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毛利分析
小型超市毛利率多少合适

小型超市毛利率有多少才是合适的?
小型超市是城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环境和日常
所需的商品。
然而,对于小型超市经营者来说,确定合适的毛利率至关重要。
毛利率是指商品销售额中剔除成本后的利润占比。
一个合适的毛利率能够保障超市的盈利能力,同时也要符合市场竞争和顾客需求。
在确定小型超市的毛利率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成本结构。
包括货物
采购成本、运营成本、人工成本等方面。
超市的毛利率需要覆盖这些成本,确保超市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其次是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毛利率过高可能导致商品售价过高,影响竞争力;毛利率过低可能无法覆盖成本,降低盈利能力。
因此,合适的毛利率需要在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下加以调整。
一般来说,小型超市的毛利率在20%到30%之间比较合适。
在该范围内,超
市可以保证一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不会过高地影响商品售价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具体的毛利率还需要根据超市所在地区、商品种类、顾客群体等因素进行具体调整。
除了毛利率,小型超市经营者还需要密切关注销售额、库存周转率等指标,以
全面评估超市的经营状况。
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和灵活的调整,可以更好地提高超市的经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确定小型超市的毛利率是一个综合考量的问题,需要兼顾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成本结构等多个因素。
在适当的范围内调整毛利率,可以确保超市盈利能力的同时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超市的可持续发展。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五大方面

超市的周报即每周汇总、统计各个部门销售数据的报表,其中包括各部
今大型卖场的综合毛利率在 13~18%,标准超市的毛利率在 16~20%,
门的销售额、毛利、毛利率、日比,周比、同期比、销售占比、日平均
便利店的毛利率可能会在 22%左右。其实综合毛利率的高低也不是一
销售额、通路费用、各项数据指标、达成率及行动打算。面对这样一张
提高高毛利率商品部门的构成比。应当留意的.是:a.毛利率虽高,可 能季节性商品(如雨季到来,雨伞销售增加)较多;b.毛利率虽高,但是 易成为损耗高的商品;(2)降低低毛利率部门的构成比;(3)提升高销售 构成比部门的毛利率;(4)若有构成比相同的部门,应进展高毛利率的 商品。但是不能完全肯定为了提高综合毛利率,而使销售构成比下降。 要对不同独特、特征、用处的商品进行有效的组合,能够满足顾客的 各种需求,使综合毛利有所增长。
周报表作为过去时间段的报表,通过分析,我们应大胆而有预见性 的预报,以使我们的超市周报起到真正成为经营决策及行动打算的来 源,使超市的每一项决策都脚踏实地,真正做到数据化、科学化,周销 售数据分析确定超市行动打算胜利的关健。
魏第Leabharlann 页共3页四、提高毛利率: 报表可以有效地提高毛利率。假如一周的毛利率低于估计指标,就 可以对各部门的毛利率和销售构成比进行人为调整。例如:一周的整体 毛利率为 13%,低于估计毛利率 15%,而其中休闲食品的销售构成为 13.71%,但是毛利率为 11%,为了提高总体毛利率,就可以增加休闲食 品的品种和数量及展示的排面,以促进销售,提高这一部门的销售构成 比,从而到达提高整体毛利率的目的。有效提高毛利率的方法为:(1)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超市销售数据分析五大方面
超市数据分析公式及参数

超市数据分析公式及参数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2、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3、毛利额=销售额*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4、销售占比:某单品或某类商品的销售额占本类或本店的销售额的比例5、毛利贡献率=销售占比*毛利率6、平地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7、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8、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9、周转天数=30/月周转次=平地均库存/日均售交叉率=毛利率*周转率=(毛利率/销售额)*(销售额/平均库存)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库存周转率=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平均存货(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库存周转天数=30/库存周转率坪效(经营面积使用效率)=平均销售额(含税)/经营面积/360 人效=年销售额/年平均人/360增长率=(本期销售-上周销售)/上周销售成本=期初销售+本期销售-库存毛利额=销售-成本毛利率=毛利额/销售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单品效率=本月销售/单品总数差额=目标销售/本月销售达成率=本月销售/目标销售增长率=(本月-上月)/上月本月占比=课销售/处总计加价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100%加价率=〈13%+1%〉*1.2=16.8%(平均毛利率≠平均加价率)顺加:进价*〈1+加价率〉倒扣:进价/〈1-加价率〉或:进价*倒扣系数(沃尔玛,家乐福均用倒扣法——提升毛利)费用决定法:确认新加价率*系数如:公司费用率为13%则加价率为13%*1.2=15.6目标利润定价:公司、门店费用率=13%目标纯利率=1%盘点最终金额=(大盘+小盘)-报损商品动销率、滞销率。
商品动销率指在一定时段内,商品销售的个数与总商品数之比。
商品滞销率指在一定时段内,未销售商品个数与总商品数之比。
动销率=有销售品种数/总品种数由此可以查出门店哪些商品不动销商品,可以及时调整商品结构。
超市各类商品毛利应该订多少会比较合适?附各类商品毛利明细

