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正式)
浅谈驾驶员心理对安全行驶的影响与策略

浅谈驾驶员心理对安全行驶的影响与策略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产业一举成为世界第一,但种种问题也渐渐的出现了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行车安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行车的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去思考,也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本文以驾驶员心理学为指导在深刻剖析驾驶员心理素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汽车驾驶人心理的影响、道路结构设施和标志标牌等对汽车驾驶员心理的影响、交通阻塞对汽车驾驶人心理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的基础上,从完善驾驶员综合素质、完善驾驶员心理培训和测评工作、完善公共道路设施及标志标线等多方面提出了使驾驶员提高安全行驶效率的对策和意见,通过这些对策和意见去保护驾驶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推动我国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平稳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驾驶员;驾驶员心理;行车安全目录引言 0一、汽车驾驶心理学概述 0(一)汽车驾驶心理学概述 0(二) 研究汽车驾驶心理学在安全行驶中的意义 (1)(三)汽车驾驶员的感觉 (2)二、影响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的原因 (5)(一)驾驶员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5)(二) 环境对汽车驾驶人心理的影响 (5)(三)道路结构、设施、标志标牌等对汽车驾驶员心理的影响 (6)(四)交通阻塞对汽车驾驶人心理的影响 (6)三、驾驶员保证安全行驶的策略 (7)(一)培养驾驶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体素质 (7)(二) 培养驾驶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 (7)(三)培养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8)(四) 做好驾驶员心理培训和测评 (8)(五)改善车内布置驾驶环境 (8)(六)改善道路结构及交通景观 (9)(七)完善相关设施、标志标牌标线 (10)结论 (1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驾驶员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驾驶员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我国多年来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在10万人左右。
“道路安全问题是公共卫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道路伤害也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据资料统计,在我国,道路伤害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和青年人群的首位伤害死因,在道路伤害死亡人数和道路伤害死亡率上,我国都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刘殿武博士)安全行车是每个驾驶员时刻都注意的一大问题,能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相对于技术因素,人的心理状态对交通安全隐患的影响更重要,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极大。
一驾驶员常见不良心理现象及其表现1 好胜心理。
行车时争强好胜,爱与人比高低。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表现为超速抢行,强行超车,开英雄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应付,导致事故。
2 急躁心理。
遇有天公不作美、事不顺心、车不争气、时不等人等情况,又急又躁,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驾车如飞,抢行抢超。
这种心理是安全行车的大敌,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十次肇事九次快,心情急躁事故来。
”3 负重心理。
因家庭出现矛盾、亲人发生病灾、本人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等原因,导致驾驶员思想负担过重、情绪低沉、思维迟钝、往往是手握方向盘,思想开小差,事故也就再所难免。
4 赌气心理。
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超车时前车不让、被人甩了方向、车被他擦挂或夜间行车对方不关远行灯等等,如果遇上这些情况,就气从心来,火冒三丈,殊不知:“气是事故根,十赌九丧生。
”5 过瘾心理。
换了新车和开上高档车,有种骄傲感,头脑易发热,遇到较好路段,油门一踩到底,然而一遇到紧急情况,措手不及。
即使是在高速公路上,因高速行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6 侥幸心理。
遇有危险复杂路段、不良天侯、车带故障或酒后驾驶,本应谨慎驾驶或改道而行或耐心等待或排除故障再行,却自恃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硬抢硬过,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7 麻痹心理。
在熟悉的路段,经常跑的区域和较好的路段上往往容易放松警惕,粗心大意,心不在焉,满以为很有把握。
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必须具备 良好的身体素质 2
}
知 姆
i g 《 ≥
一
况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不感 到疲劳和紧张。 ( 转下页 )
岛
哈 尔滨 市公 共 电 车 总 公 司 张 国强
如今 公交 车 已成 为城市 交通 的 主要工 具 ,随 着公 交车 的 日益 增多 ,给城 市居 民交 通带来 方 便 的同时 ,车辆 的火灾 隐患也 随之 多 了起来 ,公 交 车 自燃 现象 时有 发生 。公 交 车 自燃 ,不仅 给企业 带来经 济损失 ,还 有损城 市形 象 ,最 主要 的是会 危胁到 人 民群 众 的生命安 全 。所 以 ,杜 绝公 交车 自燃 现 象发生 ,是我 们公 交企业 必 须加 大力 度抓 好 的一件事 。 我是一名技术人员 ,多年从事车辆 自燃 调查研 究分析工作 。据我 的工作经验 ,要杜绝公交 车发生 自 ,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 燃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1 保证发动机机体上没有杂物 ,尤其是气 泵排 . 气管上不许有杂物 。
2 起动机上方不应有悬挂物品 ,防止有金属物
品掉到起动机电桩上短路 ,引燃其它易燃物。
3 禁止车辆有裸线存在 ,防止裸线搭铁引燃易 . 燃物 。 4 L G、C G车辆不能有漏气现象。 .P N
理 ,认为 只要运气好就 可万事大吉。在这种心理下 ,
驾驶员在行 车过程中 ,长时 间的应付不测 事态 和急速变化 的环境 ,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 中状态 ,
驾驶员心理健康与安全

驾驶员心理健康与安全驾驶员心理健康与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驾驶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驾驶安全的影响以及提升驾驶员心理健康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驾驶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驾驶员心理健康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
驾驶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意识:驾驶员心理健康与安全意识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的驾驶员能够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对道路交通环境的变化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减少事故的发生。
