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地层压力计算
各种地层压力计算

井深m 密度g/cm3破裂压力MPa 破裂压力梯度Kpa 求最大允许泥浆密度g/cm31235 1.118.517.76 1.81
通常为:
表套以下: 1.75g/cm3
技套以下: 1.69g/cm3
破压梯度:15.07泥浆密度: 1.5
1413.40
井深泥浆密度地层压力MPa
3944 1.1544.81
井深5130
钻杆长4810.1
钻具内容积:45424.24加重钻杆134.87
环形空间内容积:120249.51钻铤长185.03
总容积:165673.74钻杆内容9.16
地面到钻头的时间:27.23杆与套管24.9
井底到地面的时间:72.09杆与裸眼23.3
循环一周的时间为:99.32套鞋深1202
小时: 1.66重杆与裸23.3
重杆内容 4.61
钻铤内容 4.01
铤与裸眼16.8
冲数85
排量27.80允许关井套压:2.地层压力
3.循环一周计算公式
各种压力计算公式
1.求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和最大允许泥浆密度
考虑安全附加压力,实际允许的最大泥浆密度计算应比计算出的允许泥浆密度小。
现场地层压力计算

六、地层压力计算1、地层孔隙压力与压力梯度(1)地层孔隙压力式中,P p—-地层孔隙压力(在正常压实状态下,地层孔隙压力等于静液柱压力),MPa;ρf-—地层流体密度,g/cm3;g—-重力加速度,9、81m/s2;H—-该点到水平面得重直高度(或等于静液柱高度),m、在陆上井中,H为目得层深度,起始点自转盘方钻杆补心算起,液体密度为钻井液密度ρm,则,式中,p h——静液柱压力,MPa;ρm—-钻井液密度,g/cm3;H-—目得层深度,m;g——重力加速度,9.81m/s2。
在海上钻井中,液柱高度起始点自钻井液液面(出口管)高度算起,它与方补心高差约为0、6~3、3m,此高差在浅层地层孔隙压力计算中要引起重视,在深层可忽略不计。
(2)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式中Gp—-地层孔隙压力梯度,MPa/m、其它单位同上式。
2、上覆岩层压力及上覆岩层压力梯度(1)上覆岩层压力式中 P o-—上覆岩层压力,MPa;H-—目得层深度,m;Φ——岩石孔隙度,%;ρ——岩层孔隙流体密度,g/cm3;ρm—-岩石骨架密度,g/cm3。
(2)上覆岩层压力梯度式中,G o--上覆岩层压力梯度,MPa/m;P o——上覆岩层压力,MPa;H——深度(高度),m。
(3)压力间关系式中,Po-—上覆岩层压力,MPa;P p—-地层孔隙压力,MPa;σz--有效上覆岩层压力(骨架颗粒间压力或垂直得骨架应力),MPa。
3、地层破裂压力与压力梯度(1)地层破裂压力(伊顿法)式中, Pf-—地层破裂压力(为岩石裂缝开裂时得井内流体压力),MPa;μ——地层得泊松比;σz—-有效上覆岩层压力,MPa;P p——地层孔隙压力,MPa。
或式中,P f——地层破裂压力。
MPa;Ph——液柱压力,MPa;P试——试验时地层破裂时得立管压力,MPa。
(2)破裂压力当量密度式中,ρf-—破裂压力当量密度,g/cm3;ρm——试验时所用钻井液密度,g/cm3;PL—-试验时地层漏失压力,MPa;H——裸眼段中点井深,m。
各种地层压力计算

各种地层压力计算地层压力是指地下岩层所受到的压力。
在石油勘探和地质工程中,准确计算地层压力对于预测油气储层性能、设计井筒参数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包括密度剖面法、对比法、拟地应力法和井壁稳定条件法。
密度剖面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密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岩石样品的密度和计算地下岩层密度剖面来估算地层压力。
具体步骤为:首先收集岩石样品,测量样品的饱和密度和相对含油饱和度。
然后,根据样品所在位置的深度信息,计算不同深度的岩层密度。
最后,根据密度剖面曲线,计算不同深度的地层压力。
该方法的优点是计算过程简单,但缺点是需要收集大量的岩石样品,并且不考虑地层非均质性和其他地质因素的影响。
对比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已经钻取的邻井或相邻层位的地层压力数据,通过将邻井的地层压力与目标井的压力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目标井的地层压力。
具体步骤为:首先收集邻井或相邻层位的地层压力数据,并根据井深进行插值或推算,得到需要比较的井段地层压力。
然后,将邻井的地层压力与目标井的压力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拟合曲线或差值方法,计算目标井的地层压力。
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岩石样品收集,但缺点是地质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准确的估计。
拟地应力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层力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地下岩层的应力状态,通过测量地质构造应力、地下水压力和重力压力等参数,计算地层压力。