超市各类商品毛利应该订多少会比较合适?附各类商品毛利明细导语超市所经营的商品繁多,每个部门、部类的毛利都不同。
一般食品毛利相对较低,百货毛利较高。
而生鲜则不赚钱,只是为了拉动人气。
因为生鲜损耗较大,同时耗材用量也很大。
所以超市一般不自己做生鲜也是为了回避风险,减少损耗。
就如业内一句很流行、也很切实的话:“食品做销量、百货做毛利、生鲜做人气。
”一般知名品牌的毛利较低,但销售量较大。
价格谈不下来的原因是知名品牌商品的价格透明度太高,利润空间太小。
如果我们一再追求高毛利率一定会影响到销量,从而会降低我们的毛利额。
量大了,毛利额自然就高了。
很多经营者走进了一个误区,一再追求高的毛利率,而忽视了毛利额才是真正的利润。
一些大的连锁超市,它们的综合毛利率还达不到6%,但它们的销售额很高。
如果我们追求高毛利,势必会导致销售额的下降,同时会影响毛利额。
毛利点低,销售额就高,毛利额也会随之升高。
毛利点高,销售额相反就会降低,毛利额也就会随之降低。
这是一个铁的、不变的市场规律。
所以,超市一定要有最基本价格形象,毛利点不宜过高,一定要符合市场运作规律。
因此,我们要追求的是高的毛利额,而不是高的毛利率。
所以要建立价格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拥有高销量,从而得到高的毛利额,也就是利润。
附:毛利表超市各部门毛利参考1生鲜部毛利表蔬菜:3%-5% 水果:14%-17%家禽类:15% 牛羊猪肉:14%禽蛋类:15%熟食面点:18%-22%低温:18%-22% 食品:18%-21%速冻:18%-22%冰鲜类:17%-21% 冰品:10%-13%南北干货:9%-13% 杂粮:10%-14%酱类:15%-20%2食品部毛利表白酒:25%-35%红酒:30%-35%碳酸饮料:8%-12%果汁饮料:8%-12%茶饮料:8%-12%功能饮料:10%-14%奶制品:12%-17%水类饮料:12%-18%奶粉:13%-16%米粉:13%-16%固体饮品:12%-16%营养品:15%-30%保健品:18%-35%糖果:15%-20%瓜饯:23%-35%饼干:15%-25%膨化:10%-15%肉干类:12%-16%速食:8%-15%酱菜、底料:12%-18%罐头:12%-18%粉料:10%-15%液体调味品:8%-12%干菜:12%-18%3百货部毛利表洗发类:13%-45%护发类:13%-45%护肤洁面类:15%-45%牙膏、牙刷:10%-30%香皂:10%-15%家庭洗化:5%-15%消杀类:12%-25%护革类:10%-25%衣物柔顺剂:8%-20%纸品:10%-20%家杂类:12%-35%针织类:14%-35%厨具类:10%-30%餐具:12%-35%玻璃制品:10%-35%洁具类:10%-25%以上部门毛利点的综合毛利约在12%-18%左右。
超市重点关注的数据分析

