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取值建议值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方便等指标来衡量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最大服务交通量:
Ø 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交通管制条件下,并保持特定的 服务水平时,道路的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 最大小时交通量。
Ø 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服务水平下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的最大能 力
Ø 对应设计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就是设计通行能力
880 1520 2000 2200
720 1280 1750 2100
590 990 1400
四级(强制 (饱和流)
≤ 57
≥ 30
接近 1.00
1800
流)
(强制流)
> 57
< 30
不稳定状态
-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一级服务水平 Ø 车辆较少、车流密度较小,车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荣建 北京工业大学
汇报内容
n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一、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一般规定 n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人行设施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1.1 一般规定
基本定义
n 道路通行能力: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快速路基本路段以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应符合下表所规定内容,
新建道路应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设计速度 (km/ h)



100





80


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

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
920/车道
<5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860/车道
>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960/车道
>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1060/车道
次干路
非右侧车道,<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58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680/车道
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
78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630/车道
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730/车道
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次干路或低等级道路相交
830/车道
最右侧车道,机非隔离
与非右侧车道相等
最右侧车道,机非混行
非右侧车道的50%
支路
行车道宽度<12米
300/方向
行车道宽度>13米,<16米
600/方向
行车道宽度>16米
900/方向
第二种算法:
快速路通行能力车道数乘以1800
主干路车道数乘以860
次干路车道数乘以730或者780
支路900或者600
各种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
技术等级
描述
设计通行能力(车/小时)高速 Nhomakorabea路1800/车道
高速公路匝道
1600/车道
城市快速路
最右侧车道
1000/车道
非右侧车道
1800/车道
城市快速路匝道
750/车道
主干路
<500米,与主干路相交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版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版

通行能力分析一、道路通行能力的概述1、基本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基本通行能力是在理想条件下道路具有的通行能力,也称为理想通行能力。

)2、实际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可能通行能力则是在具体条件的约束下,道路具有的通行能力,其值通常小于基本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对应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

(指在设计道路时,为保持交通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所采用的特定设计服务水平对应的通行能力,该通行能力不是道路所能提供服务的极限。

)二、多车道路段通行能力1、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理论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与交通条件下,车辆以连续车流形式通过时的通行能力。

在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过程中,通常以时间度量的车头时距t h和空间距离度量的车头间距s h为基础,推导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模型。

其计算公式为:0=3600/tN h或1000 =sVNh式中:N——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辆/h);th——饱和连续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s);V——行驶车速(km/h)sh——连续车流的车头间距(m)。

我国对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专门研究,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建议的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表4.2.2 快速路基本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表4.3.2 其他等级道路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2、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城市道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或实用通行能力)可根据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进行修正而得。

对理论通行能力的修正包括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影响及交叉口影响四个方面。

车道通行能力

车道通行能力

车道通行能力3.6.1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如下表。

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表3-33.6.2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拟建道路属于干线性城市主干道,沿线共设有3处灯控平交,其通行能力应考虑平面交叉设置、绿信比、交叉口间距、车道宽度、车道数以及自行车等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

因此,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N a=N0×a c×a m×a a式中:N a:单向道路设计通行能力(pcu/h);N0: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pcu/h);a c: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m: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a a:交叉口折减系数。

取值指标: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a c,对于主干道取值为0.80;通行能力车道折减系数一般采用:车道数/修正系数为2/1.9、3/2.75、4/3.50;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a a,根据交叉口间距,并参考《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计算得a a=0.80。

故拟建道路路段单向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如下表:拟建道路路段单向通行能力计算表(pcu/h)表3-43.6.3计算单向车道数及设计行车速度参照《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道路服务水平分级标准,以计算V/C值作为评价指标,确定各基本路段的服务水平等级。

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主干道预测年限为20年,一般流量路段道路服务水平不应低于C级服务水平,最大流量路段道路服务水平不低于D级服务水平。

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表3-5按照道路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及拟建项目各路段特征年度预测交通量和方向不均衡系数(本项目取值0.51),计算不同车道数、不同计算车速的V/C值,对本项目各路段在预测末年的服务水平等级判断如下表。

预测末年(2034年)道路单向断面服务水平计算表表3-6判断上表计算结果,依道路设计年限末达到不低于D级服务水平的标准确定本项目的车道数和设计车速。

本项目断面采用单向三车道,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50km/h 或60km/h。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9章通行能力、非机动车
控制延误(s/辆)
交通负荷系数 排队长度(m)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一级
<30 <0.6 <30
二级
30-50 0.6-0.8 30-80
三级
50-60 0.8-0.9 80-100
四级
>60 >0.9 >100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n 无信号交叉口包括次要道路停车让行、全向道路停车让行和环形交叉口三种
运行为畅行状态 Ø 驾驶员能根据自己的驾驶特性和
车辆条件、道路条件及环境条件 进行驾驶,基本上不受或少受道 路上的其他车辆的影响,通常可 以保持较高的车速
Ø 该状态下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称 为自由流速度
一级服务水平
1.2 快速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本规程将服务水平分为四级: Ø 一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 Ø 二级服务水平交通处于稳定流中间范围 Ø 三级服务水平,交通流处于稳定流下限 Ø 四级服务水平时交通运行处于不稳定状态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n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受到道路几何条件、交通条件和信号控制、自行车和行
人交通的影响 n 一般计算公式:
1.3其他等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n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分级应符合下表规定内容,新建信号交叉口应按三级服 务水平设计
服务水平 指标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n 基本路段服务水平
q 四级服务水平上半段 Ø 交通流量可以达到通行能力时的
流量值 Ø 在最大流量范围,交通流处于稳
定的极限,出现小的干扰就会使 车流产生大的波动,车流抗干扰 能力明显下降 Ø 饱和流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标准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标准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标准:》摘要: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 4. 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口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 5. 二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9. (km/h)的6倍为宜,三级公路作为支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40km/h. 4. 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时,设计速度宜采用30km/h. 5. 三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组成二级公路设计标准 1.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2.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3. 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4. 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口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5. 二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

