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晚期诊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肾血管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糖尿病肾病(肾血管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1. 方案背景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病(肾血管病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西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
本方案旨在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并减轻症状。
2. 诊断标准根据《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指南》的建议,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尿微量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mg/24h。
- 肌酐:男性≥1.5mg/dL,女性≥1.4mg/dL。
-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3.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本原则如下:-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
- 调整免疫功能:中药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促进修复过程。
-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糖尿病的根本,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可以改善患者的消化吸收和能量代谢。
- 综合治疗:中医以整体调理为基础,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医推拿等综合治疗措施。
4. 中医诊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中医诊疗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中药治疗:根据个体化的辩证施治原则,选用适当的中药方剂,以病因辨证为基础,进行阶段性治疗。
-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在促进肾脏修复和功能恢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 中医推拿:通过按摩肾区和相关穴位,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
- 中医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注意营养均衡,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盐的摄入。
5. 预防与注意事项- 加强生活惯管理:戒烟限酒,定期运动,保持适当体重,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
- 控制血糖和血压: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复查和随访: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规范用药。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
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织国内的内分泌和肾内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共识。
该共识近日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上,主要内容如下。
一、糖尿病肾病的定义与诊断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以往用 DN表示,2007 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简称 NKF/KDOQI。
该指南建议用 DKD取代 DN。
2014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 NKF 达成共识,认为 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 60 ml·min-1·1.73 m2 或尿白蛋白 / 肌酐比值(ACR)高于 30 mg/g 持续超过 3 个月。
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专指经肾脏活检证实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分为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
肾脏病理被认为是诊断金标准。
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 K-W(Kimmelstiel-Wilson)结节等,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
糖尿病还可引起肾小管间质、肾微血管病变,如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出球动脉透明变性或肾微血管硬化等,这些改变亦可由其他病因引起,在诊断时仅作为辅助指标。
目前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依据有尿白蛋白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表现为尿白蛋白阴性,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但目前仍缺乏比尿微量白蛋白更可靠敏感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指标。
(一)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依据1. 尿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其评价指标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AER)或 ACR。
个体间 UAE 的差异系数接近 40%,与之相比 ACR 更加稳定且检测方法方便,只需要检测单次随机晨尿即可,故推荐使用ACR。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在升高,与此同时民众的生活调节与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饮食习惯,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在肾病发生初期患者并无明显临床表现,无法及时发现肾功能下降现象,当患者有大量蛋白尿现象发生时,说明其肾脏已经有较为严重的病变。
为了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需要及时对疾病进行治疗控制。
那么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治疗呢?该种疾病的防控方式有哪些呢?让我们从以下文章内容来寻找答案。
一、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肿:患者在早起后常会出现水肿现象,在中午时水肿会消退,在劳累时甚至脚踝内侧、双下肢有水肿现象。
2 排尿量增多,当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时,会表现出肾功能障碍,此时患者的排尿量会出现增多现象,且颜色较重通常呈现出棕褐色,而且尿液不澄清,有一定的浑浊现象。
3 视力下降: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微血管发生病变,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现象说明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已经发生病变,而肾小管周围围绕着大量微血管,当视力下降时患者应尽快去检查,及时确诊疾病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发生一系列病理反应,在肾脏病变发生初期患者的症状是不明显的,因此较难被察觉,因此后期较容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我们可以从下文的分析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原因。
1 遗传因素:得了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他的后代得糖尿病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当血糖控制较好时,这类人群此病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这就说明了糖尿病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若长辈患有糖尿病肾病,就一定要注重控制血糖,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2 高血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大多都合并有高血压,且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的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具有更大的负担,更容易发生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1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导读: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科治疗、透析治疗、针灸治疗和肾或肾胰联合移植治疗,方法比较多,但是要慎用!……糖尿病肾病是因为糖尿病糖代谢出现异常为主要原因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而且还会出现尿蛋白含量高于正常的指数的现象被称为糖尿病肾病。
它是由糖尿病导致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方式,临床表现就是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受到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产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发现糖尿病肾病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因为治疗时间的延误,导致病情加重,而更难进行治疗了。
