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细胞死亡是指细胞受到某种刺激或发生某种异常而引起的程序性死亡。

在细胞死亡的研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凋亡和坏死。

凋亡是一种特定的细胞死亡方式,它主要通过某些基因的表达来调节其过程。

而坏死则是细胞在动力学异常或其他原因下不可逆性死亡,这种死亡一般是由于细胞丧失生命必需的功能而导致的。

凋亡作为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在治疗多种疾病中被广泛应用。

在许多实验疗法中,凋亡有时被认为是某些化疗和放疗方案的核心。

例如,某些癌症治疗试剂就是以凋亡作为目标的。

在其他的疾病中,如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凋亡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尽管凋亡治疗相对较新,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治疗效果。

对于凋亡治疗的成功,主要要归功于这个过程的研究。

最近,对于凋亡机制研究的大量努力导致了对凋亡调节的全新理解。

这些发现将凋亡与其他单元和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更广泛的凋亡调节过程的图像。

某些基因和蛋白质能够调节凋亡过程。

一些基因,如 Bcl-2 家族,具有抗凋亡作用。

与此相反的另一些基因,如 Puma、Noxa等,与细胞内蛋白质 Mcl-1 相互作用,从而发挥促凋亡的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关键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科学家可以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方式。

最近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也可以通过凋亡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与传统的细胞毒素相比,这些凋亡调节剂在选择性杀死巨噬细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由于巨噬细胞在人体的免疫反应中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这些凋亡调节剂的研究发现预示着这类药物可能具有极佳的临床前景。

细胞坏死是另一种细胞死亡机制。

表面上看,坏死与凋亡的选择性和可逆性差异显然很大。

但是,随着坏死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与坏死相关的机制有时被证明与凋亡相同或有交叉联系。

最近的研究表明,与坏死相关的细胞死亡机制可能是一种新颖的细胞死亡机制,这种机制具有特定的调节因子和调节通路。

例如,壊死因子系统被发现是促进细胞坏死的主要通路之一。

在某些疾病中,如骨科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阻止壊死因子调节的药物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

细胞死亡途径的研究进展

细胞死亡途径的研究进展

细胞死亡途径的研究进展细胞死亡是生命的普遍现象之一,它与许多生物学过程有关。

细胞死亡的途径可以分为自然死亡、程序性死亡以及异常死亡三类。

自然死亡是由于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受到阳光、风吹雨淋、食物短缺等情况,导致细胞不能正常生长,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程序性死亡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细胞按照一定的程序逐渐活化亢奋,最后自我引发细胞死亡。

异常死亡指细胞死亡的过程较快,和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不同。

本篇文章主要关注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

细胞凋亡首先是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物的作用,导致细胞DNA损伤,而后细胞内产生许多蛋白酶,开始对胞质内的蛋白质进行分解。

此外,细胞色素C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释放出来,与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一个“复合体”,并参与了细胞凋亡。

最终,细胞内的分子全部被消化,细胞逐渐萎缩、变形、断裂,最终死亡并被吞噬。

细胞凋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与许多生理和病理学过程有关。

细胞凋亡的产生与许多生理和病理学过程有关。

一些生理过程,如促细胞分化、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的选择性消失和免疫耐受、器官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和卵子的成熟等都与细胞凋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对该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细胞凋亡的产生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受内部或外部刺激物的作用,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会发生变化,发生了许多信号通路和生化反应。

这些反应涉及到大量的蛋白质,包括凋亡诱导因子、凋亡抑制因子、凋亡激活受体、凋亡反应蛋白等。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各种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质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目前,人们已经对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掌握了一定的程度。

其中,一些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发现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例如,BCL-2家族蛋白是一类重要的凋亡调节蛋白,是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最为强烈的调节因子之一。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正常生理过程,维持了健康机体的稳态。

然而,当细胞凋亡的调控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一、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是一种自身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受到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

其中,线粒体途径、细胞膜受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和线粒体-核因子途径是几种常见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在线粒体途径中,损伤信号会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释放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等蛋白质,然后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形成复合物,最终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引发凋亡。

细胞膜受体途径中,外源性分子如死亡因子结合受体,通过结合受体内的死亡结构域,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反应。

内质网途径则主要通过细胞内的应激信号,触发内质网的应激反应,导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和激活。

