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γ-氨基丁酸(GABA)

合集下载

2.γ-氨基丁酸(GABA)的分布及测定方法

2.γ-氨基丁酸(GABA)的分布及测定方法

γ-氨基丁酸(GABA)的分布及测定方法周青生物化工2110805057一、分布:γ-氨基丁酸在动、植物体内都有分布,在动物体内,GABA主要分布于神经组织中,在哺乳动物的脑组织内分布最为集中,其含量是单胺类含量的1000倍,而在外围器官中含量很少。

在植物体内,GABA是细胞自由氨基酸库的重要组分,胞液中有几种构型,可形成类似脯氨酸的环状结构。

高等植物组织中GABA含量通常在0.3~32.5μmol/g之间,超过许多蛋白质类氨基酸的含量。

在一些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植物的根瘤中,GABA以结合态形式存在,苜蓿中结合态形式的GABA高达干重的6.6%[1]。

除此之外,GABA还存在于以下植物中,见表一。

①薄层色谱:原理: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经薄层层析后的层析板上,对具有吸收或能产生荧光的层析斑点进行扫描,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吸收的强度,以检测其浓度。

方法:展开剂是正丁醇:醋酸:水=4:1:1。

分别吸取5μl γ-氨基丁酸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洗脱液,点于自制的硅胶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体积比为4: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体积分数0.2%茚三酮乙醇溶液显色,105℃烘数分钟,直至获最大斑点,用Camag TLC scanner 3 扫描仪扫描。

扫描条件为:反射式双波长锯齿扫描,扫描波长λS=515nm,参比波长λR=680nm,狭缝50×0.45 mm。

黄怀生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溶液点样量和色谱峰面积值进行回归分析,其相关系数可达到0.99以上[14]。

黄美娥[15]用此方法测得得蕨菜叶、茎中γ-氨基丁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19%、0.141%。

采用双波长扫描法[16],可以避免分离度不佳的其他氨基酸的相互干扰;二、双波长扫描可以排除背景干扰使基线平直;三、能提高灵敏度。

②纸电泳法:原理:纸上电泳法,以纸为支持剂,使带电的γ-氨基丁酸于纸上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方法:取上清液用于点样于滤纸上,以标准GABA溶液做对照,在电压300V、室温条件下电泳60min,电泳缓冲液为吡啶-冰醋酸混合溶液[吡啶:冰醋酸:蒸馏水(体积比)=2:2:121,pH4.7]。

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是一种存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

它是由GABA受体形成的,负责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具有抑制神经元活动的作用。

当GABA与GABA受体结合时,GABA受体会发生构象改变,导致通道打开。

通道打开后,允许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部,使细胞内的静息电位更加负性化,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

γ氨基丁酸(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在神经元间传递抑制性信号,参与调节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以及控制神经系统中的抽搐和痉挛等反应。

该通道也是一些药物的作用靶点,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酮咪唑)和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等。

这些药物通过与GABA受体结合,促进通道打开,增强其抑制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抽搐等效应。

总之,γ氨基丁酸门控氯离子通道是神经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离子通道,参与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信号传导,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γ-氨基丁酸的有关研究与进展

γ-氨基丁酸的有关研究与进展

γ-氨基丁酸的有关研究与进展1.引言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别名氨酪氨酰或哌啶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主要由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经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简称GAD 或GDC)催化而来[1,2]。

GABA 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中的一种重要神经抑制性介质,介导了40% 以上的神经抑制性信号[3]。

GABA在人体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功能是降血压[3],另外也可以促进脑的活化,镇静、抗惊厥、抗癫痫,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补充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同时还能抑制脂肪肝及肥胖症,活化肝功能等[3-5]。

GABA因其较好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前景,已受到世界学术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而与国外相比,我国有关GABA的研究开发报道较少,有待大力研究开发。

GABA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因子正越来越引起国内人们的关注,对GABA的保健功能和作用机理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必将对其应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GABA的物化特性GABA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202℃,极易溶于水,微溶于热乙醇。

GABA在绝大多数状态下是以带正电的氨基和带负电的羧基的两性离子形式存在的。

GABA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分子构象:气态时,由于两个带电基团的静电作用,分子构象高度折叠,固态时,由于两个基团构象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构象伸展;液态时,这两种分子构象同时存在。

