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药物分析专业-正高级)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医院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16)_真题-无答案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医院药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16)(总分79.04,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硫酸庆大霉素的鉴别试验是A. 异烟肼反应B. 薄层色谱法C. 羟肟酸铁反应D. 硫色素反应E. 三氯化铁反应2. 体内药物分析中最难、最繁琐,而且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A. 样品的采集B. 蛋白质的去除C. 样品的分析D. 样品的制备E. 样品的贮存3. 旋光法测定的药物应具有A. 不对称碳原子B. 共轭体系C. 立体结构D. 氢键E. 苯环结构4. 检查药物中的硫酸盐,适宜的硫酸盐比浊浓度范围是A. (10~50μg)/50mlB. (50~80μg)/50mlC. (0.1~0.5mg)/50mlD. (0.5~0.8mg)/50mlE. (1~8mg)/50ml5. 药物分析中,常用信噪比确定定量限,定量限确定的信噪比一般为A. 9:1B. 8:1C. 10:1D. 7:1E. 5:16. 有关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含有β-内酰胺并氢化噻唑环,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B. 抑制黏肽转肽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哺乳动物无影响C. 对酸碱和酶不稳定,不能口服,临床使用粉针剂D. 作用时间短,可与丙磺舒合用,降低青霉素的排泄E. 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效,为广谱抗生素7. 与氨苄西林的性质不符的是A. 水溶液可分解B. 不能口服C. 易发生聚合反应D. 分子中有四个手性中心E. 与茚三酮溶液呈颜色反应8. 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方法是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B. 红外分光光度法C. 直接电位法D. HPLCE. TLC9. 在《中国药典》中,盐酸四环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为A. 碘量法B. 汞量法C. 酸碱滴定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E. 高效液相色谱法10. 用于衡量柱效的参数是A. 保留体积B. 峰高C. 峰宽D. 峰面积E. 保留时间11. 体内样品测定方法要求,建立标准曲线所用浓度至少应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E. 6个12. 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采用碘量法,其中加入丙酮的作用是A. 加入丙酮便于双相滴定B. 加入丙酮后维生素C更稳定C. 加入丙酮使滴定终点便于观察D. 消除注射液中微生物对测定的干扰E. 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13. 除另有规定外,比旋度测定的温度为A. 15℃B. 20℃C. 25℃D. 30℃E. 35℃14. 《中国药典》重金属检查法中,适用于能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检查,采用A. 第一法B. 第二法C. 第三法D. 第四法E. 硫代乙酰胺法15. 砷盐检查法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 消除铅对检查的干扰B. 消除锑对检查的干扰C. 消除铁对检查的干扰D. 消除氯化氢气体对检查的干扰E. 消除硫化物对检查的干扰16. 药物分析中,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和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或量)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称为A. 精密度B. 耐用性C. 准确度D. 线性E. 范围17. 为提高青霉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可在其6位氨基侧链上引入A. 位阻大基团B. 位阻小基团C. 供电子基团D. 吸电子基团E. 易水解基团18. 关于氢氯噻嗪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氯噻嗪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失活,一般不与碱性药物配伍B. 氢氯噻嗪可与盐酸成盐C. 氢氯噻嗪常与降压药合用,可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D. 氢氯噻嗪可与氨苯蝶啶合用增强利尿作用E. 氢氯噻嗪大剂量长期使用,应给予KCl,避免血钾过低19. 标定高氯酸滴定液的基准物质是A. 邻苯二甲酸氢钾B. 对氨基苯磺酸C. 三氧化二砷D. 氯化钠E. 无水碳酸钠20. 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使吸光度的范围在A. 0.1~0.3B. 0.3~0.7C. 0.3~0.5D. 0.5~0.921. 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是A. 异烟肼B. 四环素C. 庆大霉素D. 青霉素钾E. 阿奇霉素22. 取供试品适量,加硫酸,即显深紫色,再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溶液变为红棕色。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蜒卫生系列局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肇(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正高级)S—、专业知识童1.熟练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着3.掌握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与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等社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蔓4.掌握在社区中开展针灸推拿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蒂5.熟悉中医的药物与非药物保健与康复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蔼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伦理学、社区营养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蕾二、专业实践能力袈1、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腺1.掌握感冒、咳嗽、胃痛、泄泻、便秘、胁痛、眩晕、中风后遗症、消渴、痹证、白汗与盗汗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蚂2.熟悉喘证、哮证、呕吐、心悸、不寐、水肿、遗精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蝴2、妇科病的中医治疗箴1.掌握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病、崩漏、胎漏与胎动不安、缺乳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袄2.熟悉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妊娠恶阻、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 了解子肿、产后发热、阴挺的辨证分型与治法。
肇3、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旅1.掌握感冒、哮喘、肺炎喘嗽、腹泻、麻疹、水痘、疙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蛎2.熟悉厌食、鹅口疮、奶麻、顿咳、风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葛4、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腿1.掌握疳、湿疮、褥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国家资格考试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其主要目的是评估考生在卫生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参加考试的考生需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前准备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
下面是一些适用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参考内容。
1.医学基础知识:在卫生专业技术方面,医学基础知识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考生需要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涉及到人体的结构、功能、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常见的药物治疗等。
2.卫生管理和政策:卫生管理和政策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到卫生机构的运行管理、人员组织、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