线粒体-核因子途径是最近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线粒体释放DNA片段进入细胞核,进而激活凋亡基因的表达,引发细胞凋亡。

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肿瘤是由于细胞凋亡调控失衡而发生的疾病。

一方面,凋亡信号通路的缺陷可能导致细胞凋亡的抑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另一方面,凋亡诱导因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过度激活,导致过量的细胞凋亡,损害正常组织与器官结构,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例如,线粒体途径在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角色。

肿瘤细胞常常会通过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阻断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肿瘤的耐药性,促进肿瘤的进展。

细胞膜受体途径中,死亡信号内化、突变或基因剪切等因素的异常都可能导致信号传导的错误,影响细胞凋亡的正常进行。

这些异常往往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内质网途径的紊乱同样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异常激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进化,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正常行使。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吴子媚1*李林玉1陈璐1施孝金1, 2陈海飞1, 2**(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药剂科上海 201907;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40)摘要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在肿瘤形成中起着免疫检查点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成功地用于治疗黑素瘤、肾细胞癌、膀胱癌和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抑制剂已成为实体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本文概要介绍PD-1/PD-L1抑制剂用于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 结直肠癌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图分类号:R979.19; R73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15-0018-04Research advances of PD-1/PD-L1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WU Zimei1*, LI Linyu1, CHEN Lu1, SHI Xiaojin1, 2, CHEN Haifei1, 2**(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orthern Division of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907, China;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ABSTRACT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 signaling pathway is the main mechanism of inducing tumor immune escape and plays the role of immune checkpoint in tumor formation. With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PD-1/PD-L1 in melanoma, renal cell carcinoma, bladder cancer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D-1/PD-L1 inhibitors have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solid tumor immunotherapy.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immunotherapy through PD-1/PD-L1 blockade and review the related research advances in colorectal cancer.KEY WORDS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colorectal cancer; tumor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四的癌症类型[1]。

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细胞凋亡是一种命运的决定,它是指细胞按照一定的程序主动死亡的过程。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凋亡是细胞保持内部恒态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类疾病问题,研究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从细胞凋亡发生的生理学、生化特点、细胞凋亡的诱导因子、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胞凋亡发生的生理学、生化特点细胞凋亡的生理学、生化特点包括细胞体积变小、形态改变、细胞成分的改变、包括内质网在内的细胞器分离以及DNA片段的产生等。

与坏死不同,细胞凋亡的过程没有炎性反应,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的生理学特点是细胞按照程序性死亡的过程,使细胞内外环境得到控制,避免人类疾病的发生。

而细胞凋亡的生化特点则是由于细胞产生许多蛋白质、酶和相应的基因表达调节,以使细胞具有死亡的特征,包括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和外因性因素的活化等。

二、细胞凋亡的诱导因子细胞凋亡可以由内外因素诱导而发生,细胞内因素包括DNA损伤和氧化状态异常;细胞外因素包括化学药物、辐射、细菌、病毒、免疫因素、营养失衡等。

其中,调节细胞生长与凋亡平衡的基因在细胞内外均起重要作用。

内在的调节因素如BCL-2家族在细胞生长与凋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外在的调节因素中,许多病原体和化学药品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很多信号通路被纳入了其中,其中一些信号通路抑制了凋亡的程序,而另一些信号通路则加速了细胞的死亡,并在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路线十分复杂,包括膜体内和膜体外通路。

主要的膜体内通路包括CD95通路、TNF-α通路和BCL-2家族通路,膜体外通路则主要包括钙离子介导的通路。

四、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包括BCL-2家族、p53蛋白以及细胞色素C等。

BCL-2家族是一系列凋亡抑制因子,主要能够控制线粒体的释放等,在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研究进展

·综 述·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研究进展杨丰赫1 叶菁菁2 郑 铭1,△(1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191;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和临床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044)摘要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celldeath5,PDCD5)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多种凋亡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其在大部分肿瘤中低表达,对肿瘤化疗具有增敏效应。