GABA多变的构象便于和不同的受体蛋白结合,从而发挥其不同的生理功能[6]。

3.GABA的生物活性GABA是哺乳动物脑组织中重要的起抑制作用的神经抑制剂。

根据对激动剂和拮抗剂敏感性的不同,GABA受体可以分为A型(GABAA)、B型(GABAB)、C 型(GABAC)这三种类型[4,6]。

哺乳动物大脑中含量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GABA受体是GABAA。

γ-氨基丁酸(GABA)的研究与应用

γ-氨基丁酸(GABA)的研究与应用

0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γ-氨基丁酸(GABA)的研究与应用
[1]陈恩成,张名位,彭超英,池建伟. γ-氨基丁酸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原料中的富集技术研究 进展[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04):316-320. [2]郑红发,黄亚辉,刘霞林,王旭. γ—氨基丁酸的药理作用[J]. 茶叶通讯,2004(04):14-18. [3]穆小民,吴显荣. 高等植物的γ-氨基丁酸及其代谢的酶学研究[J]. 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 学会通讯),1995(05):21-24. [4]徐慧慧,章益明,梁新珍. γ–氨基丁酸检测方法的比较[J]. 发酵科技通讯,2014,43(03):37-41. [5]郝艳丽,巨修练. GABA_AR研究进展[J].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02):12-16+18. [6]白松,林向阳,阮榕生,郑丹丹,刘玉环,何承云. γ—氨基丁酸的分布和制备[J]. 现代食品科技, 2005(02):202-205. [7]徐屯,陳蘭生. γ—氨基丁酸生物学作用的进一步研究[J]. 哈医大学报,1965(01):111.
γ-氨基丁酸(GABA)的研究与应用
结合分子研究、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 的证据表明GABAAR 复合物在调节焦虑 症上起着主要作用。对DZ 抗焦虑作用的 实验如明暗选择试验(light dark choice test) 和增强迷宫试(elevated plus maze test)证明 DZ 抗焦虑作用是通过能表达含α2 受体的 神经元群增强其GABA 传导进行选择性介 导的。另外在α3[H126R] 突变小鼠与野生 型小鼠的行为去抑制实验中证明含α3 受体 并不参与DZ 抗焦虑作用。
降血压
1988 年日本发现GABA对人体具有很好的 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往往肾功能降低, GABA 有肾功能活化作用, 肾功能活化后, 即使盐分摄 取量增多,由于利尿作用激活, 过剩盐分可从尿中 排出, 使血压降低, 从而可预防高血压。此外, GABA 作用于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 使血压降低, 同时抑制抗利尿激素后叶加压素的分泌, 扩张血 管, 降低血压。

GABA

GABA

GABA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化学名称: 4-氨基丁酸,别名: γ-氨基丁酸,氨酪酸,哌啶酸。

分子式: C4H9NO2 ,分子量:103.1,化学结构式:GABA结构式理化性质: 小叶状结晶(甲醇-乙醚)、针状结晶(水-乙醇),熔点202℃(在快速加热下分解)。

在25℃时解离常数Ka3.7×10-11, Kb1.7×10-10。

易溶于水,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在熔点温度以上分解形成吡咯烷酮和水。

外观: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

植物如豆属、参属、中草药等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都含有GABA。

在动物体内,GABA几乎只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其中脑组织中的含量大约为0.1-0.6mg/克组织,免疫学研究表明,其浓度最高的区域为大脑中黑质。

GA BA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

GABA在食品中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应用产品以日本茶饮料Gabaron为代表。

用Gabaron茶饮料饲喂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小白鼠,数周内发现其血压由175-180mmHg降低至150mmHg,同时并未发现小白鼠的其它任何生理异常现象。

1994年,Takayo等在研究用水浸泡的米胚芽的氨基酸分布时,发现经过发酵处理的米胚芽中GABA的积累量很高,达到200-300mg/100 g。

1996年,富含GABA的米胚芽制品在日本实现了商业化。

神经生理及神经医学的研究表明GAB A是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在人脑中,虽然GABA可由脑部的谷氨酸在专一性较强的谷氨酸脱羧酶作用下转化而成,但是年龄的增长和精神压力的加大使GABA的积累异常困难,而通过日常饮食补充可有效改善这种状况,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最近,日本科学家利用米胚芽等原料开发制造的富含GABA的功能食品配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饮料、果酱、糕点、饼干、调味料等制品中。

γ-氨基丁酸作用机理

γ-氨基丁酸作用机理

γ-氨基丁酸作用机理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到抑制性调节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与GABA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GABA受体可以分为两类主要类型:GABA_A受体和GABA_B受体。