考生需要学习相关的国家卫生政策和制度,了解卫生机构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卫生管理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研究和分析疾病的传播、流行、控制和预防的科学方法和工具。
考生需要学习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统计方法,能够分析和解释卫生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4.卫生技术科学:卫生技术科学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技术领域,包括卫生检验、卫生工程、卫生监测、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考生需要学习相关的检验方法和技术、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职业病防治和作业卫生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运用卫生技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工作。
5.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和能力。
考生需要学习卫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健康促进的策略和实施原则,掌握开展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技能,包括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宣传材料的制作和推广等。
以上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一些参考内容。
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籍,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我国卫生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卫生行业从业者提升职业水平、拓宽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考生有效备考,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一、教材类资料准备考试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教材是考试的重要依据,它能够系统化地整理相关知识点,帮助考生全面把握考试要求。
在选择教材时,考生应优先选择正规出版社的教材,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习题类资料习题类资料是考生备考的重要辅助工具。
通过练习习题,考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查漏补缺,帮助记忆和巩固知识。
选择合适的习题类资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模拟试题类资料模拟试题类资料能够帮助考生熟悉真实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同时能够对自己的备考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考生可以提前适应考试的紧张氛围,锻炼答题速度和应对能力。
四、参考书籍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还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
这些书籍往往有更详细深入的内容和案例分析,能够帮助考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
五、网络资源互联网成为了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考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考。
通过搜索引擎、学术论坛等,考生可以找到大量与考试相关的文献、资料、论文等。
不过要注意,网络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考生必须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六、辅导班和培训机构对于时间充裕、有经济条件的考生来说,参加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辅导班和培训机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辅导班能够提供一对一或小班教学,组织模拟考试和答疑解惑,帮助考生系统性地备考。
七、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考试大纲是考试的权威指导文件,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范围和内容重点。
历年真题则是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研究真题能够了解考试题型、难度以及重点考点。
总结:在备考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过程中,准备教材类资料、习题类资料、模拟试题类资料以及参考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哪些属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正高级)考试的范围?A、临床医学B、公共卫生C、护理学D、医学影像E、药学2、关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正高级)考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B、笔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C、面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D、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E、考试合格者需参加继续教育,以保持其专业水平3、以下哪些是医疗机构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A. 病原体传播途径复杂B. 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薄弱C. 医疗卫生资源不足D. 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E. 病原体耐药性增强4、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A. 加强手卫生B.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C. 合理使用抗生素D.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E. 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和培训5、在传染病防控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措施?()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加强卫生监督E. 提高公众健康素养6、以下关于抗生素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细菌感染B. 抗生素使用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C. 抗生素可以预防细菌感染D. 抗生素使用需注意耐药性问题E. 抗生素使用需进行过敏试验7、以下哪些属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的考试科目?A. 医学伦理学C. 外科手术学D. 医学影像诊断学E. 医学信息学8、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A. 定期组织专业培训B. 鼓励学术交流C. 开展继续教育D. 严格职称评定标准E. 强化临床实践9、以下哪些疾病属于传染病?A. 普通感冒B. 结核病C. 肺炎D. 脑血管病E. 肝硬化 10、下列哪些情况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 群发性食物中毒B. 重大自然灾害C. 医疗事故D. 重大交通事故E. 重大疾病爆发11、以下哪些属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的考核范围?()B. 临床诊疗技术C. 医学伦理与法律法规D. 医学管理与领导能力12、关于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的命题原则,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命题应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原则B. 命题应贴近临床实践,注重应用性C. 命题应关注医学发展动态,体现前沿性D. 命题应兼顾考生专业背景,提高公平性13、在临床微生物学中,以下哪些细菌属于需氧或兼性厌氧菌?A. 铜绿假单胞菌B. 大肠杆菌C. 肺炎克雷伯菌D. 淋病奈瑟菌E. 链球菌14、在病理生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细胞内钙超载?A. 细胞膜受损B. 线粒体功能障碍C. 细胞内钙泵功能障碍D. 细胞外钙内流增加E. 细胞内钙库(如内质网)释放钙增加15、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多项选择题)15、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医院感染?()A.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 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C. 实施分区管理,减少交叉感染D. 