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学)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卫生健康知识,如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持个人卫生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二、教学内容:1. 卫生健康的重要性2. 正确的洗手方法3. 保持个人卫生4. 团队合作维护环境卫生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 培养学生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 培养学生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洗手液3. 纸巾4. 教学视频或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卫生健康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卫生健康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洗手,确保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一项卫生健康任务,如清理教室卫生、摆放桌椅等。

2. 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家庭卫生健康活动。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卫生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卫生健康表现。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卫生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卫生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卫生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卫生健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卫生,如洗手、刷牙等。

2. 第二课时: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讲解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卫生问题,如饮食、睡眠等。

3. 第三课时:了解集体卫生与个人卫生的关系讲解集体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卫生活动,如打扫卫生、保持公共场所整洁等。

4. 第四课时:学习疾病预防与控制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感冒、流感等。

引导学生了解健康饮食,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

5. 第五课时:心理健康与卫生健康讲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性。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卫生习惯。

4.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卫生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卫生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卫生习惯。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材。

2. 课件:卫生健康相关图片、视频等。

3. 实物:牙刷、洗手液等卫生用品。

4. 作业:卫生健康知识练习题。

六、第六课时:个人形象与卫生健康讲解个人形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七、第七课时:网络卫生健康教育讲解网络卫生健康的重要性,如合理使用电子设备、预防近视等。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关注网络卫生健康知识。

八、第八课时:环境卫生健康教育讲解环境卫生健康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九、第九课时:安全教育与卫生健康讲解安全知识与卫生健康的关系。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如紧急避险、急救等。

云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云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云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卫生的概念,明确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能够认识个人卫生习惯的必要性,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3.能够介绍简单的环境卫生知识,以及了解环境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卫生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卫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卫生是什么,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1.洗手助手(以云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小红花》第1课《水中花影》中角色“小华”的故事为例)。

2.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 环境卫生介绍简单的环境卫生知识,以及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垃圾分类、合理饮食等。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卫生的概念,以及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卫生的必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解2.小组讨论3.观看教学视频六、教学步骤1. 卫生的基本概念步骤1.讲解卫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卫生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步骤1.以“小华洗手”的故事为例,讲解洗手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性。

2.小组讨论,谈谈学生们都有哪些良好卫生习惯,以及这些习惯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3. 环境卫生步骤1.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以及正确的垃圾分类方式。

2.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房间干净整洁。

3.让学生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七、教学材料1.云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小红花》第1课《水中花影》2.视频资料八、教学评估1.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和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考察学生对于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的理解以及实践情况,以此来评估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视频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卫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二年级卫生与健康课教案(上)

二年级卫生与健康课教案(上)

二年级卫生与健康课教案(上)第一章:认识身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部位的认识。

2. 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游戏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身体健康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图片展示:展示人体各个部位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名称。

2. 游戏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部位的互动游戏,加深对部位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和爱护身体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画出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并简单描述其功能。

第二章:个人卫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卫生经验。

四、教学步骤1. 讲解个人卫生知识: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基本的个人卫生要求。

2. 示范操作:示范正确的洗手、刷牙等个人卫生操作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列出自己需要改进的个人卫生方面,并制定改进计划。

第三章:饮食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饮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2. 示范操作:示范正确的饮食方法,如细嚼慢咽、不偏食等。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设计一份健康食谱,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运动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运动经验。

四、教学步骤1. 讲解运动与健康知识:讲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适合学生的运动方式。

二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

二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

二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教案概述:该教案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理解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健意识。

通过多种互动活动和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保持个人卫生、预防传染病、正确洗手、正确刷牙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教学目标:1. 了解卫生与保健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正确洗手和刷牙的方法;3.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4.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5. 提高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教学重点:1. 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2. 正确洗手和刷牙的方法;3.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黑板;2. 图片或视频素材;3. 网络资源,如动画、歌曲等;4. 个人卫生用品,如香皂、牙刷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学生进行集体操活动,如搓手操或口腔操,以唤起对个人卫生的重视。

