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系统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解放人类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今天的扶贫工作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具有必然性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贫困问题不是由于个别人的懒惰或命运不公造成的,而是社会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的矛盾所导致的。

因此,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表象,而需要从根源上分析贫困的原因,进一步改革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条件。

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基础。

它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正视贫困地区的现实困境,同时挖掘潜在的机遇和资源。

通过综合分析和系统谋划,我们可以找到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贫困地区,贫富差距明显,阶级矛盾尖锐。

因此,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阶级斗争的存在和影响。

要根据当前社会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权益保护,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1. 建立完善的产业扶贫体系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培育贫困地区的产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注重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回顾: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

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北京飞控中心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升空后的神舟八号在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第一次对接。

组合飞行12天之后,2011年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1年11月18日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国际评价:据德国《世界报》11月19日报道,在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并顺利返回后,与中国首次合作的德国宇航中心(DLR)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3日凌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奥斯曼女士等国际人士、一些外国专家和媒体纷纷对此给予积极评价。

丹麦第谷布拉赫天文馆天体物理学家迈克尔·林登-沃恩勒对新华社记者说:“我看了电视直播。

我觉得中国非常了不起。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向月球和火星迈进。

”……事件分析:(一)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之所以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现在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或经济了,科学技术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认识论(2008-12-01 17:30:46)转载▼。

一、基本观点(一)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⑴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

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的。

⑵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

主体用以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

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

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

这些式正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⑴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⑵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指导教师李继友系别管理系班级11级工商管理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小组名单:姓名(学号)陶永朋(XX)卢安超(XX)魏名俊(XX 徐坤(XX 王成成(XX 赵宇豪(XX 韦良春(XX 时俊杰(XX 余兴(XX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弘扬中华美德,建设美丽中国——道德是盏灯一、实践报告学习背景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

二、实践报告学习内容本小组成员在一起积极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学习并观看了历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以及全国道德模范感人事迹,通过学习,我们深受教育,立志要向他们学习。

(一)感动中国人物1、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要第一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西方国家的“ 马克思热”(一西方国家马克思热的表现可以说, 近年来, “ 马克思热” 遍布全欧洲。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千年思想家” , 马克思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

1999年英国路透社评选“ 千年风云人物” 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国父“ 圣雄” 甘地, 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

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以 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居于第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 12.6 %,远远落在其后。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 20 名。

2005年德国评选“ 最伟大人物” 在德国《图片报》和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主办的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 德国最伟大人物” 。

2008— 2009金融危机《资本论》“ 热销” 中的马克思(二“ 马克思热” 中的三个为什么1、西方为什么兴起马克思热?a. 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b. 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c. 路透社说:“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d.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西方某些学者评价中的马克思⏹法国萨特讲:“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唯一不可超越的思想资源”⏹法国的德里达讲:“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

⏹美国经济学家海尔布罗那讲:“ 不读马克思的书,就不能成为有洞察力的经济思想家” 。

2、西方马克思热说明了什么?说明西方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讲义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讲义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导语1.正确理解和对待学习的“知识”有的知识作为工具,用于谋生;有的知识,是为了净化心灵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越高,与经济利益越远。

越来越接近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心灵。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为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让我们站得更高,视野更开阔,更好的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视频资料: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风这个视频启示,马克思他有卓越的才华,完全可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身于一项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事业,并为此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活动。

恰恰表明了马克思的无私和伟大之处。

图片:马克思的墓志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课程考核课程成绩=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 4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衡量指标:➢学习态度表现占10%(出勤率、发言效果、听课状态)➢实践成绩占30%(原创,有新意,格式符合要求)3.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课堂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共3学分。

教材的结构包括绪论和七章容。

绪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介绍;后七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讲解,其中,又包括了三个部分。

第一至第三章是哲学部分;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就是形而上,从现象探究其根本,即追根溯源。

如大千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可循?等等问题。

第四至五章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剖析了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即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阶段性爆发的根源,即私有制的存在导致全社会生产存在盲目性,解决的出路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第六至第七章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描绘了马克思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附社会时政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附社会时政考点)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课本思考题第2题〕P14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5-19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P29-30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31-34〔书本思考题第1题〕〔1〕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不可知论,表达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物质是在时空中运动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4〕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P42-43〕1.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书本思考题第4题〕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43.联系普遍性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44~45;〔树立世界眼光、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依据〕4.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P4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表达。

“和”是有差异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是指不包含差异的二者的绝对统一。

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题目1、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的调查(要求走出校园,分年龄、职业、学历等调查不同人群或网上调查)。

2、合肥学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

3、合肥学院某系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

4、近些年来,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中先后发生刘海洋硫酸伤熊、马加爵宿舍杀害同学事件之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查和总结合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5、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研影响合肥学院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