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E.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监测16、以下哪些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A. 皮肤过敏反应B. 肝功能损害C. 肾功能损害D. 胃肠道反应E. 血液系统损害17、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暴发的常见原因?A.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严格B.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C. 医院布局不合理D. 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E. 病人带菌状态18、以下哪项不是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A. 尊重病人自主权B. 不伤害原则C.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D. 公平原则E. 保密原则19、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常见原因?A. 病原体耐药性增加B.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C. 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D.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20、以下哪种抗菌药物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A. 青霉素B. 头孢菌素C. 红霉素D. 氯霉素21、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试卷一、多项选择题21、以下哪些措施属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A.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B. 合理使用抗生素C.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D.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E. 严格隔离传染病患者22、以下哪些属于医院感染暴发的特征?()A. 感染病例数量短时间内急剧增加B. 感染病例之间存在共同暴露史C. 感染病例在时间、地点上集中发生D. 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相似E. 感染病例的治疗效果不佳23、以下哪些疾病属于传染病?A. 糖尿病B. 艾滋病C. 流行性感冒D. 脂肪肝24、以下关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哪些是正确的?A. 及时处理B. 实事求是C. 保护患者权益D. 保护医疗机构利益25、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则?A. 快速识别和报告感染暴发事件B.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染扩散C. 及时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措施D. 尽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感染源26、以下哪种细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A. 大肠埃希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链球菌属27、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下列哪些药物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用?A. 利尿剂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C. β受体阻滞剂D. 钙通道阻滞剂E. 抗凝血药28、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以下哪种策略是推荐用于降低心血管风险的?A. 仅控制血糖水平B. 控制血压并调整生活方式C. 使用单一类别的降压药物D. 定期监测血压而无需药物干预E. 实施强化降压治疗至非常低的目标血压值29、以下哪些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的考试科目?()A. 临床医学B. 公共卫生C. 药学D. 护理学E. 基础医学 30、在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级)中,以下哪些是评审专家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A. 知识水平B. 实践能力C. 科研成果D. 工作业绩E. 道德品质二、案例分析题(15题选12,共7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材料】患者,男性,65岁,主因“反复胸闷、气短2年,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1周”入院。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内科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内科学专业(正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内科学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中与普通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基础理论。
3、掌握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 线、超声、CT 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普通内科相关的外科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普通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水平1、熟练掌握普通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并能即时处理上述疾病引发的并发症。
对本专业的一些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一些疾病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对其实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甲亢危象、晕厥、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 等)的救治。
3、掌握普通内科一般疑难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 肝/ 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呼吸机、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的使用等。
5、熟悉普通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会阅读与分析图片与报告,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等。
6、对普通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专业-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内科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基、病因病机、类证鉴别、辨证论治、代表方药及相关文献的经典论述•2、熟练掌握现代医学内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并重点掌握各专科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诊断及治疗学等理论知识•3、掌握各专科诊疗技术的原理与临床意义等理论知识相关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与本专科密切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神农本草经》、《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学》、《險穴学》等。
了解历代医家对本专科疾病的系统论述2、熟练掌握中医内伤病症的脏腑、气血速液和经结病变理论以及中医外感病症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病变理论3、掌握本专业系统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相关知识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遗传工程学等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各专科的蓠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思路和方法。
熟悉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及治疗。
2、熟练掌握并指导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如心内科必须掌握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心原性休克、急性冠脉功能不全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各种类型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胲炎等疾病的诊疗抢救技术.3、正确处理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如消化科必须掌握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腹泻、黄疸、急腹症、腹水、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熟练掌握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等四诊技术,各专科必须掌握本专业的诊疗技术,并熟悉所在专业新的诊疗技术。
