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冰鉴识人善用术》课程大纲胡水木老师
《冰鉴》识人技法--武汉学员版 (名仕公开课)

第七气色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有 终身之气色,“少淡、长明、壮艳、老素” 是也。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 冬白”是也。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 望后隐跃”是也。有一日之气色,“早青、 昼满、晚停、暮静”是也。
第七气色
科名中人,以黄为主,此正色也。黄云盖顶, 必掇大魁;黄翅入鬓,进身不远;印堂黄色, 富贵逼人;明堂素净,明年及第。他如眼角 霞鲜,决利小考;印堂垂紫,动获小利,红 晕中分,定产佳儿;两颧红润,骨肉发迹。 由此推之,足见一斑矣。
第六声音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 曲中见耳。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 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凡人说 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开谈多含情, 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 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第七气色
面部如命,气色如运。大命固宜整齐,小运 亦当亨泰。是故光焰不发,珠玉与瓦砾同观; 藻绘未扬,明光与布葛齐价。大者主一生祸 福,小者亦三月吉凶。
第一神骨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 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 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 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 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第一神骨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 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 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 小心者,从其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 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 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二 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 见。
第六声音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 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 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 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 见决英雄哉!
《冰鉴》|曾国藩识人七法:教你如何一眼洞悉复杂人心,逆天改命

《冰鉴》|曾国藩识人七法:教你如何一眼洞悉复杂人心,逆天改命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战略家、思想家和理学家,其在镇压太平天国叛乱和致仕育人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文韬武略和洞悉人性,深受后人推崇,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千古完人”。
梁启超这样评议:“(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并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竞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吾以为使曾文正今而犹壮年,则中国必由其手而获救矣!”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代表著作有《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等,其中,《冰鉴》一书是曾国藩结合自身经历和官场感悟所写的一本关于识人、用人的经典著作。
一直以来,《冰鉴》这部奇书以其极强的准确性、实用性,受到古往今来无数人的青睐和肯定,甚至不少名人对曾国藩识人之法趋之若鹜,奉若神明。
【01】曾国潘识人法之一,观精神、骨相。
曾国藩认为,人的性格和命运藏在人的精神和骨相中,而精神和骨相则分别从人的双眼和面容体现出来。
云:“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从眼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忠奸正邪,忠正者双眼静如明珠沉稳,动如镜泊清澈,则正气凛然;奸邪者双眼静如荧火不定,动如流溪恍惚,多怀阴谋诡计,不务正道。
精神状态还体现在人的外在气质上,气质好,气场旺盛的人活力十足,拥有强大的自信力和掌控力;气质差,气场不足的人做事拖沓,萎缩不前,难求圆满。
云:“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
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
”小心谨慎的人,可以从他做不了的事上去识别他,如果因为马虎大意,考虑欠周全导致不能成事,则其人必粗枝大叶,难成大器。
胆大直接的人,则可以从他已完成的事上去识别他,如果这件事能体现他心思缜密,瞻前顾后的一面,那这个人实质粗中有细,可堪重托。
【02】曾国藩识人法之二,观人之内刚柔,则性格。
曾国藩认为个人的成就大小与其本人的性格、修养有重要的关系。
冰鉴实用版 手段

