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参考教案3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参考教案5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参考教案5

新教材参考教案5课题公园绿地识别园林植物教材版本浙江中职“核心技能+教学项目”课改新教材《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型参观学习课教学课时3节(半天)授课教师张韩良授课班级园林131班授课地点东山公园教具设备场景条件实地真树、真花、真草教学理念贯彻执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边观察边识别植物,理解园林用途教学方“先会后懂”教学模式,即先学会识树,再懂得用途,识别一法种植物为一个任务教材分析根据公园栽种的树木花草,灵活调整植物顺序,现有现识,完成多个学习任务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又要到东山公园上课,能爬山、识树、看宝塔,很向往,兴致勃勃教学目标技能目标找识别特征,比较乔木、灌木、藤本等高低、大小、树冠形状等,草本花卉的特征等知识目标观察树木的规则式配植与自然式配植,花坛、花境的形式等职场目标观察溪流及两边道路旁所用植物灵活配置产生的景观特色教学重点远看树形花草姿态、叶色识树识草(宏观),近看枝叶花果特征识树识草(微观)教学难点在生长绿叶期内,能区分出常绿树与落叶树。

特别关注落叶树秋天叶色变化等课前准备提前告诉学生21日去东山公园,乘12路公交车,安全教育。

办好学生出校门在市区内上课请示报告审批手续。

在不影响园林景观和植物生长,管理部门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性地适当采集标本。

施教日期2013年10月21日课堂教学过程环节及时间教学项目及任务内容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教学意图1.告知学习任到东山公园识别园林树提前1周或前1次课堂告诉学准备带上书、笔、修枝剪、背心袋、师生都作好充分准备,。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案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案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案课程名称: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目标:1. 了解园林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学习园林植物的识别方法和技巧;3. 掌握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植物基本特征和分类介绍:- 植物的形态特征:根、茎、叶、花、果实;- 植物的生活习性分类: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植物的栽培要求分类:阳性植物、阴性植物、中性植物。

2. 园林植物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观察植物的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叶脉、叶缘等特征;- 识别植物的花朵形状、颜色、花期等特征;- 辨别植物的树皮纹理、树干形状、树枝分布等特征;- 运用植物分类学知识进行植物识别。

3. 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掌握园林植物的使用原则和植物组合技巧;- 了解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和功能;- 学习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养护方法。

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幻灯片、讲解等形式介绍植物基本特征、分类及识别方法;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植物识别;3. 相关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园林植物的景观应用和效果;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和植物组合的策略。

评估方式:1. 课堂小测验:对学生对植物基本特征和分类的了解程度进行测试;2. 实地观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地观察记录下来的植物特征,进行植物识别并撰写观察报告;3. 园林设计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设计一份包含园林植物使用的园林设计方案。

参考教材:1. 《园林植物分类手册》2. 《园艺植物学》3. 《园林植物应用与养护》备注: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进行适度调整。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涉及到园林植物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为人们创造美丽的环境,增加景观的观赏价值。

同时,园林植物也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净化空气、保持土壤水分和控制水流等。

此外,园林植物还具有公众教育的功能,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点和价值,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园林植物识别和应用的研究对于推动园林行业的发展和提高园林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识别,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和应用,使景观更加和谐美观。

同时,通过对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能够探索出更多有效的园林植物利用方法,实现园林的功能和价值最大化。

在这一主题下,我们将深入探讨园林植物的识别技术和应用案例,为读者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参考。

通过了解和应用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相关的内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提升园林设计与管理的水平。

园林植物的识别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如叶形、花朵、果实等。

使用植物分类学的知识,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利用植物识别手机应用程序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植物识别。

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后续的鉴定工作。

对于园林植物的识别,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来确定它们的种类。

叶形、花朵和果实等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植物的种类。

此外,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也是进行准确识别的重要基础。

通过研究植物分类学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物种分类,并研究如何准确地命名植物。

现代技术为园林植物识别带来了更多便利。

我们可以利用植物识别手机应用程序和互联网资源来辅助植物识别工作。

这些应用程序和资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植物的种类,并提供详细的植物信息和图片。

另外,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植物标本也是进行植物识别的重要步骤。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

采集植物标本后,我们可以进行后续的鉴定工作,以确保植物的准确识别。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参考教案4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参考教案4

