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甲骨_中国会计可考的源头
中华会计文化传承与变迁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第一章测试1.远古时期,通过哪些方式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
A:绘画B:实务C:刻契D:结绳答案:ABCD2.中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
()A:错B:对答案:B3.唐朝《长行旨条》是我国财政史上最早的会计预算制度。
()A:对B:错答案:B4.()发明文字,依据“黄钟”而定长短、轻重、以及容量的计量单位。
A:大禹B:傅山C:仓颉D:皇帝答案:C5.明朝“龙门账”将全部账目分为()几个部分。
A:缴B:存C:进D:该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孔子,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道家的创始者。
()A:错B:对答案:A2.孔子的“会计当而已矣”的“当”字有以下哪几种涵义?()A:仓库管理要适当B:收支要适当C:核算要适当D:会计人选要适当答案:BCD3.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后世尊号亚圣。
()A:错B:对答案:A4.孟子强调征税要有度,()的税率不能再提高,否则,轻则伤国,重则伤民。
A:1/5B:1/15C:1/8D:1/10答案:D5.孟子提出了重商业不抑制农业的理论,农商并举相比于重农抑商先进了很多。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秦朝时期统一了以下哪些方面()。
A:政治制度B:文字C:货币D:度量衡答案:ABCD2.在秦朝时期,国家就已经出现会计记录证明。
()A:错B:对答案:B3.江陵汉简记录的主要人物是“张偃”。
()A:错B:对答案:B4.下列不是在市阳和郑里两地征收、缴纳口赋和其他赋税的账簿的是()。
A:人口账B:税收账C:收田租的账D:商业账答案:A5.在某种意义上讲,丝绸之路是一条()之路。
A:外交C:文化D:政治答案:ABD第四章测试1.在李唐王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中,先后出现过()。
A:永徽之治B:元和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ABCD2.“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
()A:对B:错答案:A3.《元和国计簿》比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运用统计资料分析国情国力早800余年。
0047谈谈甲骨金文中的“肇”字

談談甲骨金文中的“肇”字(首發)方稚松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院甲橋刻辭多是記錄龜甲來源的一類記事刻辭。
在這類刻辭中常用的動詞有入、以、來、取、乞、示等。
此外,也有用的幾例,胡厚宣先生在《武丁時五種記事刻辭考》一文曾舉有下面兩例1:亞十。
5685反[賓三2]。
19483[典賓]胡先生對此未作論述,故也未能引起學者注意。
我們在整理甲橋刻辭時又發現以下兩例:。
3589反[典賓]婦。
8916反[典賓],字形又作或(下面我們以字母A代表此類字形)。
丁山釋爲“肈”之初文,訓爲始3。
此字在甲骨文中可用爲祭祀、軍事等場合。
用於軍事用語時,現學界多採用劉釗先生在《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一文中所說:“訓爲啟,馬即啟動騎兵之義” 4。
但在上面三條甲橋刻辭中,A不論是釋爲祭名還是訓爲始、啟都無法貫通辭意,需另尋它解。
從刻辭部位看,上面三條刻辭都是刻在龜腹甲反面右邊的甲橋位置上。
張秉權先生在《甲橋刻辭探微》中曾歸納有這樣一現象:“凡記入、來、挈(或釋氐,引者按:即我們所說的‘以’)、乞、取諸辭者,常在右橋出現,亦有少數例外,刻在左橋。
5”這裏的A 都出現在右甲橋位置上,說明應與入、來、以、乞、取的意義相近,是表示龜甲來源的一個動詞,應有帶來、送致之義。
對於A的這一詞義,除了甲橋刻辭的特點可以給我們一啟示外,更重要的證據是新出《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6中字(下以字母B代表)的含義。
此字亦見舊著錄甲骨,如《合》18232反“婦在”,此例爲背甲記事刻辭,與上舉甲橋刻辭用法一致。
《花東》中此字多見於以下文例:癸巳卜:子,惠白璧B丁。
用。
壬子卜:子婦好入于,子呼多宁(賈)見(獻)于婦好,B紤八。
花東37辛亥卜:子其婦好入于,子呼多御正見(獻)于婦好,B紤十,往。
辛亥卜:發B婦好紤三,B婦好紤二。
用。
往。
花東63庚子卜:子,惠眔良(琅)B。
用。
花東178甲子卜:乙,子B丁璧眔琡(?)7。
花東180甲子卜:乙,子B丁璧眔琡。
花東203辛未:歲妣庚小告,又B鬯,子祝,皀祭。
安阳殷墟导游词_安阳殷墟讲解词