冰鉴实用版手段冰鉴实用版手段冰鉴实用版--手段2011-06-16 13:09二共处时观其情态手段曾国藩鉴人识人,不仅注重对外表可见因素的细致观察,而且十分强调对日常行为方式的默然品味。
他说:"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
"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有多大才能,必须听其言而观其行,能讲大话者不一定就能办大事。
因此,认识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不能只听周围人的评价和议论,而是要在实际交往中躬身去了解。
的确,表面印象与一个人的真正个性总是有出入的。
曾文正公的鉴人之略,是为了给国家寻求和推荐有用之材。
因此,在获得对一个人的初步判断后,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其情态和处事手段,如此,才能更加完整地了解其品能优劣。
《冰鉴》中有一章专门论述"情态",同时在第一章"神骨"中有很重要的一段文字论述精神的"断续"问题,笔者以为这段文字更适合用于日常相处时鉴人识人,所以就将它放在此处一并细释。
至于处事手段,在《冰鉴》之"刚柔"一章中有一些涉及,但内容不是很多,所以我又分别从利益、荣宠、卑亢等几个方面作了一番粗略的总结。
断续无论在乍见时,还是日常相处中,曾国藩都十分强调"神重于形",因此在《冰鉴》中他不停地流露出对"神"的关注,唯恐一不小心看走了眼。
"断续"就是其中的重要章节。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
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
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
小心者,从其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
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
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看一个人的神气是否充沛昂扬,要留心真伪。
有的人精神并不足,但却故做抖擞状,这样的伪态是比较容易判别的。
曾国藩识别人才的九种方法

曾国藩识别人才的九种方法
曾国藩在他所著的《冰鉴》一书中写到:【原文】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
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
第一种:观神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神”辨别忠奸贤肖。
第二种:观精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精“辨别智明愚暗。
第三种:观筋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筋“辨别胆量大小。
第四种:观骨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骨“辨别体质强弱。
第五种:观气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气“辨别沉浮静躁。
第六种:观色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色“辨别情绪状态。
第七种:观仪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仪“辨别修养高下。
第八种:观容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容“辨别正邪谨散。
第九种:观言识人。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辨别性格急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冰鉴

《冰鉴》(清)曾国藩相遍世间英雄,揽尽天下英才,共谋不朽伟业,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解读人生,体悟世情,识人有术,预知前程;择官至宝,交友良方,自鉴明镜,辨奸秘术!世上怕的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用才的人不能准确发现人才、正确使用人才。
【内容提要】曾国藩是如何识人的?他的识人术有无道理?是否应验?在鉴识人才的学问《冰鉴》里自有分解。
《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
《冰鉴》体虽小而思精,言虽少而意深,其鉴人观人之法在今天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所以撰者在原著的基础上,谨慎注释,详加评析,广收史料,编写了这本书,以飨读者。
《冰鉴》曾国藩看相的学问,《清史稿〃曾国藩传》载: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
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曾国藩相术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目录】第一神骨 (2)第二刚柔 (6)第三容貌 (8)第四情态 (11)第五须眉 (14)第六声音 (16)第七气色 (19)第一神骨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渭也。
"山骞不崩,唯百为镇",骨之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 译文]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失。
"这个精华,用在人身上,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俗话义说:"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流失,但它却不会倒塌破碎,因为它的主体部分是硬如钢铁的岩石,不会被风吹雨打去。
"这里所说的"镇石" ,相当于一个人身上最坚硬的部分--骨骼。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张面孔上。
曾国藩识人之《冰鉴》共39页PPT资料

曾国藩
• 第一神骨 • 第二刚柔 • 第三容貌 • 第四情态 • 第五须眉 • 第六声音 • 第七气色
冰鉴
第 • 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
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
一
着,不会因外壳磨损而丢。”这个精华,用 在人身上,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神
骨
• 俗话又说:“山岳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脱落 流失,眉,父母必不长寿;如果 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必无子孙后代。
• 这里的富贵与贫贱差别,有如毫厘之短与千里 之长,是非常大的。
第 • 刚柔是五行生克的道理,道家叫做“先天种子”, 不足的增补它,有余的消泄它,使之刚柔平衡。
二
• 五行如谐,盈虚损益与人的命运相通,这是在对
刚
比中就能很容易发现的信息。
骨: 骨 • 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
色 • 面如枯骨着粉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
• 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 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总之,只要头
上没有恶骨,就是面再好也不如头好。
骨:
气
• 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终是卑贱的品位; 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成为僧
内
• 凡属内藏奸诈的人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 屈能伸,日后必有一番功业和名声可以成就。
刚
柔 • 既粗鲁又愚蠢的人,刚柔皆能支配其心,使他们
乐天知今,因此其寿命往往超过常人。
• 那种外表举止粗鲁,内心气质也粗鲁的人,只是 一味地刚,做起事来必定要半途而废。
第 • 凡是现人形貌,观姿容以七尺躯体为限度,看面 貌则以两只眼睛来评断。
动
待弦而发。以上两种神情,澄明清澈,属于纯 正的神情。
《冰鉴》: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