新教材参考教案4课题参观苏州园林教材版本浙江中职“核心技能+教学项目”课改新教材《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型参观学习课教学课时8节(1天)授课教师张韩良授课班级园林11班授课地点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教具设备场境条件树木花草,山石水鱼,亭台楼阁教学理念贯彻执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游览园林中,识别植物,理解植物应用与造景教学方“先会后懂”教学模式,在先学会识别大量植物的基础上,再看懂理解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应用及产生的景观效果,循法序渐进教材分析有一项学习任务是“观赏应用特色”,需要见多识广、开阔眼界,才能从初识到探究、从基础到拓展,逐步完成整体学习任务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参观苏州园林,等待已久,十分激动。

园林绿化专业的学生不到苏州参观中国园林中的几大名园,不到杭州参观现代园林,在学业上有缺损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观察花木之间,花木与山石、水体、亭台、路桥之间的配置方式和特色效果知识目标知道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

我国四大名园为: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

苏州四大名园为: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职场目学习感悟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意境美标教学重点观景识树看盆景教学难点安全组织参观活动,带领学生能看到主要的景点景色课前准备提前告诉学生24日去苏州,包旅游车去,安全教育。

办理学生出校门到市外教学活动请示报告审批手续。

在园林景区不能采集植物标本,否则要受罚款。

还配备班主任,加2位专业教师一起去,管理指导学生。

施教日期2013年4月24日。

995-校园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鉴赏教案

995-校园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鉴赏教案

995-校园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鉴赏教案校园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识别校园常见植物2、初步掌握常见植物的相关知识3、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园林植物的热爱和亲近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别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用途、繁殖方式(黄山栾树、香樟、夹竹桃、南天竹、四季桂、笔管榕、茶花)。

难点:笔管榕、茶花的花、果。

三、课前准备按灶台组成员整队四、教学过程1、导入从校园的常见植物出发,让学生说说自己校园有哪些植物,对这些植物的了解。

然后通过实地识别植物种类,沿着学校主干道走一圈,边走边对周围植物进行识别和观察。

2、新课教学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约7种植物,一种7分钟)1) 实地讲解周围的各种植物的相关知识如形态特征叶、花、果,用途,繁殖方式等。

?黄山栾树科属:无患子科栾树属形态特征:落叶乔木,花小,黄色,花期8~9月,果期9~11月,蒴果三角状卵形,成熟时红褐色。

用途:枝叶茂密,冠大荫浓,初秋开花,金黄夺目,不久就有淡红色灯笼似的果实挂满树梢,十分美丽。

是常用的观果树种,也宜作行道树和工厂的绿化树。

花可作染料,种子可榨油,供作润滑油和肥皂。

繁殖方式:播种为主,最好采完就播。

?香樟科属:樟科樟属形态特征:常绿乔木,花期为5月份,淡黄绿色,果期为9~11月,果熟时紫黑色,托盘状。

用途: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

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

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可以作家具,枝叶提取芳香化合物制作樟脑丸。

繁殖方式:播种为主,也可扦插。

?夹竹桃科属: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形态特征:常绿大灌木,花似桃,叶像竹故得名,花期6~10月,有红、白、黄等品种,果熟期12~1月,蓇葖果矩圆形。

用途:枝叶繁茂、四季常青,是城市绿化的极好树种,常植于公园、庭院、街头、绿地、林缘、墙边、河旁及工厂等处。

叶及茎皮有剧毒,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可药用。

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第2版)》课件-第1章 裸子植物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第2版)》课件-第1章 裸子植物

37
3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8
出版社
(五)金钱松
1、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40m,胸径达
1.7m;树干通直,树皮粗糙,灰褐色,
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

枝平展,树冠宽塔形;1年生长枝
淡红褐色,有光泽,2-3年生枝淡褐灰 色,老枝及短枝呈灰色、暗灰或淡褐
灰色等;
3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9
出版社
形态特征
常绿木本植物 ,单生或 丛生,茎干粗壮直立,色棕黑, 极少分枝;
一般株高0.3米至数米, 高者可达20m。
3
4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出版社
叶大,一回羽状复叶,丛生茎干顶端 厚革质,坚硬,浓绿色,有光泽,边缘向下弯曲。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出版社
雌雄花均著生於干顶,雌雄异株,雄花圆锥形,雌花半 球状,头状。
喜光亦耐荫,耐寒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 深根性,侧根也发达,寿命极长; 抗多种有毒气体,阻尘隔音效果好。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出版社
D 园林用途: 做绿篱较侧柏为优; 配植于庙宇、陵墓作墓道树或柏林。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出版社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裸子植物——南洋杉科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出版社
(一)南洋杉
裸子植物——松科
22
2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3
出版社
(一)白皮松
别 名:白骨松、虎皮松
科 属:松科松属
产地分布:我国特有树种。辽宁南 部、北京、河北、山东至长江流域广泛栽 培。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出版社
1、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30m,胸径可达3米;

