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试卷分析
【三套试卷】【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学习测试卷(附答案解析)1、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厘米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
2、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的末尾加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1千米=1000米计算。
40米+50分米=( )米 14厘米-80毫米=( )厘米300厘米+70分米=( )厘米=( )米3千米=( )米 4000米=( )千米4000米-2000米=( )千米 13千米-6千米=( )米60千克+35千克=( )千克 4吨+380千克=( )千克20吨×9=( )吨 125千克×8=( )吨在○里填上“>”“<”或“=”。
分米 20厘米○1米-80厘米90分米-21分米○57分米 36米○36千米7000千米○7千米 4000千克-3吨○3007吨6吨○6000千克 4吨-300千克○3600千克、 把下面的长度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70分米 8米 900毫米 900厘米2、把下面的质量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2千克 1吨 2500千克 1500克填一填200厘米 2分米2千米 2000毫米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7000克 70千克 7吨 7000吨最重的是( ),最轻的是( )一捆绳子长30米,一根跳绳长50分米,这捆绳子可以剪成几根跳绳?一共剪几次?一根铁管长2米5分米,李叔叔想把它锯成5分米长的小段,一共需要锯几次?一根绳子绕木桩3圈余2分米,如果绕4圈,还差2分米,这根绳子长多少分米?李阿姨有一条彩带,在腰上绕5圈后余3分米,如果绕6圈还差4分米。
这条彩带有多长?小明平均每小时走4千米,他3小时走的路程爸爸只用了2小时。
爸爸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小红从家步行去少年宫,去时她平均每小时走4千回来时她平均每小时走3千米,几小时可以回到家?一、填一填。
质量分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作业人数
24
及格人数
24
优秀人数
14
总人数
24
及格率
100
优秀率
58.3
试
卷
简
要
分
析
优点及分析:
1、本次测试整体成绩较好,优秀率达到58.3%。
2、学生计算正确率较高,并且逐步养成了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出错较多的题目及原因分析:
第四题列综合算式73-7*3大部分学生把73写在了后面,失分较多。另外两个综合算式也出错较多。
教师:(签名)
第五题填一填5.47余33的和,除以8,求商,列式为(),有部分同学没有加括号,导致错误。
第六题解决问题2.先求,再求,学生在填写先求什么时,叙述不准确,正确答案为先求其他四个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参加活动。
改进措施:
1、讲解出错较多的题目。
2、学生改错,注意让学生说说是如何错的。
学科:数学第三单元内容混合运算三年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试卷分析共9个单元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四单元试卷分析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八单元试卷分析
龙师附小龙陂分校2020-2021学年度
三( 5 )班第九单元试卷分析。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第三单元试卷分析一、试卷内容分析:这次试卷的主要特点是难度适中,题量轻,注重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命题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
本次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同时也适当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共计七个大题。
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90%,稍难题占10%。
二、逐题分析:1、基础知识部分。
试卷中的填空题。
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可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
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2、计算部分。
本次考试,学生计算题成绩很不理想,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
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失分率更大。
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
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还极为欠缺。
3、应用题。
这次的应用题,学生完成较好,一是题目不是特别难,第二也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太差。
但中等偏下的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
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需要我进一步反思我的教学。
三、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大多学生计算太粗心,不检验,丢分多。
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改进的措施:1、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做到变换方式举一反三的练习.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练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多关注差生,对上课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上课作到精讲多练,作到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4)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的内容具有如下特