眉崇尚光彩,而所谓的光彩,就是眉毛梢部闪现出的亮光。富贵的人,他眉毛的根处、中处、梢处共有三层光彩,当然有的只有两层,有的只有一层,通常所说的"文明之象"指的就是眉毛要疏密有致、清秀润朗,不要厚重呆板,又浓又密。远远望去,象两只凤在乘风翱翔,如一对龙在乘风飞舞,这就是上佳的眉相。如果象一团散浸的墨汁,则是最下等的眉相。双眉倒竖,呈倒八字形,是好的眉相。又眉下垂,呈八字形,是下等的相,眉毛如果比较长,就得要有起伏,如果比较短,就应该昂然有神,眉毛如果浓,不应该有虚浮的光,眉毛如果淡,切忌形状象一条干枯的绳子。双尽如果象两把锋利的宝剑,必将成为统领三军的将帅,而双眉如果象两把破旧的扫帚,则会有杀身之祸。另外,这里面,还有各种其他的迹象和征兆,不可不认真地加以辨识。但是,如果眉毛过长并压迫着双眼,使目光显得迟滞不利,眉毛散乱无序,使目光显得忧劳无神,眉形过于纤细并带有媚态,眉形过于粗阔,使其没有文秀之气,这些都是属于最下等的眉相。
曾国藩:《冰鉴》8句口诀,教你面相识人,看透人心