二、引入新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讨论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回答问题,如“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2. 启发学生思考个人卫生与保健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并引导他们认识到保持良好卫生可以预防疾病。

三、学习新知(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正确洗手和刷牙的方法,强调正确的步骤和技巧。

2. 使用动画、视频等互动资源,让学生参与其中,模拟正确洗手和刷牙的过程,并实际操作。

四、实践操作(20分钟)1. 分发个人卫生用品,如香皂、牙刷等,让学生实际操作洗手和刷牙的过程。

2. 观察学生的操作并纠正错误,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掌握洗手和刷牙的方法。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通过图画、文字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如避免与患病人接触、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实际操作方法,并结合案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向学生强调个人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卫生健康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学会合作,共同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牙齿清洁、洗手方法、正确刷牙、整理床铺等。

2. 饮食卫生:均衡饮食、不偏食、不吃零食、按时就餐等。

3. 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卫生、垃圾分类、绿化环境等。

4. 运动健康:适量运动、锻炼身体、预防疾病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卫生知识。

2. 运用游戏、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运动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

3. 学生能够关心他人,参与环境卫生和公益活动中,共同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个人卫生教育,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洗手步骤等。

3. 第5-6课时:环境卫生教育,学习垃圾分类、保持教室卫生等方法。

4. 第7-8课时:运动健康教育,了解适量运动的好处,学习简单的锻炼方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示范刷牙步骤,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2. 组织学生进行洗手比赛,检验学生掌握洗手步骤的情况。

3. 观看环境卫生宣传视频,讨论如何保持教室卫生和垃圾分类。

4. 引导学生进行适量运动,如跳绳、做操等,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准备牙齿模型、洗手液、纸巾等个人卫生教学用品。

2. 准备食物模型、餐具等饮食卫生教学用品。

3. 准备垃圾分类标识、环保袋等环境卫生教学用品。

4. 准备跳绳、球类等运动器材。

5. 准备情绪管理卡片、人际交往故事书等心理健康教学用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 在实践环节,注意安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教学用品。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第二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第二册《卫生与保健》教案

云教版第二册卫生与保健教案授课教师: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大纲》结合我省实际,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这套小学健康教育教材。

二、教材编排特点这套教材所设涉到的内容有: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意外事故的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心理卫生。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的主要生理解剖知识。

2、懂得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3、懂得合理、协调的营养与健康的联系。

4、懂得保护环境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5、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措施。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教学具准备:教学配套挂图课时进度安排第1课刷牙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预防龋齿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预防龋齿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兄弟生来白,队伍排整齐。

饭菜全切碎,活儿干得快。

你若猜不出,张口他就来。

二、新课1、谁来说说牙齿有什么作用师(小结):牙齿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的作用是:(1)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2)能使人在说话时发音清晰、正确。

(3)促进颌骨发育,保持面部丰满。

2、知识竞答师:现在老师有五道问题,比一比,看谁能最快说出答案。

并在电脑出现答案。

(1)人的一生长几次牙 (两次)(2)第一次长出的牙齿叫什么牙(乳牙)(3)第二次长出的牙齿叫什么牙 (恒牙)(4)乳牙脱落以后能不能长出新牙齿 (能)(5)恒牙脱落以后能不能长新出牙齿 (不能)3、讲授乳牙、恒牙的概念rǔ乳牙:于出生后6-7个月开始长出的牙叫乳牙。

两岁半左右长齐。

20颗。

héng恒牙:六、七岁左右开始换牙长出的新牙叫恒牙,十三岁左右长齐。

共28-32颗。

顺势引起问题:你们现在的牙齿是乳牙还是恒牙我的呢为什么师:同学们现在是换牙阶段,恒牙未长齐。

二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

二年级《卫生与保健》教案

第四册卫生与保健教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大纲》结合我省实际,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这套小学健康教育教材。