点:
1、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
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
学生学习过程。
试题内容全面,整体较好
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90%,
稍难题占10%。
二、答题情况分析:
(一)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
5以内的加减法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同时又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
内容。
试卷中第二、五、七题都设计有计
算,90%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少数学生
存在错题。
2、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
从试卷看,90%的学生字迹清晰、书
学习态度认真仔细。
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二)存在问题
1、审题不够认真造成错误。
这次考试主要问题是孩子们对学习不“细”。
目前大部分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的最大困难是无法“审题”。
什么叫审题?就是通过认真听老师读题,学生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白题目要求自己去干什么。
如:“给小昆虫排队和比一比看谁吃的多”这两题,有些学生在没有明白题意的情况下,就随意填,造成丢分。
2、学生计算不够细心导致部分孩子的计算题出现错误。
3、孩子没有良好的检查习惯。
三、改进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凡是学习成绩显著而且稳定的人,一般来说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知道如何自觉、主动地来学习。
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什么。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易错题)⼩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选择题1.把⼀根1⽶长的丝带剪成1分⽶长的⼩段,要剪()次。
A. 8B. 9C. 102.⼀枚1元的硬币⼤约重6克,1000枚1元的硬币⼤约重6千克,1亿枚硬币⼤约重()吨。
A. 6B. 60C. 600D. 60003.⼀条跑道长250⽶,⼩明跑了4个来回,他跑了()千⽶。
A. 1000B. 2000C. 2D. 44.⽔果店第⼀次运来⽔果1吨,第⼆次⼜运来⽔果2000千克,两次共运来⽔果()。
A. 2001千克B. 3吨C. 12吨D. 1200千克5.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25千克,()名同学的体重是1吨。
A. 4B. 40C. 4006.北京到武汉的铁路长约1229()A. 千⽶B. ⽶C. 分⽶D. 毫⽶7.长江的长度⼤约是 6300()。
A. 千⽶B. ⽶C. 分⽶8.⼩亮骑⾃⾏车,每⼩时⼤约⾏12()。
A. 厘⽶B. 分⽶C. ⽶D. 千⽶9.把4吨萝⼘分4次运往青岛,平均每次运()千克。
A. 100B. 1C. 100010.⼀块砖重2千克,()块砖重1吨.A. 5B. 50C. 50011.看书时,眼睛和书的距离应保持30()。
A. 厘⽶B. 分⽶C. 毫⽶12.把⼀条长3⽶的彩带,截成同样长的6段,每段彩带长()。
A. 2⽶B. 5⽶C. 5分⽶⼆、填空题13.8千⽶=________⽶ 3000千克=________吨1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鲸鱼体重20________汽车的速度每⼩时120________15.6分⽶=________厘⽶29毫⽶+21毫⽶=________毫⽶=________厘⽶1吨﹣450千克=________千克8千⽶﹣2000⽶=________千⽶16.把⼀根长为180厘⽶的⽊料,锯成同样长的3段.每段长________分⽶. 17.数学书的厚度⼤约是7________.10个________⽶就是1千⽶.18.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运算符号.3分=________秒 10________0=0 2800千克-800千克=________吨70厘⽶=________分⽶ 1分40秒=________秒 4千⽶-2千⽶=________⽶5吨=________千克 0________9=9 2时=________分19.⼀头⼤象重4吨,也就是________千克,如果1头⽜重500千克,那么这头⼤象的质量相当于________头⽜的质量。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一、本班共37人,本次检测合格率91.9%,优秀人数28人,优秀率75.7%。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一)、在括号里填上可能或不可能。
极个别同学出现错误。
(二)、涂一涂。
只有两名同学在“摸出的不可能是黄色的”这一小题中涂上了黄色。
(三)、连线。
极个别学生出现错误。
(四)、填空。
出错多在1题和2题,学生在填写的时候只写了一种可能,不会用“或”字把两种可能都写上。
(五)、连线。
全对。
(六)判断。
失分主要在第8题,“黑龙江的冬天会下雪”多数学生不了解黑龙江的地理位置和天气情况,出现错误。
(七)转一转。
三名同学出现错误。
三、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教学中要多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学习素材,让学生真正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2、教学中教师要学生通过练习养成审题的习惯、书写的习惯以及良好的思维方和正确学习方法,形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
空间。
4、对学生进行常识教育。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1)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王叔叔沿着400米的跑道跑了20圈是()千米。
A. 8000B. 80C. 82.水果店第一次运来水果1吨,第二次又运来水果2000千克,两次共运来水果()。
A. 2001千克B. 3吨C. 12吨D. 1200千克3.北京到武汉的铁路长约1229()A. 千米B. 米C. 分米D. 毫米4.图中蜡笔的长度是()。
A. 6厘米B. 7厘米C. 9厘米5.测量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应该用()做单位。
