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应关系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吴博贤;张桂琴;姜红岩;顾爱峰;何敬堂【期刊名称】《临床心电学杂志》【年(卷),期】2001(10)2【摘要】目的通过 18导联心电图 (ECG)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对比分析 ,寻找诊断右冠状动脉 (RCA )或左回旋支 (L cx)闭塞的心电图特征。
方法 36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 18导联 ECG与 CAG结果对比。
结果st↑ > st↑ ,RCA 闭塞组为 2 1例 (80 .7% ) ;L cx闭塞组为 5例 (15 .1% ) ,有显著差异。
V7~V9st↑ ,RCA闭塞组 2例 (2 2 .2 % ) ;L cx组 7例 (77.7% ) ,有显著差异。
V3R~V5 Rst↑ ,RCA组为 12例 (10 0 % ) ,L cx组 0例 (0 % ) ,有显著差异。
结论这些心电图特征在下壁心肌梗死时有助于 RCA或 L cx闭塞的临床诊断。
【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作者】吴博贤;张桂琴;姜红岩;顾爱峰;何敬堂【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选择性冠脉造影与心电图对比分析 [J], 李彩霞;王营忠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J], 邓枢丽;杨希立3.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J], 张义红;马娟4.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J], 张义红;马娟5.十二导联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ST段改变中的应用并与冠脉前降支造影对比 [J], 黄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的诊断价值

值 。方 法
要] 目的
探讨 心电图在 s T段抬 高型 急性前 壁 心肌梗 死 时左冠 状动 脉前 降支 ( A 病变 部位 的诊 断价 L D)
对8 9例 经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证 实 前 降支 为梗 死 相 关 动 脉 患 者 的 1 联 心 电 图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心 电 图 8导
me t n a ini c n if rnc o a e t eta t ro s e d n orna re c l i n i dsa e me . n ,a d h s sg f a td fe e e c mp r d wih lf n e rde c n i g c o r a r o cuso n itls g nt Concu- i i y t y l son Th r s sg i c n o r lto t e i e e i i nf a tc reai n bewe n ECG d t e st fcuprti e ne o e c n ng c r na re urnga ut i an h ie o l i n l f a tr rd s e di o o r a r d i c e t i y t y a e irwa lm y c r i li f r t n wih S s g e tee ain. ntro l o a d a n a ci t T e m n lv to o
s T段抬高 型急性前 壁心肌梗 死时体表心 电图与
[ 关键 词] 急性心肌梗死 ; 心电图 ; 冠状动脉前降支 左
Th a osi al f ee t o a di gr or t ie o u prti e tant i r de c ndi or e dign tc v ue o lc r c r o am f he st f c l i n lf ero s e ng c ona y a t r r r e y durng i
全面解读急性心梗的心电图特征

全面解读急性心梗的心电图特征一、特征性改变1、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闭塞后最早出现的改变是缺血性T波改变,最初期表现为T波振幅增高,双肢对称(心内膜缺血),缺血进一步扩展至心外膜,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心内膜,复极程序发生改变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心脏的耗氧量较其它脏器为高,在心肌供血不足时首先表现为缺氧,心肌的有氧代谢降低,能量供应减少,细胞内K﹢丢失较多,使心肌复极时间延长及复极顺序发生改变。
2、损伤性改变: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出现心肌损伤,由于心肌损伤,产生了损伤电流或除极波受阻,而出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偏移。
在超急期,ST段斜形抬高,与高耸的T波相连。
在急性发展期,ST段凸面向上抬高呈弓背状,并与缺血性T波平滑地连接。
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展,出现坏死。
3、坏死性改变: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由于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坏死的这一片心肌不能除极,自然就不会产生心电向量,因此,心电综合向量背离梗死区,心电图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产生病理性Q波或呈QS型。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三要素:1、病理性Q波(坏死改变)①Q波增宽>0.04②Q波加深>1/4 R、Q波出现粗钝与切迹2、ST段弓背向上抬高(损伤改变)3、T波倒置(缺血改变)ST段变化的意义ST段压低可能的机制:镜象;区域性心内膜下缺血或梗死。
