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

合集下载

《祖父的园子》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

教学内容包括:精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背诵课文精彩片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背诵课文精彩片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美丽的园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词,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课文。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如拟人、排比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祖父的园子》2. 内容:a. 生字词b. 修辞手法:拟人、排比c. 作者怀念祖父的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作品,进一步体会亲情的珍贵;组织学生开展“我的亲情故事”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

《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五年级语文教案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蜒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蜒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件
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 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 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只是表现色彩的 丰富多样,则不能传达出这种感情。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
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
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
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因为……所以……”这一句式表现了 孩子的天真可爱,喜欢事物的原因就是 这么简单。喜欢结果子的树,不结果子 的树好像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
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
先冒烟。
“先呼叫”说明榆树高大,树大招风,只要 一刮风,枝叶就会摇动发出呼呼声;“先冒 烟”是雨点落在树叶上,水雾向下散开,就 像冒烟一样。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 动形象地勾勒出榆树的高大。
课文第13自然段写“我”在园中做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我”什么状态?
写“我”在园子中摘、吃黄瓜;追蜻蜓;捉、玩蚂蚱的事情。表现了 “我”对园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都非常喜爱。“我”在园中的生 活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
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得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我会读
zhà
蚱蜢
bàng
蚌壳
huǎng
明晃晃

割舍
shuān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祖父的园子》通过描写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至賊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10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2、能力目标:能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趣味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以及对我的爱,引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体会作者的快乐,自由。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课题为祖父的园子。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2、从老师的板书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隔开一些?3、(在课题中加上两个括号)这是什么意思?(要在学习之后填写两个词语)[设计意图]在课题中加上两个括号,引发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要加上括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期待,在无形中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和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园子?为接下来的研读设置了强劲的“引力场”。

二、整体感知园子的美丽,生机勃勃。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过渡: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祖父的园子里的昆虫可多了,有(出示词语幻灯片)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园子里还长着许多的农作物呢,有倭瓜,黄瓜,玉米,谷穗,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农活,摘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祖父的园子真是丰富多彩呀!2、感受园子的生机,及其美丽。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说到昆虫多,作者可得意了,你看在课文的开头就在炫耀她的园子呢?谁来读一读。

(2)园子美吗?从哪感觉到了?(3)喜欢这座园子吗?作者比你更你更喜欢呢?齐读,读出作者的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中词语的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内容,同时抓住文中作者对昆虫的描写,通过学生的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感知园子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一等奖

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一等奖

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一等奖1、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会认11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掌握多音字“晃”。

2、了解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认11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掌握多音字“晃”。

教学难点:了解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

三、教学过程一、介绍,引出课题1、介绍,引发兴趣。

师:有这样一位作家,她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 世纪30 年代的文学洛神”。

她是谁?她就是萧红,黑龙江呼兰区人。

1940 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引出课题,猜测内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祖父的园子》就选自《呼兰河传》。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自学生字词;(2)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利用形声字构字方法纠正难词发音。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辨别多音字“晃”:[huàng]摇动;摆动:摇头晃脑。

[huǎng](光芒)闪耀:明晃晃。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日光明晃晃)识记所有生字并开火车检测。

3、学写生字。

学生自主练习写生字并组词,同桌互阅,教师指导难字书写。

预设:“蝴、蝶、蚂、蚱”都是什么偏旁的字?为什么?(它们都是虫字旁的字,因为蝴蝶、蚂蚱都是昆虫)“拔”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朋友拔萝卜,出了一点汗)“承”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中间是“了”,不要多加一点;注意笔顺先写中间,再写两边)4、小组读课文。

分小组读课文,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流利,小组互评。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板书:园子里的生活)(二)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我”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认谷穗;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浇菜泼水;歇凉睡觉等)2、其中详写的是哪件事?(“铲地认谷穗”)3、自由读这一部分,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祖父的园子》说课课件(共18张PPT).ppt

