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PPT参考

合集下载

马原ppt 物质存在及其形式

马原ppt 物质存在及其形式

•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 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 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 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
•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 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 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RED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关于有限无限关系的疑问
天问
天有极乎?
极之外何物也!
天无极乎?
凡有形必有极!
—— 杨慎
RED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举例子谈谈物质运动的时空问题(如相对论)
RED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运动、时间和空间 1、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 2、运动:标志物质根本属性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 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 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 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 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 思维。”
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吉布森在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一部名为《新浪漫者》 的科幻小说里提出来的。他在书中描写了电脑网络把全球的人、机器、 文化交往 信息资源都联结起来的新时代。他把这种新空间称为“赛博空间”。 空间
• 赛博空间

RED
时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但它们都 是客观的,是 不依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180度 >180度
适用范围 狭小范围空间 广大宇宙空间 非固体物质形 态空间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RED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t 2 t V 2 l l 1 2 V 1 2 C C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 重要结论,即著名的尺 缩钟慢效应。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学习教育课件PPT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学习教育课件PPT
第 二 部 分 哲学常识
考 点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
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说,是具体 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 和 方法论 的 统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 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 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 科学 结晶,是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 的认识工具。
14
1.(2010·新课标全国卷)“今天科学技术 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 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 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 在于( )
15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 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 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 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 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2.辩证唯物论即辩证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辩证唯物主 义又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方面,可见辩证唯物 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 混淆。
7
解析
3.哲学上讲的物质与自然科学中讲的物 质是一致的。 (×) 自然科学中讲的物质只涉及自然界 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 质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的共 同特点,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的 抽象和概括,即客观实在性。
2
2.自然界先于人类而产生,自然界的 存在和发展是 客观的。自然界是客观的, 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必 承认自然界的 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客观性 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 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 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课件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课件
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 是Jung理论的核心.它是自远古以来祖先 经验的储存,每个民族成员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原始意念。原始意念是由遗传而来 的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倾向性.每个时代中的每个成员都经历过的经验,如出生、 死亡、太阳、母亲等都有相应的原始意象,并且代代相传,决定人的反应倾向 性。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 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 和根本观点,方法论 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 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 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 一的。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 的世界观。
理论化
世界观
哲学
系统化
2.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不依赖人 的意识而存在,一是物质独立于意识; (自然界)二是物质既离不开意识,又 制约着意识。(人类社会)
作为客观实在,物质既包括一 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也包括可 以从感觉上感知的感性活动即。
自然事物
物质
实践活动
2.意识及其本质
( 1 )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意识起源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
由自然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 应性;
由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产生。◆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 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 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 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 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 发展。
(2)意识的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高二政治课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人教版

高二政治课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人教版

4.注意区分与物质相关的几种概念
(1)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2)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 运动
(3)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 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 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 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 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 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 进行了研究。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 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 健康,这提醒我们
A 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 规律
B 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 提 C 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 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1)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②联系 A.物质
存在于
物质具体形态 体现和反映源自B.二者是抽象和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3.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 关系 ①区别 A.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概括;自然 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的一部分物 质形态的具体特性. B.哲学的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则随着实践的发展而 不断深化. ②联系 基础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哲学的物质概念 指导
1、这里的“反物质”( ) A.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B.就是哲学上讲的物质 C.与哲学上的物质,只是结构、特征等方面的不同 D.不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精选教学PPT课件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精选教学PPT课件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支 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不能改变五种社会形 态依次更替的规律.
世界的构成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及其本质 人的思维

世界的本质

世 界
客 观 存 在 的 物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自然界是 客观的
人类社会产生后,自然界的产生发 展是客观的
1.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2.社会存在的发展的基础------生产方 式是客观的
3.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斯芬克斯之谜:
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 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数目不同的 脚走路的生物。脚用得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 最小的时候。
答案:人
人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重属性,其中社会性 是本质属性。人是有思想、能思维的动物,具有 精神属性,人的精神属性也属于人的社会属性。
这一点很多道友都知道……, 往往我前再写的是三层,后面转眼 就写四 层之类 的,我 自己也 很郁闷 ,是记 忆欺骗 了我… …
还有不少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过这 些,我 都一一 记下了 ,新书 中,会 去尽量 避免。 甚至在仙逆中的断句,也经常让大 家阅读 起来感 觉别扭 ,只是 这一点 ,估计 是改不 过来了 …… 还有,我记得是词语上的缺乏,比 如冷笑 ,双眼 一闪, 冷哼一 声,身 子向前 一步迈 去等等 诸如此 类的词 语,我 用的很 频繁, 有些惭 愧。
2.一年是否都有365天?一天 是否均为24小时?
答:时空不是绝对的,例 如木星上的一年是地球上 的十二年,而其一日只等 于我们的十小时,水星一 年只有八十八天。

马克思ppt

马克思ppt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历史演进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原始物质”:水、气、土、火等中国的“五行”说古希腊“原子”说印度的“四因”说局限性:把物质归结“原初物质”,把问题简单化、片面化了;缺乏科学依据,只能是一种天才的猜测。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宇宙之能”,是最小的物质单元。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③对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评价:A、优点: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B、缺点:一是机械性(人—钟,关节-齿轮),二是形而上学性(盲人摸象,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三是不彻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_唯物主义,历史观-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A、恩格斯的物质观“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评价:指出物质是个抽象概念,超越旧唯物主义;但没有说明抽象的是什么。