这两类受体在机制上有所不同。

1. GABA_A受体作用机制:GABA_A受体是由多个亚单位组成的离子通道受体。

当GABA结合到GABA_A受体上时,会导致离子通道打开。

离子通道打开后,允许Cl-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部或阻断允许Na+和Ca2+离子进入,从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2. GABA_B受体作用机制:GABA_B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

当GABA结合到GABA_B受体上时,会触发G蛋白活化。

激活的G蛋白会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的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水平。

这种降低cAMP水平的作用会抑制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离子通道和钙离子平衡,进而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

总的来说,GABA通过与GABA_A和GABA_B 受体结合,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γ氨基丁酸产能

γ氨基丁酸产能

γ氨基丁酸产能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到抑制神经冲动的作用。

关于GABA的产能,这主要取决于人体内GABA的合成和释放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与GABA的合成和释放有关,可能会影响个体的GABA 产能。

2. 营养因素: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6和锌等对GABA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3. 环境因素:压力和睡眠等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GABA的产能。

需要注意的是,GABA的产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不仅仅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

另外,虽然GABA的产能与个体的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但增加GABA的产能可能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等,不过在采取任何增加GABA产能的方法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 cl-内流,突触后膜电位不发生变化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 cl-内流,突触后膜电位不发生变化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 cl-内流,突触
后膜电位不发生变化
这个描述是关于突触传递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

在神经系统中,GABA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表面的对应受体结合。

当GABA与其受体结合时,会导致一个易透过通道的Cl-离子通道打开。

这会使Cl-离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产生一个Cl-内流。

由于Cl-离子在生理条件下是突触后膜内的主要负离子,其内流会使细胞内部的电位更加负。

因此,尽管GABA的作用是与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但由于Cl-是负离子,这个电位变化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保持相对恒定,即不发生明显变化。