具体步骤为:首先测量地质构造应力,包括水平和垂直应力。
然后,测量地下水压力,通过安装水井或压力传感器进行监测。
最后,根据重力压力和地下应力状态,计算地层压力。
该方法的优点是考虑了多种参数的综合影响,但缺点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复杂的测量和分析。
井壁稳定条件法是一种基于井筒稳定性原理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井筒稳定的条件,通过测量井壁上的支撑力和岩层力来计算地层压力。
具体步骤为:首先测量井壁上的支撑力,包括摩阻力、周边应力和井壁附近岩石的强度。
现场地层压力计算

六、地层压力计算1、地层孔隙压力和压力梯度(1)地层孔隙压力H g p f p ⨯⨯⨯=-ρ310式中,P p ——地层孔隙压力(在正常压实状态下,地层孔隙压力等于静液柱压力),MPa ; ρf ——地层流体密度,g/cm 3; g —-重力加速度,9。
81m/s 2;H --该点到水平面的重直高度(或等于静液柱高度),m 。
在陆上井中,H 为目的层深度,起始点自转盘方钻杆补心算起,液体密度为钻井液密度ρm ,则,H g p m h ⨯⨯⨯=-ρ310式中,p h -—静液柱压力,MPa; ρm -—钻井液密度,g/cm 3; H ——目的层深度,m;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在海上钻井中,液柱高度起始点自钻井液液面(出口管)高度算起,它与方补心高差约为0。
6~3。
3m,此高差在浅层地层孔隙压力计算中要引起重视,在深层可忽略不计。
(2)地层孔隙压力梯度HP G Pp =式中 G p -—地层孔隙压力梯度,MPa/m. 其它单位同上式。
2、上覆岩层压力及上覆岩层压力梯度 (1)上覆岩层压力])1[(1081.93o ρρΦ+Φ-⨯=-m H P式中 P o -—上覆岩层压力,MPa; H —-目的层深度,m ; Φ——岩石孔隙度,%;ρ——岩层孔隙流体密度,g/cm 3; ρm ——岩石骨架密度,g/cm 3.(2)上覆岩层压力梯度HP G oo =式中,G o -—上覆岩层压力梯度,MPa/m;P o —-上覆岩层压力,MPa; H —-深度(高度),m 。
(3)压力间关系z p P p O σ+=式中,P o -—上覆岩层压力,MPa ; P p ——地层孔隙压力,MPa ;σz —-有效上覆岩层压力(骨架颗粒间压力或垂直的骨架应力),MPa 。
3、地层破裂压力和压力梯度 (1)地层破裂压力(伊顿法)p p z f P P P +--=)(1σμμ式中, P f ——地层破裂压力(为岩石裂缝开裂时的井内流体压力),MPa ; μ——地层的泊松比;σz -—有效上覆岩层压力,MPa ; P p —-地层孔隙压力,MPa.或 试P P P h f +=式中,P f —-地层破裂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计算公式(一)

地层破裂压力计算公式(一)地层破裂压力计算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油气勘探工作中计算地下地层所承受的破裂压力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梁杨方程式梁杨方程式是一种经典的计算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2σt + σp•P:地层破裂压力•σt:地层岩石的断裂强度•σp:地层岩石的孔隙压力示例假设某地层岩石的断裂强度(σt)为30MPa,孔隙压力(σp)为15MPa,代入梁杨方程式,可以计算出该地层的破裂压力(P):P = 2 * 30MPa + 15MPa P = 75MPa克劳斯方程式克劳斯方程式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地层破裂压力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FP + U•P:地层破裂压力•FP:地层岩石的内聚强度•U:地层岩石的应力差示例假设某地层岩石的内聚强度(FP)为20MPa,应力差(U)为10MPa,代入克劳斯方程式,可以计算出该地层的破裂压力(P):P = 20MPa + 10MPa P = 30MPa强度指数法强度指数法是一种基于地层岩石的力学特性来计算破裂压力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σt / σp)^n * σp•P:地层破裂压力•σt:地层岩石的断裂强度•σp:地层岩石的孔隙压力•n:强度指数示例假设某地层岩石的断裂强度(σt)为40MPa,孔隙压力(σp)为20MPa,强度指数(n)为,代入强度指数法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层的破裂压力(P):P = (40MPa / 20MPa)^ * 20MPa P = 40MPa通过以上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相关的地层破裂压力可以得到合理的估算,这对于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层压力公式