单纯ST段压低o单纯ST段压低的导联≥6个,AMI的特异性为96.5%;o V2-V3导联ST段压低最大,提示Lcx闭塞,它可以得益于溶栓治疗;o V4-V6导联ST段压低最明显,可能是由于LAD的次全闭塞所致的心内膜下缺血,其特点是ST段压低合并T波直立而不演变为T波倒置;o V4-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表现为由于Lcx闭塞所致亚急性后壁损伤或左室氧耗量的增加。
ST段压低与ST段抬高同时存在o前壁梗死中出现下壁ST段压低,常为镜影现象,而非下壁心内膜下缺血所致;o下壁梗死合并以V1-V3或Ⅰ、aVL ST段压低为主,提示Lcx闭塞,可以做为同时合并LAD 病变的“除外现象”;o下壁梗死合并V4-V6,ST段压低为主,提示LMA、LAD或3支病变。
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冠脉造影相关分析

6荐第 9期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March.2009 V()1.6 No.9
·l23·
· 影 像 与 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心 肌 梗 死 心 电 图定 位 与 冠 脉 造 影 相 关 分 析
赵为 涛 李镕 梅
【摘要 】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临床体表心电图与冠脉病变血管的相关性 。方法 对 5l例心肌梗 死患者的 l8 导 联心 电 罔及 砬 脉 造影 结 果 进 行 回 顾性 分 析 。结 果 26例 壁 L、肌 梗死 患 者 中 ,右 支 病 变 占 81% ,25铡 前 壁 (包括 广 泛前 壁 及 前问 壁 )心 肌 梗 死患 者 中 ,前 降 支 病 变 占 88ck :结 论 冠 脉 造 影 是 诊 断 冠 心 病 的金 标 准 ,而 心 电 罔 对 心 肌 梗 死患 者 冠 脉 造 影病 变 定 位有 较 高 的 阳性 预 测 值 一
心肌 梗 死 是 在 冠 状 动 脉 硬 化 的基 础 上 ,因 冠 状 动 脉 内血
分 析 ,旨在探 讨心 肌 梗 死 心 电 图 与冠 脉 病 变 血管 的 相 关 性 。 栓形 成 、冠 状 动 脉 痉 挛 或 粥 样 斑 块 内 出血 而 导 致 血 流 中 断 ,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2004 年 5月 至 2008年 12月 住 院 的 5l例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其 中 男 4.4例 ,女 7例 ,年 龄 33~82岁 I.2 方 法 所 有 病 例 体 表 心 电 图 I8导 联 sT—T有 梗 死 图
表 1 心 电 定位 梗 死 范 同与 冠 状 动 脉造 影 示 梗 死 栩 火 动 脉 的关 系
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下 壁 心肌 梗 死患 者3 例 节能 型进 行定 位心 电图与 冠脉 造影 结果分 析 。结果 :右冠状 动脉 ( C 2 R A) 变 的心电 图与左旋支 ( C )比较 , 病 LX
[] 5 纪光伟, 吴达志, 旭. 王 高频电刀对腹部切 口愈合影响实验和临
床 研究 [. 医学杂 志, 0, (7:19 J 中华 ] 2 8 21) 9 . 0 8 1 【】 燕 . 渗葡 萄糖 配伍胰 岛素治疗 剖宫 产术 后腹 部切 口脂肪 液 6陈 高 化 的疗 效分 析 [ . 国乡村 医药杂 志,081() 1 J中 1 2 0,54: . 3
社,0 8 5 20: . 4
自身 免疫 及 再 生机 制受 到破 坏 、修 复能 力 下降 ,脂 肪液 化发 生 率 也 明显 增加 。术后 切 口液 化与 手术 本身 也 有密 切相 关性 ,手术 缝
线过 密 或过 紧 ,导致血 运 不佳 ,缝 合过 松 可致 漏缝 或遗 留死腔 ; 切 口暴 露 时 间 过 长 ,表 面 组 织 创 伤 性 坏死 , 引起 无 菌 性 炎性 反 应 ,术 后 咳嗽 、缝 线排 异 反应 ,也 是造 成 切 口愈合 不 良的 重要 原
3 讨 论
较 厚者 ,必 要时 刻减 张缝 合 ,术 后仔 细查 看伤 【 ,有渗 液时 及 时 j 处 理 ,增 加换 药次 数 。 落 实个 体化 治疗 原则 ,积 极改 善患 者全 身状况 ,术 中精 细操
纵 ,能 对腹部 脂肪 液化 的 防治取 得满 意效 果 。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用于心肌梗塞诊断的对比分析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用于心肌梗塞诊断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和冠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梗塞(MI)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疑MI患者96例,比较ECG、UCG和CAG诊断结果。
结果:以CAG结果为标准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90%者22例;狭窄程度71%~90%者34例;狭窄程度50%-70%者26例;确诊MI 82例,异常率85.42%;ECG诊断异常者52例,异常率54.16%,确诊率63.41%;UCG诊断异常者63例,异常率65.63%,确诊率78.63%,显著高于ECG组(P<0.05)。
结论:ECG、UCG、CAG三种诊断方法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应根据患者特点合理选择。
