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以下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1. 加法和减法计算:
-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 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三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2. 乘法和除法计算:
-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 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运用
- 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计算
3. 分数:
- 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相等判断
- 分数的化简和约分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分数和整数的转换
4.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 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5. 时、分和秒的换算:
- 时、分和秒的概念和符号
- 时、分和秒之间的换算
- 时钟和日历的使用和解读
6. 金钱和货币兑换:
- 金钱和货币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 金钱的加减法计算
- 金钱的比较和换算
7. 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 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方向的表示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

八个方向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相对的方向有:东与西、南与北、东南与西北、西南与东北。

2.判断方向的方法:以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十”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是先标出东南西北,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红色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求平均分时使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1.被除数末尾的数字不一定决定商的末尾数字,例如30÷5=6.2.在进行笔算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整百数除以 一位数
整百整十数 除以一位数
四舍五入法
灵活
整十数除以 一位数
口算
估算
第 一 树课 时 知 识
除法口算
最高位除尽
两位数除以 一位数
最高位 有余数
第 二 树课 时 知 识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有余数
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
没有余数
验算
第 三 树课 时 知 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简便写法 不够商1 0占位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中间有0
第 四 树课 时 知 识
商中间有0的除法
有余数
没有余数
简便写法
不够商1 0占位
商末尾有0
第 五 树课 时 知 识
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1横向 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 含义和求法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 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 的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 据分析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 比较数据统计情况
统 计 ( 第 三 单 元 )
定义 计算 等量代换 重叠
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
认识方向
路线图
长、正方形 面积
含义 计算
商末尾有0
数学广角
位置与方向
面积 平均数
笔算 估算 口算 口算 估算 笔算
连数的除法
空间与 图形
简单的 数据分析
单式条形 统计图
统计
与普通计 时法互化
数与计算
两位数乘 两位数 小数的 初步认识 24时计时法
强化练习 巩固方法
数 学 广 角
强化练习 巩固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知识树
生活中的作用 模仿练习 找准中间量 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清单,三年级下册,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
1. 除法: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和商是除法的基本部分。

除法可以用乘法进行验算。

2. 方位:方位是东、南、西、北等方向。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指南针用来指示方向,其一个指针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指向北方。

3. 生活中的方位知识:例如,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4. 地图的绘制方向: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5. 数学基本规则:例如,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些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同时,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巩固。

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或咨询专业教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除法[本单元知识点]:1、整百数除以一位数;2、商中间有0的除法;3、商末尾有0的除法;4、简单应用。

1[记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2[记忆]商中间有0的除法。

(十位不够除时要商0)3[记忆]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4[连除应用题]。

5[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6、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第二单元年月日[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3、生日快乐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

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0919292半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4、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1919292半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梳理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教学楼在厕所的()方向,就在厕所上画“+”坐标。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黑色,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红色。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燕子秋天从(北)飞往(南)方,过冬。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4)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记为Z。

1.正整数:1,2,3,4,...2.负整数:-1,-2,-3,-4,...3.零:0二、有理数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记为Q。

1.正有理数:正整数及其互相整除的分数。

2.负有理数:负整数及其互相整除的分数。

3.零:0三、小数小数是指整数以及整数与分数的和或者差的十进制表示形式。

1.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点前的数字时按照正常的数字阅读习惯,读小数点后的数字时先读小数点,然后逐个读出每个数的数值。

2.小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四、分数分数是指一个整数与另一个正整数的比。

1.分数的位置: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取决于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分子越大,位置越靠近原点,分母越大,位置越远离原点。

2.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分数的大小,可先通分,再比较分子大小。

3.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五、形状与空间1.二维图形:点、直线、射线、线段、角、多边形、圆。

2.三维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立方体、棱锥、棱台、圆锥、圆柱、球。

六、时间1.时刻:表示时间的具体瞬间,如:12时30分00秒。

2.时间段:表示时间的片段,如:2小时30分钟。

3.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天、星期、月、季度、年。

七、数据统计1.统计调查: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调查的过程。

2.统计图:以图形形式表示统计数据的信息。

3.频数分布表:统计调查结果按每个数值及数值区间出现的频数及频率,填写成表格形式。

4.平均数:数据的平均值,即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

五、分式与方程式1.分式公式简化: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使分数变得更简单。

2.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移项、通分、化简等方法,将一个方程式中的未知数求出。

3.解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式:通过替换、消元等方法,将两个未知数同时求出。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2、比较大小的方法:(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4、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5、在身份证编码中,第十七位代码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

6、 A项 B项只会A C项只会B即会A又会B(1)求总人数: A + B - C(2)求会A或会B的一共有多少人:A + B – C – C 或 ( A – C ) + ( B – C )长方形和正方形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6是4的几倍? 36÷4=9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1、早晨,太阳在东方。

2、相对位置: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

如:A在B的东面,则B在A的西面;C在D的北面,则D在C的南面。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排列的。

5、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改变,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不变。

6、同一位置,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方向也不相同。

7、我国“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
山。

8、方位示意图:

9、相对位置:北与南,东与西,东南与西北,东北与西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的方法:可以用“商×除数=被除数”来验算。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可以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来验算。

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①先比较被除数首位和除数,确定商的首位在哪一位(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③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位数的确定方法:
当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
当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

5、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6、有关0的计算:
0+A=A,B-0=B,C×0=0,0÷D=0,E÷0没意义。

7、商的中间和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使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不要商错位置。

8、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9、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的方法:
例如:260×30:先算26×3=78,再算78×100=7800.
口算乘法时,先将因数0除外的数相乘,然后再所得积的末尾添上原因数中所有0的个数。

2、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五单元面积
1、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面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1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如:大拇指指甲盖,电脑键盘上的一个小按键面等;
4、1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如:装光盘的纸袋,成人的手掌等;
5、1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如:书桌面,餐桌面等。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7、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8、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面积÷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面积÷长
9、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0、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1、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2、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可以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由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可以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13、千米米
14
15、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①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一直到长与宽
相等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②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时,长方形的长越长,周
长就越大。

第六单元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2、一年有4季:春、夏、秋、冬。

3、重要节日:1月1日:元旦;3月8日:妇女节;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4、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1、3、
5、7、8、10、12(7个月);
小月(30天):4、6、9、11(4个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5、大小月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6、一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
上半年:1——6月,平年181天,闰年182天;
下半年:7——12月,平年、闰年都是184天。

7、一年分4个季度:第一季度:1、2、3月;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第四季度:10、11、12;
8、一年有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茫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9、每月有3旬:上旬:每月1日——10日;中旬:每月11日——20日;
下旬:每月21日——本月最后一天。

10、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
一般的公历年份数字除以4,可以除尽的是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用年份除以400,可以除尽的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
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1、通常每4年里有1闰年。

12、半夜12时也叫午夜12时、晚上12时、0时、24时。

13、24时计时法: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14、画时间尺:
15、求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①可以根据钟表推算:
②可以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计算时如果两个时刻计时法不统一,要
统一转化成24时计时法)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法: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部分按从小数点向右的顺序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3.450读作:三点四五零。

3、0.1的含义: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1角是1/10元,还可以写成0.1元。

4、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0.1米;1厘米=0.1分米;1毫米=0.1厘米;
1元=10角;1角=10分;
1角=0.1元;1分=0.1角。

5、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

6、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

7、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
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