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病情观察及脑疝的处理

合集下载

脑疝病人的观察护理

脑疝病人的观察护理

脑疝病人的观察护理脑疝是脑组织神经功能的紊乱,通常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其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瞳孔异常等。

对于脑疝病人的观察护理,下面将从意识状态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神经系统观察及其他方面来论述。

1.意识状态观察:2.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对于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非常重要。

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指标的观察和记录。

脑疝病人由于颅内压力增高,常常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快浅等现象,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进行干预。

3.神经系统观察:脑疝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瞳孔变化、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等指标。

瞳孔变化通常表现为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护理人员应每小时监测瞳孔的大小和反应。

肌力、肌张力的改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四肢活动情况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来判断,及时发现异常并告知医师。

4.其他观察:除了上述重要的观察项目,护理人员还要观察病人的呕吐情况、神经功能异常(如言语困难、瘫痪等)、癫痫发作、颅骨压力增高的表现等。

通过观察这些综合性的症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此外,脑疝病人需要保持头部的位置固定,避免过度刺激,施行轻柔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及时护理和处理意外并发症,诸如气道阻塞、心血管系统的急性并发症等。

在病人的饮食和体位方面,需要进行监测与调整,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保证病人的安全。

总之,对于脑疝病人的观察护理,应全面、细致、及时,通过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和其他症状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提供安全、温暖的护理环境,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晚期并发症。

颅内压不断增高,其自动调节机制失代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向压力低的地方移位,通过正常生理孔道而疝出,压迫脑干和相邻的重要血管和神经,出现特有的临床表现并危及生命。

简介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脑疝--影像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幕上的脑组织(颞叶的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挤向幕下,称为小脑幕切迹疝或颞叶疝。

幕下的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向椎管内,称为枕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一侧大脑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称为大脑镰下疝或扣带回疝。

病因当发生颅内血肿、严重脑水肿、脑脓肿及肿瘤等占位性病变时,颅内压不断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迫使一部分脑组织通过自然孔隙,向压力较低处移位形成脑疝。

颅内任何体积较大的占位病变引起颅腔内压力分布不均时都可引起脑疝。

病变在幕上者引起小脑幕切迹疝,病变在幕下者引起枕骨大孔疝。

引起脑疝的常见病变有:①损伤引起的各种颅内血肿,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②各种颅内肿瘤特别是位于一侧大脑半球的肿瘤和颅后窝肿瘤;③颅内脓肿;④颅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种慢性肉芽肿。

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如再附加一些人为的因素,例如作腰椎穿刺释放过多的脑脊液,使颅腔与椎管之间、幕上分腔与幕下分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促使脑疝的形成。

这种由于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脑疝,临床医师应予避免。

临床表现病人当发生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在小脑幕切迹或枕骨大孔处挤压脑干,脑干受压移位可致其实质内血管受到牵拉,严重时基底动脉进入脑干的中央支可被拉断而致脑干内部出血,出血常为斑片状,有时出血可沿神经纤维走行方向达内囊水平。

由于同侧的大脑脚受到挤压而造成病变对侧偏天幕裂孔疝瘫,同侧动眼神经受到挤压可产生动眼神经麻痹症状。

患者突发脑疝的应急预案

患者突发脑疝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脑疝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指脑组织在颅腔内移位,导致脑组织受压、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

脑疝的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制定患者突发脑疝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疝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2. 确保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3. 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

4. 加强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成立救治小组:由神经外科、急诊科、ICU、麻醉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骨干组成。

3. 成立护理小组:由神经外科、急诊科、ICU等科室护士长及护士组成。

4. 成立物资保障组:由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及物资管理人员组成。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报告与接诊(1)患者突发脑疝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护士。

(2)值班医生和护士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2. 评估与救治(1)救治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救治方案。

(3)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a.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b. 保持血压稳定,必要时给予降压治疗。

c. 降颅压治疗,如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

d. 控制血糖,防止脑水肿。

e. 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 住院与护理(1)将患者转至神经外科病房,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2)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记录病情变化。