【关键词】心肌梗塞;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脉造影【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80-02心肌梗塞(MI)是指冠状动脉由于病变,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关心肌持续严重缺血,发生坏死[1],若MI诊断不及时,往往预后较差。
目前广泛应用的MI诊断方法有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及冠状动脉造影(CAG)[2]。
心电图(ECG)是筛查心肌缺血、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对早期和陈旧期MI敏感度高,但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超声心动图(UAG)的优势在于对心肌的运动、心脏内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但是对于缺血心肌敏感性不高;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结果更可靠,但操作要求高、有创性等限制了其应用范围[3]。
本院对96例疑似MI患者的ECG、UCG、CA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三种方法对MI诊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1月间进入我院治疗的疑似MI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51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57.7±12.4岁。
1.2方法1.2.1 ECG检查:采用NIIHON KODEN 12导联ECG,诊断标准为:(1)早期:Q波正常,ST段抬升,单向曲线弓背向上或下移,T波呈高尖状;(2)急性期:Q波异常,ST段为单向曲线或抬升,T波倒置;(3)亚急性期:Q波异常,ST段下降至等电位线;(4)陈旧性期:Q波异常,T波正常或倒置。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照研究

( <00 )A组 心律 失常与心 功能不全发生率 和住 院病死率 均 P . ; 5
明显高于 B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 ) P . 。见表 1 2 5 、。
表 1 两 组 冠 状 动 脉 造影 结 果 [( ) n% 】
1 资 料与 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注 : B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5 与 ・ <00 )
压低 00 m .1 V者定 为胸前导联 s T段压低 。将 患者 心电图胸前导 联s T段下降者 4 0例为 A组 , 未下降者 4 例 为 B组。所有患者 6 均在 2周 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 ,狭 窄程度 >7 %为冠状动脉 狭 5 窄, ≥2支冠脉狭窄为多支病变 。
1 观 察 指 标 . 3
所有数据在 S S 1. P S 0统计软件包 中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进 1 行 x: 检验 , <00 P . 5表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的不稳定关 联。一般是暂 时的和在 5 7 ~ d内消退 , 但可能持续到
2 结果
A组左 前 降支病 变 和多支 冠 脉病 变 的发 病率 明显 高 于 B 组 ,而右冠脉狭窄发病率低于 B组 ,组 间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而 持 久 地 急 性 缺 血 , 终 导 致 心 肌 的缺 血 性 坏 死 目 最 。在 急 性 心 肌
所有患者在发病 2 4 h内 ,每 6~1 2小时描记一次心 电图 , 采用 1 8联心 电图并在 胸前导联进行标记 ,T段以 r 段 为等 电 s r P
位 线 , 点 后 00 J .8 S处 测 量 ,胸 前 导 联 至 少 2个 相 邻 导 联 s T段
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 s T段下 降可以作 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南宁,530021) 杨苏萍 摘 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EC G)的表现。
方法:对41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与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加以分析。
结果:显示EC G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符合率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为8017%、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为8118%、右冠状动脉(RCA)为9213%。