2.驾驶技能:心理健康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掌握驾驶技能,提高驾驶水平。
心理健康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处理紧急情况,减少事故的发生。
3.心理压力: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如交通拥堵、时间紧迫等。
心理健康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保持冷静和理智,减少因心理压力导致的事故。
二、心理健康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心理健康对驾驶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心理健康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应对驾驶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减少事故的发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力集中:心理健康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对道路交通环境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减少因分心而导致的事故。
2.决策能力:心理健康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因错误决策而导致的事故。
3.应对能力:心理健康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提升驾驶员心理健康的方法为了提升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驾驶安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容易疲劳,影响心理健康。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能够有效缓解疲劳,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驾驶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合理饮食等,保持身体健康,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学习驾驶技能:驾驶员可以通过学习驾驶技能,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增强自信心,减少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长,从驾驶员的心理因素出发探究驾驶员行为与行车安全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对昌邑市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驾驶员的心理因素出发,分析驾驶员的感觉、知觉、注意力、意识、情绪、气质类型以及驾驶能力在行车过程中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探究其原因,提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以期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行车安全,驾驶员,心理素质,对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 probability of traffic accidents has also increased. From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driver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er behavior and driving safety, and propos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motor vehicle drivers in Changyi C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rive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alyzes the driver's feelings, perceptions, attention, consciousness, emotions, temperament types and driving abilities The impact of traffic safety, explore its causes, and propos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reduce traffic accidents, with a view to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Key words: Driving safety, Driver, Psychological quality, Countermeasures目录前言 (1)1.研究绪论 (2)1.1研究背景 (2)1.2国外研究综述 (2)1.3国内现状综述 (3)1.4研究目的与方法 (4)1.5研究视角与内容 (4)2驾驶员因素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实证调查-—以昌邑市为例 (6)2.1调查背景 (6)2.2调查对象与内容 (7)2.3调查方法 (7)2.4调查结果分析 (8)3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因素分析 (13)3.1驾驶员的感知觉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13)3.2驾驶员的注意力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分析 (13)3.3驾驶员的意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14)3.4驾驶员的情绪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14)3.5驾驶员的气质类型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15)3.6驾驶员的能力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15)4驾驶员心理因素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对策分析 (16)4.1 加强身体锻炼,定期健康检查 (16)4.2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16)4.3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疲劳,消除消极情绪 (17)4.4提高驾驶员自身驾驶能力 (18)4.5加强交通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8)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调查问卷 (22)气质类型测验表 (24)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从步行到利用畜力出行,再到蒸汽时代的到来汽车的发明出现,汽车便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出行方式,这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心理素质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显著提升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于是,过去非常罕见的汽车如今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常见,造成无数家庭破碎,而造成这些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低下。
基于此,分析心理素质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心理素质;驾驶安全;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U491.2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6-0194-02心理素质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邱祖汉(福建省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建福州350000)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很大,在全国范围内都构建了完整的公路交通体系,为汽车交通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条件,也激起了一波学车潮流。
