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概述)PPT演示课件

盖里瓦楞椅子
构成主义作品
5、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办人 兼校长格罗佩斯的教学,为国 立建筑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 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 格,即分解形体后再组构新的 形态。这种理性的科学设计法 则奠定了立体构成教学的基础。
格罗佩斯
包豪斯----首将三大构成引入现代设计教育,为适应现代 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设 计教育体系,开设了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 业设计课、理论课以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 程,培养了大批有美术技能及科技应用技能的现代设计师。
立体构成
第一节 构成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学习目的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 第五节 立体构成与设计Leabharlann 概述第一节 构成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构成” (construction)是什么? 1、构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形成、
造成”的意思。 2、构成----是一个现代设计用语,表示一种现代设计
三、光影感
立体造型在有光源的情况下才 能看得到。而在光的照射下,必定 会产生阴影,这阴影包括自影和落 影,这一特点只有立体形态才具有。
第五节 立体形态构成与设计
作为基础课程的立体形态构成与 今后的设计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立体形态构成为设计提供 了广泛的发展基础。
其次,立体形态构成可以为设计 积累大量的素材。
6、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 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结构主 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 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 活动的手段,解构主义实质是对 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共147张PPT)

三维形态与二维造型之间的区别在与,三维形态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外形,由于比二维造型 多了一个维度,就要求不仅具有前面,而且具有侧 面,上面、下面、后面等多视点、多角度的造型意 识,视点和造型的增加,也大幅度地扩展了造型的 表现领域。三维立体造型和二维造型另一个重要区 别在于,三维造型是要具备能承受地心引力的力学 性坚实结构,部分还须有抵抗风、雨、雪、地震等 各种外力影响的能力,如各种建筑等。此外,在立
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 从空间角度来讲,直观的处于可见状态的形态,称为积极形态;
由实体限定的空间,我们称为消极形态〔即空间形态〕;
任何形态都是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的组合体 ;
实体是主体形态具有积极意义的充实空间,虚体是空间形态,是具有消极意义的 形态。
2
形态要素
点
要素 构成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一种表达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不管 它的大小、厚度、形状怎样,只要它同周围其他形态相比具有 凝聚视线和表达空间位置的特性,是最小的视觉单位,我们就 可以称之为“点”。也就是说,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因为在 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意义上的点,而只能是一 种相对的比较。 点在视觉感受中具有凝聚视线的特性,所以“点”的造型很容 易导致我们的视觉集中在它身上 。
1
平面到立体
概论 立体
目的——为什么研究立体构成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应该掌握观察立体、创造 立体、把握立体方法,培养立体创造的创新意识, 熟练运用各种材质,创造出富有美感和实用功效的 立体造型。
2
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概论 对象
对象——研究内容
立体构成的对象分为三方面:
一、“构成 ”形态的基本要素,如点、线、 面、体、空间等。
形态 材料 结构
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 从空间角度来讲,直观的处于可见状态的形态,称为积极形态;
由实体限定的空间,我们称为消极形态〔即空间形态〕;
任何形态都是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的组合体 ;
实体是主体形态具有积极意义的充实空间,虚体是空间形态,是具有消极意义的 形态。
2
形态要素
点
要素 构成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一种表达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不管 它的大小、厚度、形状怎样,只要它同周围其他形态相比具有 凝聚视线和表达空间位置的特性,是最小的视觉单位,我们就 可以称之为“点”。也就是说,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因为在 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意义上的点,而只能是一 种相对的比较。 点在视觉感受中具有凝聚视线的特性,所以“点”的造型很容 易导致我们的视觉集中在它身上 。
1
平面到立体
概论 立体
目的——为什么研究立体构成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应该掌握观察立体、创造 立体、把握立体方法,培养立体创造的创新意识, 熟练运用各种材质,创造出富有美感和实用功效的 立体造型。
2
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概论 对象
对象——研究内容
立体构成的对象分为三方面:
一、“构成 ”形态的基本要素,如点、线、 面、体、空间等。
形态 材料 结构
