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

合集下载

西医及临床医学:心电图诊断试卷三

西医及临床医学:心电图诊断试卷三

西医及临床医学:心电图诊断试卷三l、单选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呈双峰状B.P波增宽C.P波出现切迹D.P波尖锐高耸E.P波低平正确答案: D2、单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是((江南博哥))。

A. 频发早搏B.ST段明显下降,T波倒置C. S T段上抬D. 病理性Q波E. 窦性心动过缓正确答案: B3、单选下列关千右心室肥厚的描述,错误的是()。

A. R Vl�1. O mVB. V l、V2呈R、RS及QR型C. V l导联R/S>lD. 心电轴右偏E. R V5�2. 5mV正确答案: E4、单选下列关千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连续3个以上的房性早搏B. 心率140,-...._;160次/分C. 心律整齐D.Q RS波型正常E.ST段可下移,T波倒置正确答案: B5、单选下列各项,符合正常Q波的是()。

A. V l、V2导联可有Q波B.Q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4C.Q波时间>O.04sD.aVR导联常出现Q波E.Q波常见千V5、V6导联正确答案: E6、单选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是()。

A. R V5+SV1 >4. O mVB. R Vl +SV5>3. 5mVC. RV5+SV1 >1. 2mVD. R Vl +SV5 >1. 2mVE. 心电轴正常正确答案: A7、配伍题典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A.ST段下垂型压低B.ST段上抬型压低C. S 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压低D.ST段弓背向上抬高E.ST段弓背向下抬高正确答案:A,C8、单选下列各项,不属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的是()。

A. 提前出现宽大的QRS波B. 宽大Q RS波前无P波C.QRS波时间>O.12sD. 其T波方向与Q RS主波方向相反E. 代偿间期不完全正确答案: E9、单选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的波是()。

常规心电图ST-T异常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常规心电图ST-T异常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常规心电图ST-T异常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作者:徐曼茜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36期徐曼茜郑州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保健中心,河南郑州 450003[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ST-T异常对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大小。

方法选择2012年1—7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140例常规心电图检查ST-T异常患者,其中伴有典型心绞痛者65例,无明显症状者75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且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伴有典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符合率为78.5%,无明显症状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符合率为30.7%。

结论常规心电图ST-T异常不能作为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唯一标准,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一些其它检查。

[关键词] 常规心电图;ST-T异常;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12(c)-0052-02过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常规心电图的检查,但是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出现,其已经成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可是因为其价格贵,有创性和并发症等一些缺点使得此项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得到普及,所以常规心电图检查仍然占有主要的地位。

该文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7月期间的140例常规心电图ST-T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价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来该院就诊的常规心电图检查ST-T异常患者140例,按有无明显胸痛症状分为A和B 两组,其中伴有典型心绞痛65例为A组,无明显症状75例为B组。

1.2 方法1.2.1 常规心电图检查均采用日本光电标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

1.2.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Judkins方法,经股动脉或者其它周围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多个角度进行投影,以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直径固定狭窄≥50%为阳性。

53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动态心电图分析

53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动态心电图分析

复 发作4 年再 发2 天。患者4 年前一 阴雨天 出现右足跖趾 关节疼痛 、灼
热 ,与第二 天出现红 肿 ,持续 3 天后 自行缓解 ,但 以后每 逢阴 雨天发
作 ,每次为 右足趾 关节疼痛 、红肿 、灼 热 。2 天前上症再 作 , 自服秋 水仙 碱症状 无明显缓 解而 来诊 。症 见: 右第二 跖趾 关节疼痛剧 烈 ,夜 间尤其 ,右第二 跖趾关节 红肿 ,不能着地 ,伴 口渴 ,舌质红 ,苔 黄稍
顾 ,温散而 不伤阴 ,养 阴而不碍阳。本病例 由于素有脾 阳不 足,阴雨
40 L 每次H20 L日 次 , 天为1 0m ,  ̄0m 2 7 个疗程。4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I . 4疗效标准
疗 效判 定标 准参 照 国家 中医药 管理局 编制 中医 内科 病征 诊断 疗效标 准》1 2 1 o显效 :关节红肿热 痛消失 ,局部 无任何反 应,活动如
常 ,血尿酸 降至正常范围 ;好转 :关节肿胀消减 ,疼 痛缓 解 ,血尿酸
大感寒湿 ,郁久化热而成 ,故原方减附于之 辛温,加芍药缓急止痛 ,
加知母 以增 强滋 阴清 热之功 ,加自术 、甘草 健脾和 中,其奏疏 风祛
湿 ,宣痹通 经,复阴退热之功效 ,痹宣经通 ,湿热去阴液复而诸症 自
痛风发病率高 ,治愈 困难 ,且 愈后 易复 发以致多种合并症产 生, 严重危害 人们 的健康 。长期 以来 ,西医用秋水 仙碱 、消炎痛等药对该
病进行对症 治疗 ,虽能取得一 定的疗 效 ,但 常出现 胃肠功能紊乱 ,肝
’ 肾功能受损等 不 良反应 。现代 医学认为本病属 代谢性 疾病 ,高尿酸血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尸< 00 .1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一. 心肌梗塞1.基本图形:①坏死Q波,时间>0.04秒,深度>1/4R。