二、教材编排特点这套教材所设涉到的内容有: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意外事故的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心理卫生。

三、教学内容:一些少见的病状,和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些少见病状及预防措施。

2、懂得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3、懂得合理、协调的营养与健康的联系。

4、懂得保护环境卫生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措施。

六、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教学具准备:教学配套挂图八、内容安排:每课1课时、每周1次课课时进度安排第1课早餐很重要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吃好早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吃早餐很重要。

教学难点:如何使早餐吃饱、吃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导入:你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每天吃早餐吗?是每天定时、定量?还是经常暴饮暴食?特别是逢年过节期间,还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吗?二、学习新课: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这首诗歌的意思。

3、说一说:你早、午、晚三餐各吃什么?4、评一评:谁吃的营养好。

5、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

6、教师指出不吃早餐的不良后果。

A、让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或别人吃得过多时的感受和表现。

B、教师总结:不吃早餐容易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由贪吃、多吃引起的。

暴饮暴食和偏食、挑食是不良饮食习惯的两个极端。

偏食、挑食的恶果是慢慢表现出来的,而暴饮暴食的恶果会马上发作。

不良的饮食造成消化器关发病后,其正常功能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

7、指导学生如何吃饱、吃好早餐。

告诉学生膳食要荤素、粗细搭配,每天要按时吃早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同学们度过了一年愉快的校园生活,通过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和健康教育课、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他们已经了解了最基础的健康卫生知识,并养成了一定的健康卫生习惯。

但学生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身心素质还需不断培养,不断地坚持。

二、教学目标1.增进“健康意识”,促进“自我保健”习惯的养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帮助孩子巩固胃与肠的知识,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胃,并知道如何预防急性肠胃炎。

3.帮助孩子巩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变质腐烂的的食物的卫生习惯的养成。

4.帮助孩子了解怎样预防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

5.帮助孩子了解腹痛不能盲目服用止痛药、如何保护皮肤、怎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如何和同学友好相处。

三、教学措施1.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教案上课。

2.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成立各班卫生委员为成员的健康教育督查小组,定期检查和公布学生健康教育情况。

4.加强常见病预防。

利用上课、录像、广播、卫生专栏、卫生知识讲座、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近视、肠道蠕虫、贫血与营养不良、龋齿、沙眼、地方病的预防。

5.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开展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检查,做到每天有检查,一周有评比,学期有表彰,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提高健康水平。

6.加强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多利用课外知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培学生兴趣爱好,注意平时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积累卫生知识,保健身体,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况投入学习。

《卫生与保健》教学进度表二年级(第三册)1、认识胃与肠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的胃与肠,知道胃和肠的作用。

2、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胃与肠。

教学重难点:知道胃与肠的作用及怎样保护他们。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自己吃进去的东西都去哪里了吗?营养成分又是怎样吸收的呢?二、认识胃与肠1、你知道自己的胃与肠分别在什么位置吗?2、出示挂图,认识胃与肠。

3、指一指自己的胃与肠。

三、读书交流1、指导学生读书,了解胃与肠的作用。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交流。

3、小结。

四、怎样保护我们的胃与肠饭前饭后尽量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五、练习巩固第三页练一练。

2、急性肠胃炎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急性肠胃炎。

知道急性肠胃炎的症状。

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学会预防急性肠胃炎。

教学重、难点: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话交流,引入话题1、师生对话,了解学生情况。

2、小结导入:预防急性肠胃炎二、故事激趣。

《绿毛妖怪》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绿毛妖怪的故事。

故事梗概:妈妈给小明买了一快蛋糕,小明没舍得吃,把蛋糕藏在书包里,过了好几天,蛋糕里长出了许多绿毛毛,绿毛毛是绿毛妖怪,是由细菌变成的,小明吃了蛋糕,肚子剧烈疼痛,医生告诉他,因为你的蛋糕放的时间太长了,受到细菌的污染,得了急性肠胃炎。

