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改造
如何做建筑工业遗产改造方案设计

建筑工业遗产改造方案设计建筑工业遗产是指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设施或者用过的地方、遗址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价值,是城市发展史的见证和载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中的建筑工业遗产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被废弃或者遗忘。
如何将这些建筑经过改造利用,保留其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改造目标1. 保留历史文化价值:在保留建筑工业遗产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元素。
2. 赋予新的功能:在尊重原有建筑风格的同时,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工作、商务等多种需求的场所。
3. 提升城市品质:利用改造后的建筑工业遗产,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打造城市的新地标。
4.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建筑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
三、改造方案设计1. 调研分析:首先要对建筑工业遗产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结构、现状及潜在问题等,明确改造的可行性和方向。
2. 设计理念: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打造独特的、符合当代需求的建筑空间。
3. 功能规划:根据不同建筑工业遗产的特点,合理规划其功能性,例如可以将其改造为文化艺术中心、商业综合体、创意产业园等。
4. 空间设计: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合理的布局和装饰风格,充分利用建筑原有的特点。
5. 设备配套:在建筑改造过程中,要考虑设备配套的问题,保证建筑的使用效果和舒适度。
6. 绿化环保:在改造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和绿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建筑的能耗效率和环境友好度。
7. 安全防护:在改造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
四、案例分析1. 上海1933老场坊:这座建筑工业遗产原为上海闸北公共畜群公司的畜牧场,后来改建为肉类加工厂。
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咖啡厅、画廊、工作室等文化项目为主,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文艺爱好者。
中国山区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中国山区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咱来聊聊中国山区工业遗产改造的那些超酷案例。
就说景德镇吧,这可是有名的瓷都,它的老瓷厂就是典型的山区工业遗产。
以前那些瓷厂啊,到处都是制瓷的老厂房、旧窑炉。
现在呢,摇身一变成了创意园区。
像陶溪川,保留了老瓷厂的建筑风貌,那些高耸的烟囱、红砖的厂房可都还在呢。
不过里面可大不一样啦,有各种充满创意的陶瓷工作室,年轻的陶艺家们在里面捣鼓着自己的作品。
还有很多时尚的店铺,卖着独一无二的陶瓷制品,从精致的茶具到超级酷炫的现代陶艺摆件。
而且经常举办艺术展览、集市啥的,游客们都爱去,既保留了景德镇制瓷工业的记忆,又给这个山区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说说重庆的鹅岭二厂。
重庆这山城,本身就很有特色,鹅岭二厂原来是个印刷厂,在那山区里。
现在啊,它可是文艺青年的打卡圣地。
老厂房的墙壁上到处都是超有个性的涂鸦,空间被改造成了各种创意工作室、咖啡馆、书店。
走在里面,能看到以前印刷厂的一些老设备,像是大型的印刷机啥的,被当成了装饰或者是历史展示的一部分。
这里还拍过电影呢,电影的热度加上本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人前往,让这个曾经有点落寞的山区工业旧址又热闹了起来。
还有四川的东郊记忆。
这原来是成都的老工业区,在山区的一片地方。
现在这里充满了现代艺术与工业记忆的碰撞。
那些老的厂房建筑,被改造成了剧院、音乐酒吧、艺术画廊。
你能想象吗?以前的工厂车间变成了一个能容纳上千人的音乐演出场地,音响效果还特别棒。
而且保留了很多工业元素,比如那些巨大的钢铁架构,看起来就特别有工业风,又酷又有历史感。
这些改造案例啊,就像是给山区里那些沉睡的工业遗产注入了魔法,让它们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一、案例概述工业遗产改造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废弃的工业遗址转化为具有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公共空间。
本文将介绍国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分析其艺术设计手法,并探讨其成功经验。
二、案例分析1.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前身是一个钢铁厂。
经过改造,公园如今已成为一个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设计者利用原有的工业设施,如高炉、铁轨等,创造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景观。
同时,通过植被绿化和自然水体的引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2.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前身是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
设计师保留了原有铁路的特色元素,如铁轨、枕木等,将其融入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高线公园如今已成为纽约市的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3.英国利物浦港湾改造利物浦港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工业区。
经过改造,港湾地区变身为一个集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中心。
设计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如船坞、码头等,并将其与现代建筑和景观设计相结合。
同时,通过引入艺术装置和文化活动,提升了区域的文化价值。
三、艺术设计手法分析1.保留和再利用原有工业元素在工业遗产改造中,保留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元素是关键的艺术设计手法之一。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能为新的空间增添独特的魅力。
