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惊弓之鸟【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成语名字】惊弓之鸟【汉语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成语解释】曾受过箭伤,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会惊惧的鸟。
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
典出《战国策.楚策四》。
【成语典故】《战国策.楚策四》天下合从。
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
”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
”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
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今临武君1尝为秦孽1,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成语注解】1、更羸:战国时代魏国人,生卒年不详,擅长射箭。
2、魏王:战国时代魏国国君,未知确指何人。
3、京台:高台;京,高。
一说:台名。
4、下:使落下。
5、有间:不久;有一会儿。
6、孽:言有伤痛,如孽子身有隐痛。
7、徐:缓慢。
8、故疮:旧伤。
9、息:消除;痊愈。
10、至:一本作“去”,当从之。
11、临武君:楚国将领,生卒年不详。
12、秦孽:言尝败于秦。
其事未详。
【成语出处】1、《晋书.卷七一.王鉴列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鉴之所甚惧也。
”2、《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方氏本是惊弓之鸟,听见官司两字,十分害怕。
”3、《歧路灯.第八一回》:“绍闻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
”【成语用法】语义说明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
使用类别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惊弓之鸟造句】1、敌军连吃几次败仗,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2、对方虽是惊弓之鸟,也得注意他们的动向。
3、被释放的肉票,像惊弓之鸟,带着仓惶的眼神。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弓),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人们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wèi]巧记:见“鬼”矮半截(委)。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shè]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jià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字歌:竹枝用刀剪拿来做弓箭前下有四点慢慢用火煎5 【猎】读音:猎[liè]巧记:猜错一半(犭)(昔)。
字义:①打猎,捕捉禽兽②搜寻组词:①打猎猎户狩猎渔猎②猎奇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打猎。
笔顺:“犭”弯钩弯势不宜过大;“昔”上横短下横长。
字歌:带犬去打猎飞鸟有喜鹊用心去珍惜人来把书借6 【雁】读音:雁[yàn]巧记:“厂”里有一人(亻),人后有一(隹)。
惊弓之鸟文言文翻译

惊弓之鸟文言文翻译
惊弓之鸟,乃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中的故事。
原文为:“有鸟焉,其名为鸮,夜飞而昼伏,食蚊虻而饮露,不食五谷,不饮江湖,自以
为得志。
一日,鸮飞于空中,适逢弓人射之,箭未及而鸮已惊,遂堕
于地。
弓人拾之,曰:‘此鸟何为惊也?’旁人曰:‘此鸟曾被射伤,故见弓即惊。
’弓人曰:‘然则此鸟非惊弓,乃惊弓之鸟也。
’”
翻译成现代汉语,故事大意如下:
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鸮,它在夜晚飞行,在白天休息,以蚊子和苍蝇
为食,喝露水,不吃五谷杂粮,不喝江河湖泊的水,自认为生活得很
自在。
有一天,鸮在天空中飞翔,恰好遇到一个射箭的人向它射箭,
箭还没有射到,鸮就已经感到惊恐,结果从空中坠落到地上。
射箭的
人捡起它,说:“这只鸟为什么会惊慌呢?”旁边的人说:“这只鸟
曾经被箭射伤过,所以一看到弓箭就感到惊恐。
”射箭的人说:“那么,这只鸟并不是因为弓箭而惊慌,而是因为它是一只曾经被弓箭惊
吓过的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旦经历过某种惊吓,即使是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反应。
惊弓之鸟歇后语

惊弓之鸟歇后语
1、惊弓之鸟——心有余悸;远走高飞
1、飞进林子的鸟——抓不住
2、出头的鸟——先挨打
3、金弹打飞鸟——因小失大
4、断了翅膀的鸟——飞不高
5、小鸟人笼——身不由己
6、小鸟展翅——飞也飞也;非也非也
7、鸟枪换炮——越变越好;越来越好;越来越神气
8、惊弓之鸟——心有余悸;远走高飞
9、啄木鸟——小嘴硬
10、寒号鸟学艺——得过且过
11、爱叫的鸟——不做窝
12、牛羊人圈鸟落窝——各得其所
13、房梁上逮鸟——不好捉摸;难捉摸
14、啄木鸟屙薄屎——身软嘴是硬的
15、啄木鸟披蓑衣——嘴尖毛长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6、笼里的鸟——有翅难飞;随你逗
17、鸟类吃食——不得不低头
18、百鸟展翅——各显其能
19、出笼的鸟儿——有去无回
20、啄木鸟死在树洞里——吃了嘴的亏;全坏在嘴上
21、芭蕉叶上的鸟蛋——好景不长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惊弓之鸟成语意思解释