曾国藩:《冰鉴》8句⼝诀,教你⾯相识⼈,看透⼈⼼ 2019/6/1717:17提起曾国藩,可谓⽆⼈不知,⽆⼈不晓。
有着“晚清中兴第⼀名⾂”美誉的曾国藩,⽂能应试、武能带兵,由他⼀⼿创办的湘军⼒挽狂澜,击溃太平军,挽晚清⼤厦于将倾。
他曾说:“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
”传说曾国藩善于⾯相识⼈,三千步就能看出⼀个⼈的才能品德⾼低与未来⾏事成败。
他识⼈的智慧在其著作《冰鉴》之中有着详尽的描述。
认识⼀个⼈的外表很容易,但是要透过外表认识⼀个⼈的内⼼世界,那就不容易了。
今天我们就⼀起来学⼀学曾国藩识⼈的智慧,看看到底有哪些独家秘诀?1.【邪正看眼⿐】眼闪⿐歪的⼈不正直看⼀个⼈,先要看他是邪还是正。
正的⼈往往⽐较容易接近,对于邪的⼈,最好敬⽽远之,与他保持⼀定距离⽐较好,否则就很可能被他拖下⽔。
那怎么看邪正呢?第⼀看对⽅的眼睛,第⼆看对⽅的⿐⼦。
⼀般⼈的眼睛很容易看,你就看他敢不敢正⾯看你。
如果他眼神闪烁,东转西转,那他就肯定有问题。
⼀个⼈的眼神如果⽼是左右闪烁不定,那往往就说明他很⼼虚,或者没有诚意。
可是他如果⼀直盯着你看,或者狠狠地瞪着你也不⾏,所以要恰到好处地看⼈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
千万记住,⿐⼦是⾸先要修炼的,因为眼睛要⽐⿐⼦⾃然得多,也难以修炼,所以先修炼相对简单的⿐⼦。
那么,应该怎么注意⿐⼦呢?第⼀,不要受伤。
第⼆,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赶快去了解,弄清楚原因,然后⾃⼰好好调⼀调。
2.【聪明看嘴唇】嘴唇厚的⼈多半忠厚有⼈说:“如果要⽤睛空来⽐喻眼睛的话,⼝便是芳⾹的乐园,同时它充满了热情与情欲的果实。
知性的美,可以由眼睛表现出来,⽽感情的美,可由嘴唇来加以表现。
”由此可见,在五官中,⼝也是⾮常重要的。
嘴要⼤,才能吃四⽅。
嘴⼤的⼈⼀般⽐较豪放⼤胆,性格坚强,精⼒充沛,富于⾏动及决断⼒,会努⼒拼搏。
嘴唇是厚⼀点好还是薄⼀点好?⼀般厚⼀点好,最好上唇要掩得住下唇。
嘴唇厚的⼈往往⽐较忠厚,为⼈处世基本能以诚相待,给⼈以实在、讲信⽤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冰鉴识人善用术》
主讲老师:胡水木
(俞晴焱工作室)
鉴人观人决战商场识贤辩庸成就大业
中国古代流传很多鉴别人才的经典案例。
比如:孔子听哭声辨人心性、彭宣识破王莽神不正、袁天罡识别武则天、司马昭察魏舒于寒微之间、曾国藩鉴别江忠源和刘铭传。
文人用兵,以三人为最:一是明朝王阳明,一是清代曾国藩,一是现代毛泽东。
曾国藩自己带兵,三战三败,而能澄清宇内,要归功于他的知人之能——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曾国藩《冰鉴》之观人之术、鉴人之略,是他治政、治军、治家方略的重要一环。
在选贤任能方面,曾公重神而兼顾形,重常而辨别奇,重理而指导术,从动态中观察人才的归宿。
【培训特色】
方法:“天时地利人和”——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需要不同人才。
应用:“道术合一”——既有理论,更有操作方法,简单易用。
学习:“体验式”——现场演练,互动学习,即学即会。
【培训目标】
●看慧在额;看名在眉;看贵在眼;看富在鼻;看禄在嘴;看寿在颌;看福在耳。
●不能错过的人才;
●绝情之人的五大面相特征;
●相学观察人的企图心;
●看看你有没有领导缘;
●不如别跟的老板;
●最不听话的员工;
●面相解析与职业发展。
【培训对象】总裁、高管、HR总监、HR经理【培训大纲】
一、外貌识人术
1、容貌识人正邪清浊;
——眉眼容貌;
——耳鼻唇舌;
2、骨骼鉴人成就高低;
——面部骨骼;
——躯干骨骼;
3、情态辨人高低贵贱;
——神情气色;
——举止行为;
二、性情识人术
1、“德”、“量”、“才”标准;
——道德与修养;
——勇气与胆略;
——能力与特长;
2、区分性格“刚”、“柔”;
——“声”、“音”分辨人才;
——体察“心态”;
——以气观“志”;
3、鉴定人才的层次;
——偏才、兼才、兼德;
——“九征”、“六征”;
三、五行识人术
1、识人术的基础是“天人合一”
——五德与五脏的内外相应;
——《黄帝内经》揭示性格差异与遗传基因;
——预测凶吉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2、五行人格分类法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特征(举例:《沁园春•雪》);
——《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
——《孙子兵法》的“将领”识人术;
3、周易命理学精准识别人才
——三分钟性格自测;
——“四柱八字”方法简介;
四、五行善用术
1、天时、地利、人和、神助;
——人群中的五种哲学价值观;
——不同行业的五行之气;
——不同岗位的五行之气;
——世界500强企业经典广告语的“制胜玄机”;
2、如何善用各种人才?
——协调个体人格与集体人格;
——“五行生克”原理应用于团队人才组建(举例:刘邦团队、唐僧团队);
——团队和谐如何“养生”、“养心”、“养神”?
——“精气神”(精神文明)在人才维护环节的重要作用;
——团队和谐心理疏导与职场抗压减压;
俞晴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