地层压力公式1.静液压力Pm(1)静液压力是由静止液柱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其大小只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液柱垂直高度。
在钻井中钻井液环空上返速度较低,动压力可忽略不计,而按静液压力计算钻井液环空液柱压力。
(2)静液压力Pm计算公式:Pm=0.0098ρmHm (2—1)式中 Pm——静液压力,MPa;ρm——钻井液密度,g/cm3;Hm——液柱垂直高度,m。
(3)静液压力梯度Gm计算公式:Gm=Pm/Hm=0.0098ρm(2—2)式中 Gm——静液压力梯度,MPa/m。
2.地层压力Pp(1)地层压力是指地层孔隙中流体具有的压力,也称地层孔隙压力。
(2)地层压力Pp计算公式:Pp=0.0098ρpHp(2—3)式中 Pp——地层压力,MPa;ρp——地层压力当量密度,g/cm3;Hm——地层垂直高度,m。
(3)地层压力梯度Gp计算公式:Gp=Pp/Hp=0.0098ρp(2—4)式中 Gp——静液压力梯度,MPa/m。
(4)地层压力当量密度ρp计算公式:ρp=Pp/0.0098Hm=102Gp(2-5)在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地层压力可分为三类:a.正常地层压力:ρp=1.0~1.07g/cm3;b.异常高压:ρp>1.07g/cm3;c.异常低压:ρp<1.0g/cm3。
3.地层破裂压力Pf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处地层抵抗水力压裂的能力。
当达到地层破裂压力时,使地层原有的裂缝扩大延伸或使无裂缝的地层产生裂缝。
从钻井安全方面讲,地层破裂压力越大越好,地层抗破裂强度就越大,越不容易被压漏,钻井越安全。
一般情况下,地层破裂压力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上部地层(套管鞋处)的强度最低,易于压漏,最不安全。
(1)地层破裂压力Pf计算公式:Pf=0.0098ρfHf(2-6)式中 Pf——地层破裂压力,MPa;ρf——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g/cm3;Hf——漏失层垂直高度,m。
(2)地层破裂压力梯度Gf计算公式:Gf=Pf/Hf=0.0098ρf(2-7)式中 Gf——地层破裂压力梯度,MPa/m。
现场地层压力计算

现场地层压力计算地层压力是指存在于地下岩石层中的岩石和流体的压力。
地层压力的计算对于油田开发、地质勘探和钻井工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介绍现场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地层压力的计算是根据一定的地质参数和已知资料进行的。
计算地层压力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地下岩石的密度、岩石的压缩性、地层深度、地温以及岩石和流体的物理性质等。
首先,地下岩石的密度是计算地层压力的重要参数。
通过地震勘探、地质勘探和岩心分析等方法,可以获得岩石的密度数据。
地层压力的计算需要将岩石的密度转换成重量压力。
地下岩石密度的计算可以使用Archimedes 原理进行,即通过比重计算。
其次,岩石的压缩性也是计算地层压力的重要参数。
岩石的压缩性指的是岩石在受到应力作用下的压缩性能。
岩石的压缩性与岩石的孔隙度、饱和度以及岩石的强度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方法或者根据已知的地质数据可以近似估计岩石的压缩性,然后将其应用到地层压力的计算中。
地层深度也是计算地层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层深度一般通过钻井深度已经测井等方法获得。
在计算中需要注意,地层深度越深,地下岩石所受的重力也越大,地层压力也随之增加。
地温也是计算地层压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地温的计算通常根据已知地质数据或者实地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
地温的计算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进行,考虑到地表温度、地下岩石的热导率和传热距离等因素。
岩石和流体的物理性质也是计算地层压力的重要参考参数。
岩石和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岩石的饱和度、岩石的孔隙度以及流体的密度等。
这些参数通常通过岩心实验、测井数据和地质勘探进行获取。
总结起来,现场地层压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下岩石的密度、岩石的压缩性、地层深度、地温以及岩石和流体的物理性质等。
基于已知的地质数据和实测资料,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公式对地层压力进行计算。
这些计算可以为油田开发、地质勘探和钻井工程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整理)地层压力定量计算方法.