目前还没有一些特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出现肾病综合症的患者大部分都是不适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或雷公藤进行治疗的,就算治疗了也起不到明显的效果。
可以通过内科进行治疗。
内科治疗包括:糖尿病的治疗和抗高压治疗。
其中糖尿病的治疗可以通过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来进行。
患者在饮食上除了要控制钠的摄入,蛋白质的摄入也要少而精的原则,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适量输氨基酸和血浆。
药物治疗的话,建议患者可以口服一些降糖药物。
而患者的抗高压治疗,则要注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和适当加强运动。
降压药建议患者可以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α1受体拮抗剂如哌唑嗪。
透析也可以治疗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只能通过透析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长期血透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
透析操作方便简单,费用也比较低。
利用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
针刺治疗糖尿病,主要是用过穴和对症配穴相配合,通常都是通过多种治疗方法想结合的综合治疗,针灸治疗的效果比较的可靠。
不过,针灸的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正确使用的,所以,针刺治疗暂时还不适合作为病人自我保健的方法。
还是用该在应正规的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来操作。
肾或肾胰联合移植。
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的患者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治疗。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诊疗1糖尿病肾病的分期2007年2月,美国国立肾脏病基金(NationalKidneyFoundation)发表的枟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建议枠(下称“指南”)指出,既往临床常用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这一专业术语应被“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所替代。
DKD是指临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glomerulopa-thy),但是在内分泌界的指南中并没有对DKD这个名词特别重视,中文名称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参照1型糖尿病肾损害改变进行分期。
1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改变首先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然后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再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随着肾小球病变加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最后出现肾衰竭。
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对应出现的临床指标分别是正常蛋白尿,持续出现的尿微量蛋白(30~300μg/d),继而持续大量蛋白尿(>300μd/d或尿蛋白>0畅5g),最后血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尿毒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中正式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
经过多次修改和确认,CKD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疾病(病程>3个月)的统称。
指南推荐糖尿病肾损害的程度和分级参照CKD分级(表1),根据患者的CKD分期制订定期监测的项目和治疗的计划。
表1临床常用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及建议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GFR(ml/min)分期描述KDOQI分期GFR[ml/(min·1r .73m2)]分期描述临床建议≥90S 正常治疗合并症;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50~80代偿期60~89肾功能轻度下降估计疾病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25~50失代偿期30~59肾功能中度下降评价和治疗并发症10~25肾衰竭期15~29肾功能重度下降准备肾脏替代治疗10尿毒症期15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注:KDOQI: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DOI:10.3760/cma.j.issn.1008- 1372.2014.02.005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科作者简介:裴剑浩,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一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代谢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附属的圣文森医学研究所和悉尼大学医学院附属皇家爱尔弗雷德王子医院访问学习在糖尿病指南中,无论美国还是我国的有关糖尿病肾病指南章节中并没有将CKD分期作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分期,可能还是考虑到真正意义上的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考虑由血糖引起的肾病,其主要表现是以先出现微量蛋白尿后出现大量蛋白尿,最后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过程,这在1型糖尿病中表现非常典型,但是在2型糖尿病就相对复杂,因为患者可能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对肾脏有很大影响的混杂因素,因此可能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后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严格控制血糖,尽可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透析治疗和肾移植。
1.严格控制血糖在糖尿病早期,通过胰岛素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来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保持正常。
它可以延缓甚至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改善微量白蛋白尿。
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可促进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减少尿白蛋白排出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作为首选药物,常需要联合其他降压药。
其它降压药如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甲基多巴,可乐宁等。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限制蛋白质摄入适当减少饮食中蛋白质数量可以减低肾小球内压力,减轻高滤过和减少蛋白尿。
而给予患者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小球组织学病变,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者更应限制蛋白质的摄人,并应食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蛋白质。
4.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换上糖尿病肾病病人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就只能通过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才能得救。
1.高质量低蛋白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的多少,应参考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内生酐清除率决定。
血肌酐水平越高,内生肌酐清除率越低,蛋白质摄入控制越严格。
应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量,这是因为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是劣质蛋白,一般应少食豆制品,可适当限制主食,如白面、大米,因为主食也有一定量的植物蛋白,可适当补充牛奶、鸡蛋、鱼、瘦肉等动物蛋白,其中尤以牛奶、鸡蛋蛋白为宜。
2.定期定量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
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
3.盐和水的限制当患者出现水肿或高血压时,要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3克,水正确的摄入量应该是前一日的排尿量加300毫升~500毫升,保持体重基本恒定。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演示稿件

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仍以控制血糖、血压、减少蛋白尿等对症治疗 为主,但治疗效果有限。
研究目的
探讨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 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 及安全性。
比较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与常规西药 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指 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02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 疗的理论依据
中药药理作用