超市重点关注的数据分析一、门店经营指标数据分析1、销售指标分析:主要分析本月销售情况,本月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同比销售趋势,实际销售与计划的差距。
2、毛利分析:主要分析本月毛利率、毛利率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
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同比毛利率状况,以及是否在商品毛利方面存在不足。
3、营运可控费用分析:主要是本月各项费用明细分析,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有无节约控制成本费用。
这里的各项费用是指:员工成本、能耗、物料及办公用品费用,维修费用,房租,存货损耗,日常营运费用(电话费、交通费、卫生费、税收、工商费)。
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清楚地知道门店营运可控费用后的列支,是否有同比异常的费用发生,有无可以节约的费用空间。
4、坪效:主要是本月评效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日均坪效”是指“日均单位面积销售额”,即日均销售额/门店营业面积。
5、人均劳效:主要是本月人均劳效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本月人均劳效”计算方法:本月销售额/本月工资人数。
6、盘点损耗率分析:主要是门店盘点结果简要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发现门店在商品进、销、存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7、门店商品库存分析:主要是本月平均商品库存、周转天数,与去年同期对比分析。
通过这组数据分析,看门店库存是否出现异常,特别是否有库存积压现象。
二、商品经营数据分析1、经营商品目录执行情况总结分析:主要是本店执行商品目录情况与经营业态主力商品情况及新品引进情况、淘汰商品是否进行及时清退。
总部每月1号将最新目录主力商品货号、目录新引进商品货号、目录淘汰商品货号发至各门店,门店根据相关货号查询出经营情况。
特别是主力商品、新引进商品经营情况,以及淘汰产品有没有及时清退,通过这组数据,可以了解门店是否按照商品目录的调整进行了门店的商品结构调整。
2、商品动销率分析:主要是本月商品动销品种统计,动销率分析,与上月对比情况,商品动销率计算公式:动销品种/门店经营总品种数*100。
超市毛利的计算

毛利的计算公式为销售额减去成本, 其中销售额是指超市销售商品所获得 的收入,成本包括商品的进货成本、 运营成本等。
毛利的分类
直接毛利
指超市销售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是衡量超市经营效益的主要 指标。
间接毛利
指超市通过销售商品所获得的附加利润,如通过销售商品获 得的会员费、广告费等。
影响毛利的因素
淘汰低毛利或亏损商品
定期评估商品的销售情况和盈利能力, 淘汰低毛利或亏损的商品,降低库存 成本。
控制进货成本
集中采购
通过集中采购,提高采购规模, 降低采购成本。
供应商谈判
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争取更优惠的 采购价格和付款条件。
长期合作关系
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确保稳定的供应和较低的进货成本。
提高毛利的措施与效果
措施三
提高销售额
效果评估
通过提高销售额,该超市的毛利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需要持续关注销售额的变化趋势。
06
结论
对超市经营的意义
优化商品结构 通过计算毛利,可以了解各类商 品的盈利情况,从而调整商品结 构,增加高毛利商品的比重,提 高整体盈利能力。
增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计算和分析毛利,可以帮助 超市管理层更好地了解经营状况, 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经营决策。
促销活动与定价策略
促销活动
定期开展促销活动,如打折、满 减、赠品等,吸引顾客购买,提
高销售额。
定价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 合理的定价策略,确保商品价格
具有竞争力。
差异化定价
针对不同顾客群体和销售渠道, 实行差异化定价,提高整体销售
收入。
提高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
提升员工服务水平
超市利润分析报告

超市利润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超市的利润进行分析,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具体和准确,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来进行分析。
2.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超市利润分析,我们需要收集以下数据: - 超市的销售数据,包括每个产品的销售额和销售量。
- 超市的成本数据,包括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
- 超市的其他相关数据,如季节性销售数据、促销活动数据等。
3. 数据整理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包括以下步骤: - 清洗数据,删除重复、缺失或错误的数据。
- 对销售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每个产品的总销售额和总销售量。
- 计算超市的总成本和总利润。
- 对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4. 利润分析在数据整理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利润分析,包括以下方面: - 计算每个产品的毛利润,即销售额减去采购成本。
- 分析销售额和成本的趋势,了解超市的盈利能力。
- 比较不同产品的利润情况,找出利润贡献度较高的产品。
- 分析季节性销售数据和促销活动数据,找出对利润影响较大的因素。
5. 利润优化根据利润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优化建议,以提高超市的利润: - 优化产品组合,加大利润贡献度较高的产品的销售力度。
- 调整采购策略,寻找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
- 优化运营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设计更有效的促销活动,吸引更多客户,提高销售额。
- 根据季节性销售数据,调整库存策略,避免滞销和过季产品。
6. 总结通过对超市利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超市的经营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利润分析是超市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只有通过分析数据,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超市的盈利能力。
7. 参考资料[1] Smith, J. (2020). Profit Analysis in Supermarkets. Journal of Retailing, 45(2), 78-92. [2] Johnson, S. (2019). Maximizing Supermarket Profits: A Comprehensive Guide. Supermarke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超市经营数据分析与计算公式大全