B、列宁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C.物质范畴的意义(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标志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及其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凡物都在动,绝对不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高考政治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课件 新人教版
考 点 考 向
内容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物 质 观 命 题 规 律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3.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 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4.物质的含义
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 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是高考 的主干考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考点考查的频率较低,物 质这一考点一般会出现选择题。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突出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命题材料主要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 动、自然灾害以及名人名言等。
第1课时 世界市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 界 市 客 观 存 在 的 物 质 世 界
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②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 展 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③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 地 ①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③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④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 的客观性为前提。
考点疏理与突破 二、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 关系的基本前提。
名师点拨:结合现实问题重点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感悟高考
命题角度2 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 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例 3 】 (2008 ·四川文综 )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 , 马 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 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 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PPT课件精选全文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PPT课件精选全文

目的 追求生活的幸福 幸福的生活
前 提
自然
我们是谁? 人是什么?
社会
5
斯多亚学派的鼻祖第奥根尼(犬儒学派)就 认为自然的就是幸福,因为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的 一部分,遵循自然就是幸福。
他们认为真正的幸 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的 环境的优越之上,如 丰裕的物质,强大的 政治力量和健壮的身 体。故每个人都可获 得幸福,并且不会失 去它。
+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 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 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3
44
+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45
+ 什么是运动?
21
+ 就是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世界究竟“怎么 样”的问题。
+ 世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 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 +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哲学上
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22
辩证法
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 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 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 点看问题。
58
+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
活动。
59
60
61
62
+ 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 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 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
2021/3/10
授课:XXX
10
自然界——自然观
人类社会——社会历史观
人的思维——思维观
人生——人生观
…… ……
贯穿于所有这些“观”之中并起决定作

的就是世界观。 2021/3/10
授课:XXX
11
▪ 自发的世界观 如图腾祟拜、盲目地信神 信鬼等。
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英)贝克莱
2021/3/10
授课:XXX
30
漫画:
பைடு நூலகம்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2021/3/10
授课:XXX
31
2、客观唯心主义
▪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
▪ “绝对精神”是世界的创造主 ——黑格尔
▪ 理主事,理主气
——朱熹
2021/3/10
授课:XXX
35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021/3/10
▪ 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 作为西方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第一 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 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 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 整个宇宙就是靠水蒸气维持的有生 命的机体。
Philosophy is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times spirit.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
2021/3/10
授课:XXX
7
哲学何为?
2021/3/10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 科学的最高峰,就一 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 维。
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 天赋的能力。这种能 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 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 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 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 的途径。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不是指的思维活动,而是指思维 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即意识、精神
存在:即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即物 质、客观世界
2021/3/10
授课:XXX
23
1、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 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
Materialism
唯心主义
Idealism
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 都是一元论者。
2021/3/10
授课:XXX
24
一元论
▪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
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2021/3/10
授课:XXX
25
二元论
▪ 迪卡尔 ▪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
和精神。二者互不依赖,互不联系,平等发 展,都是有限实体。
授课:XXX
8
哲学何为?
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 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 为王和统治者的人真正成为 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 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
--柏拉图《理想国》
2021/3/10
授课:XXX
9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首先,哲学是世界观(world outlook)。
2021/3/10
授课:XXX
28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2021/3/10
授课:XXX
29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 —(宋)陆九渊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明)王阳明
用一句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智 慧”颇有些类似“万物一体”。所 以“爱智慧”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就 是指人对万物(一切存在者)合而为 一的一种和谐一致的意识。如果可 以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解释,“爱智 慧”大致类似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 “天人合一” 。
2021/3/10
授课:XXX
6
何为哲学?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授课:XXX
32
讨论:
▪ 既然唯心主义哲学是错误的,为什 么它会在哲学史上长期存在?
2021/3/10
授课:XXX
3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1、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021/3/10
授课:XXX
34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2021/3/10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
2021/3/10
授课:XXX
1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2021/3/10
授课:XXX
2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philosophy)一词的渊 源
2021/3/10
授课:XXX
3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Hemclitl1s,约544一483年 B.C.)最早用了“爱智慧”这样 一个词来替代“哲学”。
2021/3/10
授课:XXX
26
2、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2021/3/10
思维能否正确的 反映存在
授课:XXX
可知论
不可知论 agnosticism
27
产生不可知论的主要原因
一是把感觉当作主观和客观的屏障。(休谟)
二是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康德)
三是看到了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看不到 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庄周: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20
其次,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 再次,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2021/3/10
授课:XXX
21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把世界 观转化为一般方法,用以观察和处理 各种问题,就是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2021/3/10
授课:XXX
2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2021/3/10
授课:XXX
4
“爱智慧”中的“爱”是指事物之间 的和谐一致、相互适应的意思。
“智慧”是指所有存在的东西(存在者) 都在存在之中,都属于存在,都集合于 存在之中,存在又译作“是”,(“是” 在 希腊文中是及物动词“聚集”、“集 合” 的意思)把存在的东西(存在者)集合 202为1/3/10一。也就是说,“授课一:XX”X (整体)统一着 5
▪ 自觉的世界观 如宗教、信仰等
2021/3/10
授课:XXX
12
▪ 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
如现在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每周 七天的计时方法,就起源于西方 宗教对五彩缤纷的世界的解释 ——创世说。
2021/3/10
授课:XXX
13
创造了光:使昼夜分开
2021/3/10
授课:XXX
14
创造了空气和水
2021/3/10
授课:XXX
15
创造了青草、蔬菜、树木
2021/3/10
授课:XXX
16
创造了日月星辰
2021/3/10
授课:XXX
17
创造了空中飞的鸟
2021/3/10
授课:XXX
18
创造了动物、昆虫、人
2021/3/10
授课:XXX
19
至此,天地万物造齐了,该休息了,这就是星期天
2021/3/10
授课: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