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绣水》
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4课《画山绣水》课件4_苏教版

杨 朔
课文的标题“画山绣水”该怎样理解?
“画山绣水”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 来和绣出来的山水。“画”和“绣”都是用来形 容山水的美丽。
互文: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 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里,解释的时候要把上下 句的意思互相补充,联系在一起。
杨朔(1913-1968),原 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抗日 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 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 过新华社特派记者,1949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抗美援朝 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 千里江山》;1956年以后, 从事外事工作,同时写了大量 散文。重要作品有《雪浪花》 《樱花雨》《荔枝蜜》《海市》 《茶花赋》等。
作者是怎样把江边美景与这些传说结合起来的? 这些传说(间接材料)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叙述出 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相互穿插,写 一点江上景色,再讲述一点传说,组合得比较自 然。 船家讲的时候又带着叙述者的感情,用第二 人称“你”,显得更加亲切,如闻如见。
一. (1一3)清奇峭拔
结合语境,解释词的含义:
1、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内在精神。
2、没有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 想像。 充满,形容劳动人民想像的丰富。 3、……怠慢了眼前的船家。
冷淡,忽略。
课外延伸
讲讲你所了解的某些地方的美景 和传说,能够折射我们现代的幸福生 活。(300字左右)
鱼鹰捕鱼图
两幅画面有什么不同?
一幅静态的,漓江水色 图; 另一幅是动态的,鱼鹰 捕鱼图。
亦动亦静 如诗如画
一、文章除了写如诗如画的景色以外还写 了什么?
提示:传说——“父子岩”、“寡妇桥”、“望 夫石”、“媳妇娘(新娘)岩”。
《画山绣水》PPT课件 (共27张PPT)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画山绣水》读后感550字

《画山绣水》读后感550字
《画山绣水》是杨朔的一篇散文,它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
他看到了漓江的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篇散文让我深受感动。
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当我们仔细观察时,才发现它们的美丽和神奇。
桂林山水的景象虽然是虚幻的,但它却让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保持一颗好奇心,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美好。
同时,这篇散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暂的。
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只持续了一会儿,就消失了。
这让我想到了人生中的美好时光,它们也总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好好把握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画山绣水》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也让我明白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心,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美好,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
加丰富多彩。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画山绣水》精品课件(共28张PPT)

4、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 骨嶙峋的。 突兀重叠。拟人,形容山峰的峭、险、秀。
5、船到这儿,渐渐接近阳朔境界,江上的景色 越发奇丽。 奇特美丽,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简洁凝练。
编写传说
根据下面两幅风景画,仿照课文所叙传说, 选择其中一幅编写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要求 内容积极,能够折射我们现代的幸福生活。
理解
1、课文开篇引诗的作用是什 么?
提示: 点明桂林山水和天下山 水的关系,说明桂林山 水的不平凡,体现了作 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 偏爱。
2、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一、文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二、本段写了桂林山水的什么? 有什么特点?
提示:水和峰石。水绿,而峰石瘦骨 嶙峋、玲珑剔透、千奇百怪。
三、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42021/7/242021/7/242021/7/24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九年级《画山绣水》教案