如心内科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的常规诊治技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电复律术、心包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心脏血流动力学测定:熟悉和了解心脏电生理检査与治疗技术、心血管系统的超声检査技术、心血管影像检査技术、射频消融、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挢术等诊治专业技术5、重点掌握各专科的特色治疗方法,熟悉专科常用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学、作用机制、副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常见药物配伍运用时的相互影响6、了解本专业的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如消化科的HP检测、胃肠动力测定、消化道激素测定及实验病理、细胞学技术三、学科新进展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技术,如心内科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疗技术进展,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擻素与受体的研究进展,心脏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心脏预防医学理论,又如消化科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及诊治、消化性溃疡、HP感染及其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腹水与自发性腹膜炎及消化系统内镜的治疗,并能指导临床实践2.熟悉中医药在各专科疾病方面的妍究进展,并能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指导实践,并了解相关学科近5年来的概很况。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职业卫生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职业卫生专业(正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职业卫生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1、本专业知识全面掌握职业(劳动)卫生学、人体工效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对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工程学、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以及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专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三、专业实践水平1、能制定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全面实施;能主持制定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技术工作方案,并能组织方案的实施、结果分析和总结;能针对工作场所存有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治理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能有效地组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中毒事故的现场急救和事故分析及处理;能实行疑难职业病病例的诊断与鉴定。
2、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监测点的选择及布点原则,熟悉常用现场监测仪器,如声级计、电测听仪、粉尘或空气采样器等,能指导下级医师展开相对应的职业卫生技术工作;掌握职业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及急性职业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和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现场调查和处理,能指导下级医师展开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和应急救治工作。
3、具有撰写较高专业水平的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的水平。
4、具有协助上级实行科室业务管理和对基层实行技术指导的水平。
附:主要的工作内容:1、制定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全面实施;2、主持制定职业卫生工作技术工作方案,组织方案实施、结果分析和总结;3、对工作场所存有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治理措施,解决实际问题;4、组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中毒事故的现场处置和事故分析及处理;5、实行疑难职业病病例的诊断与鉴定;6、指导下级医师展开职业卫生技术工作、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和应急救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药物分析专业-正高级)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一、专业知识(一) 本专业知识 1. 熟练掌握药物分析专业理论基础(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解析、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 。
2. 掌握药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分析方法所依据的有关理论、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质量平衡理论。
3. 掌握常用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官能团)、理化性质、存在状态与分析方法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熟悉药物及其有关物质或体内代谢物的分离提取方法和原理。
(二) 相关专业知识1. 熟悉相关专业理论基础(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药物化学、药学统计学、药理学)。
2. 了解中药、生化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常用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
3. 了解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过程分析理论(PAT)。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
频道为大家推出【2021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二、专业实践能力1. 熟练掌握药物分析的实验操作技能,具有研究开发药物分析方法的创新能力。
2.熟练掌握各类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
3. 熟练掌握光谱法、色谱法、比色法、比浊法、旋光法、电位滴定法和容量滴定法等分析技术的操作原理和测定方法。
4. 熟练掌握与专业工作有关的各类计算方法、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可疑数据的取舍、误差来源的分析和减免方法。
5. 熟悉新药申报中有关药品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熟练掌握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实验方法;了解并掌握药物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不同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基本分析方法。
6. 熟练掌握药物杂质检查及其限量、定量计算方法。
7. 掌握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方法和药品稳定性研究的原则及稳定性考察方法。
8. 掌握《中国药典》的结构、内容与使用方法, 熟悉《美国药典》、《英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的内容与使用方法, 熟悉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与标准操作规程。
9.熟悉各类药物的通性,典型药物的特性及其法定分析方法。
10. 熟悉
生物性样品和多组分复杂样品的前处理分离技术及方法。
11. 熟悉获取药物分析文献资料及相关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12. 了解过程分析技术的常用方法。
三、学科新进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能将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应用于药物分析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