近年发现,除了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外,PDCD5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PDCD5蛋白结构简单,无二硫键,其重组蛋白药物开发较便利,具较高的药物基因组学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近20年来PDCD5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可能的应用、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PDCD5;凋亡;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图分类号 R363ProgressinPDCD5ResearchandItsPathophysiologicalRelevance YANGFeng He1,YEJingJing2,ZHENGMing1,△(1DepartmentofPhysiologyandPathophysiology,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HealthScienceCenter,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2DepartmentofCentralLaboratory&InstituteofClinicalMolecularBiology,PekingUniversityPeople'sHospital,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 ProgrammedCellDeath5(PDCD5)isubiquitouslyexpressedinvarioushumantissues,promotingcellapoptosisthroughmultipleapoptoticpathways;PDCD5haslowexpressionlevelinmostkindsoftumors,anditcanincreasethesensitizationoftumorsinresponsetochemotherapy.Increasingevidenceshowedthat,inadditiontoparticipatingincellapoptosis,PDCD5playsimportantrolesinavarietyofdiseases,suchascancers,immunesystemdiseases,inflammatorydiseases,ischemiareperfusioninjuries,andatherosclerosis.ThestructureofPDCD5proteinisquitesimplewithoutdisulfidebond,therefore,itisveryconvenienttodevelopandproducetherecombinantproteinfortherapeuticpurposeinthefuture.ThisreviewmainlyfocusesontheresearchadvanceofPDCD5intherecenttwodecades,thepotentialapplicationanddefectsofPDCD5astherapeuticstrategiesforcancers,immunesystemdisease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s,aswellasperspectivesofthevalueofPDCD5inotherdirections.Keywords PDCD5;apoptosis;tumor;cardiovasculardiseases 1999年,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利用cDNA差示分析法(representativedifferencesanaly sis),从诱导凋亡的TF 1细胞用中成功克隆了在凋亡时表达上调的人类新基因,命名为TFAR19(TF 1cellapoptosisrelatedgene19)(Liu等.1999)。

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细胞凋亡,亦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高度有序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

这一过程在个体发育、组织稳态维持以及对抗病原体等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凋亡过程的失控或异常,也往往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

因此,对细胞凋亡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还可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细胞凋亡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凋亡的分子机制、调控网络、以及凋亡在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

我们将首先回顾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然后重点介绍近年来在凋亡分子机制方面的新发现,包括凋亡信号通路的精细调控、关键凋亡蛋白的新功能等。

我们还将对凋亡在癌症治疗、神经保护等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细胞凋亡研究现状概览。

二、细胞凋亡的基本过程与机制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它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启动阶段:细胞凋亡的启动可以由多种因素触发,包括内源性因素(如DNA损伤、生长因子剥夺等)和外源性因素(如化疗药物、射线等)。

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最终激活凋亡的执行者。

执行阶段:凋亡的执行阶段主要涉及到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的激活。

Caspase家族成员在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切割多种细胞内蛋白,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最终引发细胞凋亡。

降解阶段:细胞凋亡的最后阶段,细胞内的蛋白和细胞器被Caspase 和其他蛋白酶降解,细胞逐渐失去其特有的形态和功能,最终形成凋亡小体。

这些凋亡小体随后被其他细胞吞噬,从而避免引发炎症反应。

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肿瘤细胞死亡机制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其研究不仅对理解肿瘤发生、进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寻找新型治疗策略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现有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细胞程序性死亡(又称凋亡)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细胞死亡方式,它涉及到一系列信号分子和蛋白质的参与,以最终形成细胞死亡。

凋亡机制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也是一些化疗药物和放疗引起肿瘤细胞死亡的途径之一。

早期的研究表明,在存在正常细胞的环境下,肿瘤细胞一般具有凋亡的倾向。

但是,肿瘤细胞往往能够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激活抗凋亡途径等方式逃避凋亡,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进展和治疗难度的增加。

目前,透明质酸酶促凋亡蛋白1(TNFAIP1,又称裂解相关蛋白,CLP)在肿瘤细胞凋亡机制中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CLP的高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另外,阳离子蛋白激酶(PKC)也被认为是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分子。

PKC家族成员的不同部位与肿瘤细胞死亡的不同进程相关联,PKC抑制剂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除了凋亡,受精卵发育抑制蛋白(SET)也被认为是调节肿瘤细胞死亡的重要分子。

SET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自噬。

此外,研究还发现,SET对肿瘤细胞中的OPA1蛋白也有影响,OPA1的低表达会引起线粒体内结构和能量代谢的异常,因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除了上述分子,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还涉及到一些关键的信号通路,如c-Jun N-端激酶(JNK)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路、氧化应激通路等。