地层压力的定量计算对任何井及区块地层压力的认识首先是从对区域地震剖面、地质构造、地层沉积史、油气运移、生排烃史以及周边和实钻资料的综合分析获得的,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地层压力模型,绘制出地层压力、破裂压力和上覆地层压力剖面,并对即将钻探的井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套管下深结构建议。
在随后的实钻过程中,通过对实时钻井数据的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预测结果。
最后以实测的地层压力数据对所建立的地层压力剖面及模型加以校正。
由此可见对地层压力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认知-更新的过程,地层压力预测、评价服务贯穿了一口井从设计到完井的始终。
为了将问题简单化我们按其和钻井作业的对应关系将地层压力预测、监测和评价大致分为:钻前地层压力预测、随钻地层压力监测和钻后地层压力评价三部分。
其中随钻地层压力监测是对地层压力准确认识的关键,它关系到钻井作业的成败。
一、地层压力检测所需资料地层压力检测结果出自对定量数据的计算和对定性数据的分析。
所需的资料大致分为数据类、图表类和文字描述类。
数据类:预测井和临井经深度校正后的地层层速度数据及分层数据;预测井和临井的海拔高度、补心高度、钻盘面距名义海平面距离、井位坐标及地下水平面高度数据;临井套管下深结构数据;临井钻井录井数据,包括:井深、垂深、钻速、钻压、气测、出/入口泥浆密度、出/入口泥浆温度、ECD、Dxc等;临井的测井或LWD数据,包括:然伽玛或自然电位、深浅电阻率、声波、岩石密度等数据;临井实测地层压力数据,包括:MDT、RFT或DST;临井地层漏失实验(LOT)或地层完整性实验FIT数据。
图表类:临井综合录井图和地层压力录井图;过井地震剖面;预测井含临井的地理位置图。
文字描述类:临井岩屑和岩芯定名及描述;临井地质完井报告、钻井报告和井史;临井井漏、井涌、井喷记录。
二、伊顿法地层压力的定量计算对地层压力的计算通常基于Terzaghi(1948)的应力模型,也既是:Pf=S-O。
在具体的计算中使用伊顿,所得出的为孔隙压力梯度而不是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此处键入公式。
六、地层压力计算1、地层孔隙压力和压力梯度(1)地层孔隙压力H g p f p ⨯⨯⨯=-ρ310式中,P p ——地层孔隙压力(在正常压实状态下,地层孔隙压力等于静液柱压力),MPa ; ρf ——地层流体密度,g/cm 3;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H ——该点到水平面的重直高度(或等于静液柱高度),m 。
在陆上井中,H 为目的层深度,起始点自转盘方钻杆补心算起,液体密度为钻井液密度ρm ,则,H g p m h ⨯⨯⨯=-ρ310式中,p h ——静液柱压力,MPa ; ρm ——钻井液密度,g/cm 3; H ——目的层深度,m ;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在海上钻井中,液柱高度起始点自钻井液液面(出口管)高度算起,它与方补心高差约为0.6~3.3m ,此高差在浅层地层孔隙压力计算中要引起重视,在深层可忽略不计。
(2)地层孔隙压力梯度HP G Pp =式中 G p ——地层孔隙压力梯度,MPa/m 。
其它单位同上式。
2、上覆岩层压力及上覆岩层压力梯度 (1)上覆岩层压力])1[(1081.93o ρρΦ+Φ-⨯=-m H P式中 P o ——上覆岩层压力,MPa ; H ——目的层深度,m ; Φ——岩石孔隙度,%;ρ——岩层孔隙流体密度,g/cm 3; ρm ——岩石骨架密度,g/cm 3。
(2)上覆岩层压力梯度HP G oo =式中,G o ——上覆岩层压力梯度,MPa/m ;P o ——上覆岩层压力,MPa ; H ——深度(高度),m 。
(3)压力间关系z p P p O σ+=式中,P o ——上覆岩层压力,MPa ; P p ——地层孔隙压力,MPa ;σz ——有效上覆岩层压力(骨架颗粒间压力或垂直的骨架应力),MPa 。
