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酐CREA测定

合集下载

自建血肌酐参考值的有效性验证和参考区间调查

自建血肌酐参考值的有效性验证和参考区间调查

自建血肌酐参考值的有效性验证和参考区间调查血清肌酐的检测(Crea),是临床上常用的肾功能检查项目之一。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本实验室Crea检测值在试剂厂家提供的参考值范围内与临床诊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须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

本文通过建立临时参考区间,研究了其与试剂厂家参考值范围对血清Crea测定值阳性率的影响,探讨建立实验室参考值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0年8月~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有明确诊断的肾病患者182例(男127,女55)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514例(男329,女185)作为对照组,排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甲亢者,人群职业分布包括学生,公务员,工人,离退休人员等。

1.2 方法1.2.1 仪器:贝克曼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 试剂:上海执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氧化酶法)(批号:MAPJ013)1.2.3方法:用普通无添加生化管采集实验组及对照组清晨空腹血清,两小时内4000rpm/min 离心5min,排除溶血及脂血标本,取上清液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根据Crea试剂说明书设置实验参数)。

质控品为美国Bio-Red公司695和696(批号分别为:45582、45583)校准品为Radox(批号:)。

确定参考数据是否需要继续分组参照NCCLS(CSLIC)C28-A2文件[1]收集本实验室2010年1月~2010年5月Crea质控品(高值、低值)测定值,去除失控点,分别计算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2、结果2.1 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rea测定值比较,男性与女性血清Crea测定值差异显著( P<0.01) ,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Crea测定值比较(x±s)注:*对照组内与男性组比较,P<0.01,△实验组内与男性组比较,P<0.012.2 本实验室血清Crea参考区间(A)用百分位数法(95%,双侧) 计算对照组血清Crea测定值,得出本实验室血清Crea参考值区间为男性为52-110μmol/L,女性为40-97μmol/L。

血清肌酐CREA测定

血清肌酐CREA测定

血清肌酐CREA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肌酸酶肌酐+ H2 O 肌酸肌酸酶肌酐+ H2 O 肌氨酸+尿素肌氨酸氧化酶肌氨酸+O2+ H2 O 甘氨酸+甲醛+H2 O2过氧化物酶4-AAP+TOOS+ H2 O2 醌亚胺色素注:TOOS:为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4-AAP:为4-氨基安替比林在上述反应中,醌亚胺色素的生成量与样本中的肌酐浓度成正比,通过在波长550nm处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值,即可测得样本中肌酐的浓度。

3 标本采集3.1 病人准备: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3.2 类型:血清,肝素血浆,尿液。

3.3 标本存放:血清、血浆的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至少可稳定3个月。

尿液的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6天;-20℃保存可稳定6个月。

对尿液用蒸馏水作1:49稀释后检测,结果乘50后报告。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3.5 标本拒收的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不能作测定。

4 实验材料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CREA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4.1.1 试剂组成:肌酸酶≥40KU/L 试剂1(R1)TOOS0.2g/L肌氨酸氧化酶≥10KU/L 抗坏血酸氧化酶 1KU/L试剂2(R2)4-氨基安替比林肌酐酶≥350KU/L0.2g/L过氧化物酶 2KU/L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1与试剂2启用后,在2~10℃避光的条件下可稳定30天。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防腐剂叠氮化钠,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

crea指标范围

crea指标范围

crea指标范围
CREA正常值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对于成年男性,CREA的正常值通常在53umol/L到106umol/L 之间。

对于成年女性,CREA的正常值通常在44umol/L到97umol/L 之间。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会逐渐下降。

一般40岁后,肾功能以每年0.8%-1%的速度衰减。

因此,45岁以上的病人,血肌酐正常值上限通常会设定为97umol/l。

对于65岁及以上的病人,血肌酐正常值上限可能会降至88.4umol/l以下。

除了年龄和性别,CREA的正常值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饮食、运动、药物等都可能对CREA的水平产生影响。

因此,在判断CREA水平是否正常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如果发现CREA水平异常,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相关问题。

总之,了解CREA的正常值范围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及时发现肾脏疾病或其他相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crea正常值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rea正常值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rea正常值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CREA,即肌酐酸(Creatinine),是一种常见的肾功能指标,通常用于评估肾脏健康和功能。

它是由在肌肉肌纤维中产生的肌酸和肌酸激酶代谢产生的代谢物。

由于肌酐酸在正常情况下几乎完全通过肾脏排除,因此它的浓度在体内反映了肾脏的排泄功能。

在临床实践中,测量血液中的CREA水平可以提供对肾脏功能的评估。

通常情况下,如果肾脏功能正常,CREA的浓度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因此,了解正常的CREA值范围对于识别潜在的肾脏问题以及监测肾脏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CREA的正常值范围、CREA异常的可能原因以及对CREA异常的处理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CREA的相关知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肾脏功能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可能的异常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分为三个部分介绍CREA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什么是CREA以及它的正常值范围。