②损伤性ST段抬高,弓背向上。

③缺血性T波改变。

2.心电图演变过程:起病数小时之内,可无异常或仅出现高耸T波。

起病数小时之后,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ST段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

数小时至两天左右,出现病理性Q波,此为急性期改变,病理性Q波永久存在(偶可见Q波消失)。

抬高的ST段可持续数天至两周左右后,恢复至基线水平,T波可以低平或倒置,此为亚急性期的改变。

起病数周数月之后,T波呈V行倒置,倒置的T波可永久存在,或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正常。

3.心电图定位:二.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1. T波变化,最早TV1>TV5,然后T波低平(T<1/10R)、双向、甚至倒置(QRS波群不以R为主可以倒置,如Ⅲ,AVR,V3R,V1,V2可倒置)。

2. ST段下移超过0.05mv(除AVR)。

3. 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4. QT间期延长(正常心率者QT间期0.36~0.44秒)。

三. 房性早搏:1. 提早出现房性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P’-R间期≥0.12秒。

2. 房性P’波之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波群,T波与QRS波的主波一致。

3. 不完全代偿间歇。

四. 交界区早搏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 P’波有三种可能:①先有逆行P’波(即倒置的P波),再有QRS波群,但此P’-R间期<0.12秒②先有QRS波群然后有逆行P’波,此R’-P间期<0.20秒③只有QRS波群而无P’波。

3. 交界区早搏的T波与QRS波群主波一致。

4. 完全代偿间歇。

五. 室性早搏1. 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无P波。

2. QRS波群时间≥0.12秒。

.3.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 完全代偿间歇。

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 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早搏或交界区早搏(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多数为15 0~250次/分,节律一般绝对规则。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当心肌血供下降时,能量产生不足,心肌的复极受到影响,ST—T向量发生变化,在缺血部位相关导联的心电图上呈现ST段改变和/或T波改变。

1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1.1缺血型心电图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室除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而复极总的进展方向则从心外膜侧向心内膜侧进行。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时,这种复极过程受到影响,并由于缺血部位的不同,复极过程发生不同的改变,复极综合向量增大或方向改变,T波随之高大直立或倒置。

1.1.1T波高大直立当心内膜下心肌层缺血时,心内膜侧心肌的复极时间较正常时更加延迟,原来存在的与心外膜侧心肌复极向量方向相反的心内膜侧心肌复极向量减小或消失,T向量增大,面向缺血区的导联T波高大直立。

1.1.2T波倒置当心外膜下心肌层缺血时,心外膜下心肌复极迟迟不能开始,以致心肌复极顺序逆转,即从心内膜侧向心外膜侧推进,该区T向量方向与正常T向量相反,面向缺血区的导联T 波倒置。

例如侧壁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I、aVL、V5、V6导联的T波倒置.1.2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心肌缺血时,也可出现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心肌损伤(myocardialinjury)时,ST向量从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由于损伤部位的不同,ST段移位的方向亦不相同。

1.2.1ST段压低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ST向量指向心内膜,位于心外膜面的导联ST段压低),以水平型下移或下斜型下移(R波顶点的垂线与ST段的交角为90度)意义较大。

1.2.2ST段抬高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ST向量指向心外膜,位于心外膜面的导联ST段抬高。

1.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如果不发作心绞痛,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上较难诊断。

在安静状态下,约有2/3患者呈现某些异常改变。

但这些改变,大都缺乏特异性。

因此,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体型、症状及X线、血脂、心脏B超及眼底等检查综合分析,必要时做心电图动态观察,方可作心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正确诊断。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概述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所导致的心肌缺血的疾病。

心电图(ECG)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以便医生们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一、ST段改变ST段改变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常见的类型包括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