2《祖父的园子》说课课件(共18张PPT).ppt

第二课时 活动四:拓展延伸,对比阅读,感受情感变化
拓展课后阅读
链接,原本依恋、
热爱的事物消失
景物
了,原本鲜活、
自由的事物萧条
对比
情感
了,心中多了一
份伤感和不舍。
你追我赶 集印章
字词巩固 熟练朗读文章内容
基础作业
优秀作业 展览分享
开展阅读分享课 评选“阅读之星”
• 梳理文章结构,画 出思维导
• 扩写《祖父的园子》 浇菜玩水的片段,
第一课时 活动一:翻图片猜游戏,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神秘感 趣味性 引起共鸣
第一课时 活动二:检查预习成果 归类识字词
工具类
铲子 锄头
ABB 词语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胖乎乎 圆滚滚
观察字形 发现规律 激发识字乐趣 熟悉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活动三:学生点名接力读,结合 预习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园中的景物
教 学说课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祖父的园子
通过回忆儿时祖父园中景 物和趣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 自由生活的眷恋。
忆园中景事 感童年眷恋
——《祖父的园子》萧红
学习目标
具体要求
重难点
培养自主观察和书写能力,认识10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字14个;
知识与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
基础知识
五个ABB式的词语和写景的词语,会仿写重点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文章插图想象画面,抓住关键句段,理解文章 过程与 内容、情感和人物形象 方法
找出文中连续性动作描写,抓住“泼水”的细节,想象画面,扩写句段, 体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难点
情感态 抓住文中趣事,体会童真童趣 度价值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祖父的园子》课堂笔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祖父的园子》课堂笔记

《祖父的园子》课堂笔记
一、导入与背景介绍
1.导入:通过描述童年时光的美好,引出《祖父的园子》这一课题。

2.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萧红及其童年生活背景,为后续文本解读做铺垫。

二、文本解读
1.朗读课文:全体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

2.分段解读:
•第一段:描述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留下的总体印象。

•第二段:详细描述园子里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展现其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段:讲述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生活,如捉蝴蝶、吃黄瓜等。

•第四段: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祖父的感激之情。

1.重点词句解读:挑选出文中描写生动、情感深厚的词句,进行深入解读,体会
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互动与讨论
1.提问环节:针对文本内容,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如“为什么说祖父的园子是‘我’
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在园子里的自由?”等。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分享。

3.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四、情感体验与拓展
1.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分享自己在类似环境中的体验和感
受。

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进一步了解萧红的童年生活和
创作背景。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1.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本的情感和主题。

2.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课后阅读、写作练习等,巩固课堂所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读《祖父的园子》一文,学生轻轻松松就跨进园子,感受到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的气息。

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也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孩童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

这样的话题十分贴切儿童生活,学生学起来不陌生,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情感积累与体验比较单一或肤浅。

因此,要让学生从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入手,引导学生课前或课后阅读《呼兰河传》,这样能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打入基础。

学生先谈谈读书收获,再提出自己的读书疑问,这些在课前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另外,学生个人的读书收获较片面,因此把合作学习、探究学生的精神和方式引进课堂,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教学目标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2、检查生字词。

三、品读园中之景,感受园中的“自由”师:文中还有一节也是写园子里的景物的,同学们找找看是哪一节?(13节)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13小节,看看这一节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1、生自读课文。

2、交流师:读得真投入。

同学们,读着读着,哪些词语就在你的脑海里闪现出来了呢?(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儿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王国。

(板书:自由自在)这里有一句话就概括了自由自在,是哪一句呢?答出后出示中心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就是这一节的中心句,谁愿意来读?生读(评:多么自由、有活力的声音啊!)师: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鸟、虫子)师:花活了,是什么样子的?指名一生读: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出示句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师:说花开了,就说——睡醒了。

这花在作者眼里仅仅是花吗?(人、伙伴)对呀,花像人一样会睡醒呢!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谁愿意来读出这份自由?生读(评:这花真醒了,够精神。

这花还有点睡眼矇眬呢!还没完全醒来)师:鸟活了怎么样?生读句子,出示: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师:飞得多高啊!它若是不想回来,有没有人怪它?(没有)因为它是——自由的。

谁来读?生读(好的评语:真高啊!不好的评语:还可以飞得再高些!)师:虫子活了怎么样?生读句子,出示: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师: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园子真美啊!在园子里真自由啊!)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虫子的心情。

生读。

(多自由啊!多快乐啊!)你看,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小萧红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生读(读得真神气,我知道,你已经走进了园子了。

)变化成诗的形式读:萧红的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读起来就像读诗一样。

(点击)让我们读出诗样的美!齐读。

师:这不就是——点击中心句,师生齐读。

师:在园子里,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自由的呢?(倭瓜、黄瓜、玉米)点击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指名读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这段话很特别。

生:“愿意……就……”多次出现。

(或句子反复)师:是啊!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又好读又好背呢!想挑战一下吗?生自由读,背。

师擦一句生背一句。

师:现在请来“读一读”吧!生背。

(真棒)师: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

不过我们读得快一点。

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

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由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