在这些信号通路中,JNK是一个紧密相关的分子,它被认为是TNFα和氧化应激通路中的共同点之一。

实际上,JNK通路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诱导凋亡、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等。

总体而言,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很大进展。

早期的研究表明,在存在正常细胞的环境下,肿瘤细胞一般具有凋亡的倾向,但是肿瘤细胞往往能够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激活抗凋亡途径等方式逃避凋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敏云馨, 马忠仁, Min Yunxin, Ma Zhongren
作者单位:敏云馨,Min Yunxin(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30), 马忠仁,Ma
Zhongren(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工程与技术国
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30;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中心,兰州,730030)
刊名:
生物技术通报
英文刊名:BIOTECHNOLOGY BULLETIN
年,卷(期):2009(11)
1.Boyce M;Yuan 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6
2.Fluur C;De Milito A;Fry TJ;Vivar N查看详情 2007
3.Gajate C;Mollinedo F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7(02)
4.Hengartner MO查看详情 2000(07)
5.Xuefang Cao;Richard L;Bennett W;Stratford M c-Myc and caspase-2 are involved in activating Bax during cytotoxic drug-induced apoptosis.[外文期刊] 2008(21)
6.Sperandio S;Poksay K;de BI Paraptosis: mediation by MAP kinases and inhibition by AIP-1/Alix.[外文期刊] 2004(10)
7.Forcet C;Ye X;Granger L The dependence receptor DCC (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 defines an alternative mechanism for caspase activation[外文期刊] 2001(06)
8.Sperandio S;de Belle I;Bredesen DE An alternative, nonapoptotic form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外文期刊] 2000(26)
9.Overholtzer M;Mailleux AA;Mouneimne G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7(05)
10.Asher E;Payne CM;Bernstein C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5
11.Okada H;Mak TW PATHWAYS OF APOPTOTIC AND NON-APOPTOTIC DEATH IN TUMOUR CELLS[外文期刊] 2004(8)
12.Degterev A;Huang Z;Boyce M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5(02)
13.Lisa D;Kalischuk G Douglas Inglis 2007
14.Ryoke T;Gu Y;Ikeda Y查看详情 2002
15.Barros LF;Hermosilla T;Castro 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1
16.Deryk Loo;Nancy Pryer The glycotope-specific RAV12 monoclonal antibody induces oncosis in vitro and has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gastro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tumor xenografts in vivo.[外文期刊] 2007(3)
17.Sareen D;Darjatmoko SR;Albert DM;Polans AS查看详情 2007
18.Sedding DG;Homann M;Seay U Calpain counteracts mechanosensitive apoptosis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外文期刊] 2008(2)
19.Eva S;Una F;Afshiin S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3
20.Qi X;Mochly-Rosen D The PKC{delta} -Abl complex communicates ER stress to the mitochondria - an essential step in subsequent apoptosis.[外文期刊] 2008(pt 6)
21.Karbowski M;Youle R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3
22.Chipuk JE;Bouchier-Hayes L;Green DR 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during
apoptosis: the innocent bystander scenario.[外文期刊] 2006(8)
23.Waterhouse NJ;Riccl JE;Green DR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2
24.Clarke PG查看详情 1990
25.Sen N;Das BB;Ganguly A;Banerjee B Leishmania donovani: intracellular ATP level regulates apoptosis-like death in luteolin induced dyskinetoplastid cells[外文期刊] 2006(03)
26.Leist M;Jttel M Four deaths and a funeral: from caspases to alternative mechanisms.[外文期刊] 2001(8)
27.Mansilla S;Priebe W;Portugal J查看详情 2006(01)
28.Chan YW;Chen Y;Poon RY Generation of an indestructible cyclin B1 by caspase-6-dependent cleavage during mitotic catastrophe.[外文期刊] 2009(02)
29.Morse1 DL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5
30.Shintani T;Klionsky DJ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4
31.Gozuacik D;Kimchi A Autophagy as a cell death and tumor suppressor mechanism.[外文期刊] 2004(16)
32.Akematsu T;Matsuoka T查看详情 2008(01)
33.Ida Stenfeldt Mathiasen Calcium and calpain as key mediators of apoptosis-like death induced by vitamin D compounds in breast cancer cells.[外文期刊] 2002(3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wjstb20091100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