然后,我们将讨论可能导致CREA异常的原因。

最后,我们将总结CREA正常值范围的重要性,并提供处理CREA异常的相关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CREA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异常情况的可能原因,并提供对CREA异常的处理建议。

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简要概述,包括对CREA的定义和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

同时,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旨在帮助读者了解CREA的正常值范围以及可能的异常情况,并提供处理建议。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什么是CREA,以及CREA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解释CREA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对正常值范围的具体阐述,帮助读者理解CREA的基本概念和正常水平的范围。

其次,我们将探讨CREA异常的可能原因。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可能导致CREA异常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包括生理因素、疾病、药物影响等。

通过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CREA异常背后的原因及其潜在影响。

血清肌酐(Crea)测定酶法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血清肌酐(Crea)测定酶法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10.2.2溶血: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1000mg/dl时不会造成结果的干扰。
10.2.3抗坏血酸浓度低于300mg/dl,葡萄糖的浓度低于2000mg/dl,尿胆远的浓度低于40mg/dl时不会干扰试验。
11危急值>352mol/L
12临床意义
在肌代谢中,内源性肌酐来源于肌酸及肌酸磷酸盐,在肾脏功能正常时,肌酐通过肾小球滤过。在急性/慢性肾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对肾透析的监测时,肌酐的测定很有意义。尿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以作为一些分解物(白蛋白、-淀粉酶)排泄的参考物。
女性:29-226mg/dl(2550-20000umol/l)
8性能指标
本法线性范围为血液:0.03-30mg/dl;尿液:0.3-400mg/dl,不准确度: ±15%,不精密度CV=2.3%,灵敏度为血液:0.03mg/dl;尿液:0.3mg/dl。
9注意事项
9.1由于敞开口的试剂R1会吸收CO2,致使定标不稳定。一次建议使用试剂罩隔离绝大部分试剂和空气的接触。减少吸收CO2。
12.1肾病初期血肌酐通常不变,只有肾功能严重损伤时,血清肌酐才增加,故对晚期肾病患者临床意义较大。其值增高2.5~5倍,提示尿毒症可能,增高10倍常见于尿毒症。与血尿素氮同时测定,
若二者均增高,示肾严重损害,若尿素氮高而肌酐不高,则常为肾外因素,如胃肠出血,尿路梗阻、高蛋白饮食等。
12.2肾衰晚期和进行性肌萎缩时,其值降低,故宜动态观察,方能对预后作出评估。
C由质控结果决定
4.3质控物
来源:Precinorm (罗氏正常值质控)
Precipath (罗氏病理值质控)
其它适合的质控品
Hale Waihona Puke ABCD医院生化实验室文件编号:

血清肌酐测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清肌酐测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清肌酐测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清肌酐测定是一种衡量肾脏功能的常见检测方法。

在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肌酐水平来评估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介绍血清肌酐测定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清肌酐测定前,首先应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 血清肌酐测定试剂盒- 10ml离心管和离心机- 比色皿或试管- 显微镜(可选)- 多功能生化分析仪2. 采集血样使用采血针和血管采血带,从患者的静脉或手指上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约2-5ml。

注意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任何交叉污染。

3. 分离血清采集的血液样本放入10ml离心管中,并轻轻摇晃几次,确保血液充分混合。

然后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 rpm的速度离心10分钟。

离心后,血液将被分离成血清和红细胞。

4. 转移血清用吸管小心地将离心管中的血清转移到比色皿或试管中,注意不要和红细胞混合。

将比色皿或试管放置在平台上,以便进行测量和分析。

5. 操作仪器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将试剂按照比例加入到血清中,并轻轻混合。

然后使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在仪器上选择相关参数,如波长等,然后放入试管或比色皿进行测量。

6. 记录结果根据仪器上的显示结果,记录下测得的血清肌酐浓度。

同时,还可以观察血清的颜色和透明度,以便在有需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评分标准血清肌酐测定的评分标准主要是基于测得的血清肌酐浓度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结果的评估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正常范围:男性0.6-1.2 mg/dl,女性0.5-1.1 mg/dl。

- 轻度肾功能异常:男性1.3-1.5 mg/dl,女性1.2-1.4 mg/dl。

- 中度肾功能不全:男性1.6-2.5 mg/dl,女性1.5-2.4 mg/dl。

- 重度肾功能不全:男性>2.5 mg/dl,女性>2.4 mg/dl。

需要注意的是,评估结果不仅仅依赖于血清肌酐浓度,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肾功能评估结果。