设计者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富有创意的景观和空间。
2.引入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将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引入工业遗产改造中,可以改善区域环境,提升空间品质。
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加入,能够软化硬质空间,提供宜人的休闲环境。
同时,生态设计还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结合文化和艺术装置文化和艺术装置是提升工业遗产改造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能够丰富空间内涵,吸引更多人流。
同时,艺术装置的运用还可以为空间增添视觉冲击力,提升空间的艺术美感。
工业遗存改造度假区案例

工业遗存改造度假区案例工业遗存改造度假区是一种将废弃的工业遗址转变为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通过对工业遗址的改造和利用,使其成为具有旅游、休闲、文化等功能的新兴旅游景点。
下面列举了十个工业遗存改造度假区案例:1. 马尔代夫瓦杜岛度假区:这个度假区原本是一座废弃的糖厂遗址,经过改造后,现在成为了一个集合了豪华酒店、水上活动、SPA等多种度假设施的热门旅游景点。
2. 上海1933老场坊:这个工业遗址改造项目将原本的老场坊改造成了一个集合了创意办公、文化艺术、时尚购物等多种功能的创意园区,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艺术爱好者。
3. 德国鲁尔区:这个区域曾是欧洲最大的工业中心,但随着工业衰退,许多工厂废弃。
现在,这些工厂被改造成了博物馆、艺术中心和创意工坊,吸引了大量游客。
4. 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区:这个区域曾是曼彻斯特的工业中心,如今,许多废弃的工厂被改造成了博物馆和艺术中心,展示了曼彻斯特的工业历史和文化。
5. 日本镰仓市工房:这个工业遗址改造项目将原本的工厂改造成了一个集合了工坊、咖啡厅、艺术展览等多种功能的文化创意园区,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
6. 北京798艺术区:这个区域曾是北京的电子工业基地,如今,许多废弃的工厂被改造成了艺术中心、画廊和创意设计公司,成为了北京的艺术聚集地。
7. 法国马赛老港区:这个地区曾是马赛的工业港口,如今,许多废弃的仓库被改造成了餐厅、咖啡馆和艺术工作室,成为了马赛的文化中心。
8. 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这个区域曾是仁川的工业区,如今,许多废弃的工厂被改造成了办公楼、酒店和商业中心,成为了仁川的经济中心。
9. 意大利都灵艺术区:这个区域曾是都灵的工业中心,如今,许多废弃的工厂被改造成了艺术工作室、设计公司和展览馆,成为了都灵的艺术聚集地。
10. 加拿大多伦多蒸汽泵站:这个工业遗址改造项目将原本的蒸汽泵站改造成了一个集合了艺术展览、音乐演出和户外活动的文化娱乐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更新案例

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更新案例那我给你讲讲北京的798艺术区吧。
这798艺术区以前可是个工厂呢,正经的工业用地。
那时候厂房啊、大烟囱啊,到处都是工业的痕迹。
后来啊,一些有创意的人就瞅准了这个地方。
他们觉得那些旧厂房可不能就这么荒废着呀。
于是就开始动手改造。
保留了原来厂房那种高大宽敞的空间,还有那些带着工业风的大铁门、裸露的管道。
这些原本在工厂里普普通通的东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超酷的艺术元素。
艺术家们把一间间厂房改造成了画廊、工作室、创意小店啥的。
你走在里面,一边能看到墙上挂着各种风格独特的画作,可能是抽象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也可能是写实得像照片一样的;另一边呢,又能看到那些用废旧机器零件做成的雕塑,特别有创意。
而且那些工作室里,经常能看到艺术家们在那捣鼓自己的新作品,感觉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还有上海的1933老场坊,这也是个超棒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这地方原来是个宰牲场,听起来有点血腥哈。
但它的建筑结构那可是相当独特。
改造的时候呢,就把这种独特性保留了下来。
那些错综复杂的廊道、像迷宫一样的布局,现在成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现在1933老场坊里有很多时尚的活动。
有时候会举办时装秀,模特们穿着时尚的衣服在那些带着历史感的建筑里走台步,古老和现代就这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
还有一些创意餐厅也开在里面,你坐在那吃饭,周围是老建筑的砖石,感觉特别有氛围。
再说说德国的鲁尔区,这可是工业遗产改造的一个大工程。
鲁尔区以前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到处都是煤矿啊、钢铁厂啊。
后来随着工业转型,这些工厂很多都面临关闭。
但是德国人可没有就这么把它们抛弃。
他们把一些大的钢铁厂改造成了大型的文化公园。
比如说把原来的炼钢高炉保留下来,在旁边建了一些现代的建筑,像博物馆、剧院之类的。
你能想象吗?在巨大的钢铁架构旁边,人们在现代化的剧院里看演出,这种对比太震撼了。
而且公园里还有很多关于工业历史的展览,让人们能了解这个地方曾经辉煌的工业历史。
这些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更新的案例都告诉我们,那些老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只要我们动点脑筋,就能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变成充满魅力的地方。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包括:
1. 美国旧金山多帕奇绳结步道:多帕奇绳结步道坐落于旧金山东南角的历史街区多帕奇。
这个工厂从1856年开始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一个汽车教练中心,是从远洋工业转型而来的一部分。
设计师做出了两侧开放的步道设计。
这条步道经过三个区域(水、沼泽和海岸),当人们走在步道上,看到的景观、铺装、植物都是非常独特的。
2. 兰州中车·拾光公园:兰州中车机车厂柴油机分厂厂区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检修和铁路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也是中国铁路机车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个拥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园拥有五个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相互联系紧密为一个整体。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改造、英国的铁桥谷工业区改造等。