(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 信息上报与总结(1)救治小组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救治情况。

(2)应急指挥部根据救治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和改进。

五、应急预案注意事项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脑疝应急流程

脑疝应急流程

脑疝的应急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患者应被抬高上半身,有助于促进头部及颈部静脉血液回流,缓解颅内压增高。

2.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且伴有恶心、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或将患者安置成侧卧位,有助于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的排出,避免发生窒息。

3. 有条件时,可以给患者进行常规吸氧。

4. 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计数脉搏,有条件时为患者测量血压和体温,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瞳孔变化以及肢体活动情况。

5.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抢救:静脉快速推注或输注脱水剂;留置导管了解脱水情况;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始终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和瞳孔变化。

一旦呼吸困难,立即准备人工呼吸。

6. 及时给予患者行头颅CT检查,帮助判断患者目前颅内的病情变化,迅速找到诱发脑疝的主要原因,并且做下一步处理。

7. 如果是由于严重的梗阻性脑积水、弥漫性颅内压升高、广泛性的脑组织水肿,或者是由于颅内占位性病变,比如颅内肿瘤、新鲜的颅内出血等因素导致的结果,应及时采取手术的方式加以治疗,通过手术将原发病加以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纠正脑疝。

另外,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脑疝的护理常规

脑疝的护理常规

脑疝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病情观察: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肌张力及药物反应情况;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及意识障碍的程度;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弱或消失。

2.减少搬动,注意保持气道和静脉通畅,以防呼吸骤停。

3.适当约束患者以防躁动致坠床和自伤。

【护理措施】一、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术前护理1.绝对卧床,严禁搬动,保持病室安静。

2.静脉输入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同时给予呋塞米40mg静注,每4~6h交替1次,尽快降低颅内压。

3.保持气道通畅,立即高流量给氧,6~8L/min,如果确诊枕骨大孔疝,应迅速准备穿刺用物,穿刺引流脑脊液,可恢复自主呼吸。

4.同时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给予心电监护,抢救应争分夺秒。

5.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或脓肿部位已经确定的患者,情况紧急时配合医师先做穿刺临时降低颅内压。

6.需急诊手术者立即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如:配血、备皮、导尿等。

三、术后护理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使用冰帽降低颅内压,保护脑功能。

2.保持气道通畅,遵医嘱吸氧,及时吸痰及湿化气道。

3.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量的变化及颜色变化,避免过度引流。

4.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记录血压动态变化。

5.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如压疮、口腔护理、尿管护理、气道护理、鼻饲等。

6.积极处理并发症。

7.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防止肌肉功能萎缩。

8.保持大便通畅,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

【健康指导】1.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泻药或人工排便,避免用力排便造成再出血。

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3.保持充足的睡眠,家人陪伴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4.告知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在术后半年以后。

脑疝_应急预案

脑疝_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对脑疝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神经外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以及其他可能接触到脑疝患者的科室。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脑疝应急处理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组长:神经外科主任(2)副组长:急诊科主任(3)成员:重症监护室主任、护理部负责人、医务科负责人等2. 应急处理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救治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2)护理组: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调配;(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件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宣传;(5)善后处理组:负责事件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脑疝患者:(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脑疝症状,应立即报告组长;(2)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工作。

2. 救治组工作:(1)迅速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2)根据患者病情,迅速采取降低颅内压、抗感染、抗水肿等治疗措施;(3)如需手术,立即联系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

3. 护理组工作:(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如营养支持、皮肤护理等;(3)与家属保持沟通,及时告知病情变化。

4. 后勤保障组工作:(1)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如氧气、呼吸机、抗感染药物等;(2)调配人员,保障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5. 信息宣传组工作:(1)及时收集事件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2)对外发布事件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6. 善后处理组工作:(1)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2)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终止1. 患者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经医生评估可出院;2. 事件善后处理工作完成,相关部门确认。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预案由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解释;3. 本预案如需修改,由应急处理小组提出,经医院批准后实施。