惊弓之鸟成语意思解释惊弓之鸟,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g gōng zhī niǎo,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惊弓之鸟的详细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惊弓之鸟成语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二、惊弓之鸟成语近义词心有余悸[ xīn yǒu yú jì ]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
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漏网之鱼[ lòu wǎng zhī yú ]比喻侥幸脱逃的罪犯、敌人等。
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见于《风俗通义·怪神》)。
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伤弓之鸟[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1/ 4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惊弦之鸟[ jīng xián zhī niǎo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同“惊弓之鸟”。
三、惊弓之鸟成语造句1、惊弓之鸟飞不远,惧败之人业不大。
2、敌人吃了败仗,如同惊弓之鸟、仓皇逃窜。
3、强烈地震后,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稍有震动,就争先恐后地向外逃。
4、那些被打败的侵略者,有如惊弓之鸟,听见鞭炮声也慌忙逃窜。
5、通告发出之后,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去坦白自首。
6、他听了,像惊弓之鸟一样马上逃跑了。
7、小偷在偷车的时候,保安突然出现,他就象只惊弓之鸟一样到处乱窜。
8、在公安部门的追捕下,坏人们如惊弓之鸟一样到处乱跑。
9、方才喘一口气,伏兵又现,这群惊弓之鸟吓得抱头鼠窜,各自逃命。
10、敌军连吃几次败仗,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11、被释放的肉票,像惊弓之鸟,带着仓惶的眼神。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弓),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人们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wèi]巧记:见“鬼”矮半截(委)。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shè]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jià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0惊弓之鸟 PPT课件

我要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中
画出有关的句子,来证实更羸不是杀雁 凶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 拉弦,只听得“嘣”的 一声响,那只 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 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练习
1. 受过箭伤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
2. 被蛇咬过的人,(
3. 被警察抓过的小偷,(
),心里很害怕;
),心里很害怕;
4. 以上这些受过惊吓的人和物,( ),心 里很害怕,都可以说成是“惊弓之鸟”。
填空:
“惊弓之鸟”用来比喻人受过 惊吓 后,
遇到一点儿情况就 害怕得不得了 。
内容:
课文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 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 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下 来。
拓展:
自己搜集成语故事,在小组中开一
次“成语沙龙”故事会。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 声音很悲 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 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 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 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 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惊弓之鸟”结案报 告 一只大雁被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射了下来。
据调查,案件当事人更羸是 , 当他看到这只大雁 , 他就分析:飞得慢,是因为 ; 叫得悲惨,是因为 。 他就推测:这只大雁只要一听到弦响, 心里就会很害怕,就会 , 它一 就会 ,就会 。 他试了一下,结果真的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大雁 掉了下来。我们认为,大雁不是被更羸射下来的, 其实是 。 报告人: 年 月 日
惊弓之鸟原文注释

惊弓之鸟原文注释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之术也?”更羸曰:“非也。
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
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注释:1. 更羸(gēng léi):战国时期著名的射箭能手。
这名字就很有趣呢,一听就是个很厉害的弓箭手的名字。
2. 魏王:魏国的国君。
在那个时候,国君可是很有权力的人哦。
3. 京台:高台。
这就是他们站着看鸟的地方啦,想象一下,站在高高的台上,抬头就能看到鸟儿飞呢。
4. 引弓虚发:拉开弓,不搭箭,空射。
更羸可真够自信的呀,对魏王说他能这样就把鸟弄下来。
魏王肯定也觉得很神奇,所以才会问他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5. 有间(jiàn):过了一会儿。
就这么一小会儿的时间,大雁就从东方飞过来啦。
6. 下之:使它掉下来。
更羸真的做到了,他没用箭就把大雁弄下来了,这可把魏王惊到了呢。
7. 射之术:射箭的本领。
魏王开始以为更羸是靠射箭的高超本领做到的。
8. 飞徐:飞得缓慢。
大雁飞得慢悠悠的,这可不像正常健康的鸟儿呢。
9. 鸣悲:叫声悲凄。
听着就很可怜的样子,感觉这大雁肯定是经历了不少不好的事情。
10. 故疮(chuāng):旧伤。
原来是这大雁身上有旧伤,所以才飞得慢还叫得惨。
11. 未息:没有痊愈。
这旧伤还没好呢,大雁得多难受呀。
12. 惊心未去:心里的惊吓还没有消除。
它可能之前经历了很可怕的事情,到现在还害怕着呢。
13. 闻弦音:听到弓弦的声音。
大雁听到弓弦响,就害怕得不得了。
14. 引而高飞:奋力高飞。
它想赶紧飞走,远离危险。
15. 故疮陨(yǔn):旧伤复发而掉落。
因为用力飞,旧伤又发作了,结果就掉下来了。
这大雁可真是够倒霉的,本来就受伤又受惊,最后就这么掉下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呀,那些受过惊吓的人或者动物,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特别害怕,就像这只大雁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预习学案
一、我能行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我会读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三、我是辨字小高手(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标上对号)
更(gēng gèng)弦(xián xuán)劲(jìn jìng)
四、我是小法官(阅读课文理解词语)
能手:
本事:
悲惨:
愈合:
拼命:飞
大吃一惊:
导学案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
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
一、预习交流。
1.自由默读课文。
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
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二、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三、复述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
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3.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成人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
课堂检测
一、我知道
1.惊弓之鸟的意思是。
二、精彩回放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飞得慢;
因为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叫得悲惨。
因为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就拼命往高处飞。
因为_______________所以它就掉下来了
三、能力跳板(我能写出一些关于鸟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作业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板书设计:
18、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伤口裂开思考:箭伤作痛孤单失群往高处飞↗│
心里害怕↗↓结果:不用箭只拉弓听到弦响↗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