安阳殷墟导游词_安阳殷墟讲解词安阳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参观旅游。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安阳殷墟导游词,欢迎查看。
安阳殷墟导游词篇一各位旅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在的欢乐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安阳!我是你们的地接导游员小祁,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服务的。
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也希望各位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行程中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殷墟,殷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
位于安阳城西北2.5公里的小屯村一带,面积约24平方公里。
古称"北蒙",又名"殷"。
公元前14世纪,商王从今天的山东曲阜一带迁都到殷,直至纣灭亡,在此共传8代12王,经历了273年。
此处出土的刻字甲骨于1899年首先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
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
从1928年发掘到现在,出土了大量的甲骨、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物,并已大体搞清楚了殷墟的布局: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宗庙区,周围分布着手工作坊、居住址和墓葬,洹河北岸以侯家庄西北冈和武官村北地为中心,是王陵区,分布着居住址、墓葬和祭祀坑。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殷墟,位于我们正前的是一口大鼎,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安阳武官村西北冈由村民挖出,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村民重又将大鼎掩埋起来。
此鼎于1946年运往南京,藏南京博物院。
1959年运至北京,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大方鼎为一巨型青铜器,通高1.37米,长1.1米,宽0.77米,重达875公斤。
鼎体周围以雷纹为地,上有龙纹蟠绕,四角为饕餮纹,腹内壁有铭文"司母戊"3字。
该鼎是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在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也是仅见的。
我们往西北走,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女大将军------妇好。
3商代甲骨文中的会计踪迹

王懿荣 发现 甲骨文
中国会计文化
CHINA ACCOUNTING CULTURE
甲骨研究 四大家
堂堂堂堂, 郭董罗王, 观堂沉渊雪堂化, 彦堂入海鼎堂忙, 君不见, 胡君崛起四君后, 丹甲青文弥复光
中国会计文化
CHINA ACCOUNTING CULTURE
胡厚宣 与 甲骨文
中国会计文化
CHINA ACCOUNTING CULTURE
生产力发展水平:农、牧、商、手工业
殷商社 会经济 发展为 会计产 生奠定 了基础
文字系统:合体字、形声字,字符 5000 数学成就:用石子、算筹能够进行十进位运算 文字承载物:甲、骨、石、金、兽皮、树皮 货币:贝壳、铜贝、金贝
殷,中国商朝后期都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商朝第23位君主盘庚迁都 于此。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殷经历了8代12位王273年 的统治,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中国会计文化
CHINA ACCOUNTING CULTURE
殷墟 与 甲骨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20世纪初,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 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殷墟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 骨文所证实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CHINA ACCOUNTING CULTURE
中国会计文化
CHINA ACCOUNTING CULTURE
武丁甲骨文中的会计踪迹
中国会计文化
CHINA ACCOUNTING CULTURE
武丁 与殷
关于介绍殷墟导游词5篇

关于介绍殷墟导游词5篇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甲骨窖穴等构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介绍殷墟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关于介绍殷墟导游词(1)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正在安阳殷墟的大门处.我们先来看进苑的这所大门,这座们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中门字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堪称是华夏门的鼻祖,门框上浮雕着凤,虎,饕餮,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块,是根据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形玉块放大而成,是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形象之一。
朋友们,欣赏完这扇大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受三千多年前的上古文化吧!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的时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这也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朋友们,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
司母戊鼎是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
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与协作,从炼铜到浇铸,从制模到拆苑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在所铸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用来煮肉用的锅,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权利的象征。
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在商都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屋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重重屋檐,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2023殷墟导游词