经过医生的治疗,小明的病好了。

小明回家以后,特别想了解什么是急性肠胃炎,同学们,你想当医生,告诉小明吗?要当医生,就得先学习。

二、读书交流:急性肠胃炎的病因、表现及危害1、指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急性肠胃炎的病因、表现及对身体的危害。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实际体会议一议,说一说:“急性肠胃炎是怎么引起的?”“得了急性肠胃炎有哪些表现?”“对身体健康会带来什么危害?”3、小结:把你的学习所得告诉小明。

指名回答。

三、联系实际交流经验:预防急性肠胃炎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小组讨论:“怎样预防急性肠胃炎?”2、出示挂图,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小组讨论后交流讨论结果。

3、小结,激励:俗话说“病从口入”,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预防急性肠胃炎。

四、练习完成“想一想,议一议”。

让学生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巩固认识。

五、教学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目标:学会辨别哪些是好的饮食习惯,哪些是不好的饮食习惯。

并教育孩子好的习惯坚持下去,不好的习惯就要马上改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胃的自述”: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胃是我们身体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有一个小朋友乐乐啊,不注意饮食习惯,这几天,他的胃正在和他闹别扭呢。

我们去瞧瞧。

出示图片一:胃在抱怨什么?你想给他提点什么建议?出示:每餐定时又定量出示图片二:老师:乐乐吃完饭就去踢球了。

他的胃又在叫唤了?指名读旁白。

吃完饭为什么不能马上踢球呢?相机出示纸条:放下碗筷就踢球出示: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图片三:胃又在埋怨小主人了?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你对乐乐想说点什么?出示正确的饮食习惯:冷饮太凉要少吃。

二、讨论:开心聊吧原来呀,乐乐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平时没有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自己的胃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伤害。

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到“开心聊吧”去坐一坐,看看,录象中的这个小朋友又做得怎么样呢?录象一:他的饮食习惯好不好?相机出示:小手脏脏就进食吃东西前先洗手继续看录象:这个小朋友平时的习惯就不好。

瞧,这会多难受呀。

录象二:这个孩子做得好吗?提示语:刚开始,小男孩准备做什么?妈妈说了一句什么话?妈妈多关心我们的身体呀,我们要爱护自己,少让妈妈为我们操心。

录象三:他的饮食习惯好吗?(边贴边说)边吃饭边看电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出示:边吃饭边看电视所以呢,我们要注意:出示:吃饭时不看电视录象四:出示:瓜果不洗直接吃。

瓜果不洗直接吃会怎么样?谈话中,我们知道了哪些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哪些是好的饮食习惯。

(指贴纸)那生活当中,你们做的怎么样呢?夸夸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有没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需要改进呢?三、游戏:饮食红绿灯(加背景音乐)刚才呀,我们聊得很开心。

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游戏名称叫“饮食红绿灯”。

讲解游戏规则: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一会儿,老师说一个习惯,如果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就亮绿灯,快速回答:“绿灯行!”;如果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就亮红灯,快速回答:“红灯停!”。

活动一:打乱顺序判断。

学生一边亮灯,一边喊“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二:取下不好的饮食习惯。

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来,把不好的饮食习惯取下来,看谁又快又准?老师:黑板上剩下的都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贴题目)活动三:拍手歌。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好习惯。

第一遍,老师带读。

第二遍:学生自己来读。

吃东西前先洗手生吃水果要洗净冷饮太凉要少吃每餐定时又定量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后不做剧烈运动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健康身体人人夸,人人夸四、总结:今天这堂课,我们懂得了很多好的饮食习惯。

回家后,再好好想想,还有哪些好的饮食习惯?你们可以像老师这样,把他们做成漂亮的小卡片,贴在餐厅里,提醒全家人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指板书),好吗?板书设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前先洗手生吃水果要洗净冷饮太凉要少吃每餐定时又定量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后不做剧烈运动4 不吃变质腐烂的食物教学目标:1、知道吃变质腐烂的食物对身体的危害。

