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共31张)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知识点击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 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 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常用修辞

第一课
比喻 比拟

第二课
借代 夸张修辞 Nhomakorabea第三课对偶 排比
第 一 课
知识点击
一、比喻 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给人以感染力; (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当堂训练】
1、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 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完美无瑕的人生。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 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 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 D、“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 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3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 方”。即两种不同 性质的事物,彼此 有似点,便用一事 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的一种修辞格。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 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4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25
2、分 类
扩大的夸张 缩小的夸张
穷力连人拔峰要山去是兮天遇气不到盖盈不世尺痛,快时枯的不松事利倒就兮挂哭骓倚鼻不绝子逝壁,。 那 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
这五二巴岭十掌逶五大迤年的腾过小细去山浪,庄,弹吸乌指引蒙一着磅挥成礴间千走。上泥万丸人。的 心。
超前的夸张
愁 农他肠 民酒已们没断说沾无,唇由看,醉见心,这早酒样就未鲜热到绿了, 的。先 麦成 苗泪 ,。 就嗅 出白面馒头的香味来了。
娘。 2、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原料代本体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20
3、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 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恨情,感表特露点了,伤并感作不简平要之分情析,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
“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16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高考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共31张)

高考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共31张)

子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者:文采也,即修辞。
《考试说明》规定的七种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 排比、反复。
1、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 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测。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 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 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C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2、比拟手法辨析
(1)高铁杆在日本人面前简直就是一只哈巴狗。 暗 喻 (2)你看,哈巴狗跑过来了。 借 喻 (3)高铁杆哼唧哼唧啃着日本人扔的骨头,边啃 边朝着老百姓狂吠。 比拟 之 拟物 刘流 《烈火金刚》
(3)、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 的一项是( ) A.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 个是西装。 “琼”“玉”是比喻,B项的“黄发垂髫”、C项的“锦 鳞”、D项的“马褂”“西装”都是借代。 答案 A
4、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 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 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 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 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共68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课件(共68张PPT)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 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案:
①结构相同,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 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 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 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 氛。
1.考查形式上通常在某个情境中与词语(成语)、标点符号、 语病、选用句式、补写等知识点相结合地考查,既有纵深的修 辞句鉴赏,又有横向的近似文本比较,题型不断创新,但修辞 和文本对应分析始终是考查重点。 2.考查内容上会涉及修辞手法的辨析,也涉及修辞构成和效果 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修辞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出反 套路趋向。 传统的仿写、扩展语句题热度不高,仍需予以适当关注,如果 再次回归,可能会改头换面,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揣摩出本体甲和喻体/借体乙,看中间能 不能加上喻词。
高考真题 (2021 ·新高考全国Ⅰ卷)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 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 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 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高考真题 (2020·新高考卷Ⅰ山东卷)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 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 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 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 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 行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 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 似。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30语言文字运用之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29张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30语言文字运用之正确使用修辞(PPT)课件29张

五、随堂演练(一) 【答案】(1)以“东风”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万紫 千红的春天”喻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2)①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说得形象可感,增 强了文章说服力。②以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对美好未 来的期待,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分析构成”,2分。表达效果,3分;答出1点得2分, 答出2点得3分)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30 正确使用修辞
一、考点解读
高考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考 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即辨析材料或句子中使用的修辞 手法及表达效果,所给材料与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 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二是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 考查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与“仿用句式”“语言表达连 贯”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
二、知识储备——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5.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 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收到一种均 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 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 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6.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 子成串地排列。主要有成分排比、分句排比段落排比等。作用:节 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增强感情。
四、典题导引 例2. 2021年全国甲卷第21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
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适宜棉花的种植 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 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②。近年来,新疆棉品质 不断提升,同时③,但仍然供不应求。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 教学PPT课件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 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 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 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 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 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借代
区分借代和借喻
1.借代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
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浑 厚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
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 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
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 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 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 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辨认、 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 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势:
(1)特征代本体。例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3)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线。 (4)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XXX万万个雷 锋。 ( 5)形象代本体。例如:—队红领巾唱着山歌飘下来 了。 (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7)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 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 (8)以物代人。旌旗十万斩阎罗。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是有意的合理的夸大和缩小,所以不能失去生活 的基础和根据。
(1) 我们的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2)这个黄霉季节,呼和浩特一带足足有五六十天阴雨不断, 谷子高粱都霉烂了,连人也发霉了。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3)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第三,夸张要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协调 (4)坚强的李刚视死如归,然而,他受尽了折磨,身躯已像 草杆一般瘦。 第四,运用夸张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不要因袭前人,简 单地模仿、套用。 (5)万丈高炉生紫烟,烈火染红半边天。铁水直吐三千尺, 疑是火龙降人间。 第五,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 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名师辅导】语文高考复习专题突破精品课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31张ppt)

