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四会”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学员任前考核装备四会讲解示范

学员任前考核装备四会讲解示范

株洲支队2014年学员任前考核装备四会讲解示范2014年10月目录(一)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 (二)有毒气体探测仪〃〃〃〃〃〃〃〃〃〃〃〃〃〃〃〃〃〃2 (三)无齿锯〃〃〃〃〃〃〃〃〃〃〃〃〃〃〃〃〃〃〃〃〃〃3 (四)机动链锯〃〃〃〃〃〃〃〃〃〃〃〃〃〃〃〃〃〃〃〃〃4 (五)抱式徒手救人〃〃〃〃〃〃〃〃〃〃〃〃〃〃〃〃〃〃〃〃5一、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科目: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操作和示范目的:通过操作和示范,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

(一)用途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适用于消防员能够在充满浓烟、高温、毒气、刺激性气体或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安全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二)组成型号:SVC11000,由面罩、气瓶、背托、压力表、供气阀、减压阀、报警阀等组成.(三)性能气瓶内胆为铝制,外部为碳纤维制成。

气瓶的额定工作压力为30MPa,工作压力不低于28MPa,当压力表降至(5.5±0.5)MPa 时,报警阀报警,此时使用时间为5-10min。

(四)操作方法1、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左脚向前一步,右膝跪地,取下头盔,双手抓住背托将空呼举过头顶,双臂插入肩带,背好空呼,调整肩带,扣牢腰带。

2、将空气阀连接面罩,然后将面罩戴上。

3、打开气瓶开关,带好消防头盔,举手示意喊“好”。

(五)保养方法1、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长期不用时,面罩、软管等橡胶部件应涂滑石粉。

2、使用时避免碰撞和表面划伤,碳纤维气瓶要戴好防护套。

3、充满气的气瓶严禁暴晒。

使用后要及时充气、擦拭、清洁,检查和紧固各部件。

(六)注意事项1、碳纤气瓶使用寿命为制造之日起15年。

2、充气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工作压力。

二、有毒气体探测仪科目:有毒气体探测仪的操作和示范目的:通过操作和示范,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有毒气体探测仪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

(一)用途有毒气体探测仪广泛应用于各类石油、化工生产装臵区、市政、消防、燃气、医药等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用来实施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

原地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原地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原地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一、科目下达科目:基础技能训练内容:原地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能够熟练掌握原地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方法方法:示范示教与个人体会相结合时间:1课时场地:在训练场标出起点线,起点线前1米标出器材线,器材线上放置器材保护垫1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具,背托朝上,气瓶开关向前,面罩置于一侧,目镜向上要求:严守操课纪律、端正训练态度、落实安全保障、确保训练质量二、示教作业1、要点提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消防员常用的个人防护装备之一,在消防员深入地下、浓烟、毒性气体等严重缺氧环境时,为消防员的呼吸提供保护。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由气瓶总成、背托总成、减压器总成、供气阀总成、面罩总成五部分组成。

气瓶容积一般为6.8L和9L两种型号,最大工作压力30Mpa,理论最大工作时间分别为68分钟和90分钟。

当气瓶压力降至4-6Mpa时,报警器自动报警,消防员必须撤离灾害现场。

2、操作程序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后,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行检查。

听到“开始操作”的口令后,按照“握背紧扣开戴连”七步法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听到“卸装”的口令后,按相反顺序操作,将器材复位。

3、操作要求(1)检查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要全面,不得漏项;(2)气瓶开关旋转3圈以上;(3)面罩颈带要全部置于阻燃头套内。

4、分解示范共分为检查、佩戴、卸装三个操作环节。

(1)检查该环节可分解为三个步骤,分别为“两密检查”、“两器检查”和“外观检查”。

当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后,操作人员左脚向前一步,右膝跪地,准备检查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第一步:两密检查“两密”即面罩气密性、整机气密性。