由于单凭考试无法真正鉴别一个人是否真正能够胜任驾驶,所以许多拿到证件的驾驶者在实际上路时会感到紧张,进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上文提到,许多驾驶者虽然拿到了驾驶证件,但是并不代表其具备了实际驾驶的能力,实际上也的确如此,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具有证件的驾驶者所造成的,这就说明,虽然这些驾驶者在理论知识和一些驾驶技巧方面已经学习到了一定程度,但在另外的方面还存在欠缺,这其中就有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会影响到驾驶者的驾驶感受,导致其在紧张状态下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
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一)驾驶员的侥幸心理许多人会问: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不是由于我国缺少完备的交通法规呢?实际不然,我国在交通秩序维持上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这些理论法规都在驾驶者考取驾驶证时会进行考查,所以说,这些驾驶者并不是不知晓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是心存侥幸。
有的人过分笃信自己的所谓“驾驶技术”,因此在实际的驾驶中对交通法规持轻视甚至蔑视的态度,这就导致出现交通事故的隐患概率大幅度增高。
除此以外,许多人驾驶时常常进行一些违规操作,觉得只要交警没发现就没有问题,而不去思考这样做的风险和后果,这就是典型的侥幸心理。
驾驶员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
在交通系统中,驾驶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交通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驾驶员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紧张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驾驶员心理素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即为紧张情绪。
紧张情绪包括焦虑、恐惧和愤怒等各种不良情绪。
这些情绪不仅会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还会导致决策能力下降和反应速度变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驾驶员在紧张情绪下容易产生干扰,导致目光不集中、不愿意与其他驾驶员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这会增加驾驶员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冲突风险,并导致潜在的交通事故。
二、自信心对驾驶行为的影响与紧张情绪相对应的是驾驶员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驾驶员对自己驾驶技能的信心和自我评价。
良好的自信心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平,同时还能够增加驾驶员对潜在危险的警觉性。
然而,过高的自信心也可能导致驾驶员对自身能力的过于自信,从而产生不理性的行为和高风险的决策。
这样的行为可能会给驾驶员和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潜在的危险。
三、压力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驾驶员通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和时间压力等。
这些压力可能会对驾驶员的情绪和理性思考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压力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和反应能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引发焦虑和愤怒等不良情绪。
这些情绪会影响到驾驶员对道路情况的判断和对危险的应对能力。
四、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改善策略为了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进而提升交通安全水平,以下是几项有效的改善策略:1. 提供专业的驾驶员培训: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素质培训,帮助驾驶员了解和掌握理性思考、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技巧。
这样可以增强驾驶员面对各种驾驶情况时的心理适应能力。
2. 建立健康的心理支持体系:构建驾驶员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包括提供咨询服务、心理疏导和心理辅导等措施。
驾驶员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驾驶员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如焦虑、愤怒、压力、疲劳和酒驾等都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本篇文章将分析驾驶员不良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
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会导致驾驶员过度担心或害怕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注意力和反应速度,让驾驶员不能应对突发状况。
据研究表明,焦虑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要高于正常情况下驾驶员的风险。
对策:驾驶员需要了解自身的情况并采取一些缓解焦虑的措施。
例如听轻松的音乐、呼吸练习、冥想等都能减轻焦虑。
此外,驾驶员需要保持冷静。
道路上的每一种紧急情况都需要对应的反应,如果紧张的情况下,驾驶员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愤怒愤怒是一种强烈而消极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愤怒往往是由不满和失望引起的,如果在驾驶过程中遇到不良的驾驶行为,容易激发驾驶员的愤怒。
在过度愤怒的情况下,驾驶员很难冷静思考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策:驾驶员需要掌握消除愤怒的技巧。
例如,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采取一些深呼吸和冥想技巧,让自己放松一下。
当然,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驾驶员也可以选择停车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上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压力压力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常常由工作时间、压力、以及生活负担等各种因素引起。
当驾驶员处于高压环境下,其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变得有些迟钝,常常产生疲劳,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对策:驾驶员需要掌握缓解压力的技巧。
例如,进行放松练习如冥想、进行一些运动等,这些都可以缓解压力。
同时,驾驶员也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睡眠调整,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
疲劳疲劳是一种身体状况,会导致驾驶员在车上打瞌睡、反应速度变慢,以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减弱。
根据研究结果,疲劳驾驶时间长达二十四小时,其影响与酒后驾驶达到一样的程度。
对策:驾驶员需要避免疲劳驾驶。
