的形式有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实际上是按照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分等级规定的一种差别比例税率,它的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一般相等。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税基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呈累进趋势。
累进税率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的税率。
是税率的一种类型。
累进税率的确定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等级再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的等级,税率越高。
采用累进税率时,表现为税额增长速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速度。
它有利于调节纳税人的收入和财富。
通常多用于所得税和财产税。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税基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呈累进趋势。
在财政方面,它使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具有更大的弹性;在经济方面,有利于自动地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被人们称为“自动稳定器”;在贯彻社会政策方面,它使负担能力大者多负税,负担能力小者少负税,符合公平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注: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成本、损失)后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3、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对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及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均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