总结起来,GABA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而突触后膜的电位维持相对稳定,这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抑制性调节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 衍生试剂:异硫氰酸苯酯(PITC):甲醇:乙醇: 三乙胺:水= l:6:l:l:l(v:v:v:v:v);需 新鲜配制。
样品衍生:取GABA标准液或样品液20μl 注入 玻璃试管中,冷冻干燥,然后加入干燥液10μl 【甲醇:1.0mol/L醋酸钠:三乙胺= 2:2:l (v:v:v)】,再一次冻干,再加入20μl衍生化 试剂,室温衍生20min后经冻干置冰箱4℃保存。 10μl进样。
Chung等人用AQC柱前衍生,检测发芽谷 物中GABA含量,实验发现,发芽谷物在 氮气中储存可以提高其GABA含量,12小 时处理后浓度是处理前四倍,从3.7mg/L增 加到14.3mg/L。
1.高效液相法中各衍生试剂优缺点比较
衍生 邻苯二 试剂 甲醛 (0PA) 2,4-二硝基氟苯 (FDNB) 异硫氰酸苯酯 (PITC) 具有稳定、不 产生水解和不 形成多级衍生 物。 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 亚氨基甲酸酯 AQC衍生物非常 稳定,而且反 应后过剩的衍 生试剂以及副 产物不产生干 扰,无需除去。
CHO
+ SH-CH2-CH2-OH + NH2-CH2-CH2-CH2-COOH
CHO
H-CH2-CH2-CH2-COOH
衍生剂的配制:称取10mgOPA,加0.5ml甲 醇溶解后,加入2ml 0.4mol/L硼酸盐缓冲液 (pH9.4)和30μl 2-巯基乙醇,此衍生剂溶液可 保持2d。 样品衍生:取样品或标准溶液10μl,加入上述 溶液100μl, 混匀,反应1min后进样。
γ-氨基丁酸(GABA)的分布 及测定方法
周青 2110805057 生物化工 导师:汪钊教授
目录
☻分布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测定方法 薄层色谱 纸电泳法 纸层析法 比色法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归纳和总结
分布
在动物体内,GABA主要分布于神经组织中, 在哺乳动物的脑组织内分布最为集中,其含量 是单胺类含量的1000倍,而在外围器官中含量 很少。在植物体内,GABA是细胞自由氨基酸 库的重要组分,胞液中有几种构型,可形成类 似脯氨酸的环状结构。高等植物组织中GABA 含量通常在0.3~32.5μmol/g之间,超过许多 蛋白质类氨基酸的含量。
比色法
方法:先做GABA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 GABA标准液0.4ml,加0.2mol/L(pH 9.0)硼 酸盐缓冲液0.6 mL,摇匀,加5%苯酚溶液2mL, 摇匀,加质量分数6%次氯酸钠溶液1mL,摇匀, 放人沸水浴加热5min,立即置冰浴中5min,待 溶液出现蓝绿色后,加入2.0mL60%酒精,进 行波谱扫描,在最大吸收峰处测定溶液的吸光 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GABA的含量为横坐 标,绘制标准曲线。把处理的样品按以上方法 测吸光度,求出样品中GABA的含量。
GABA γ -氨 与邻 基丁 苯二 酸与 甲醛 一些 反应, 化学 生成 物质 稳定 衍生 具有 反应, 电化 生成 学活 稳定 性的 的荧 衍生 光物 物。 质。
薄层色谱
方法:展开剂是正丁醇:醋酸:水=4:1:1。分 别吸取5μl γ-氨基丁酸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洗脱液, 点于自制的硅胶薄层板上, 以正丁醇:醋酸: 水体积比为4: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用体积分数0.2%茚三酮乙醇溶液显色,105℃烘 数分钟,直至获最大斑点,用Camag TLC scanner 3 扫描仪扫描。扫描条件为:反射式双 波长锯齿扫描,扫描波长λS=515nm,参比波长 λR=680nm,狭缝50×0.45 mm。
带电 用一定 利用 的 的溶剂 苯酚 γ 系统展 和次 氨基 开,利 氯酸 丁酸 用不同 钠与 于纸 物质在 游离 上在 固定相 氨反 外电 中的分 应显 场作 配系数 色。 用下 不同, 定向 而使混 移动, 合样品 从而 达到分 达到 离的层 分离 析方法。 目的。
利用各种氨 基酸的两性 离子特性、 极性和分子 大小等性质 的不同,使 用阳离子交 换树脂进行 色谱分析, 采用不同pH 和离子强度 的缓冲溶液 依次进行洗 脱。
优点 衍生步 硝基苯与氨基结 骤简单、 合牢固,不易被 反应速 水解,故衍生物 度快、 较为稳定。 剩余试 剂不干 扰测定。 缺点 衍生物 FDNB有毒,衍生 不稳定, 化反应副产物二 需快速 硝基苯酚干扰保 进样。 留时间相近的 2,4—门的衍生 装置在无水状 态下进行,还会 降低分析柱的 使用寿命。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方法:以日立835—30型氨基酸分析仪为例,先 按仪器说明配制缓冲溶液及茚三酮溶液,标准 GABA溶液用0.02mol/L盐酸配制成不同浓度, 测得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把处理的样品按以 上方法峰面积,求出样品中GABA的含量。
张华和何轶通过此方法测得南瓜中GABA 含量为2.956%和沙棘果汁GABA含量为 13.4mg/100ml。Chen和Komatsuzaki也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发酵牛奶中GABA 含量和发芽糙米经过浸泡和厌氧处理后 GABA含量,结果显示用乳酸菌发酵的牛 奶和发芽糙米处理后GABA含量为80.6mg/ 100g 和24.9 mg/100 g。
纸电泳法