糖肾煎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 养阴、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功效, 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
中药药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机体 免疫功能、抗氧化应激、抗炎、抗纤 维化等,有助于减轻肾脏损伤,延缓 病情进展。
达格列净的药理作用
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06
结论与讨论
结论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讨论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 抗、糖、餐后2小 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控 制,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同时,血脂谱中 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等指标也有所改善,表明糖肾煎联合达格列 净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糖脂代谢。
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总结词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有明显改 善作用。
详细描述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得到显著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也有 所减少,表明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能够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肾内科-糖尿病肾病路径

糖尿病肾病(CKD3-4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ICD码E14.203+)二、诊断依据:根据《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1.临床特征:糖尿病病史较长,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差,伴或不伴消化道症状,气促,糖尿病足等2.眼底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血肌酐值升高,Ccr 15-59ml/(min.1.73m2)4.排除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1.控制血糖;空腹3.9-7.2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HbA1C尽量控制在7.0%以下。
2.控制血压:目标:125/75mmHg以下,并发神经病变或大血管病变者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推荐首选应用ACEI类及ARB类药,若血肌酐值>265umol/l,则慎用此类药。
3.药物治疗:利尿剂,降脂药,中药制剂等。
4.饮食指导:限制蛋白摄入0.6g-0.8/(kg.d),结合a-酮酸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0~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3-4期(ICD10:)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住院生化常规、免疫三项+乙肝两对半(根据患者意愿酌情选择)、HbA1C,血脂7项、尿红细胞位相、尿肾功能、尿渗透压、24h尿蛋白、尿酸、肌酐定量。
2.心电图3.胸部正侧位片4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B超)5.眼科检查、糖尿病足筛查可选检查ANA、ds-DNA、ENA、ANCA、ESR、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功能、CRP、肾活检(合并肾炎性血尿,24小时蛋白尿>5.g,征得患者同意并无肾穿禁忌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晚期诊
疗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
消渴病肾病,继发于“消渴病”的肾脏疾病,包括“消渴病”继发的“水肿”、“肾劳”、“关格”等,与古代文献中的“肾消”密切相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肾脏疾病。
其早期症状不突出,仅表现为尿蛋白排泄率增加;中期能够表现为尿多浊沫、水肿等,化验肾功能指标尚正常,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晚期肾功能损害不断加重,失代偿期能够表现为乏力、腰腿酸痛、夜尿频多、水肿、食欲减退、面色无华、爪甲色淡等,甚至能够表现为恶心呕吐、大小便不通,出现多器官、多系统损害,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乱,终成中医“关格”危候。
一、诊断
1.中医证候诊断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2年山东明水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三次大会经过的《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消渴病辨证诊断参考标准》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进行。
气虚证:①神疲乏力,②少气懒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脉弱。
具备两项可诊断。
血虚证:①面色无华,②唇甲色淡,③经少色淡,④舌胖质淡,⑤脉细。
具备两项可诊断。
阴虚证:①怕热汗出,或有盗汗,②咽干口渴,③大便干,④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⑤舌瘦红而裂,⑥脉细数。
具备两项可诊断。
阳虚证:①畏寒肢冷,②腰膝怕冷,③面足浮肿,④夜尿频多,⑤舌胖苔白,⑥脉沉细缓。
具备两项可诊断。
血瘀证:①定位刺痛,夜间加重,②肢体麻痛,或偏瘫,③肌肤甲错。
④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络脉色紫怒张,有一项可诊断。
痰湿证:①胸闷脘痞,②纳呆呕恶,③形体肥胖,④全身困倦,⑤头胀肢沉,⑥舌苔白腻。
具备三项可诊断。
湿浊证:①食少纳呆,恶心呕吐,②口中粘腻,口有尿味,③神识呆钝,或烦闷不宁,④皮肤瘙痒,⑤舌苔白腻。
具备三项可诊断。
消渴病肾病临床常见证候:
早中期:
气阴虚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同见)
阳气虚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同见)
阴阳俱虚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同见)晚期:
气阴虚血瘀湿浊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湿浊证同见)
阳气虚血瘀湿浊证(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湿浊证同见)
气血阴阳俱虚血瘀湿浊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湿浊证同见)
2.西医疾病诊断标准
消渴病肾病即现代医学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可参照《肾脏病学(第二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美国肾脏病协会提出的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进行。
(1)有确切的糖尿病史。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个月内连续尿检查三次UAER 介于20~200μg/min(28.8~288mg/24h),且可排除其它引起UAER增加原因者,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
(3)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0.5g/24h连续2次以上,并能排除其它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者,可诊断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期糖尿病肾脏疾病,能够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临床上凡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或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应考虑到糖尿病肾脏疾病。
同时应注意排除肾盂肾炎、原发和其它继发肾小球疾病、高血压病肾脏损害、心功能衰竭等引起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增高的原因。
3.消渴病肾病分期
消渴病肾病临床上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即现代医学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Ⅲ期;中期,即现代医学临床期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功能正常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正常者;晚期,即现代医学临床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存在肾功能不全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不全和Ⅴ期患者。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或中成药
1.基本证候
(1)气阴虚血瘀湿浊证(气虚、血虚、阴虚、血瘀、湿浊证同见):神疲乏力,面色苍黄,口燥咽干,双目干涩,乏力体倦,头晕心悸,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多饮尿频,或尿少浮肿,皮肤瘙痒,灼热干燥,或小腿抽筋,呕恶吐酸,烧心,爪甲色淡,或视物模糊,或有胸痛,或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有半身不遂,肌肤甲错,爪甲色淡,舌暗红,或暗淡,舌体瘦,苔薄黄腻,脉沉细或数。
治法:益气养血,滋肾护元,祛瘀化湿,泄浊解毒。
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当归补血汤、生脉散、左归丸、黄连温胆汤、升降散加减。
生黄芪15~30g,当归12~15g,沙参12~15g,麦冬12~15g,生地12~30g,鬼箭羽12~15g,丹参15~30g,葛根15~25g,土茯苓15~30g,黄连6~9g,陈皮9~12g,竹茹9~12g,姜半夏9~12g,枳壳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