A. 厘米B. 吨C. 千米6.2千克铁与1吨棉花比较()。
A. 2千克铁重B. 1吨棉花重C. 一样重7.一只大象重6吨80千克,合()。
A. 6800 千克B. 6080 千克C. 60080 千克8.长江的长度大约是 6300()。
A. 千米B. 米C. 分米9.面粉每袋重25千克,()袋的总重恰好是1吨。
A. 10B. 20C. 4010.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
A. 千米B. 米C. 毫米11.如果一头大象重4吨,一头牛重500千克,那么一头大象的体重相当于()头牛的体重。
A. 6B. 7C. 8D. 9 12.大米每袋重50千克,()袋这样的大米正好重1吨.A. 2B. 10C. 20D. 200二、填空题13.在横线上填上“>”、“<”或“=”。
5900米________6千米 800厘米________8米 5吨________500千克14.如图,图书馆到学校550米,少年宫到学校450米,图书馆到少年宫________米,也就是________千米。
明明家到学校大约400米,丽丽家到学校大约________米。
15.6分米=________厘米29毫米+21毫米=________毫米=________厘米1吨﹣450千克=________千克8千米﹣2000米=________千米1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老店完小李霞
2016/10/1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老店镇老店完小李霞
一、试卷背景
这套试卷很眼熟吧!不错,这是我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学习巩固中的第三单元评价卷。
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下,我们手中的学习资源有限,在学习完第三单元后,我们班利用这套试卷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测试。
二、试卷总体特点
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
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三、试卷分析
这套试卷共五大题:填一填、选择、比较大小、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
1.填一填:这道题主要考察单位之间的换算问题,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孩子们很容易混淆,弄不清进率。
出现的错题如下:
(1)(2)
(3)(4)
由图(1)可以看出孩子对进率的概念还模糊,遇到题不知道应该填写什么;从图(2)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还不会
将一个复名数换算成一个单名数;由图(3)可以发现孩子
做题不认真,懒于去思考,不看题就大约摸着往上填,导致失分;从图(4)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孩子对吨和千克之间
的进率还不熟悉,导致做题失败。
2.选择题:这道题包含6道小题,主要考察孩子们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知。
出错比较多的是(3)和(6)两小题。
导致孩子们失分的原因是:孩子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对单位的感知仅仅保留在认知阶段。
3.比较大小:这道题除了考察孩子们的单位换算能力外,还考察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很多孩子在此落马。
原因无它——都是粗心惹的祸!
4.解决问题:这道题是失分最严重的一道。
出现的问题如下图:
(1) (2)
(3)
由图(1)可以看出,孩子不是不会做,而是做题步骤缺乏规范性。
题中只出现2千米这个数,孩子们却直接用2000米,虽然数值的大小不变,但写法不同,需要进行单位转化。
从图(2)不难看出,孩子心里明镜似得,就是不知从何入手,把题中没有出现的数字4直接运用了,从而导致这道题失分。
再说第三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说明会这道题,思路也很清晰,但没有具体的做题步骤,没有得到10分。
纵观上面的三道题,解决
问题这类题,孩子一个通病就是不会将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算式表述出来,这将会是自己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
5.实际应用:这道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孩子是否看懂出题的意图以及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何。
从下图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对这道题没有理解清楚,他所填写的答案都是测量出来的实际数据,误解了出题者的真实意图。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规范做题,及时检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极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人而异。
五、成绩背后的故事
成绩很喜人吧!先别羡慕嫉妒恨,喜人的成绩后面有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呢!在考试过后,我刚要进行批改,班里的张飞雨小朋友找到我,在我面前支支吾吾的墨迹了好一会儿,我就问他有事吗?他小声的回答道:“老师,这次考试你能讲过再改吗?我这部分学得不好,吃分少,妈妈肯定饶不了我?”我刚想拒绝,但扭头再看看飞雨那充满乞求的眼神,“不行”两个字硬生生地咽到了肚子里。
我知道,飞雨的妈妈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严的,每次考试不能低于90分。
其实飞雨在班里一直保持着前五名的成绩,既然他都觉得自己学得不好,其他的孩子就更别说了。
自
己这次何不改变以往策略,来一次变革——先讲后改呢!但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卷子依然批改,分数依然给,但是分数低于90分的为不及格,100分为优秀。
孩子们为了多得分,听得特别仔细,错题也纠正的特别认真!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满分20个,优秀率达到了37%,及格率达到了80%。
对于在老师讲解过,考试仍然不及格的孩子我课下也和他们进行了谈话,批评少不了,激励性的话也没少说,就在再次收回学习与巩固时,孩子们的正确率到了100%。
这不是我们考试共同要追求的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