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填空题题库(学生)

合集下载

毛概复习题_填空题部分

毛概复习题_填空题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题(填空题)(涵盖该课程1-15章所有填空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填空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3、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决定的。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形成了两大历史性成果,它们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7、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9、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

10、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密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1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1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5、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16、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毛概考试题库

毛概考试题库

毛概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

2.马克思主义将哲学看作()。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是说的是()。

4.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是()。

5.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6.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是()。

7.社会是()的统一。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9.资产阶级以辩证法为()。

10.“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

二、选择题1.哲学的本质是()。

A. 高度概括性 B. 抽象性 C. 理论性 D. 实践性2.辩证唯物主义既肯定(),又肯定()。

A. 持久性;变动性 B. 统一性;矛盾性 C. 绝对性;相对性 D. 静止性;运动性3.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

A. 实践 B. 矛盾 C. 理论 D. 物质4.教条主义的实质是()。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 C. 抽象唯物主义 D. 唯心主义5.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

A. 途径 B. 目的 C. 方法 D. 结果6.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古希腊哲学 B. 文艺复兴时期 C. 法国大革命时期 D. 工人阶级革命运动7.唯物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中国古代哲学 B. 西方古代哲学C. 现代哲学D. 文艺复兴时期8.实践是哲学的()。

A. 基础 B. 环节 C. 目标 D. 原则9.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的()。

A. 青年 B. 年轻人 C. 原则 D. 方法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是()。

A. 揭示事物成因 B. 揭示事物发展规律 C. 揭示事物本质 D. 揭示事物运动三、简答题1.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性原理?2.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本质差别是什么?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5.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四、论述题1.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

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021填空题

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021填空题

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021——填空题一、填空题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____基本制度。

答案:确立2.全党必须牢记我们党是为____的先进社会制度而奋斗的。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3.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____。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标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____。

答案:社会主义荣辱观5.两个根本任务是:一是坚决完成____;二是毫不动摇把____放在首位。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是硬道理6.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____。

答案: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问题7.____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答案:社会主义现代化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____。

答案:五位一体9.法治是社会主义____的本质要求。

答案:市场经济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____。

答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二、思考题1.请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撑。

其主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请阐述我国对待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答:我国对待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基本国策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生态效益。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决反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3.请解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五位一体”。

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五位一体”,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统一整体。

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建设是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建设是保证,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文化建设是灵魂,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建设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美丽中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填空题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概)填空题及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2、毛泽东提出的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毛泽东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5、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

1.在(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

4.(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5.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之间的关系。

7.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8.中国特殊的革命环境决定了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习题一及答案(毛概第一章)

习题一及答案(毛概第一章)

习题一及答案(毛概第一章)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毛泽东思想和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3、党的十六大将_________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清醒地以_________为依据。

5、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_,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7、_________,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8、_________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9、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_________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0、_________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是在()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 党的七大 D.党六届三中全会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共同的“根”是()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马克思列宁主义D.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3、毛泽东思想是()A. 毛泽东个人的思想B. 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正确的部分C.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思想D.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统一战线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D.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是()A.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革命?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8、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

毛概课复习题答案

毛概课复习题答案

毛概课复习题答案# 毛概课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C.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 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党的建设- D.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党的建设答案:A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 C. 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D.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成立时间是_______年。

答案:19212.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

答案:实事求是3.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

答案:发展生产力三、简答题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军事理论、文化教育理论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2. 阐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两手抓”方针。

答案:毛泽东提出的“两手抓”方针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1. 论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答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它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思想强调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复习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将其运用到实际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毛概2023年期末考试题库

毛概2023年期末考试题库

毛概2023年期末考试题库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1.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实事求是– D. 人民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 A. 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B. 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C.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D.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的先锋队。

– A. 社会主义事业– B. 统一战线– C. 反帝反封建斗争– D. 无产阶级4.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 A. 党的纲领和路线政策的正确性– B. 党的历史经验的丰富性– C. 党的干部队伍的过硬性– D. 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定性5.“两个务必”是指()。

– A. 知识和实践– B. 发展和稳定– C. 红军和白军– D. 实践和理论…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以()为指导。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的先锋队。

4.“两个务必”是指()。

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一切工作中坚持的()。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什么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2.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5.怎样理解“两个务必”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1.论述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2.论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考试题目以教师提供的题目为准。

毛概复习题题目+答案(1-8章,11章)

毛概复习题题目+答案(1-8章,11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选题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2、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B )A.六届六中全会 B.党的七大 C.党的八大 D.遵义会议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4、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 D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B )A.全面发展 B.以人为本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二、多选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BC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 D.统一战线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CD )A.全面发展 B.以人为本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1、简述“三个代表”的集中概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第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五大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是七大5、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6、在中共七大上,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刘少奇7、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六届六中全会8、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遵义会议9、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1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11、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12、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评价的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14、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两个首要和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16、17、在 1957 下半年开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18、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纠正主观主义的领导人是毛泽东19、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20、 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1、在文化上提出“洋为中用,批判地学习”“古为22、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3、邓小平在上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25、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了深刻论述26、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27、在我党的领导人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个概念的是毛泽东28、从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2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30、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毛泽东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2、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两个问题展开论述33、毛泽东在1941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后不久,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34、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35、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36、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3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3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于党的十六大40、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41、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4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执政为民4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4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45、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4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提出是在党的十二大上4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4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5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5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机体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53、“以人为本”的“本”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54、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55、重新确立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是邓小平56、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从此我国的改革开放拉开序幕57、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社会主义58、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59、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60、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61、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62、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63、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64、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65、人民群众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66、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指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67、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6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69、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7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7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7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7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7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75、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存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76、1929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77、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78、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79、2004年1月,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8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81、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8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对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8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8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8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领导的,人民大众的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86、代中近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87、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民主革命革命的一部分88、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89、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90、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91、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92、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93、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94、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9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96、中国在共产党的建设问题上处于首位建设的是思想建设97、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9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9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10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一化”10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遵循的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10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1956年103、“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05、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国有经济106、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107、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四马分肥10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10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经销代销110、“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1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1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第一是公有制为主体,第二是共同富裕114、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115、中国共产党是以民族资本主义走上历史舞台的。

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116、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都要依靠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117、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118、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实现实现共同富裕119、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基本内容包括政治、文化和经济三方面120、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1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间的矛盾1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23、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24、我们将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6、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12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28、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129、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130、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31、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要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13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33、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134、2001 ,我国正是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135、改革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36、改革开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目的,稳定是前提137、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138、邓小平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139、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140、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141、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42、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143、党的十四大正式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4、关于我国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45、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46、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必须坚持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47、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生产发展14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有利于149、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150、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公有制151、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15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15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54、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155、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156、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15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158、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5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160、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16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16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63、目前,中国已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16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65、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6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167、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168、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专政的职能16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17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71、我国现有 9 个民主党派17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正政17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74、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175、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并于1996年2月提出了“依法治国”思想17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17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78、“人权”泛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发展权、政治权、文化权等17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180、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81、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生存权,其他人权均无从谈起18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18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18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18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187、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188、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长期坚持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