【名师辅导】语文高考复习专题突破精品课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31张ppt)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从近几年高考看,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特 点: 1.考查形式多样。 从近几年考查情况看,主要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同时, 本考点几乎不单独设题,只是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本考 点在古诗文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等考点中体现时,不排除设
与“黑钻石”晶亮的特点相似。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例2】
(2010·山东卷)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
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1) 此刻,她那 ________ 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 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 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 ________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选择题的可能, 2011 年重庆卷就要求从选项中选择恰当
的喻体并说明理由。其他涉及该考点的试卷都是与仿写考 点综合考查。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2.考查重点明确,综合性强。 无论是从《考试大纲》规定,还是从高考命题看,本 考点突出“常见”,《考试大纲》规定的常见的修辞手法 共9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设问、反问。近三年高考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尤以比喻、比 拟、排比三种最为突出。如 2011 年新课标、浙江、辽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作者代著作。
⑦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 借结果代事物本身。(代担心)
(1)、改写下面这句话 , 要求运用借
代的修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 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
改写:执干戈以卫社稷。
(2)、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 雾障里。 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 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
(3)、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 的一项是( ) A.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 个是西装。 “琼”“玉”是比喻,B项的“黄发垂髫”、C项的“锦 鳞”、D项的“马褂”“西装”都是借代。 答案 A
(4)、京剧《杜鹃山》中有一场“烤番薯”, “毒蛇胆”在山下烧杀乡亲,雷刚不能下山搭 救,他在篝火中烤一块番薯,番薯的香气使他 想起乡亲们往日待他的恩情,唱道:“一块番 薯掰两半,曾受深恩三十年……”雷刚唱的 “一块番薯掰两半”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其 潜台词是什么? 答案 借代 潜台词是有乡亲们吃的就有他吃的。
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
《阿房宫赋》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 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 灭六国者六国也 2.《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 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 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将重蹈覆辙的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语句是“ , ”。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 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
子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者:文采也,即修辞。
《考试说明》规定的七种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 排比、反复。
1、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 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测。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 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 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准确理解比喻句
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 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 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 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 “暗淡”。
1 、从下面诗句中选出以物喻人的一项(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 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 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 , 凄。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 蜀山兀 , 阿房出 。 , 四海一; 8.《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 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心也。 秦爱纷奢 , 人亦念其家 。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1、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 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 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 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①: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比拟) 住口,你这吠人的狗(比喻) 例②: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比拟) 我们要谨防糖衣炮弹(比喻)
3、借代类型(据借体和本体的不同关系) :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 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 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我建议大家多读点鲁迅。
B“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
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是夸张。骆驼,体积很 大, 将肿背的马说成骆驼,显然夸大。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 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 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 体、整体代部分。 骆驼,不能借代马;马,不能借代骆驼;两 者不同物,不符合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 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的借代类型。
C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欲把西湖比西子,ຫໍສະໝຸດ 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2、比拟手法辨析
(1)高铁杆在日本人面前简直就是一只哈巴狗。 暗 喻 (2)你看,哈巴狗跑过来了。 借 喻 (3)高铁杆哼唧哼唧啃着日本人扔的骨头,边啃 边朝着老百姓狂吠。 比拟 之 拟物 刘流 《烈火金刚》
4、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 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 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 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 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