立体构成PPT课件

11
3.块材 在构成中所使用的块材有石膏、木头、金属、泡沫、
塑料、胶泥、石头等块件,以及用板材封闭而成的构 件。 块材 既不具备线材的锐利轻快感,又没有板材的扩张 延伸走势,所以给人稳重和安定感,且具有充分的抵 御外力的耐压感觉。
不论是刻意制造出来的块件,或是现成的器件,在构 成练习中都可以充分利用。
立体构成
1
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延续和转化。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基础 研究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采用各种天然或人 工的材料进行形态机能 和构造等一系列的基础训练。 立体构成的空间要素是表现与平面构成透视不同的 的原理。
2
目的: (1)培养造型的构思能力
13
1、分割构成
分割构成是在一个形态上,运用美学法则和视觉构 造原理进行多种分解、切割、折叠、粘合等,使之变成 若干个相等的新形态、一个美的整体。分割构成是形体 的一个变形运动过程,是形体的破坏、分解再重组的过 程。
2、组合构成
组合构成 是更有效地、更合理地利用进行各种美的 构成。它是将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元体有机地 结合成一个新的形体,以求得整体美,组合构成是形体 在空间延伸的运动形式,是形体的聚合和创造过程。
(2)培养立体感觉 (3)提高表现技巧 掌握立体造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 为设计实践打下基础。
3
一、概念要素: 立体构成: 在三次元空间的造型活动中,运用各种 材料,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成美的物体。
立体构成的空间性质离不开线、面、块三个基 础形态,线、面、块三个造型要素之间没有绝对的 界限,并存在着一个连续循环的关系。
10
2.板材 立体构成训练所使用的板材有纸、木、金属、塑料板、
3.块材 在构成中所使用的块材有石膏、木头、金属、泡沫、
塑料、胶泥、石头等块件,以及用板材封闭而成的构 件。 块材 既不具备线材的锐利轻快感,又没有板材的扩张 延伸走势,所以给人稳重和安定感,且具有充分的抵 御外力的耐压感觉。
不论是刻意制造出来的块件,或是现成的器件,在构 成练习中都可以充分利用。
立体构成
1
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延续和转化。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基础 研究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采用各种天然或人 工的材料进行形态机能 和构造等一系列的基础训练。 立体构成的空间要素是表现与平面构成透视不同的 的原理。
2
目的: (1)培养造型的构思能力
13
1、分割构成
分割构成是在一个形态上,运用美学法则和视觉构 造原理进行多种分解、切割、折叠、粘合等,使之变成 若干个相等的新形态、一个美的整体。分割构成是形体 的一个变形运动过程,是形体的破坏、分解再重组的过 程。
2、组合构成
组合构成 是更有效地、更合理地利用进行各种美的 构成。它是将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元体有机地 结合成一个新的形体,以求得整体美,组合构成是形体 在空间延伸的运动形式,是形体的聚合和创造过程。
(2)培养立体感觉 (3)提高表现技巧 掌握立体造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 为设计实践打下基础。
3
一、概念要素: 立体构成: 在三次元空间的造型活动中,运用各种 材料,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成美的物体。
立体构成的空间性质离不开线、面、块三个基 础形态,线、面、块三个造型要素之间没有绝对的 界限,并存在着一个连续循环的关系。
10
2.板材 立体构成训练所使用的板材有纸、木、金属、塑料板、
立体构成教学课件

在日本,构成教育的确立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直接来
自德国的包豪斯基础造型教育的影响.曾在包豪斯学习过的水谷武彦回国 后.把包豪斯的构成教学也带回了日本,并应用在日本的设计教学中。另 一影响因素是来自俄罗斯的构成主义。 日本的构成教育萌芽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发展却在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9年,构成教育才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得到普及。这为以后的日本现代 设计奠定良好基础,使日本的现代设计很快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国的韦玛,现代设计教育先驱华尔塔· 格罗毕斯(Walter Gropius)把韦玛 的工艺学校和韦玛的美术学院合并而创立包豪斯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所 设计学院,同时,开创了人类史上设计教育的新纪元。 在瓦西里· 康定斯基(wasssilY Kandinsky)、保罗· 克利(Paul Klee)。 莫霍里· 纳吉(Moholy-Nagy)三位杰出的造型 教育大师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在校长
构成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现在风格派(De Stijl)与构成主
(Constructivism)运动中。1918年,荷兰的一些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 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强调几何单体的组合造型,并且单体在造型中 仍然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 性。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一批先 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前卫艺术和设计 运动,被称为构成主义。构成主义
教育已基本在大中专院校普及,并已基本确定了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科目。 构成教学与其他美术基础教学在内容上有所不同,构成教学不简单是 美术技能的训练,更注重于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构成理论 的系统学习,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与风格,引导严谨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提升审美判断力和创造能力。