方法:取上清液用于点样于滤纸上,以标准GABA溶 液做对照,在电压300V、室温条件下电泳60min,电 泳缓冲液为吡啶-冰醋酸混合溶液[吡啶:冰醋酸:蒸 馏水(体积比)=2:2:121,pH4.7]。电泳完毕后取出 电泳纸,水平摆放,室温下自然晾干,再在80℃电烘 箱中风干。用喷雾法向电泳纸上均匀喷洒显色剂,于 电热恒温干燥箱中90℃烘10 min,即显出在有氨基酸 区域呈紫红斑点的层析图谱。将与GABA标准品位置 一致的斑点剪下,加4ml洗脱液[洗脱液V(0.1%硫酸铜 溶液):V(75%乙醇溶液)=1:19]洗脱90min,在520nm 波长处比色测定洗脱液的吸光度。
纸层析法
方法:展开剂V(正丁醇):V(醋酸):V(水)=4:1: 3,茚三酮溶解于展开剂中,质量浓度为0.4g/L, 在展开过程中,茚三酮随着展开剂沿滤纸向上移 动。点样后的滤纸条在展开剂中展开、风干显色, 将与标准品位置一致的斑点剪下,用洗脱液[V(1 g/L硫酸铜):V(体积分数75%乙醇)=2:38]洗 脱,520nm处比色测定。
2.GABA测定方法比较
测定 薄层 纸电泳法 纸层 方法 色谱 析法 比色法 氨基酸 分析仪 测定 毛细管 高效液 电泳- 相色谱 电化学 法
优点 灵敏 无需昂贵 简单、 设备简单, 准确、 灵敏度 精确度 度高,试剂,普 有效 操作简便, 简便、 高、成 和灵敏 检测 通实验室 和费 经济,快 省时, 本低、 度高。 方便。即可实现。 用低 速、具有 稳定性 试剂用 廉的 良好的精 好,因 量少。 方法。 密度和准 此被大 确度。 量使用。
孟祥勇采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 测定发芽前后糙米中GABA的含量,结果 显示: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由5.01 mg/ 100g提高到35.03mg/100g。
γ-氨基丁酸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 衍生
N=C=S +
NH2-CH2-CH2-CH2-COOH
NH-C=S
NH
CH2-CH2-CH2-COOH
陈文琼等人用此方法,利用Venusil—AA氨 基酸分析柱(250mm ×4.6mm,5μm),用 二元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05mol/L醋酸 钠溶液(pH=6.5),流动相B为乙腈-水(80: 20),检测波长为248nm,得到γ-氨基丁酸的 检测浓度在2.056~12.336μg/ L范围内与峰 面积积分值呈较好的线性关系。Barcina和 Kuo等人也用此方法检测奶酪和豆类中氨基 酸含量,发现有GABA存在。
高效液相色谱法
γ-氨基丁酸与邻苯二甲醛(OPA)衍生
γ-氨基丁酸与2,4-二硝基氟苯(FDNB) 衍生 γ-氨基丁酸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 γ-氨基丁酸与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 亚氨基甲酸酯(AQC)衍生
返回目录
γ-氨基丁酸与邻苯二甲醛(OPA)衍生
SH-CH2-CH2-OH
γ-氨基丁酸与2,4-二硝基氟苯 (FDNB)衍生
样品衍生化及预处理:以1%FDNB的乙腈溶液作为衍 生剂,取配制好的标准GABA溶液或待测样品1mL置 于10mL棕色量瓶中,加入0.5mol/L NaHCO3 (pH=9.0)溶液1mL,再加入1%2,4-二硝基氟苯的乙 腈溶液1mL,置于60℃水浴中暗处加热1h后取出,冷 却,添加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混匀,过 0.45μm滤膜。不用时样品于4℃下避光保存。
返回
测 定 方 法
薄层色谱
纸电 纸层析 比色 氨基酸分析 泳法 法 法 仪测定
毛细 管电 泳-电 化学 检测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
用一定波 长的光照 射在经薄 层层析后 的层析板 上,对具 有吸收或 能产生荧 原 光的层析 理 斑点进行 扫描,用 反射法或 透射法测 定吸收的 强度,以 检测其浓 度。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
该方法使用比较少。孔令瑶用亚硫酸钠替 代硫醇试剂使GABA与OPA反应,生成稳 定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衍生物,然后采用毛 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法测定发芽 黑米胚芽中GABA的含量。他以自制碳圆 盘电极为工作电极,以50mmol/L的硼砂硼酸缓冲液为运行缓冲液,采用电动进样, 检测池为阴极电泳槽。
陈海军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紫外检测发 酵液中GABA浓度,在254nm处有最大吸收峰。 杨胜远采用7%(V/V)乙酸水溶液对发酵醪进行 预处理,以异硫氰酸苯酯为衍生剂,用反相 C18柱为分离柱,柱温27℃,阶段洗脱,在 254nm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酵醪中的 GABA获得了很好的分离,GABA在0~1.5 mmol/L内线性相关性好,其线性方程 为:y=14106.5713x-258.2493(r=0.9993)。
表一 富含GABA植物
物料 谷物类 糙米 胚芽 处理后米胚芽 发芽糙米(处理后) 米糠 米糠水提取液 米糠水提取液酸水解液 根茎叶类 桑叶 茶鲜叶(CO2气体嫌气处理5h) 乌龙茶(先萎凋,后嫌气处理) 红茶(先萎凋,后嫌气处理) 贵州苦丁茶 鲜蕨 天 花 粉 原 料 栝楼根 川贵栝楼根 王瓜根 长猫瓜根 菠菜 土豆 红薯 山药 羽衣甘蓝 GABA含量 3.8mg/100g 25.4 mg/100g 350~400 mg/100g 40.00 mg/100g 10.90 mg/100g 0.125 mg/100ml 0.253 mg/100ml 226.0 mg/100g 180.2 mg/100g 245.9 mg/100g 176.5 mg/100g 7.130 mg/100g 235.2 mg/100g 0.200% 0.490% 0.860% 0.240% 414 nmol/g 166 nmol/g 137 nmol/g 129 nmol/g 122 nmol/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