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研究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演进和未来方向等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由于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不同,不同社会阶级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都存在差异。
在当代,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研究,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实质和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主要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和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科技和物质财富,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矛盾。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的道路。
阶级斗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核心观点。
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所推动的,并以此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我们必须在当代深入研究阶级斗争的实质和表现形式,以更好地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
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它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危机,在当代将继续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意义。
例如,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解决全球化和发展的问题,如何平衡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益关系等。
二、探寻马克思主义对于实际问题的应用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还需要从生产、科技、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应用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从城乡发展、社会福利、生态保护、劳动力价值等角度探究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一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相互矛盾的理论,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对新技术、城市化、社会变革等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时代思考

使用廉价劳动力——另一种剥削的表现 有人认为,对于现在这样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世界,剥削 已经成为历史。其实不然,资本主义在今天依旧无所不用 其极的在剥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资源。 例如:一个芭比娃娃在中国生产,中国的出口厂商只能卖 一美元,但美国的零售价可以卖到9.9美元,在芭比娃 娃最大的产地珠三角地区,生产一个芭比娃娃中国企业只 能获得0.35美元加工费,品牌所有者获得了利润的最 大头。而对于加工芭比娃娃的工人,最后获得的收益则更 加微薄。 我们消耗资源、拼命压低人工,而最大头的利 润却被国外拿去;结果我们产品出口越多, 消耗越大但人家越富,差距越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践唯物主义的
世界观方法论。
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当今世界的变化
辩证的看待事物 面对如今新媒体的崛起,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 的时代中,我们就更需要运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用辩证的方法思考这 个世界。 例如: 面对媒体层出不穷的新闻报道,特别是一些关 于所谓揭露“政治黑幕”的报道,这些新闻常常能 博取高关注度,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就应该批判 辩证的看待这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 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 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 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 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 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 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 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 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叙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借鉴国外的指导思想与中国的情相结合之后定制的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计划。
这个计划的执行与国内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国内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载体。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下,围绕着民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中国特有的社会特色主义思想。
现如今,在国家的推动下如何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继续融入中国的各方面的发展又是一个重点的话题。
在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以后的今天,之前的思想主义是否还能够适应当代的需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在提升话语吸引力、系统阐释核心范畴、聚焦中国实践难题、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在古代开始就已经出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尤其是在百家文化的各自影响之下才会形成中国这样广厚的神韵。
在中国当代的思想建设中,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发展的重要基石,从国家建立之初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一直围绕在我们的发展道路之中,作为重要的精神文明与政治理论在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之中体现甚远。
那么在发展的今天,作为新时代背景之下的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一下,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还会发生哪些改变?完成好这一任务的重要前提,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要有足够自信。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毫无事实依据的空口乱说,而是要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中真正的找到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我国哪些领域依旧在悄悄的改变着。
作为一种精神的文化传播出来,带给我们的不只有知识的力量还有精神上的富足。
“当代”应如何断定从实际论当代想要了解当代的马克思都有哪些内容,针对当代的文化知识体系而说,这是一个空泛的大标题。
我们在研究这个内容的时候就应该从简单的方面入手,例如,当代这一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在深入研究的时候却会发现,每一个学者对此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摘要:马克思主义历经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却仍然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其生命力的强大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其四个特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关键字: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已经历经了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也曾遭受过批判,围攻,甚至是歪曲。
然而,尽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却依旧顽强的留存了下来。
并且不断发展,传播。
从马克思主义经历的这一切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与其四个特性息息相关: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一:时代性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弊端纷纷显露。
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重新梳理了整个世界的进程和格局。
随着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于是,有人认为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对于现在21世纪风雨突变的世界已经过时了。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他们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含义,他们只是将马克思主义粗略地等同于共产主义,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思考的方法,而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大量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例如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马克思的旷世著作《资本论》在欧洲热卖脱销。
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提出资本主义的弊端:过度商品化、资本肆意扩张和经济理性泛滥,以上论点也得到了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赞同。
2000年新千年的交际之际,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榜首,这也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永恒性和时代性。
二:实践性胡锦涛曾说:“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作者:张晗林美卿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12期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至今虽已有160余年,但由于它是基于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严整的科学体系,在当下仍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就必须从“问题”中,从发展成败得失的反思中,从与各种理论的对话、比较中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和内在矛盾,能够促进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种理论体系的产生和成熟,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在新形势下继续指导党的建设,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以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虽然其创立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
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没有因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失去时代价值,反而不断为观察和解决新的问题提供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持久的生命力恰好印证了其创立者的那句名言“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时代价值是因为其牢牢把握住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大核心,是根植于实践、属于全人类的科学理论体系。
1. 科学属性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疑是一个最彻底、严整的科学体系,这是其具有的第一个属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圣人”的灵光闪现,也不是遵循千年的道德原则,而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于其理论体系之中,形成了一个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总结与反映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已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其次体现在它依据历史材料,在总结了大量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最后体现在它不是教条式的恪守,而是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与时俱进。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物电11(11)冯翔11415233摘要:马克思主义有强大的生命力总体上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
我们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深刻理解其精髓,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实践与创新。
19世纪40年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不断地指导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一、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一百六十多年了,但是至今人们仍然崇敬马克思,学习着马克思主义。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同样,在国际环境里随着苏联解体还有东欧剧变等事件发生,一些还在寻求未来发展道路的国家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
这样一来我们更加应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步所做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它指明了人类前进的方向,同时后人谨记在心并将其发扬光大。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深刻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到这里结束了?不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经验和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样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凡属于基本理论个别论断或词句,都既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又同样属于当代,具有当代价值。
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大量的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的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①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石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重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义历经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却仍然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其生命力的强大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其四个特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关键字: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已经历经了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也曾遭受过批判,围攻,甚至是歪曲。
然而,尽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却依旧顽强的留存了下来。
并且不断发展,传播。
从马克思主义经历的这一切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与其四个特性息息相关: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性。
一:时代性
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弊端纷纷显露。
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重新梳理了整个世界的进程和格局。
随着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于是,有人认为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对于现在21世纪风雨突变的世界已经过时了。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他们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含义,他们只是将马克思主义粗略地等同于共产主义,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思考的方法,而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大量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例如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马克思的旷世著作《资本论》在欧
洲热卖脱销。
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提出资本主义的弊端:过度商品化、资本肆意扩张和经济理性泛滥,以上论点也得到了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赞同。
2000年新千年的交际之际,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榜首,这也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永恒性和时代性。
二:实践性
胡锦涛曾说:“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从中不难看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性。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
不论面对怎样严峻的形势和任务,只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能找到正确的路线,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开放性
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具有开放性,保持高度的开放性是科学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由于保持开放性有利于科学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保持科学理论的先进性,因此开放性理应成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所固有的特性。
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这一特性。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与时俱进,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吸收新元素,迸发新活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四: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
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精神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以实践性为本质特征的理论学说,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并且不断被新的实践所补充、修正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是由于它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个学说体系在其产生的那个时代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并不稀奇。
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人的价值追求、对世界和人类发展的规律提出了质疑,并做出解答。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更在于,经过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原本并不认同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提出批判的学者开始认同并折服于马克思主义的准确性和远瞻性。
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一书中也明确提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在社会历史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领域,对马克思是不能回避的,人类社会至今仍然是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阐释得到了历史实践的证实,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
的。
”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的一个思想性主题,它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李建平)《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刘永富,张伟)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R.L.海尔布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