6、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研某市和谐社会中居民的“幸福指数”。

7、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在,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原理,调研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8、调查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结合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说明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9、选择当地城乡一个或几个社区、乡镇,对有关封建迷信活动的情况和一些信教徒的思想、生活等情况作一具体调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

10、选择一个地方某个类型(国有、民营、合资、个体等)企业,调查该企业的劳资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1、选择当地某个国有、民营、合资等企业,调查该企业在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衰退面前,面临的危机和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12、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传记,讲生平、事迹故事,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

13、读其他历史伟人传记或名人传记,讲可以体现其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故事。

14、收集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楷模以及身边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如道德的力量、普通人的作用、人的价值问题等。

15、收集身边的、家乡的、社会中的故事,看改革对人们各个方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观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两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们分别是高节卓不群的吴锦泉、阳春布德泽的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雄心志四海的郎平、春草鹿呦呦的屠呦呦、弦歌感人肠的阎肃、大国多良材的徐立平、化作光明烛的莫振高、天下英雄气的官东、盛德表一乡的买买提江·吾买尔、君子抱仁义的王宽等。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令我感触最深,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

他们的颁奖词是“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我最先知道宝贝回家这个网站是一次看完视频之后弹出了的一个广告,一个面露期待和悲伤的孩子的照片。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网站是谁,怎么样建立的,给我的触动就是有无数的家庭因为丢失孩子而幸福破灭,有千千万万的父母因为丢失孩子而夜不能眠。

拐卖妇女儿童,也许有些人感触不是很深,可能仅仅是听别人说过,看新闻报道过。

但是,去年,在我家乡村子就有一个孩子差点被拐走。

因为放暑假孩子的爸妈在城市里工作,没时间看管孩子,就把孩子送在爷爷奶奶家。

那天,上午天很晴,下午的时候就突然变天要下雨。

隔壁邻居打电话给奶奶,让奶奶帮忙收一下被子。

孩子就跟着奶奶出去了,孩子在自己家门口玩,奶奶进邻居家院子去收被子,也就隔了10来米。

过了几分钟,奶奶出来就发现孩子没在门口,喊名字,也不回答。

奶奶吓坏了,赶紧给孩子的叔叔和爷爷打电话。

跑到附近的邻居家说孩子找不到了,让帮忙找。

这时天就开始下大雨了。

一家找一家,在家的百来号邻居都出来沿着不同的路开始追。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一个邻居说你家孩子找到了,在河边大坝的路上。

孩子的家人都坐车赶过去了。

一个男的一个女的骑着摩托车,抱着孩子。

一个邻居下班回来看到两个外地人骑着摩托车抱着孩子,孩子一直在哭闹,还淋着雨就多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小孩子就是自己邻居家的,城里的小孩子长得白净。

就把车拦下来了,也因为那天下雨大坝上的泥路都和稀泥了,车开不快,没跑到大路上。

孩子找到了,可能亲人当时都被吓蒙了,就让两个拐孩子的人那么走了。

原来孩子想妈妈了,拐孩子的那个女的说带孩子去见妈妈,在车上,天下雨了,孩子就哭闹。

爷爷奶奶给孩子爸妈打个电话告诉孩子找到了,爸妈已经开始去火车站,要赶回来了。

孩子丢了是什么心情?对妈妈来说,那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对爸爸来说,那是自己拼搏的最重要的动力。

有一次坐火车回家,在乘务员室对面控制仪表的地上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看起来应该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男人,一直在低声的哭泣,乘务员上车转了一圈后,回到乘务员室,和男人交谈。

男人说:“儿子已经要不行了,已经下病危了通知了,坚持不到他回家了,看不到孩子最后一眼了···老板的工钱还没给,自己就赶着最近的一班车往家里赶了”一路上6
个多小时,他就在那里默默地哭,乘务员也只告诉他,车很快就会到的,一定能赶上的。

失去孩子有多痛?可能像视频中张宝艳说的:“家长啊,天天晚上就是两三点钟也不睡,后来我就问这么晚了,你怎么天天不睡觉,她说大家,我在网上多待一会儿,她说我想看一看网上会不会一会儿我的孩子的信息就登记上了。


在我没有知道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为建立这个付出多少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的工作是值得我去尊敬和感激的,她给了千千万万的家庭一个希望,又让很多家庭再次幸福,圆满。

在我知道她为这条路付出了多少之后我更佩服她,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
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她的事迹感动了我,她让社会充满了爱,18万的志愿者加入了这个团队,1500来个家庭因为她而重新团聚。

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了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她打击了那些破化其他家庭幸福的人,让这个世界更友善,用她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

感动中国,感动我的心。

看完之后,我对这些伟大的人无比敬佩。

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如果没有兢兢业业恪守岗位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

我更感觉,也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做好自己的小事,用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副善于发现的眼睛,去为处于困难的人带去力所能及的帮助。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