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诊断是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关键词 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相关探讨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最简单、快捷、无创的方法,普遍应用于临床。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不断深入开展,为体表心电图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提供了可靠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是当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现将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1例AM I患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心电图对判断梗死部位与相关动脉梗塞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41例AMI为本院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首发AMI的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37~78岁,男女之比为418∶1,所有病例体表心电图12导联ECG有梗死图形改变,ST-T改变、心肌酶谱增高,符合WH O分型诊断标准[1],各例与发病后3周内行CAG,冠状动脉狭窄≥50%者为梗死相关动脉。
112 梗死相关动脉的判断 前间壁、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AMI等为相关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下壁AMI者S T段Ⅱ/Ⅲ<1时,右冠状动脉(RCA)为梗死相关动脉。
后壁、高侧壁AM I、下壁AM I者ST段Ⅱ/Ⅲ> 1时,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 CX)为梗死相关动脉。
2 结 果211 ECG表现 下壁AM I者15例,下壁合并正后壁AMI者4例,下壁合并前间壁AM I者3例,下壁合并前壁AMI者1例,下壁合并右室壁AMI者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ACS的心电图特点
1、不稳定型心绞痛
常有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固定性狭
窄超过50%~70%
静息时心电图:多正常 发作时心电图:
ST段水平或下斜下降; 有时仅表现为直立T波变为倒置; ST段水平下降同时伴有T 波倒置,为严重缺血表现 一过性异常Q 波
最大ST段压低出现在V4~V6导联者室间隔运动不协调: 前侧壁或室间隔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 单纯ST段压低
单纯ST段(J点后0.08s)压低≥1mm,诊断AMI特异性 96.5% 最大ST段压低出现在V2~V3导联:LCX闭塞(特异性96%, 敏感性70%) 胸前导联弥漫性ST段压低,且V4~V6导联压低最显著者: LAD次全闭塞,特别是伴T波直立者
导联ST段压低(阳性预测值62%,阴性预
测值78%)
所有ST段改变振幅之和≥18mm(敏感性90
%)
3. 右室梗死
心前区导联ST段抬高≥1mm,V1导联ST段抬高对诊断右 冠脉近段闭塞高度特异 7%右冠脉闭塞患者ST段抬高可累及V1~V4导联,但ST段
抬高幅度由V1~V4逐渐下降
右室梗死往往与下壁梗死同时发生,54%下壁梗死患者 V4R导联ST段抬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3%)
单纯右室梗死少见,主要发生在右室肥厚患者
四、ST段压低的意义
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对
应性”ST段压低
机制:透壁心肌梗死的电活动在心室相反
方向的镜像反映
也可能是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或梗死
1. ST段压低伴ST段抬高
胸痛患者中,任何导联(aVR除外)ST段压低
≥4mm,诊断AMI特异性97%,敏感性20%
2、变异型心绞痛
由于冠脉痉挛引起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心肌缺血而发生的心 绞痛
发作时ST段上升,严重时R波增高变宽,可出现心律失常, 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后ST段恢复正常
冠脉痉挛严重程度不同,ST段改变不同,201Tl心肌灌注显
像证实:
ST段上升时——大片心肌灌注缺损 ST段下降时——边缘模糊的灌注缺损
AMI时,Ⅰ和aVL导联同时出现ST段抬高时应怀疑第一对
角支为罪犯血管
D1闭塞时独特心电图表现:aVL和V2导联ST段抬高,同时 伴有Ⅲ和aVF(有时还伴V4)导联ST段压低 Ⅰ和aVL导联ST段抬高伴V2导联ST段压低时,罪犯血管 多是第一钝缘支
2. 右冠状动脉闭塞
下壁MI患者中右冠状动脉闭塞占80%~90%,其余为回 旋支闭塞 高度提示右冠脉闭塞:
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对ACS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十分必要
s
左前降支供用:左前间壁,前侧壁和前壁
前间壁(V1-V3)
但V1-V3抬高也有是下壁合并大面积右室梗死,此时会有下壁和右室梗死图形
前侧壁:V5-V6抬或伴有1 avl抬高(前降支的对角支或左回旋支的钝缘支) 高侧壁:1 avl 抬或伴有V5-V6抬高(左回旋支的钝缘支) 广泛前壁:V1-V6和1 avl 普遍抬高(左主干或左前降支近端)
91%)
0.5≤ V3 / Ⅲ比值≤1.2 —— dRCA闭塞(敏感性84%, 特异性93%) V3 / Ⅲ比值>1.2 —— LCX闭塞(敏感性84%,特异性 95%)
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
下壁心肌梗死胸痛发作10小时内EKG记录到V4R导联
ST段抬高(敏感性100%,特异性87%)
V1导联ST段抬高也提示RCA近段或近中段闭塞
右冠状动脉远段闭塞
下壁MI伴V1~V3导联ST段压低
3.回旋支闭塞
回旋支解剖变异很大,而且仅支配较小的心室面 积,回旋支闭塞时仅有不足半数患者标准12导联 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最常见于Ⅱ、Ⅲ、aVF导
联,其次V5、V6和aVL导联
1/3表现单纯ST段压低,V1和V2导联ST段压低较
敏感