检查面罩气密性:用手掌捂住面罩供气口或连接供气阀,戴好面罩,深呼吸2-3次,检查面罩气密性;检查整机气密性:打开气瓶开关,观察压力表示数,关闭气瓶开关,静置1-2分钟,若压力表示数无明显变化 (一般为压力下降不超过1Mpa),则整机气密性良好。

佩戴空气呼吸器行动技术操作训练流程

佩戴空气呼吸器行动技术操作训练流程

佩戴空气呼吸器行动技术操作训练流程1.介绍空气呼吸器:在开始实际操作之前,首先介绍空气呼吸器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包括其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2.演示佩戴过程:由专业教练进行演示,展示正确的佩戴步骤。

这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呼吸器、调整头带和面罩以确保密封、连接气管和气瓶等。

强调注意要点和注意事项。

3.分发设备:为每个参训人员分发空气呼吸器和相关设备。

确保每个人都有正确的设备,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5.实际应用:选择适当的场景进行实际应用练习。

这些场景可能包括狭窄的空间、有毒气体的环境或高温环境等。

参训人员需要在实际环境中佩戴呼吸器,并模拟救援行动。

6.模拟紧急情况: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参训人员需要佩戴呼吸器并执行救援操作。

这可以是一个由教练员扮演的受伤人员,参训人员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救出他并提供紧急救护。

7.集体讨论和反馈:在训练结束后,组织一个集体讨论环节。

参训人员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经验和学到的知识。

教练员根据训练过程中观察到的问题和错误提供反馈,并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

8.个别指导:根据需要,在集体讨论之后,提供额外的个别指导。

对那些在训练中出现问题的人进行个别指导和训练,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佩戴和操作技巧。

9.定期复训: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技术对于保持熟练度至关重要,因此建议进行定期复训。

这可以是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的复训,以确保参训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保持更新。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佩戴空气呼吸器行动技术操作训练流程。

这个流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场景和特定要求。

重要的是要确保每个参训人员都能够正确佩戴和操作呼吸器,提高应对危险环境的能力。

辽宁总队王宁-空气呼吸器讲解教案

辽宁总队王宁-空气呼吸器讲解教案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讲解教案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本溪支队明山中队各位学员同志们:大家好!首先进行一下自我介绍,我叫王宁,是你们《消防技能训练》这门课的教官,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同志们共同学习交流《消防技能训练》这门课,希望我们能够相处愉快。

下面开始今天的课程。

一、下达科目科目:消防技能训练。

内容:讲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五知一能。

(知道器材名称、技术参数、功能用途、操作程序、维护保养,能操作使用)目的:使同志们能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的“五知一能”,并能够讲解示范。

时间:20分钟。

场地:此场地。

方法:采取演示法和示教法相结合的方式,由我组织,同志们配合实施。

要求:做好八个字——预习、复习、勤练、笔记。

二、器材“五知一能”讲解示范(一)器材“五知一能”讲解示范内容器材名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功能用途:供消防员在浓烟、毒气、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救人等工作时使用。

技术参数:气瓶容积6.8L,额定工作压力30MP,使用时长约30分钟。

结构组成:主要有气瓶、压力表、残气报警哨、背托架、注意事项:检查面罩,检查瓶体,检查压力表,检查残气报警哨,检查导管,调整肩带腰带。

操作程序:检查完毕后喊好,开始操作;佩戴完毕后喊好,卸下装备。

(二)学员讲解示范首先由我进行讲解示范。

下面请同学上来按照程序进行讲解示范。

三、空气呼气器原理及结构作为学员,都是未来的消防指挥员,我们不光要会操作使用,更要对器材装备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先从名称来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既然有正压式,那就有负压式,正压式就体现在面罩内的压力是大于外界压力的,可以有效的防止外部有毒气体进入面罩对消防员造成伤害。