脑疝术后的护理措施

脑疝术后的护理措施

脑疝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指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压迫脑干及重要生命中枢,危及患者生命。

脑疝术后,患者往往处于病情危重状态,需要精心护理以促进康复。

以下为脑疝术后护理措施:一、术后一般护理1.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2. 术后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

3.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变化,密切监测颅内压,及时处理。

4. 术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度,减轻脑水肿。

5. 给予患者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充足。

6. 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发生,定时翻身、叩背。

二、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观察患者颅内压变化,如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3. 定期进行颅脑CT检查,了解颅内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三、并发症护理1. 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预防肺部感染。

2. 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叩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3. 预防癫痫发作:给予抗癫痫药物,观察患者有无癫痫发作,一旦发生,立即处理。

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进行下肢活动,必要时给予抗凝治疗。

5. 预防便秘: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四、心理护理1. 脑疝术后患者往往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应给予关爱、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预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3. 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五、康复护理1. 针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2. 早期进行语言、吞咽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等。

4.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协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脑疝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脑疝病人的急救措施

脑疝病人的急救措施

脑疝病人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脑疝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急症,常见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组织移位。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脑疝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疝病人的急救措施,包括早期识别、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维持循环稳定以及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正文内容:1. 早期识别1.1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脑疝病人常常表现为意识水平改变,如嗜睡、昏迷等。

及早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尤其是突然发生的昏迷情况,可以提醒急救人员可能存在脑疝。

1.2 注意病人的瞳孔变化:脑疝病人常常出现瞳孔的异常变化,如瞳孔不等大、瞳孔散大等。

急救人员应该仔细观察瞳孔的变化,以便及时识别脑疝的可能性。

2. 保持呼吸道通畅2.1 头部位置:将病人的头部保持在中立位置,避免过度抬高头部或压迫颈部,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2 气道管理: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气道管理。

采取合适的方法,如头后仰、下颌提拉等,以确保气道通畅。

3. 控制颅内压3.1 降低头部压力:将病人的头部抬高30度,以减少颅内压。

同时,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以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增加。

3.2 降低颅内压力: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和利尿剂来降低颅内压力。

此外,应避免过度充盈和过度排空,以维持适当的血容量。

4. 维持循环稳定4.1 监测血压: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压,以维持脑灌注压。

4.2 维持液体平衡: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给予液体,保持血容量的稳定,以确保脑灌注。

4.3 控制体温:保持病人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避免高热或低温,以减少颅内压的进一步增加。

5.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5.1 及时转运:一旦怀疑病人可能患有脑疝,应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将病人转运到最近的医疗机构。