肌酐(CREA)测定试剂盒(肌氨酸氧化酶法)产品技术要求derui

肌酐(CREA)测定试剂盒(肌氨酸氧化酶法)产品技术要求derui

肌酐(CREA)测定试剂盒
2、性能指标
2.1外观和性状
外观和性状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试剂盒内各组分的外观性状
2.2试剂空白吸光度
试剂以生理盐水为空白时,波长546 nm,光径1.0 cm,温度37℃,吸光度≤0.5。

2.3分析灵敏度
试剂盒测试浓度为100 μmol/L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值≥0.02。

2.4线性范围
2.4.1试剂盒在30~3000μmol/L区间(范围)内,其回归系数r≥0.990。

2.4.2相对偏差或绝对偏差应符合表3要求。

表 3 相对偏差或绝对偏差
2.5精密度
2.5.1试剂盒重复性CV 值应≤5.0%。

2.5.2试剂盒批间相对极差(R)应≤10.0%。

2.6准确度
相对偏差(Bias%)应在有证参考物质靶值±10%以内。

2.7液体装量
试剂盒不同规格的净含量应不少于其标示量。

1。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肌酐测定(缩写CRE),尿液肌酐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肾功能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天,普通冰箱中(2~8℃)稳定3天。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肌酐酶肌酐 + H2O -------------- 肌酸肌酸酶肌酸 + H2O -------------- 肌氨酸 + urea肌氨酸氧化酶肌氨酸 + H2O + O2 ------------------氨基乙酸 + H2O2 + 甲醛过氧化物酶F-DAOS+H2O2 + 4-氨基安替比林------------------蓝色染料该染料在600nm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与样品中肌酐浓度成正比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肌酐测定试剂盒(货号CR6113),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肌酐CREA测定
1 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肌酸酶
肌酐+ H2 O 肌酸
肌酸酶
肌酐+ H2 O 肌氨酸+尿素
肌氨酸氧化酶
肌氨酸+O2+ H2 O 甘氨酸+甲醛+H2 O2
过氧化物酶
4-AAP+TOOS+ H2 O2 醌亚胺色素注:TOOS:为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4-AAP:为4-氨基安替比林
在上述反应中,醌亚胺色素的生成量与样本中的肌酐浓度成正比,通过在波长550nm处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值,即可测得样本中肌酐的浓度。

3 标本采集
3.1 病人准备: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3.2 类型:血清,肝素血浆,尿液。

3.3 标本存放:血清、血浆的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至少可稳定3个月。

尿液的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6天;-20℃保存可稳定6个月。

对尿液用蒸馏水作1:49稀释后检测,结果乘50后报告。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
3.5 标本拒收的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不能作测定。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CREA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
4.1.1 试剂组成:
肌酸酶≥40KU/L 试剂1(R1)TOOS
0.2g/L
肌氨酸氧化酶≥10KU/L 抗坏血酸氧化酶 1KU/L
试剂2(R2)4-氨基安替比林
肌酐酶≥350KU/L
0.2g/L
过氧化物酶 2KU/L
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
效期为12个月。

试剂1与试剂2启用后,在2~10℃避光的条件下可稳定30
天。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
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
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防腐剂叠氮化钠,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

一旦接触,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请勿吞服。

4.2 校准品: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UREA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5 仪器
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6.4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7 质量控制
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8 计算方法
以CREA复合校准品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以umol/L报告。

9 参考值范围
血清/血浆
女性 45~84umol/L
男性 59~104umol/L
我室参考值:女性41-84 mmol/L 男性41~104umol/L
10 临床意义
肌酐是通过肾脏经由肾小球滤过作用排泄的废物。

健康人血浆中肌酐的浓度相当稳定,与每天水的摄取量、活动和生成尿量无关。

因此血浆肌酐水平升高常指示排泄量的降低,即肾功能受损。

肌酐清除率能较好地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通过它能较好地检出肾病和监视肾功能。

为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收集血清和尿液,进行肌酐检测。

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通过肾小管排泄。

在肾脏疾病初期,血清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性损害,血清肌酐值才增高。

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肌酐值如升高至176~353μmol/L,提示为中度至严重的肾损害。

所以,血肌酐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11 操作性能
11.1试剂空白吸光度(550nm、1cm光径、37℃):≤0.10。

11.2线性范围:20~2000μ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0。

11.3准确度:用相对偏差(RE%)表示测定结果的不准确度,相对偏差(RE%)≤±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