出示:同学们,这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啊!(指名说)这是一个的园子。

(出示中心句)花儿,鸟儿,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这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引读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园中的一切在萧红的眼里都是自由的呢?其实,在园子里谁才是最自由的?(萧红)对呀!因为萧红是自由的,所以看到的景物都是自由的!在萧红的眼里,园子是自由的,园中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倭瓜是——黄瓜——玉米是——蝴蝶更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架子上长的,在作者的眼里,一切都是——自由的。

师:最自由自在的萧红在园子里更是(出示变化了的中心句)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她都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14节,并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萧红在园子做了什么。

(出示:祖父戴草帽,我也戴草帽。

祖父栽花,我也……)四、品味园中之“趣”,感受祖父的爱1、生浏览3—12节。

2、交流生用幻灯片上的句式说萧红在园子里干什么。

师连起来引说: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种菜——(生接)我也种菜,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咱们节奏快一点读。

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种菜——(生接)我也种菜,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生:自由。

无忧无虑。

快活。

高兴。

师: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

师:祖父栽花——(生接)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就拔草,祖父种菜——(生接)我也种菜,祖父铲地——(生接)我就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就浇菜,我真的是在干活吗?生:不是,瞎闹、玩……师:同学们,说话得有根据。

你是根据什么来说她在瞎闹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3、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

4、交流。

生: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师:这样种菜什么时候能吃到菜啊!生: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勾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师:好嘛,真是帮倒忙,狗尾巴草留着,谷穗没了。

生: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

师:出示你浇过菜吗?看见过别人浇吗?水不往菜上浇,而是往天空里一扬,还大喊着:——(引读)下雨了!下雨了!这雨还不够大,也没有拼尽了力气,我们伸出手,拼尽了力气把水扬起来再喊。

生边做扬水动作边喊。

师:你们的心情怎样?生:快乐。

师:谁想展示这份快乐?指名读。

师:都想来吗?齐读这哪里是在浇水,分明是在跟祖父乱闹嘛。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生:她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师:这不就是新版的小猫钓鱼吗?当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时,我却在瞎闹,乱勾,乱闹,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看,她是(点击中心句)生读。

你们认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

是啊,自由自在的萧红在园子里是快乐的。

板书:快乐5、感受祖父之爱师:同学们,这快乐和自由是谁带给“我”的?生:祖父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呢?你又是从哪儿读出的?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生读书交流:拔下锄头杆——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慈爱的、疼爱孙女的)(会读书。

)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师:这是祖父对我的——宽容教我认谷子——耐心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的祖父。

祖父很爱笑,文中几次写了祖父的笑?(三次)在祖父的笑声中饱含了对孙女的——爱啊!(板书:爱)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祖父的笑让萧红倍感亲切、温暖,祖父的笑无时不在。

当我把菜种踢飞的时候,祖父在笑。

(出示)当我——指名说。

师:祖父的笑令萧红难忘,其实是祖父的爱让作者怀念啊。

(完成心形板书)五、介绍作者,深化中心,拓展延伸师:萧红一生坎坷,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重男轻女,对她极其严厉,继母对她更是百般排挤,祖母有洁癖,不喜欢小孩子,对她很冷淡,唯一疼爱、呵护她的,只有祖父。

长大以后,经历千难万苦的萧红,每当忆起祖父,想起祖父那个大园子,萧红就充满了温馨、幸福。

同学们,如果现在再问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你会说——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

每说一个词就带着感情读一遍课题。

(温暖就请你温暖地读读课题。

幸福幸福地读。

充满爱亲切让人怀念眷恋)看来我们读懂了萧红家的园子,读懂了萧红的内心世界了。

这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出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这园子因为有了祖父,有了祖父那份浓浓的爱,才会生机勃勃,才会自由自在,才会快快乐乐,这是萧红和祖父的园子,所以萧红说:出示齐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呼兰河传》所以萧红又说:出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师:呼兰河这小城里怎么就住着她的祖父呢?没有其他人吗?生:有其他人,但因为祖父带给萧红无限的快乐自由,无限的爱,萧红只怀念自己的祖父。

(意对即可)师:是啊,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都已经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祖父。

萧红把对祖父的无限怀念化作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她在结尾这样写道:出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祖父的园子》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请同学们课后就去读《呼兰河传》,点击课件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这样的作业点击出示作业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慈爱的 (给了我) 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种白菜、铲地、玩耍、浇菜、睡觉寄情于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