3、地层破裂压力和压力梯度 (1)地层破裂压力(伊顿法)p p z f P P P +--=)(1σμμ式中, P f ——地层破裂压力(为岩石裂缝开裂时的井内流体压力),MPa ; μ——地层的泊松比;σz ——有效上覆岩层压力,MPa ; P p ——地层孔隙压力,MPa 。
或 试P P P h f +=式中,P f ——地层破裂压力。
MPa ; P h ——液柱压力,MPa ;P 试——试验时地层破裂时的立管压力,MPa 。
(2)破裂压力当量密度H PLm f ⨯⨯+=-31081.9ρρ式中,ρf ——破裂压力当量密度,g/cm 3; ρm ——试验时所用钻井液密度,g/cm 3; P L ——试验时地层漏失压力,MPa ; H ——裸眼段中点井深,m 。
(3)地层破裂压力梯度HP H P G Lm f f +⨯==-81.9103ρ 式中 G f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MPa/m ; P f ——地层破裂压力,MPa 。
4、激动压力和抽汲压力计算(1)层流情况下:ph np h swD D L K n n D D vp -⋅⋅⎥⎥⎦⎤⎢⎢⎣⎡+-=4.0)12(4 (2)紊流情况下:ph swD D v L f p -⋅⋅⋅=22.0ρ式中, v ——环空流速,cm/s ; D p ——管子外径,cm ; D h ——井眼直径,cm ;n ——流性指数,无因次; K ——稠度系数,达因.s n/cm 2; L ——管柱长度,cm ;ρ——钻井液密度,g/cm 3;f ——摩阻系数。
5、摩阻系数计算nn nn p n bnn K v D D n b n a a f )312(12)(Re 7/)lg 75.1(50/)93.3(lg Re /12+⋅⋅-⋅=-=+==--ρ6、环空流速计算(1)封闭一关泵情况下(下钻下套管):)5.0(5.1222ph pp D D D v v -+±=下为正,起为负。
(2)封闭、开口一开泵(划眼、活动套管):)4)5.0(5.1222222p h ph pip p D (DQ DD D D v v -+--+±=π泵(3)开口一开泵(一般起下钻):)(4)5.0(5.1222222phiph pip p D D Q D D D D v v ----+±=π式中, v p ——钻具平均起下速度,m/s ; D p ——钻具外径,m ; D pi ——钻具内径,m ; D h ——井径,m ; D 泵——泵排量,m 3/s ; Q i ——钻井液进入钻具的量。
7、dc 指数方程计算:m nDW NT dc ρρ.)0684.0lg()282.3lg(= 式中,T ——钻时,min /m ; N ——转盘转速,rpm ; W ——钻压,KN ; D ——钻头直径,mm ;ρn ——正常压力层段地层水密度,g/cm 3; ρm ——实际使用的钻井液密度,g/cm 3。
8、正常趋向线通过下面的dc 和井深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表示: Y =αlgx+b2121111))(lg ()(lg )(lg )(lg i mi i mi i mi i m i i i m i x x M y x y x M a ∑-∑∑∑-∑======Mx y b imi im i a )(lg 11∑-∑===121]2)1(21[1])(lg )(lg [212121-∑=-∑=-∑-===∑M M i y mi i y mi M Mx x a i mi i mi γ式中 y ——井深,m ; x ——dc 指数; b ——y 轴截距; α——斜率;γ——回归相关系数。
七、压井计算公式 1、关井立管压力计算:ma a p md d P P P P P +==+ H P P m d p ⋅+=ρ00981.0式中,P md ——钻柱内钻井液液柱压力,MPa ; P p ——地层压力,MPa ; P a ——关井套管压力,MPa ;P ma ——环空内受侵钻井液液柱压力,MPa ; ρm ——钻井液密度,g/cm 3; H ——-井深,m ;P d ——关井立管压力,MPa 。
2、装有钻具回压阀的关井立管压力a d d P P P ∆-=1式中,P d ——关井立管压力,MPa ; P dl ——停泵时立管压力,MPa ; △P a ——关井时套管压力升高值,MPa 。
3、在循环钻井液情况下求关井立管压力ci T d P P P -=式中,P d ——关井立管压力,MPa ; P T ——压井时立管总压力,MPa ;P ci ——压井时的循环压力,MPa 。