弥漫性ST段压低:左主干或三支病变
V4~V6 ST段压低伴T波倒置:LCX闭塞导致正后壁心肌梗 死的亚急性期或心肌耗氧量增加
3. aVR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aVR导联对应于右室流出道和室间隔基底部
镜像改变:左室侧壁导联(Ⅰ、aVL、V5和V6) 心肌缺血或梗死时,aVR导联出现镜像ST段改变 室间隔基底部缺血或坏死:左主干、前降支近段 病变和三支病变
1mm;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中出现新的Q波
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心肌梗死的诊断(微型心肌梗死)
二、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的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梗死相关动脉以前降支最常见(44%~56%),其 次是右冠状动脉(27%~39%)和回旋支(17%)
对5 800例冠脉造影分析,冠脉狭窄患者3 952例,冠脉病变7 350处,
非心肌缺血改变:肺栓塞、心律失常(房室交界 区心动过速和室速)
五、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与 冠状动脉病变关系
(病例回顾)
1、前降支近端闭塞与心电 图改变
病例1
入院即刻
再次发作胸痛
介入治疗前
介入治疗后
病例2
2、前降支中段闭塞与心电 图改变
病例1
3、前降支远端闭塞与心电 图改变
急诊心电图
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超过Ⅱ导联
aVL导联ST段压低幅度超过Ⅰ导联
V1、V2导联不出现ST段压低——排除回旋支闭塞(预测 值>90%) V7-9导联ST段抬高和V4R导联ST段压低,可能LCX闭塞
V3导联ST段压低幅度与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比 (V3/ Ⅲ比值)
V3/ Ⅲ比值<0.5 —— pRCA闭塞(敏感性91%,特异性
1.3 V1导联ST段抬高与第一间隔支闭塞
V1导联对应室间隔右侧区域,由前降支的第一间隔支供血, 部分患者还受右冠状动脉圆锥支保护
AMI伴V1导联ST段抬高,提示第一间隔支闭塞且室间隔缺
乏圆锥支保护
V1~V4导联ST段抬高患者中7%是右冠状动脉闭塞所致
1.4 第一对角支闭塞
Ⅰ导联和aVL导联对应前侧壁,由第一对角支和第一钝缘 支供血
另外1/3患者12导联现
1.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
往往是较长的前降支(包绕心尖及下壁)
远端闭塞所致
当Ⅱ、Ⅲ、aVF伴V1导联ST段抬高,而V2
导联ST段压低时,是右冠脉近段而不是前 降支闭塞
2. 左主干病变
aVR导联ST段抬高,同时Ⅰ、Ⅱ和V4~V6
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缺血:相邻两个导联或更多导联有新的ST段抬高, 在V1-2或V3≥0.2mv,在其它导联≥0.1mv或无ST段抬高但 有新的ST段压低和(或)T波对称性倒置≥0.1mv
心肌坏死:V1-3导联任何Q波时限≥30ms;Ⅰ、Ⅱ、Ⅲ、
aVL、aVF或V4-6相邻两个导联中出现异常Q波深度至少
前壁MI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通常是镜像改变 下壁MI伴前壁导联ST段压低:
局限于V1~V3导联ST段压低,不伴室间隔或前壁运动障碍(镜像 改变) V1~V3或Ⅰ和aVL导联ST段压低(LCX闭塞)
下壁MI时
除V1~V3导联ST段压低,同时V4~V6导联ST段压低:伴 有LCX或LAD病变
介入治疗后心电图
4、对角支闭塞与心电图改变
5、回旋支近端闭塞与心电 图改变
急诊心电图
急诊介入后心电图
6、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与 心电图改变
急诊心电图
恢复期心电图
7、右冠状动脉远端闭塞与 心电图改变
急诊心电图
急诊介入3天后心电图
总 结
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段同时压低≥1mm (敏感性77%,特异性78%)
1.2 前降支远端闭塞
通常表现为V2、V3导联ST段轻-中度抬高(≤3.2mm) V4~V6导联新出现Q波及V2导联R波振幅增加也很常见(右 侧室间隔激动传导系统缺血所致)
前壁MI不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LADd闭塞 若LADd闭塞合并下壁导联ST段压低,压低幅度也小于 pLAD闭塞(Ⅲ导联上分别压低0.9mm和1.9mm)
1.1 前降支近段闭塞
4种心电图表现对诊断前降支近段闭塞具有高度特异性:
aVR导联ST段抬高(敏感性43%,特异性95%) 侧壁导联既往存在的Q波消失(敏感性30%,特异性84%) V5导联ST段压低(敏感性17%,特异性98%) 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敏感性14%,特异性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与 冠状动脉造影对应关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背 景
心电图是临床应用最广、性价比最高和诊断价值较大的无创心脏检查技术,同 时也是最容易引起误诊的检查技术
在冠心病领域,由于受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直径、长度、侧支循环及其它
干扰因素(如陈旧性心肌梗死、室内传导阻滞及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等)的影 响,心电图变异很大
前降支病变3 544处(48.26%),
右冠脉病变2 204处(30.01%),
回旋支病变1 288处(17.54%)
左主干病变308处(4.19%)、
1.前降支闭塞
ST段抬高最常见于V2导联(敏感性91%~99%),
其它导联按照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