主干明显或近基部分叉,枝较细长,斜展,树冠宽

项目二 园林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

项目二  园林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

项目二园林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教学要求一、掌握植物命名的方法二、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与目的三、熟悉植物分类的单位四、掌握并熟悉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教学难点二、掌握植物命名的方法二、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与目的三、熟悉植物分类的单位四、掌握并熟悉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课时安排本章安排理论24学时,实践20学时教学内容任务一园林植物分类基础一、植物的分类等级二、植物分类的依据三、植物分类的方法四、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方法任务二观赏蕨类植物识别与应用一、观赏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二、观赏蕨类植物主要种类的识别及其在园林上的应用任务三乔木类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一、乔木类树种的主要特征二、乔木类树种主要种类的识别及其在园林上的应用任务四灌木类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一、灌木类的主要特征二、灌木类树种主要种类的识别及其在园林上的应用任务五草花类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一、花草植物主要特征二、草花植物主要种类的识别与园林上的应用任务六草花类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一、地被植物的主要特征二、常见地被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任务七草花类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一、藤蔓植物的主要特征二、主要藤蔓园林植物种类的识别与的应用任务八草花类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一、竹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二、主要竹类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任务九草花类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一、棕榈植物的主要特征二、棕榈类园林植物主要种类的识别与应用教学过程: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完成每章后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可按节或课设计填写。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

3.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5.其他内容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具体详细。

《园林植物识别及应用》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识别及应用》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识别及应用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代码:开设时间:2023年9月课时数:64学分:4执笔人:审核人:编制时间:2023年6月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开展园林苗木生产、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学生通过线上学习,能掌握150-200种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习性及园林应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同时,结合线下专题实践教学(分公共区绿化、居住区绿化、单位附属绿化、防护绿化和景色林地等绿化类型),学生能根据景观功能和环境条件正确评判不同园林景观类型的植物配置情况,具备独立合理选择与配置园林植物的专业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参加园林生产实践、开展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良好的支持。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规格指标点支撑关系《园林植物识别及应用》学科特点决定了课程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是多元的,具体表现为:1.掌握园林植物作用、分类、命名、检索和调查方法;掌握200种以上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要点、分布及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2.能够准确识别木本、草本、草坪与地被等常见的园林植物,能简单鉴定未知植物;能根据常见园林景观的需求、环境条件和植物自身特性,结合植物文化与风韵,科学选择和配置植物;逐步养成植物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培养学生利用植物识别知识等进行自主学习及对植物应用的创造能力,逐步养成深度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然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课程教学中通过融入植物生态、美学、文化、人文等知识内容,加强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族信念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知识的习得与素质涵养的修炼融于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参考教案3
课题公园绿地识别园林植

教材版

浙江中职“核心技能+教学
项目”课改新教材《园林植
物识别与应用》
课型参观学习课
教学课

3节(半
天)
授课教

张韩良
授课班级园林131

授课地

洛塘河
公园
教具设

场景条

实地真树、真花、
真草
教学理念贯彻执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边观察边识别植物,理解园林用途
教学方“先会后懂”教学模式,即先学会识树,再懂得用途,识别一
法种植物为一个任务
教材分析根据公园栽种的树木花草,灵活调整植物顺序,现有现识,完成多个学习任务
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到公园上课,既能识树,又能游玩,兴高采烈,对园林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技能目

找识别特征,比较乔木、灌木、藤本等高低、大小、
树冠形状等
知识目

观察单株独树的个体美与组合搭配的群体美,懂得植
物的配置方式与合理应用,适地适树
职场目

体验感悟无树不成公园,独树不是园林;园林绿化的
作用与产业发展
教学重

远看树形姿态识树(宏观),近看枝叶花果特征识树(微观)
教学难

在生长绿叶期内,能区分出常绿树与落叶树
课前准备提前告诉学生14日下午去洛塘河
公园,乘10路公交车,安全教育。

办好学生出校门在市区内上课请
示报告审批手续。

在不影响园林景
观和植物生长,管理部门允许的情
况下,可选择性地适当采集标本。

施教日期
2013年10月
14日
课堂教学过程
环节及时间
教学项目
及任务内容
教师主导
活动
学生主体
参与活动
教学意图
1.告知学习任到洛塘河公
园识别园林
提前1天或前1
次课堂告诉学
准备带上书、笔、
修枝剪、背心袋、
师生都作好
充分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