4、压井所需钻井液的新密度计算:HP p e p ml )(102.0+=ρ式中, P p ——地层流体压力,MPa ;P e ——附加压力,一般为(0.980-2.940)MPa ; H ——井深,m ;ρml ——压井所需钻井液的新密度,g/cm 3。
5、压井循环时立管总压力计算:e c d T P P P P ++=式中,P d ——关井立管压力,MPa ;P c ——一定排量压井循环时钻柱内钻头水眼环形空间内流动阻力的循环压力,MPa ; P e ——考虑平衡安全时的附加压力,MPa ; P T ——立管总压力,MPa 。
6、初始循环压力计算:e ci d Ti P P P P ++=式中, P Ti ——初始循环压力,MPa 。
P d ——关井立管压力,MPa ;P ci ——低泵速下,如25、30、35、40、45、50冲/分记录下来的立管压力,MPa ;P e ——附加压力值,MPa ;7、终了循环压力计算:Tf ci mml cf P P P =⋅=ρρ式中,ρml ——压井时所需钻井液密度,g/cm 3; ρm ——关井时钻柱内未气侵钻井液密度,g/cm 3; P ci ——不同排量循环时立管压力,MPa ;P Tf ——用ρml 钻井液密度循环终了时立管总压力,MPa ; P cf ——终了循环压力,MPa 。
8、压井钻井液刚泵入钻柱时立管初始循环总压力e ci d Ti P P P P ++=式中,P Ti ——压井钻井液刚泵入钻柱时立管初始循环总压力,MPa ; P d ——关井立管压力,MPa ;P ci ——压井流量下的循环压力,MPa ; P e ——安全附加压力,MPa 。
9、压井钻井液到达钻头时的立管终了循环总压力ci dmlTf P P ⨯=ρρ 式中, P Tf ——压井终了循环总压力,MPa ;ρml ——压井时所需钻井液密度,g /cm 3;ρd ——关井时钻柱内未气侵钻井液密度(钻柱内钻井液密度),g/cm 3; P ci ——压井流量下的循环压力,MPa 。
10、压井钻井液从地面到达钻头时所需时间rd d Q H V t ⨯⨯='60式中, t d ′——压井钻井液从地面到达钻头时所需时间,min; V d ——钻具内容积,L/m ; H ——井深,m ;Q r ——压井流量,L/s ;Q r =(1/3~1/2)Q ; Q ——正常钻井时钻井泵实发流量,L/s 。
11、压井钻井液充满环空所需循环时间ra a Q HV t ⨯⨯=60式中, t a ——压井钻井液充满环空所需循环时间,min ; V a ——井眼环空容积,L/m ; H ——井深,m ;Q r ——压井流量,L/s ;Q r =(1/3~1/2)Q ; Q ——正常钻井时钻井泵实发流量,L/s 。
12、油气上窜速度计算公式(1)迟到时间法静迟钻头油t t H H V -=式中, V ——油气上窜速度,m/h ; H 油——油气层顶部深度,m ;H 钻头——循环钻井液时钻头所在深度,m ; t 迟——钻头所在深度迟到时间,h ;t ——从开泵循环到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h ; t 静——从停泵起钻至本次开泵的总静止时间,h 。
(2)相对时间法对于相同井径的井眼,应用该方法计算比较简单,并且更准确。
①钻头深度等于油层顶部深度)(211t t t t H V +⨯=静钻头式中, V ——油气上窜速度,m /h ;H 钻头——循环钻井液时钻头所在深度(与油层顶部深度相等),m ; t l ——循环时油气显示时间,h ;t 2——从开泵循环到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h ; t 静——从停泵起钻至本次开泵的总静止时间,h 。
②钻头深度大于油层顶部深度)(2121t t t t h t H V +⨯∆-⨯=静油式中,V ——油气上窜速度,m /h ; H 油——油气层顶部深度,m ; t l ——循环时油气显示时间,h ;t 2——从开泵循环到见到油气显示的时间,h ; t 静——从停泵起钻至本次开泵的总静止时间,h ; △h ——油层厚度,m 。
八、钻井液计算公式 1、井内钻井液量计算H D H D V 22785.04⨯=⨯=π式中,V ——井内钻井液量,m 3;D ——井径,in ; H ——井深,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