1.ST段抬高:在心肌缺血时,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的电压改变,造成ST段的抬高。

抬高的程度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缺血的程度。

2.ST段压低:当心肌缺血发生时,心肌细胞的电压降低,导致ST段压低。

这可能意味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二、T波改变T波改变是冠心病心电图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常见的类型包括T 波倒置和T波高尖。

1.T波倒置:T波倒置是冠心病常见的T波异常,通常与ST段改变同时出现。

倒置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2.T波高尖:T波高尖是冠心病重要的心电图表现,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时。

三、Q波改变Q波改变是冠心病心电图的重要特征,常见的类型包括Q波增深和Q波消失。

1.Q波增深: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细胞坏死,导致Q波的增深。

Q波增深的程度可以反映心肌梗死的程度。

2.Q波消失:在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由于梗死面积较小,Q波可能消失,这常见于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图示和示例心电图数据,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述的心电图表现。

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所导致的心肌缺血的疾病。

2.心电图(ECG):一种测量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通常用于诊断心脏疾病。

3.ST段(ST segment):心电图波形中QRS波群和T波之间的水平段。

4.T波(T wave):心电图波形中QRS波群之后的波峰和波谷。

5.Q波(Q wave):心电图波形中QRS波群之前的负向波谷。

全文结束。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53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53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1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 . 1 心 电图改变
1 . 1 . 1 一过性 S T段偏移 多呈 下垂 型 或水 平 型 s T段 压 低 ,偶可 为缓 慢 上升 连接 点型 S T段压 低 。 1 . 1 . 2 一 过 性 T波 变 化 T波 高 耸 或倒 置 ,多 见 于 I 、a V L和左 胸 导 联 。有 时可 出现 T波伪 性改 善 。 1 . 1 . 3 一 过 性 U 波 倒 置 1 . 1 . 4 一过性心律 失常 如 一过 性期前 收缩 、心房 颤动 、阵发 性心动 过速 、房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4 年第 l 4 卷第 3 期

医学影像 ・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5 3例 动态 心 电图分 析
( 大庆油 田总院 ,黑龙江 大庆 1 6 3 0 0 1 )
பைடு நூலகம்
董竞琳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 患者的动 态心电图表现 。方法 对 2 4 h动 态心 电图检 出的 5 3例慢性 冠状动脉供血 不 足进行分析 , 旨在探 讨其心 电学特征及 临床意 义。结论 慢性 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是冠状动脉 粥样硬 化 ( 冠心病 ) 患者 的 主要 心 电图 表现 . 由于病 因及程度不 同 , 因此临床表 现及心电 图特点也各有不 同。
左 胸 导 联 出现 T波 倒 置 ,右 胸 导 联 T波 相 对 增 高 ,有 时可呈典 型 的 “ 冠状 T ” 。
2 . 1 - 3 S T段形 态改变和 S T段压低 I 、1 1、a VL及 左 胸导 联 S T段 水平 延长 ,交 接 角变 锐 ; S T段可呈 下垂 型 、 水平 型压 低 , 也 可呈连 接点型 S T段压 低 。 2 . 1 . 4 U 波 倒置 有 时可 出现左胸 导联 u波倒置 。 2 . 1 . 5 Q— T 间期 延 长 s T — T改 变 伴 有 Q — T间 期 延 长 ,可 作 为 与 非 特 异 性 S T — T改变鉴别 的条 件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判断动态心电图诊断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64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诊断的过程之中采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诊断的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诊断之后,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整体更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相对更低。

结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过程中,相比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方式来说,动态心电图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疾病的检出率,尽可能地降低漏诊以及误诊的风险。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价值冠心病是临床上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中年人群以及老年人群发生的概率相对更高,疾病会对人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肌缺血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

而冠心病心肌缺血又可大致被分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以及无症状的心肌缺血两个大类,而相比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来说,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存在一定的隐匿性,发现的难度相对较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猝死以及心肌梗死的情况。

因此,临床上对于早期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问题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虽然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过程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一直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是。

由于这种诊断方式存在辐射,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而且检查费用整体较高,临床推广的难度整体较高,因此,应用的范围十分有限。

而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不仅费用低廉,而且具有安全简单的特点,非常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但是,针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

文章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研究的64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57至82岁,平均年龄(67.3±2.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56至83岁,平均年龄(67.5±3.1)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
发表时间:2013-01-22T15:01:34.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李金凤
[导读] 临床研究发现,继发性心肌病也会引起小部分冠心病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电图不正常。

李金凤(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并探讨临床诊断原因及方法。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收取怀疑为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