• 1.认识三维形态
立体构成课件完整版

雕塑与装置艺术
雕塑与装置艺术是立体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艺术家 们通过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和 深刻内涵的立体艺术作品。
2023
PART 02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REPORTING
点、线、面、体
• 点: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具有聚集视线和标明位置的作用。点在空间中 可以起到标明、强调和突出的作用,通过点的疏密、大小、明暗和层次等变化, 可以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二:《海洋之心》
该作品以废弃塑料瓶为材料,通过切割、打 磨和组合等手法,创作出一件具有环保主题 的立体构成作品。作品呈现出一颗晶莹剔透 的“海洋之心”,呼吁人们关注海洋生态问 题。该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意和环保意 识,也体现了立体构成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三:《星空遐想》
作品一:《空间之塔》
该作品以钢材和玻璃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的构造和光影效果,展现了立体构成的 独特魅力。作品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地,引导观者思考空间与人的关系。
经典作品欣赏
作品二:《流动的水滴》
这是一件以金属丝为主要材料创作的立体构成作品。作者通过精细的编织和弯曲处理,将金属丝塑造成水 滴的形态,呈现出一种流动、轻盈的美感。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材料的精湛掌控力,也体现了立体构成 的无限可能性。
韵律
韵律是指图形或物体在视觉上的起伏变化。 与节奏不同,韵律更加关注于元素之间的起 伏和变化。在立体构成中,韵律可以使作品 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景观设计 中,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和植物的疏密变化 可以创造出韵律感。
2023
PART 06
立体构成作品欣赏与解析
REPORTING
经典作品欣赏
雕塑与装置艺术是立体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艺术家 们通过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和 深刻内涵的立体艺术作品。
2023
PART 02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REPORTING
点、线、面、体
• 点: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具有聚集视线和标明位置的作用。点在空间中 可以起到标明、强调和突出的作用,通过点的疏密、大小、明暗和层次等变化, 可以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二:《海洋之心》
该作品以废弃塑料瓶为材料,通过切割、打 磨和组合等手法,创作出一件具有环保主题 的立体构成作品。作品呈现出一颗晶莹剔透 的“海洋之心”,呼吁人们关注海洋生态问 题。该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意和环保意 识,也体现了立体构成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三:《星空遐想》
作品一:《空间之塔》
该作品以钢材和玻璃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的构造和光影效果,展现了立体构成的 独特魅力。作品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地,引导观者思考空间与人的关系。
经典作品欣赏
作品二:《流动的水滴》
这是一件以金属丝为主要材料创作的立体构成作品。作者通过精细的编织和弯曲处理,将金属丝塑造成水 滴的形态,呈现出一种流动、轻盈的美感。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材料的精湛掌控力,也体现了立体构成 的无限可能性。
韵律
韵律是指图形或物体在视觉上的起伏变化。 与节奏不同,韵律更加关注于元素之间的起 伏和变化。在立体构成中,韵律可以使作品 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景观设计 中,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和植物的疏密变化 可以创造出韵律感。
2023
PART 06
立体构成作品欣赏与解析
REPORTING
经典作品欣赏
立体构成完整PPT课件

.
18
.
19
二、立体构成要素
□ 2、线的特征: □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水平线,重直线
,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孤线,螺旋线 ,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类。
.
20
二、立体构成要素
□ 2、线的特征: □ A、直线 □ 1垂直线 水平线 斜线 □ 2折线 辐射线
.
21
直线的基本属性为简洁、明确、有力度、强硬、 规范、工业感和速度感。
.
66
三、立体构成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 线材的构成 □ 二、 软线材的构成 □ (一)线群结构
.
67
.
68
三、立体构成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 线材的构成 □ 二、 软线材的构成 □ (二)线织面结构
.
69
.
70
.
71
.
72
三、立体构成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 线材的构成 □ 二、 软线材的构成 □ (三)自垂结构
.
44
三、立体构成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 线材的构成 □ 一、硬线材的构成 □ (一)连续构成 □ 选择有一定硬度的金属丝或其它线性材料
,做构成时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自 由构成,使其产生连续的空间效果。
.
45
通过一根连续的、没有节点的直线或曲线在一定 的空间中进行高低错落的扭曲与穿插构成的空间 形态。
一是"构成 "形态的基本要素,如点、线 、面、体、空间等。
.