(二)气瓶这是重量最大的部分,也是整个空气呼吸器的核心部件,承受300个大气压的压力,要求它具有高度的耐压性和密闭性。

按材质可分为钢瓶和碳纤维,现在基本都是碳纤维的,具有重量轻、耐压强、安全性能好等特点。

我们说理论使用时间30分钟,是怎么得出来的呢?空气液态气态体积比为300倍,6.8L气瓶所装空气约2100L,成年男性平均肺活量约3.5L,静态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约20次,每分钟需要空气就是3.5L/次×20次=70L,2100L÷70L/分钟=30分钟。

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四会”教学教案

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四会”教学教案

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四会”教学教案教案: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四会”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

2.学生能够理解空气呼吸器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3.学生能够掌握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正确动作。

教学准备:1.空气呼吸器。

2.教学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1.教师出示空气呼吸器,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作用和使用场景。

步骤二:讲解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正确方法1.教师向学生讲解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正确方法,包括:调整头箍,佩戴面罩,将面罩紧贴面部,确认没有漏气口等。

步骤三:演示佩戴动作1.教师根据讲解,向学生演示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正确动作。

步骤四:学生实践1.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搭档进行佩戴练习。

2.教师检查学生佩戴动作是否正确,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步骤五:复习与总结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时机和使用注意事项。

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六:实际应用1.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何时需要佩戴空气呼吸器,并与他们分享相关的案例。

步骤七:总结回顾1.教师再次强调佩戴空气呼吸器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

2.教师提醒学生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环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教学扩展活动:1.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展示空气呼吸器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空气呼吸器的作用。

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评估方法: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际佩戴空气呼吸器时的动作是否正确。

2.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

教学反思:经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理论讲解、动作演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掌握了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正确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并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同时,本节课注重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佩戴空气呼吸器

佩戴空气呼吸器
第五个训练问题:操作要求和主要错误及纠正方法
操作要求:
1、检查时要认真细致,并开启空气供给阀,放出残留气体。
2、戴面罩时,不要用力过大,系带松紧合适度。
3、肩带、腰带长度要合适,呼吸器应紧贴身体。
4、呼吸器戴上后,要随时注意气瓶压力变化情况。
主要错误及纠正方法:
1、跑动过程中,气瓶晃动。产生原因:瓶箍卡未紧。后果漏气。解决方法:卡紧瓶箍。
2、对于每个阶段的训练中出现的优秀人员给予表扬;
3、强调每阶段动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纠正方法;
4、解答受训人员提出的问题;
5、提出要求:要求受训人员加强体能训练。
四、宣布下课
要求队伍注意着装整齐带回,严守队列纪律。
带回过程要有歌声或番号声。(由执勤班长负责带回)
动作要领,熟悉操作技能。
3、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操作规程,爱护
器材装备,避免损坏器材的现象发生。
4、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课目下达完毕)




一、作业准备
(一)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装具、请示报告。
(二)操前准备活动(略)
(三)宣布提要
课目、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时间(略)
第六动:连接呼吸阀。听到“六”的口令,战斗员右手握呼吸阀,将冲泄阀对准十二点的位置,将呼吸阀的接口与面罩的接口,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听到“喀吧”响,表明连接牢固,然后深呼吸,启动节气开关,喊“好”。
第七动:卸装。听到“七”的口令,战斗员右手握住呼吸阀,拇指向外拉,食指按住节气阀,按顺时针旋转,取下呼吸阀。关闭空气阀,打开冲泄阀,排除余气,再卸下面罩,器具,放置器材线后,喊“操作完毕”
消防技术训练教案

佩戴空气呼吸器操教案

佩戴空气呼吸器操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呼吸器的作用和正确佩戴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空气呼吸器。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空气呼吸器的作用。

2. 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佩戴方法。

难点:1. 空气呼吸器在紧急情况下的使用。

2.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空气呼吸器的作用、正确佩戴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演示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佩戴和紧急情况下的使用。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练习佩戴空气呼吸器,教师指导并进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空气呼吸器:每人一个。

2. 讲解PPT:包括空气呼吸器的作用、正确佩戴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场地:安全无障碍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空气呼吸器的作用和正确佩戴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空气呼吸器的作用、正确佩戴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使用步骤。