6. 二级公路路拱坡度不应小于1.5%。

7. 二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回旋线组成。

8. 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9. (km/h)的6倍为宜;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km/h)的2倍为宜。

10. 二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方式应采用第三类加宽。

11.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km/h) 80 60 车道数 2 2 车道宽度 3.75 3.50 回旋线最小长度(m) 70 50 停车视距(m) 110 75 最大纵坡(%)5 6 最小坡长(m) 200 150 最大合成坡度(%) 9.0 9.5 平面交叉最小间距(m)500 300 路基宽度(m)一般值 12.00 10.00 最小值 10.00 8.5 右侧硬路肩宽度(m)一般值 1.50 0.75 最小值 0.75 0.25 土路肩宽度(m)一般值 0.75 0.75 最小值 0.50 0.50 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 400 200 最小值 250 125 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路拱≤2% 2500 1500 路拱≥2% 3350 1900 平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 400 300 最小值 140 10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 4500 2000 极限值 3000 14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 3000 1500 极限值 2000 1000 竖曲线长度(m)一般值 170 120 最小值 70 50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1.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单车道、多车道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计算

单车道、多车道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计算

1.1.1单车道通行能力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研究成果表明,在标准小汽车的情况下,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为2000辆/小时。

美国将道路交通状态分为六个等级,并称之为服务水平,分为A、B、C、D、E、F。

其对应的服务水平之γ值(γ=Nm/Np,即:设计通行能力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如表:表美国城市道路服务水平服务水平交通状态PHF 平均速度(km/h)γA 自由流(相当自由的)0.70 ≥50≤0.6B 稳定流(稍有阻滞)0.80 ≥40≤0.7C 稳定流(有阻滞、可接受)0.85 ≥33 ≤0.8D 接近非稳定流(严重阻滞)0.90 ≥25≤0.9E 非稳定流(阻塞、严重阻滞)0.95 接近25 ≤1.0F 强制流(阻塞)无意义<25 无意义(超负荷)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的特点,服务水平宜在B-D之间。

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快速路取γ=0.75,主干路γ=0.80,次干路γ=0.85,支路γ=0.9。

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确定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在城市一般交通条件下,当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N p—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辆/h)t 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表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计算行车速度(Km/h)50 40 30 20可能通行能力(辆/小时) 1690 1640 1550 1380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式中N ml —— 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辆/h )a c ——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主干道为0.8a 综合 —— 考虑交叉口间距、绿信比等综合折减系数参照上述美国城市道路服务水平分类标准和根据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道路设计通行能力结合新安西乡的实际交通状况来计算本次规划中采用的设计通行能力。

表 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不同道路类型的通行能力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 0.75 0.8 0.85 0.9 基本路段可能通行能力 1850 1750 1640 1400 基本路段设计通行能力1387140013941260自行车、交叉口对通行能力影响系数的确定:自行车影响折减系数γ的确定,结合本次新安西乡交通规划的实际情况,新安西乡规划快速路、主干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都设有隔离带,路段上的自行车对机动车行驶无影响,不考虑折减。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

目录第八章二、三级公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8.1 一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1 运行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2 基准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3 通行能力影响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分析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1 通行能力分析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2 计算公式及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分析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1 规划、设计阶段的通行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2 运行状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3 特定纵坡路段分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分析计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8-I 横向干扰等级分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二、三级公路8.1 —般规定本章介绍的方法可用于分析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以及道路、交通对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是快速路1000-1200主干道900次干道600支路400-300(一个车道)即使乘了车道、交叉口折减系数觉得还是偏大,一般灯控交叉口右转600直行500左转300考虑到渠化的话取的路段通行能力大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般取快速路1200-1400,主干道1000-1200(1150),次干道600-800(700),支路
400.括号内为推荐值。

按照规范肯定是偏大现在大多数是按照规范再乘以一个折减系数包括车道折减系数和交叉口折减系数,快速路取值是按照饱和度
0.7取的,保证快速路饱和度在
0.7左右。

“老拳”网友的经验值为:
快速路:
1350,主干路:
900,次干路600-700,支路:
300-
400。

这个是我用的经验值”Blee中山规划院“网友的经验值为:
快速路1100~1200,主干路800~900,次干路650~750,支路500~600北京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的推荐指标各等级道路通行能力推荐指标技术等级描述设计通行能力(车/小时)高速公路1800/车道高速公路匝道带辅道1600/车道城市快速路最右侧车道1000/车道非右侧车道1800/车道城市快速路匝道750/车道主干路<500米,与主干路相交720/车道>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820/车道>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920/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860/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960/车
道>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1060/车道次干路非右侧车道,<500米,与主干路相交58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680/车道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主干路相交78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630/车道非右侧车道,>500米,<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730/车道非右侧车道,>1000米,与次干路或者低等级道路相交830/车道最右侧车道,机非隔离与非右侧车道相等最右侧车道,机非混行非右侧车道的50%支路行车道宽度<12米300/方向行车道宽度>13米,<16米600/方向行车道宽度>16米900/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