如果在连续行车中出现疲劳的情况,驾驶员需要及时停车休息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407-94 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及对策(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车辆增多,交通发达,为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严重局面和复杂情况面前,客观上迫切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很强的专业驾驶员队伍。
但伴随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也给驾驶员的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一)、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
理
当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心理素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与驾驶员直接有关系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首先会使驾驶员头脑不清醒,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其次是四肢酸懒,哈欠连天,动作的准确率明显下降,行动迟缓,手脚不听使唤;再次是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厌倦心理,心理情绪常常不能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二)、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
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行车时,驾驶
员要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出乎意料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
如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
由于各类心理的重复出现会诱发驾驶员心理反映的严重改变,出现急躁、松懈、麻痹、骄傲、自卑、精神过分紧张心理,这些心理在驾驶员面对实际或想象中的危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在这种不合理的情感支配下如果碰见不顺心的事,有的驾驶员沉不住气,心浮气躁,干事举止失措,不顾前因后果,开赌气车、拼命车,具有这种心理往往使驾驶员的手和眼不能敏捷地配合,达到眼明手快,导致驾驶操作容易失误。
(三)、竞争日益激烈会使驾驶员产生逆反和利益所求心理
据近几年事故统计说明,营运车辆的事故发生率要占整个事故的大多数,由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无序竞
争,企业税费的负担加重和车辆竞争的冲击,加上部分营运车辆驾驶员一味追求金钱的思潮、多拉快跑的现象以及家庭负担的压力使驾驶员在长期紧张生活中造成了心理扭曲,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尤其对暂时失败者由于主观利益愿望与客观之间出现差距,则可能造成驾驶员背着思想包袱或带情绪行车,这样他们有可能对安全于不顾,带着极大的逆反和利益所求心理驾驶车辆,在这种逆反对抗心理的作用下,有意与同行争雄斗气,为争抢客源甚至会强行超车会车,以寻求精神安慰和心理平衡。
(四)、行车过程中任意妄为会使驾驶员形成侥幸和紧张心理。
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靠碰“运气”。
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
是由于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技术高超而又未必能被交警查到,只要运气好就可万事大吉,因而强化了他们的侥幸保险心理,对违章作业根本不予重视,但他们却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驾驶车辆,行车中心理一直处在复杂、多变、波动的状态之下,深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二、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信念、习惯,约束行为,可以调整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所以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在日常行车中,以交通法规为准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坚决不做违犯交通法规、违反安全制度的事情,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增强自我管教和约束能力,不开赌气车、不开英雄车、不开带病车,发生矛盾主动礼让,出现意外尽量忍耐,坚持文明行车。
(二)、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
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心脏功能不全,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甚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听力视力达不到驾驶要求,就不能把行车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迅速传至中枢神经,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以致发生行车事故。
所以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行车过程中不感到疲劳,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的应付行车中各种异常情况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三)、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驾驶汽车要求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操作准确,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
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
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养成坚定、顽强、沉着、果断、机智的品格,不为情绪左右,不为外界事物分散精力,形成安全驾驶所要求的心理定势,能用正确敏捷的思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果断、安全有效的处理日瞬万变的交通情况。
(四)、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
影响驾驶员心理稳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受社会上各种不正确的人际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气,不能正确判别事物良莠,把握是非标准;有的人心胸狭窄,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对待各种利益的调整。
因此,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顽强的意志力,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素质,凡是要从大局出发,思前想后,不断增强自我疏导和道德鉴评能力,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理,有一种向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安全责任感,真正做到“车行万里路,处处保平安”。
(五)、必须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
旦形成,就具有使动作、行为自动化的作用,如果良好的动作、行为成习惯,有些处世办事方式也可以成为习惯。
反之,如果养成某种不良习惯后,就会以一种惰性心理阻碍接受正确的东西。
所以驾驶员要坚决杜绝摒弃一些强烈的、主动的、长期从事的不良嗜好,时刻把乘客和车辆的安全放在心中,不赌博、不酗酒、不吸烟,生活上要有规律,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也要有节制,学会用健康的心理体育活动保健自己,形成热爱学习,钻研技术、爱惜车辆、作风顽强、团结战斗的氛围,逐渐养成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培养严格遵守制度的好习惯。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