九年级《画山绣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画山绣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学习《画山绣水》,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画山绣水》的定义和特点。
2. 国内外著名的《画山绣水》景点介绍。
3. 怎样描绘《画山绣水》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画山绣水》的概念、特点和描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生动地描绘《画山绣水》的景色。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画山绣水》的奥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著名的《画山绣水》景点的特点。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描绘《画山绣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画山绣水》的美景。
2. 讲解《画山绣水》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画山绣水》的概念,分析其独特之处。
3. 分析国内外著名的《画山绣水》景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画山绣水》特点。
4. 教授描绘《画山绣水》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如何观察和描绘山水景色,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5.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描绘一幅《画山绣水》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画山绣水》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画山绣水》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国内外著名《画山绣水》景点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描绘《画山绣水》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作品的表现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文字等,用于教学展示。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3. 教室环境布置,以便于学生实践操作和展示作品。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实地观察和描绘《画山绣水》。
九年级上册语文《画山绣水》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画山绣水》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画山绣水》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齐声回答:杨朔。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这位作家就是杨朔。
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学生介绍:杨朔,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现代散文家。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红石山》《三千里江山》。
3.讲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
板书课题,并引起学生注意。
4.讲解: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画山绣水”,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指出,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并大胆发言。
让学生能回答:画出来的山和绣出来的水。
教师指导,这是用了互文,“画”和“绣”都是形容山水的美丽。
5.字词教学:褒贬(b obiƒn):评论好坏。
袅袅(niƒo):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玲珑剔(t‰)透精髓(su‹):比喻精华。
恬(ti‚n)静:安静,宁静。
怠(d…i)慢:冷淡。
嶙峋(lŠnx’n):借人消瘦露骨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积攒(zƒn):一点一点地聚集。
瞭(li‚o)望:登高远望。
攒(cu‚n)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黑黝黝(y u):没有光亮;黑暗。
黝(y u)黑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何不一起来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色呢?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文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有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提出疑问。
2.巡视课堂,然后提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文中语言优美,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文中讲的故事很吸引人等等。
九年级上册语文《画山绣水》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画山绣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并欣赏桂林山的“静”与“奇”、水的“静”与“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
2. 分析并欣赏桂林山的“静”与“奇”、水的“静”与“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对桂林山水特点的描述。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进行描述。
板书课题《画山绣水》,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并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小组内交流讨论,总结桂林山的“静”与“奇”、水的“静”与“变”的特点。
4.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探讨成果。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探讨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桂林山水”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步骤1. 深入分析课文: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对桂林山水描写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学会欣赏其艺术效果。
2. 对比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作家对桂林山水的描写,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选取几段课文外的描写桂林山水的文章或诗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画山绣水》,1_画山绣水

《画山绣水》,1_画山绣水教学内容本文描绘了桂林山水如诗如画的美,表现了作者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味文章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欣赏祖国山河的优美、懂得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品味文章诗意美。
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品鉴文章的诗意美。
难点 1.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教学突破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这位作家就是杨朔。
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3.讲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
板书课题,并引起学生注意。
4.讲解: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画山绣水”,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指出,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5.等学生回答完后,出示板书:褒贬,攒聚,玲珑剔透,恍惚,圩子,袅袅,黑黝黝。
点名让两三位学生注音或解释。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何不一起来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色呢?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2.巡视课堂,等学生渎完课文后,提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呢?3.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 活动五 :悟一悟
点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收 获
课 活动六:写一写 后 介绍家乡某个优美的景点
1.用本文学到的写法对它作细致的景物
作 描写; 业 2.在写景的同时可以引用相关的传说
聆
听
作者在对桂林山水美的描述中,还穿
故 插了几个传说故事,其中哪个故事给你留
事 下了深刻印象?你能概述故事内容吗?
领
有人说,这些传说太凄惨了,与桂林美丽
悟 的山水风光不和谐,你赞成吗?想想作者这样 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课后最后一段要牢记过去,珍惜现 在,创造未来人生理想。
a.“没见过一座山……没见过一条水……”这两句是互 文,意思是说,桂林的山和水都深蕴着劳动人民的想 像和感情。
b.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突出漓 江山水的特点——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想像和感情。
c.“泛滥”一词是贬义词褒用,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感 情和想象力就像这漓江的水,无穷无尽。
d.“钝笔”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说明桂林山水实在 是太美了,这种美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
杨朔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品鉴文章的优美语言。 2.学习本文间接引用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及主旨的
方法。 3.领略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山
水的热爱之情。
这个题目用的是互文手法,意 思就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揭示出桂林山水的特点。
欣 赏 1、划出你发现的“画山”“绣水”,用 美 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景 2、要求找准语调,读清节奏,读出美感。
学
活动四:议一议
习 本文在写景中融入关于山岩来历的 种种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是由船家之
写 口讲述的,并非作者的直接体验或搜集
法 到的材料,属于间接材料,运用这些间 接材料来写景有什么好处?
运用这些间接材料来写景的好处:
1.故事神奇动人,增添了桂林山水 的美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文中插入与山岩有关的神话传说, 让我们想见到山岩的神态,留有较 大的想像空间,比具体描述要好。
或诗文;
欣 赏
我来美读
美 桂林真美啊!你看……,好一幅……图啊!
景
品
味
找出你觉得写得最好的语句,写下
语 自己的理解与评析。 言 提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精炼的字词
等方面评析
品
味
语 言
凭着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 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 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条水,这 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只有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