9
一、 概述
□ 2、立体构成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 立体构成的对象分为三方面:
二是制作形态的材料,如木材、石材、 金属等。以及随之而来的加工工艺等这样 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 ppt课件

立体构成 PPT 课件
目录
• 立体构成概述 • 立体构成的要素 •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立体构成的创作方法 • 立体构成的实践应用
01
立体构成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三维空间中形态创造与组合的学科 ,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出具有三维感的立体 造型。
特点
立体构成强调形态、空间、色彩、质感等方面的综合运 用,注重创意和审美,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
面
面
在立体构成中,面是由无数条线 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排列而成
的。
面的类型
平面、曲面等都是常见的面类型。
面与空间的关系
面可以用来表现立体形态的表面特 征,同时也可以用来创造空间感。
体
01
02
03
体
在立体构成中,体是由无 数个面按照一定的方向和 顺序排列而成的。
体的类型
几何体、有机体等都是常 见的体类型。
立体构成能够丰富产品的外观和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中的立体构成
将立体构成应用于景观、室内、建筑等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创造出具有空间感 和美感的艺术作品。
立体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立体构成能够增强空间的表现力,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中的立体构成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将形态、线条、块面等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具有三维空 间的雕塑作品。
空间构成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封闭性,强调通过空间的变化和组合来创造视觉冲击 力。
空间构成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如建筑、雕塑、装置艺术等。
05
立体构成的实践应用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中的立体构成
目录
• 立体构成概述 • 立体构成的要素 •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立体构成的创作方法 • 立体构成的实践应用
01
立体构成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三维空间中形态创造与组合的学科 ,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出具有三维感的立体 造型。
特点
立体构成强调形态、空间、色彩、质感等方面的综合运 用,注重创意和审美,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
面
面
在立体构成中,面是由无数条线 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排列而成
的。
面的类型
平面、曲面等都是常见的面类型。
面与空间的关系
面可以用来表现立体形态的表面特 征,同时也可以用来创造空间感。
体
01
02
03
体
在立体构成中,体是由无 数个面按照一定的方向和 顺序排列而成的。
体的类型
几何体、有机体等都是常 见的体类型。
立体构成能够丰富产品的外观和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中的立体构成
将立体构成应用于景观、室内、建筑等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创造出具有空间感 和美感的艺术作品。
立体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立体构成能够增强空间的表现力,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中的立体构成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将形态、线条、块面等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具有三维空 间的雕塑作品。
空间构成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封闭性,强调通过空间的变化和组合来创造视觉冲击 力。
空间构成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如建筑、雕塑、装置艺术等。
05
立体构成的实践应用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中的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课件 最全版

二、稳定与秩序Βιβλιοθήκη 稳定分实际物理的稳定和视觉心理的稳定。物理稳定是视觉心理稳定的经验基础,对称和均衡的构成形式 是稳定表现的常用形式。秩序是形态的整体与整体及局部之间内在的一种稳定关系,形体整体中各局部所 共同的因素,是各局部形成统一的关键因素,由此形成整体统一的秩序。稳定是形体整体的量和力的协调 关系,秩序是形体群集的组织关系;稳定是定性分析,秩序是定型、定量分析;稳定和秩序均是造型的视 觉组织原理和群化法则。
二、关系要素
关系要素就是物体的数量(多少)、距离(远近)、方向(垂直、倾斜)、动静(运动、流动)、硬软、位置、 色彩、肌理、曲直、粗细、强弱等。
三、材料要素
材料是立体物体的外在形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如木材、竹子、石头、铁、泥土等,各种材料 都有复杂的性质,是表现立体构成的载体,表面有不同的质感。
四、形式要素
任何艺术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法度,在立体构成中表现时,有重复、渐变、特异、近似、对称均衡 等构成形式,在组合关联时有稳定秩序、对比统一、节奏韵律、比例协调等构成法则,在构成组织 成型时有放射式、网格式、线型式、旋转式等构成结构。
一、点元素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元素
立体构成中的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立体形态。现实中的点是有长、宽、高的实体,具有形状、大 小、色彩、肌理和量感,是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同时它具有相对性,由于观看距离的 原因,点的概念会发生变化,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和大小,是与周围环境相对而言的。
量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物理量与心理量。物理量指形态的大小、多少、材料质地等因素造成的可 以测量和把握的实际重量。心理量是物理量向精神量的转化,是视觉心理对形态内力的运动和变化, 是形态内力运动变化给人心理上形成的量的感受。心理量与物理量呈现出同形不同质、同量不同质的 关系,立体构成中的量感主要是指立体形态的心理量与物理量被知觉感受后心理上综合产生的力和量, 形态的本质是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 世 界 国 际 纪 念 塔
费 拉 基 米 尔
——
构成教育的形成、发展却在包豪斯学院。谈到设计类教学的历史沿革, 几乎无一例外地会提及到包豪斯学院,构成教育也是如此。
包豪斯(Bauhaus)学院是以建筑为主的设计学院。1919年4月1日在德 国的韦玛,现代设计教育先驱华尔塔·格罗毕斯(Walter Gropius)把韦玛 的工艺学校和韦玛的美术学院合并而创立包豪斯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所 设计学院,同时,开创了人类史上设计教育的新纪元。