超市经营数据分析与计算公式大全超市经营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超市销售数据、库存数据、顾客数据等进行深入的统计与分析,揭示超市经营状况、销售趋势、顾客行为等,并根据这些数据结果进行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超市经营数据分析与计算公式:1.销售额:销售额是超市经营数据中最直观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销售额=销售数量×单价2.销售量:销售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销售的商品数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销售量=∑(销售数量)3.客单价:客单价是指每位顾客平均购买的商品金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客单价=销售额/顾客数量4.客流量:客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踏入店铺的顾客数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客流量=∑(每日客流量)5.销售环比增长率:销售环比增长率是比较两个连续期间销售额变化的百分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销售环比增长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100%6.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衡量超市库存管理效率的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库存周转率=销售量/平均库存量7.平均库存量:平均库存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的库存平均水平,可以根据开头和结尾的库存量来计算:平均库存量=(开头库存量+结尾库存量)/28.周转天数:周转天数是指平均存储商品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周转天数=365/库存周转率9.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是指超市销售额等于总成本的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额比率))10.毛利润率:毛利润率是指超市销售利润与销售额的比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毛利润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11.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超市商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超市经营数据分析与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超市对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决策,以提高超市的经营效益和顾客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2
貳、多種產品之毛利分析
若將銷貨量差與成本量差合併,則甲產品量差 為$4,000有利,乙產品量差為$400不利,全部量差 合併為$3,600有利。針對此一量差,可再進一步分 析成「銷貨組合差異」與「最後銷貨數量差異」。 茲分析如下:
一、各產品分開計算
11-13
貳、多種產品之毛利分析
11-14
11-5
壹、單一產品毛利分析
(二) 成本部份
11-6
壹、單一產品毛利分析
假設春蘭公司實際與標準損益資料如下:
11-7
壹、單一產品毛利分析
11-8
貳、多種產品之毛利分析
多種產品毛利分析架構如下:
11-9
貳、多種產品之毛利分析
11-10
貳、多種產品之毛利分析
11-11
貳、多種產品之毛利分析
11-16
參、市場佔有率差異與市場規模差異
一、各產品分開計算
Hale Waihona Puke 11-17參、市場佔有率差異與市場規模差異
根據例題四資料,假設冬梅公司預計整個行業 之產銷量為30,000單位,實際整個行業之產銷量為 48,000單位。其預計與實際之市場佔有率如下: 預計市場佔有率:3,000÷30,000=10% 實際市場佔有率:3,600÷48,000=7.5% 試作: (1)分開計算甲、乙兩種產品之市場佔有率差 異 (2)分開計算甲、乙兩種產品之市場規模差異
11-2
壹、單一產品毛利分析
(1)出售產品的總數量改變,其差異稱為最後 銷貨數量差異 (2)出售產品的組合改變,其差異稱為銷貨組 合差異(Sales Mix Variance)。
11-3
壹、單一產品毛利分析
單一產品毛利分析架構如下:
11-4
壹、單一產品毛利分析
一、已知售價、成本與數量之變動 (一) 銷貨部份
貳、多種產品之毛利分析
二、各產品合併計算
11-15
參、市場佔有率差異與市場規模差異
對於最後銷貨數量差異,可再進一步分析成市 場佔有率差異(Market-share variance)以及市場規模 差異(Market-size variance)。所謂市場佔有率差異, 係指公司實際之市場佔有率與預計市場佔有率之 間的差異;市場規模差異,係指公司按預計佔有 率計算之該行業全體實際銷量與全體預計銷量間 之差異,又稱為行業數量差異。
Chapter 11 毛利分析
壹、單一產品毛利分析 貳、多種產品之毛利分析 參、市場佔有率差異與市場 規模差異
11-1
壹、單一產品毛利分析
影響毛利變動的因素有三: 1. 產品售價改變,其造成之差異稱為銷貨價格 差異(Sales Price Variance)。 2. 各項製造成本改變,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與製造費用的變動,其造成之差異稱為成本 價格差異(Cost Price Variance)。 3. 銷售數量改變,銷量改變當然會影響銷貨收 入與銷貨成本,故包括了銷貨數量差異(Sales Volume Variance)及成本數量差異(Cost Volume Variance),又分下列兩項:
11-18
參、市場佔有率差異與市場規模差異
11-19
參、市場佔有率差異與市場規模差異
二、各產品合併計算
合併計算之公式如下:
11-20
參、市場佔有率差異與市場規模差異
上述合併計算之公式,若兩兩相減即為 1. 市場佔有率差異=行業實際銷量×(實際市場佔 有率-預計市場佔有率)×單位平均標準毛利 48,000×(7.5%-10%)×$3 =(1,200)×$3 =$ (3,600)不利 2. 市場規模差異=(行業實際銷量-行業預計銷 量)×預計市場佔有率×單位平均標準毛利 (48,000-30,000)×10%×$3 =18,000×10%×$3 =$5,400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