这些案例都注重保留工业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将其改造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公共空间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浅谈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策略

策略2023-11-06CATALOGUE 目录•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背景和意义•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案例分析•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前景展望和发展建议01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背景和意义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背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城市更新过程中,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工业时代的结束与转型随着工业时代的结束,许多工业设施不再被需要,导致大量的工业遗产闲置。
工业遗产是工业时代的珍贵文化遗产,改造与再利用有助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通过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可以促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促进城市更新通过改造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创造经济价值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02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国际趋势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将其作为文化、经济和社区发展的重要资源。
中国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实践中国也开始积极探索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一些城市出现了成功的案例,如上海的杨树浦发电厂改造成的工业遗址公园。
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现状社会认知不足一些人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对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了解不够,导致一些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被忽略或破坏。
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和策略一些地方的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和策略,导致改造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可能破坏原有的工业遗产价值。
资金不足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修复、维护、运营等费用,资金不足往往成为项目推进的瓶颈。
法律法规不完善关于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一些开发者可能利用法律漏洞进行不当开发,破坏了工业遗产的原有风貌和价值。
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一、德国鲁尔区。
1. 背景。
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以煤炭和钢铁产业闻名。
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的传统工业走向衰落,城市面临着经济衰退、环境污染、人口流失等一大堆头疼的问题。
2. 更新措施。
产业转型:把以前的煤矿和钢铁厂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
比如说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它现在是一个集艺术、设计、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地方。
旧厂房变成了时尚的工作室、艺术展览厅,还有创意餐厅。
那些巨大的钢铁架构不再是冰冷的工业设施,而是充满艺术感的背景墙。
这里还保留了一些煤矿设施,做成工业遗产博物馆,游客可以坐着小火车下到矿井里去体验以前矿工的生活,这可太酷了。
环境治理:鲁尔区以前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河流也被污染得不成样子。
在更新过程中,他们大力治理环境,清理河道,种树造林。
现在的鲁尔区,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以前的工业废墟变成了美丽的公园。
像杜伊斯堡北部景观公园,以前是钢铁厂,现在是一个有湖泊、草地、树林的大公园,那些废旧的高炉就像巨大的雕塑一样立在公园里,孩子们在旁边的草坪上玩耍,这种对比真的很有趣。
3. 效果。
鲁尔区通过这些更新措施,成功地从一个衰落的工业区转型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区域。
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和创意人才,经济也开始复苏,旅游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二、上海杨浦滨江。
1. 背景。
上海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众多的老厂房、码头和仓库。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工业遗产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功能,而且还占据着宝贵的滨江地段。
2. 更新措施。
保留与再利用:他们没有把这些老建筑一股脑儿拆掉,而是保留了那些有特色的厂房和仓库的外立面,在内部进行改造。
比如杨树浦水厂,这可是个百年老厂,它的英式建筑风格特别漂亮。
现在水厂还在正常运营,同时它的一部分空间被改造成了工业文明展示馆,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上海的供水历史。
还有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以前是十七棉纺织厂,现在变成了时尚的购物中心和秀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代表实例
伦敦泰特艺术馆
原为岸坡发电厂,位于泰晤士河边与圣.保罗教堂遥 相呼应。
国外代表实例
阿尔克-塞南的皇家盐场(Royal Saltworks ofArc-et-Senans)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形式
官方形式
60年代以前对于历史建筑物保存价值观念开始衍生,开始认 同历史建筑对人类和世界文化资产的重要性,并加以定义与 设置标准,提出了保护建筑的历史真实性的原则。如《雅典 宪章》、《威尼斯宪章》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对比突出的作用