结果:心电图正常30例,异常70例,在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都异常30例,都正常20例,37例正常的静息心电图但却是冠心病患者,13例异常静息心电图且阴性动脉造影。

结论:研究分析这100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可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不单单由冠心病引发,也存在其他病因。

【关键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205-02 冠状动脉造影对于诊断患者静息心电图正常有着极大的重要作用,临床上确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不是只有冠心病这个病因,其他病因也可引起病人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该文主要讨论临床上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来分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并找出其他存在引起该症状的病因。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样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患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的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30-75岁,平均在50岁左右,100例临床案例均在我院入住并且对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后观察,常规12导联ECG。

1.2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又称为CAG,静息12导联心电图又称ECG,由两至三位以上的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ECG检查,并结合CAG报告结果比较对比分析。

诊断标准阳性:心电图ST段升高:ECG出现的ST段升高≧1mm在2-3个,另外大于2mm:心电图ST段压低:导联ST段处压低超过0.05mm;冠状动脉造影有≧50%的狭窄。

T波低且平呈倒置状态。

1.3统计学方法
参数采用±标准差,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100例患者,CAG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者确诊为冠心病者共有13例,狭窄度<50%的确诊为正常共有20例,与冠心病无关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的患者共有37例,两者都有异常的有30例,和13例被归为异常组,而20例和37例被划为正常组。

这两组采用CAG标准,ECG评价的结果比较如表1。

表1
ECG 冠状动脉造影[例(%)] 合计(例)
冠心病组正常组
异常 30(85.8) 13(64.5) 43
正常 37(14.2) 20(35.5) 57
合计 67 33 100
注:相较于正常组,30例冠心病组但ECG正常的:p<0.05
由上表可见,ECG正常的为57例,异常的有43例,对比冠状动脉造影,都异常的有30例,都正常20例,37例在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之后确认为冠心病,然而却是正常的静息电图,而13例经过诊断为冠心病的同时静息心电图出现异常的。

ECG诊断敏感程度85.8%,假阴性为14.2%,特异性35.5%。

针对被列为异常的13例患者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发现存在其他病因引起继发性ST段改变。

其中病因2例高血压,5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其他疾病。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若心肌的血流供需平衡,临床上是不会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同时也不会导致ECG缺血性。

这种血液供需平衡在不同情况及不同部位特征也比较明显突出。

冠脉比较闭塞的区域里,对血零需求;冠脉比较狭窄的区域中,对血的需求量不大,比较低;然而在正常的区域需求也正常。

所以整个心肌血液供需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在临床上会出现心绞痛都有可能是由一些比较轻的动作致使平衡遭到破坏,如进餐、刷牙等需氧量的活动,如果不注意,心电图变化也会很明显的突出患者供血不足。

当有其他途径缓解心绞痛,那么心电图也会重新正常。

由于普及冠脉造影技术应用于诊断供血不足心电图,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不单只发生在冠心病患者身上,其他正常的人群也会有这种症状。

在心电图ST段持续性改变,检出的病因是由于病人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越大。

据临床研究分析,导致ST段持续改变的,还可能有多病因所致,如分娩、外科手术、血液透析、体位改变等患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理论和实际存在不同,所以应该正确分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对血液需求平衡遭到破坏后,容易致使患者心绞痛或者梗死,引发缺血症和ECG变化而改变ST。

临床研究发现,继发性心肌病也会引起小部分冠心病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电图不正常。

许多研究表明,12导联ECG的评价涉及到梗死心肌数量、心肌缺血的面积、严重程度和灌注出现的敏感程度和时间的长短。

但是有些医生学者创建一套诊断系统,可以评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面积,但是如果对多部位的心肌梗死的确诊准确性可能会比较差,这种系统预测性能比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比较差,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多部位检测心肌梗死,准确分析是否有其他原因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症状,排除患有冠心病患者对供血不足症状影响,对临床上正确分析该症状的病因,对症下药,减轻心绞痛对病者的折磨。

冠状动脉造影和ECG诊
断简单易行,经济食用,尤其是在筛选检查病因的时候,充分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明显,双管齐下,推动临床医学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正确病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竟成. TV1>TV5V6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4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3):415-417.
[2] 王斌.心电图解读第9讲冠心病心电图[J]. 中国临床医生,2004,32(12):15.
[3] 钟书辉,龙登毅,金水晶,张艳,王兆玉,梁培日.U波定性定量分析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低血钾诊断意义的研究[J].海南医学,2007,18(2):5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