5.2 专业医疗救助:脑疝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疗救助。

在医疗机构,医生将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总结:脑疝病人的急救措施包括早期识别、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维持循环稳定以及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病情观察及脑疝的处理
解放军第一零一医院 胡旭
编辑ppt
主要内容 1 病情观察 2 监护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病情观察的内容
观察内容
意识
1
瞳孔
2
生命体征
3
肢体活动
4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评估内容
• 瞳孔 • 意识状态变化 • 肢体活动情况 • 生命体征 • 感觉、反射 • 头痛、呕吐 • 监护指标 • 颅内压增高因素 • 有无缺氧表现和体征 • 气道梗阻情况 • 脑疝前驱症状等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瞳孔改变
• 瞳孔大小和反应性取决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系统的互相作用。
• 交感神经起源于下丘脑和脑干 • 交感神经不仅支配瞳孔扩大肌,而且支配提
上睑肌 • 副交感神经起源于中脑动眼神经核 • 副交感神经支配平滑肌纤维以收缩瞳孔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瞳孔改变
• 小脑幕切迹疝直接的下丘脑、脑干的压迫 作用,首先影响交感神经扩瞳作用,因而 可出出短暂的瞳孔缩小。
UL moves with abnormal flexion of elbows 上肢移动并肘部屈曲
UL moves to Chest but below
Sternum 上肢移到胸
UL moves above Chest
上肢活动过头
1 point 2 pointS
3 pointS
编辑ppt
4 pointS 5 pointS
叫病人移动 部位
Unable 不能
Able to do either one 可以移到任何一位
Painful stimulus 加刺激
6 points 分
Observe any upper limb movement 观察任何上肢的活动
No Movement 沒有活动
Elbow joint Extend 肘伸直
• 随着脑疝有进展,压迫中脑的动眼神经核 导致了副交感神经作用逐渐缺失,造成同 侧瞳孔的扩大。
• 随着中脑压迫和缺血的进展,双侧副交感 神经、交感神经支配丧失,出现双瞳散大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中脑损伤:瞳孔时大时小,双侧交替变化,光 反应消失
答案不当
Apply Pain Stimulus 加刺激
Oriented 正常
Speech 回答混乱
3 points
Mute
沒有声音音
5 points 分
4 points 2 points
编辑ppt
Incomprehensible
Sound 回答不清 1 points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Motor response (M) The procedure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客观指标:Glasgow昏迷计分法
运动 (6分)
语言 (5分)
睁眼 (4分)
6
可按吩咐 动作
5 刺激有定 位动作
回答正确
4 刺激肢体 有回缩
回答错误
3 肢体屈曲 反应
语无伦次
2 肢体伸直 反应
只能发音
1 无运动
不能发音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不睁眼
评分:3-5分说明预后差,6-10为预后不良, 11-15分为预后良好。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颅脑外伤特点
病人病情变化快,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
漫发脑 性性出 脑颅血 肿内、 胀血严
肿重 、颅 脑脑 水损 肿伤 或、 弥继
进 变脑
行 形干














血脑
、干
梗继
死发

等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缺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病情观察1、意识(consciousness)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Eye opening (E) The procedure
No 不是
Spont eye opening 自动睁开
Address patient’s name & ask him to open eye
叫病人的名字和睁开眼睛
No eye open 不睁开
Apply pain stimulus 刺激病人
GCS—Glasgow Coma Score 1974 年 由 美 国 学 者 Teasdale 以 及 苏 格 兰 Glasgow 医 院神经外科医生Heasdate和 Jennett医生提出,首 先在4家神经外科中心试用,作为昏迷的时间及深 度可靠的定量方法。 最初对脑外伤病人的记分,评价颅脑损伤程度, 后被引入所有昏迷病人。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GCS评分不足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病情观察2、瞳孔
• 1.大小 • 2.形态及边缘是否整齐,双侧是否对称 • 3.光反应。 • ①直接反应:光照后瞳孔收缩
• ②间接反应:光照时另一侧瞳孔也同时收缩
• 当动眼神经受损,患者瞳孔散大,直接和间 接反射都消失同时合并相应眼肌麻痹,患者 上眼睑下垂。
Able to answer 能答话 Unable to answer不能答话
Marked ‘T’ for the V 记录为 ‘T’
Mute 沒有声音
Ask patient’s orientation sense i.e. place, time 问病人对周围的反应
Confused
Inappropriate Word
定义: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 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
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各种原因致大脑皮层或轴索 弥散性损伤、丘脑、下丘脑爱损、脑干损伤。
状态分类:
清醒(waking)
朦胧(ambiguity)
浅昏迷(semicoma)
昏迷(coma)
深昏迷(irreversible coma)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传统意识状态分级
意识状态 语言刺激反应 痛刺激反应 生理反应 大小便能否自理
配合
清醒
灵敏
蒙胧
尚能
浅昏迷 无
中昏迷 无
深昏迷 无
灵敏 迟钝 迟钝 无防御 无
正常 正常 正常 减弱 无
能 有时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能 尚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编辑ppt
全军颅脑创损救治中心
GCS评分
Yes 是
Open eye 4 points
睁开

3 points
No eye open 不睁开眼睛
1 point
Open eye
睁开眼睛
编辑ppt
全军颅脑2创p损o救in治t中s 心
Verbal response (V)The procedure
插管或气切
No 不
Yes 是
Ask patient’s own name 问病人自己的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