汉堡斯科韦格和帕特纳建筑设计事务所改造的德国 奥斯莱姆灯泡厂三号建筑,通过在原先的砖砌建筑 正面新建了一个方形的玻璃镶嵌的塔楼,强调了这 一地区的历史特征。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对比突出的作用
杭州原长征化纤厂改建而成的博艺美术馆,点支式 和框架式玻璃幕墙的综合运用,表达了对比突出的 效果。
彼得·卒姆托
当我开始创作时,我对于一个建筑的第一个念头, 就是和材料一同产生的。我相信,建筑因材料而生 。我从不事先考虑材料的环保性,体现材料各自的 特质才最重要。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对比突出的作用
皮亚诺的意大利都林林格图工厂改造,保留混凝土 框架结构,换掉所有的窗户,将空间置换成文化、 教育和商业内容为主的综合体,并在屋顶加建一个 “泡状”的通透玻璃会议室,外表附以浅蓝色的玻 璃幕墙,使得原有的老厂房和加建的钢玻璃构筑物 体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冲突。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衔接协调的作用
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再利用项目,利用原有20 世纪40年代建成的无锡茂新面粉厂作为主展馆,原有厂房 为清水砖墙面,扩建部分通过玻璃中庭连接旧馆,同样也 使用了清水砖墙面,在色彩和砌筑方式上达到与原有旧馆 的衔接协调。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场所功能的契合。 物质上实现原有建筑维护体和表皮的结合,延续建筑
场所感,突出并激发建筑自身的活力。 南画廊美术馆原结构基本不动的基础上,利用尽可能
少的介入手段实现其形态的更新,主入口铁门框及门扇, 随着时间推移锈渍蔓延开来,像存活了很多年一般,象征 性的强调出这里场所的历史特征和视觉场所功能。
M50原上海春明粗纺厂,解放后几经变迁,成为 上海最大的艺术仓库群,2005年命名为“50创意园 ”。
国内代表实例
重庆坦克库和501艺术基地
2000年,四川美院从兵工厂购得了坦克仓库,后 命名为“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
改造保持原有的工业厂房结构,裸露的砖墙、钢 铁管道、工业设备以及标语口号,配以涂鸦作品,形 成原生态的景观和另类的当代艺术作品。
上海8号桥建筑在立面上,采取了传统的青砖表皮的常 规但不普通的构造策略,通过对青砖表皮的阴和阳的砌筑 方式附着在原有的维护结构层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立面 特征,既区别于原有的环境,又能在表皮上找到原有地域 文化的影子。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木材表皮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
2010-2011
向工业建筑学习——张永和、张路峰
2020/3/6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2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现状
国内外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主要实践
LOFT模式
由艺术而催生的艺术家工作室模式 改造的对象多为轻工业厂房 利用主体 地域特点
国内代表实例
北京798
施计划引导和规范废旧厂房的改造。
国外代表实例
鲁尔区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North Duisburg Landscape Park) 保留厂区原有煤钢工业建筑和构筑物的基础上, 将之改造为以游憩为目的的公园模式。硬质工业景观 中插入不同种类的植物景观,达到软化空间的目的。
国外代表实例
鲁尔区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场所功能的契合。 马德里凯撒广场文化中心利用经过氧化处理的钢板作
为原材料,并根据图案打孔,赋予建筑的外表皮。具有历 史感的氧化花纹表皮与周围建筑共同塑造了完整的传统街 道肌理。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地域化材料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玻璃表皮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Hale Waihona Puke 金属表皮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清水砖墙构造策略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材料的表达及表皮策略
钢结构构造策略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形式
民间形式
艺术家们自发进行的对旧产业建筑再利用的民间 运动的产物。
工作与居住并置的生活模式。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价值分析
实验性与先锋性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价值分析
实验性与先锋性 实体利用价值 城市记忆价值 经济价值 社会综合价值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材料和构造
国外代表实例
纽约SOHO
砖石墙体、铸铁窗子与柱子仍不加掩饰地暴露着, 多层的厂房立面都呈现出19世纪的小开间点窗的特 征,再加上后来添加的立面消防钢梯,更加具有纽 约时代的特点和工业化的特征。
国外代表实例
鲁尔区 鲁尔区指“鲁尔区城市联盟”,包括11个直辖市
、4个县级市,总计54个镇组成。 开发更新基本上属于政府和企业的再造,通过措
60年代起,欧美等最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国家在能源、环境 意识和历史遗产保护的人文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下,开始重视 工业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改造和再利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佛罗伦萨宪章》 、《华盛顿宪章》提出了对自然地景整体环境的维护和保存 ,强调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街区、城镇的具体建议, 并同时提出对于历史保存需同时思考保存与牺牲部分的双重 性务实态度。
又名大山子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大 山子地区。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 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 构图灵活多样。
国内代表实例
上海苏州河
苏州河两岸是上海早起工业的用地,留下大量 年代久远的厂房和仓库。
包含了多个著名的废旧工业厂房的利用项目, 如M50、CREEK苏荷艺术TBWA等。
川美独立运作和经营的非营利的艺术空间形式。
国内代表实例
杭州LOFT49 杭州杭印路49号,原为大陆首批建造的4家化纤
厂之一。博艺美术馆、丝连166、唐尚433等也都是 废旧工业厂房再利用的典型实例。
国外代表实例
纽约SOHO
以百老汇大道为中心,以古老的铸铁建筑和鹅卵 石铺就的街道为特色,包括大大小小共计84条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