3. 演示:教师演示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佩戴和紧急情况下的使用。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练习佩戴空气呼吸器,教师指导并进行评价。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的重要性。

6. 拓展:讲解其他类型的呼吸防护装备,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7.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空气呼吸器的作用和正确佩戴方法。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 学生实践操作的正确性、熟练程度。

2. 学生对空气呼吸器作用和正确佩戴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评价标准:1. 实践操作正确、熟练,得2分。

2. 对空气呼吸器作用和正确佩戴方法的掌握程度良好,得1分。

3.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一定提高,得1分。

总分:5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

器材讲解教案

器材讲解教案

中队器材装备讲解教案南山中队科目一: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讲解一:科目下达:1、科目:器材讲解训练2、内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讲解3、目的:通过对空气呼吸器的讲解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器材的用途、结构、性能参数和维护保养,使大家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本器材以及空气呼吸器的讲解方法4、方法:由我组织讲解,大家配合实施5、场地:在本场地6、时间:大约一课时7、要求:认真听取讲解掌握本器材的讲解方法二:器材讲解:1、名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用途:主要用于消防员进入有毒、浓烟、氧气稀薄区域进行灭火救援的呼吸保护器具3、结构:由高压气瓶、背托、集成组合式减压器、全面罩等组成4、性能参数:a.高压气瓶容积6.8Lb.额定工作压力30Mapc.减压器减压压力0.8Mapd.余气报警压力4~6Mape.压力表量程0~40Map5、维护保养:a.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及时补充气体b.长期不用时,面罩和供气软管等橡胶部件涂抹滑石粉c.使用后要及时擦拭、清洁、检查和紧固各部件三:操作方法: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战斗员在集合线前成一列横队,当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后,战斗员跑至器材线后,成立正姿势,示意喊好。

当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后,向前踢一步,单膝跪地,检查准备器材:检查内容:a.查外观、b.查压力、c.查气密性、d.查供气情况、e.查余气报警器检查完毕以后,起立汇报检查情况,当听到“开始佩戴”的口令后,战斗员向前一步单膝跪地,用“交叉式”或者“后背式”将空气呼吸器背与背后,并收紧肩带腰带,然后佩戴好全面罩,打开气瓶阀,连接供给阀和全面罩,呼吸正常后起立喊“好”。

当听到“分解器材”的口令后,按相反程序分解。

科目二:液压破拆工具组的讲解一:科目下达:1、科目:器材讲解训练2、内容:液压破拆工具组的讲解3、目的:通过对液压破拆工具组的讲解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器材的用途、结构、性能参数和维护保养,使大家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本器材以及液压破拆工具组的讲解方法4、方法:由我组织讲解,大家配合实施5、场地:在本场地6、时间:大约一课时7、要求:认真听取讲解掌握本器材的讲解方法二:器材讲解:1、名称:液压破拆工具组2、用途:主要用于地震救援和交通事故现场的破拆、扩张、剪切和牵引等3、结构:液压泵、高压软管和破拆头等4、性能参数:a.使用液压油为10号航空液压油b.高压输出压力为63Map(红色)、低压为8Map(蓝色)c.燃油箱容积为1.4L、液压油箱容积为2.2Ld.功率、转速、破拆头的性能以本器材为准5、维护保养:a.及时检查添加燃油、润滑油和液压油b.每天对液压泵进行发动,保证随时处于战备状态c.不得对高压软管进行强烈扭曲,以防断裂d.使用完毕后,对破拆头和高压软管进行擦拭三:操作方法:液压破拆工具操1、场地器材:在器材线前放置液压破拆工具组一套2、操作方法:战斗员在集合线前站成一列横队,当听到“前两名出列”的口令后,前两名答“是”并跑至器材线示意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会”教学教案
(原地佩带空气呼吸器操)
一、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器材。