2、养成不吃变质腐烂食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认识到变质腐烂的食物对身体的危害,能够做到不吃变质腐烂的食物。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学习认识,改正以往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承接上一课直接导入:预防细菌性痢疾还要做到“不吃变质腐烂的食物”。

(板书课题)二、读文、交流:变质腐烂的食物对身体的危害1、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想:变质腐烂的食物对身体什么危害。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实际体会议一议,说一说:“什么是变质的食物?”“哪些是容易变质的食物?”(罐头、水果、肉类等)“吃了变质腐烂的食物对身体会带来哪些危害?”3、小结:变质腐烂的食物对我们的健康危害极大,会引起很多疾病,严重的还会导致食物中毒而死亡,所以我们要养成不吃变质腐烂食物的习惯。

三、联系实际交流经验:不吃变质腐烂食物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交流:“怎样才能做到不吃变质腐烂的食物?”2、结合具体情境表演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在购买和食用食物时怎样辨别食物是否变质?”(1)去超市或小商店购买面包、土豆片、饮料等食物。

(2)去菜市场买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

3、小结:注重食品安全卫生,不吃变质腐烂食物。

四、练习第17页“想一想,议一议”。

让学生结合练习题议一议,说一说,巩固认识。

五、教学小结总结全文,强调注重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再次激励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5、预防蛔虫病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蛔虫病的一般症状,以及蛔虫病引起的各种疾病,知道蛔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教育学生讲究日常卫生,懂得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蛔虫病的危害及蛔虫病产生的过程和预防的方法措施。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的小朋友一日三餐吃的不少,可就是面黄肌瘦,还时常喊肚子痛,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二、学习新课:1.什么叫蛔虫病:蛔虫:是生活在肠道内的一种寄生虫。

寄生虫:寄生在别的动物或植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叫寄生虫,如跳搔,虱子,蛔虫,血吸虫,小麦吸冲等。

蛔虫病:由于蛔虫在肠道内引起的各种病,我们就称之为蛔虫病。

2.蛔虫病的症状:面黄肌瘦,经常肚子疼,严重时还会并发胆道蛔虫,肠梗阻,腹膜炎等急重症。

3.蛔虫的繁殖过程:蛔虫在人体排卵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泥土,有的粘在瓜果,蔬菜上,我们吃了带蛔虫卵的东西后,其就进入我们的血管,在血管长大后,进入小肠吸收人体营养。

4.预防方法:勤剪指甲,不玩泥巴,饭前便后要洗手,喝开水,吃熟菜,生吃的瓜果一定要洗干净。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三、巩固新知:1.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蛔虫的循环繁殖过程。

2. 请一到两名学生到讲台,做小老师,说说对于在蛔虫病的预防方面,你打算如何来做?3.总结该课:首先学生自己自评,然后老师再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板书设计:蛔虫病的预防:关键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勤剪指甲,不玩泥巴,饭前便后要洗手,喝开水,吃熟菜,生吃的瓜果一定要洗干净。

6、预防蛲虫病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怎样预防蛲虫病。

2、让学生了解蛲虫寄生在人体中对健康的危害。

教学难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怎样预防蛲虫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引入新课。

二、学生讨论:你知道蛲虫病吗??生对我们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影响?抽取相关的学生作发言。

三、启发引导,教学新课。

1、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蛲虫病?3、通过观察图片及食视频了解有关得蛲虫病的原因:3、教育学生应该从小保护自己的身体。

四、讲讲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做?课外活动:怎样预防蛲虫病?7、预防细菌性痢疾教学目标:1、认识细菌性痢疾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方法。

教学重点:菌痢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菌痢的传播途径教学准备:学生表演、洗手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表演捂着肚子、疼痛难忍的样子,教师询问:“你怎么了?”学生回答:“我肚子痛,从早上到现在已经拉了三次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