•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术创作设计课。 学习这门课程的重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它是以抽象的形式语言去表现社会现象和自然形态。在现代艺术 美学中,这种构成的抽象美是传统艺术具象美的升华,是人类在总结了历 史美术的发展规律基础上产生的,是时代变革、 人的心理空间不断扩展所 决定的新的思维方式。 2) 培养三维立体感觉,把握物体的体积量感。对各种形态的造型进行“简 化”,以最简单的方式简化到几何形块中去,用立方体、圆锥体、球体、 矩形体等形状来塑造实践。
立体构成的发展沿革
• 二、立体构成的发展
1.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后期印象派代表 画家保罗·塞尚得出了视觉世界的 物体都是由几何体构成的结论。 到了20世纪20年代,瓦西 里·康定斯基开创了抽象绘画的先 河,将构成事物形态最基本元素点、 线、面、体、色等直接应用到绘画 中,成为画面中的视觉符号。
构成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现在风格派(De Stijl)与构成主 (Constructivism)运动中。1918年,荷兰的一些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 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强调几何单体的组合造型,并且单体在造型中 仍然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 性。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一批先 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前卫艺术和设计 运动,被称为构成主义。构成主义 和风格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 色彩的构成效果。
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与要求
1.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关系 联系的是:
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 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 的规律。 区别的是: • 立体构成是三维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 成,三维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 外形。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 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 • 立体构成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 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 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 1.认识三维形态 • 我们生长在一个具有长度、宽
• 度和深度的空间里,我们称之为 • 三度空间(三维空间),从自然 • 界的日月星辰到山川河流,从我 • 们居住的建筑到日常生活用品, • 都属于三维物质形态,也就是我 古根海姆博物馆
三宅一生服装设计
3) 掌握立体形态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线、面的造型手段。因为任何形体都 可还原到点、线、面的构成中,并且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地去变化进 行。既可表现形态造型实体,又可表现实体中的空洞虚体,还可表现与实体间 隔的环境空间构成体。
4) 运用综合材料,选择 加工工艺,把握形态传递 方式。立体构成的材料很 多,往往在取用之前需要 冷静地分析,才能燃烧起 创作热情和有梦幻般地超 前意识,同时在现实构造 过程中还需具有应变能力。
在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silY Kandinsky)、保罗·克利(Paul Klee)。 莫霍里·纳吉(Moholy-Nagy)三位杰出的造型 教育大师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在校长 格罗毕斯的大力支持下,构成教学逐渐在包 豪斯占据了主要地位。我们现在的构成课程 就是在包豪斯开始得到初步的确立。
第一章、立体构成的概论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对形体、形状、大小、质感、色彩、体积、容积、光影 等要素在三维空间中的组织和关系的研究。本课程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对 立体形态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造型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空间意识。
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 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的形体。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 法则,其任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日本的构成教育萌芽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发展却在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9年,构成教育才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得到普及。这为以后的日本现代 设计奠定良好基础,使日本的现代设计很快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的构成教育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 放的逐步深入,在国外工业设计思潮的影响下,构成教育也逐步进入我国。 首先,在南方,广州美术学院的尹定邦开设了色彩构成课程。随后,陈珏 盛和辛华泉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先后开设了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20世纪2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就是建筑师格罗佩斯把德国魏玛手工 艺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起来,成 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
包豪斯学院的成就对整个20世纪设计 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 现代造型教育的奠基人。
在日本,构成教育的确立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直接来 自德国的包豪斯基础造型教育的影响.曾在包豪斯学习过的水谷武彦回国 后.把包豪斯的构成教学也带回了日本,并应用在日本的设计教学中。另 一影响因素是来自俄罗斯的构成主义。
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构成教育经历10年左右的培育,我国的构成 教育已基本在大中专院校普及,并已基本确定了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科目。
构成教学与其他美术基础教学在内容上有所不同,构成教学不简单是 美术技能的训练,更注重于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构成理论 的系统学习,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与风格,引导严谨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提升审美判断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