2、做好战斗员的训练前准备活动。

3、宣布课目、目的、内容、时间、方法、要求、场地等。

课目:个人防护装备训练
内容: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
目的:通过训练、使用参训人员掌握消防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方法:理论讲解,讲做示范,组织练习,检查纠正,作业讲评
时间:3小时
场地:训练场
要求:1、认真听讲,刻苦练习,精益求精;
2、严守纪律和操作规程,严防事故发生;
3、训练中爱护器材装备。

二、作业实施
(一)理论讲解
空气呼吸器是为消防人员在地下、浓烟、毒性气体及严重缺氧环境场所提供氧气,实施防毒保护的消防器材。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由面罩、气瓶、瓶带组、肩带、报警哨、压力表、气瓶阀、减压器、背托、腰带组、快速接头、供给阀等组成,使用气瓶通常有6.8升、9
升,最大工作压力为30兆帕,最大工作时间分别为50分钟、90分钟。

余气报警压力为4-6兆帕,可使用5-10分钟。

场地器材: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前1米处标出器材线。

器材线上放置空气呼吸器一具(背托向上,气瓶开关向前,面罩放于一侧、正面向上)。

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1名出列”的口令后,参训人员答“是”,跑至起点线立正站好。

第一步:听到“准备器材”口令后,向前右膝跪地,将面罩贴于面部,用手掌将面罩呼吸阀堵住,如气密性良好,则报告“面罩气密性良好。

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气瓶手轮,打开气瓶开关,查看气压表,并报告气压数。

关闭气瓶开关,开启空气供给阀排放余气,听到余气报警后报告“余气报警器正常”,然后将空呼戴上,连接好卡扣,调整肩带,并报告“束紧带良好”,卸下空呼摆放整齐后回原位站好。

第二步:听到“原地佩戴消防空气呼吸器——预备”口令后,战斗员做好准备。

听到“开始”口令后,参训人员左脚向前一步,右膝跪地取下头盔,双手握住背托将空气呼吸器举过头顶,双臂插入肩带,背好空气呼吸器,调整肩带,扣牢腰带,打开气瓶开关,戴好面罩,接紧系带,连接空气供给阀与面罩,待呼吸正常后,戴好头盔,系紧盔带。

操作
完毕后举手示“好。

第三步:听到“卸装”口令后,战斗员按相反顺序卸下装具摆放整齐。

听到“入列”口令后,参训人员跑步入列。

操作要求:
1,检查准备时要逐一报告气瓶压力、面罩气密性和减压报警器情况。

2,肩带、腰带松紧适宜,背托应紧贴身体。

3,气瓶开关要完全打开。

维护保养:
1,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常规检查。

长期不用时,面罩、软管等橡胶件上涂滑石粉。

2,使用空气呼吸器时,要避免碰撞和表面划伤,碳纤维气瓶要带好防护套。

3,充满气的气瓶及其部件禁止曝晒。

4,使用后要及时充气、擦拭、清洁、检查和紧固各部件。

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参训人员举手示“好”止。

2,符合操作程序和要求,40秒完成为合格。

(二)讲做示范
为了使同志们对动作要领有一个深刻印象,下面我结合动作要领
讲解,由×××同志示范。

第一步:准备器材。

(略)
第二步:佩戴。

(略)
第三步:卸装。

(略)
刚才我结合示范人员的动作讲解了原地佩戴消防空气呼吸器的要领,其过程可归纳为准备、佩戴、卸装具三个步骤,同志们清楚没有?(答:清楚了)
(三)组织练习
下面由各班分组进行练习,场地划分,一至五班在训练场由东向西依次排开,各班对准各自训练位置跑步带开。

各班班长:下达口令,组织练习(略)
三、作业讲评
今天上午,同志们利用3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了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的训练,通过训练同志们已熟练地掌握了原地佩戴消防空气呼吸器和操作程序,方法,达到预期目的。

训练中同志们认真听讲,刻苦练习,表现好的同志有×××、××。

希望同志们在今后训练及灭火执勤中严格按照此方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