2023殷墟导游词2023殷墟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安阳,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叫我崔导吧。
今天,我们去参观殷墟。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
它还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13日,殷墟通过世界遗产大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规模巨大,范围广阔。
殷墟大门是有北京著名的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他的灵感________于甲骨文的“门”。
它看起来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为华夏“门”的鼻祖。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妇好墓,妇好墓是妇好的墓穴。
妇好是商代第23代国王武丁的妻子,也是古代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妇好曾带领18000人的军队杀退敌人。
但是最终妇好因积劳成疾而先逝,于是武丁修了一座妇好墓来纪念妇好。
在妇好墓的右边,是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是武丁的母亲,因大方鼎的铭文上有司母戊的名字,所以后人把这个鼎命名为司母戊鼎。
最后,我们再参观一下甲骨文碑林。
在全国,碑林有很多个。
但这个碑林最与众不同,这里的甲骨文不是名人刻的,也不是著名书法作品,而是用来记录的。
这上面记录了历史战争,还有最早的彩虹记录。
今天的旅游到这里就结束了,祝大家旅途平安。
2023殷墟导游词2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著名的甲骨文的发源地――安阳殷墟游玩。
我是你们的导游尚皓静,你们可以叫我尚导。
先介绍一下甲骨文的故乡――安阳。
一城之内皆是宝。
安阳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1899年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之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了安阳。
在这里有风景如画历时长达两万五千年原始洞穴的小南海,后岗的仰韶、龙山、小屯三层文化的地层叠压叠压出了安阳乃至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颛顼、帝喾纪念陵更烘托出了古都的庄严气质。
在古都安阳,您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朝野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陵墓―袁林,第一座国家监狱,号称河朔第一古刹灵泉寺和万佛沟,宋代西门大夫庙记石碑,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等许多古迹,所以说我们安阳是一城之内皆是宝。
基础会计教案1.doc

1.教案题头:周次:星期:授课时间:2.课题:项目一认知会计任务一了解会计及会计职业3.教学目标:本项目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么产生的?会计职业领域的情况如何?会计有哪些职能?会计的目标是什么?要实现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应具有哪些特征等一系列会计职业认知问题,通过本项目学习,您会对会计及会计职业有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4.教学重点、难点:本项目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么产生的?会计职业领域的情况如何?会计有哪些职能?会计的目标是什么?5.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6.教具:黑板、多媒体。
7.时间分配:90分钟。
8.教学过程:项目一认知会计任务一了解会计及会计职业会计的含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职业领域如何认识会计一、会计的概念1.一般会计的含义(1)一般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人类借助于特殊工具,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量、报告的行为。
(2)一般会计的特点:会计是人类的行为,会计借助特殊的工具,会计运用专门的方法,会计记录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会计是人类的行为,会计借助特殊的工具(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贾湖龟壳,堆石记事),会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规则约束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获取物质财富的行为统称。
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就是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和监督,以提供信息,提高经济单位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2.现代会计的含义(2)现代会计的特点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的对象是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的概念: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所有者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交换,也就是说货币的本质也是一种商品。
甲骨文

甲骨文重点:武丁卜辞。
难点:甲骨卜辞程式。
解题:一、甲骨文定义: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
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内容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
甲骨文起初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出士,又叫契文、卜辞或殷墟文字。
二、甲骨文的发现:清朝光绪年间,北京的中药店里出售一种药材,名为龙骨,主要来源于河南安阳,当地的农民在耕田、建房的时候,不断地从地下挖出一种甲骨,当时的农民不知它为何物,就把它当龙骨出售给了药铺。
1898年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这龙骨并不是一般的东西,而是一种出土文物。
上面有刻画的符号,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
关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懿荣一次身患疾病,就叫家人去药铺买药。
药卖回来后,他发现药中的龙骨上面刻画有一些符号。
王氏是一个金石学家,对古玩、文物有着特殊的嗜好,对这种刻有符号的龙骨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四处查访,得知这种龙骨出自河南,于是亲自到河南进行了考察,又找到了300多片刻有符号甲骨。
经过考证,王氏发现许多符号记载的是商朝帝王的名字,而且形状奇特,于是就断定这种龙骨就是商朝的遗物。
于是甲骨文被发现了。
可以说王懿荣第-个发现甲骨文的人。
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以后,便开始出重金大量收购刻有文字的甲骨,在一年之间就收购了1500片甲骨。
后来的著名古董专家刘锷、孙诒让等人也开始了甲骨文以及甲骨的收购、收藏活动。
1908年罗振玉也是一位精于古董的专家,他曾经在1903年在刘锷家中作过家庭教师,与刘锷过从甚密。
当他看到刘氏所藏的甲骨时,就劝说他选择一些有字的甲骨拓印出来刊行。
罗振玉首先弄清楚了甲骨的出土地点,随后与王国维考定殷墟是商朝晚期的旧都。
刘锷于是在1903年就出版了《铁云藏龟》。
《铁云藏龟》是第一部将甲骨文著录成书的专著,是甲骨学的开山之作。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等甲骨文的大家相继问世了。
甲骨文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
三、甲骨文发现的意义:(l)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8209225 【作者简介】 赵丽生,男,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教授。
武丁甲骨:中国会计可考的源头赵丽生(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太原030024)【摘 要】 会计是人类借助于特殊工具,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经济行为及其成果进行记录和计量,为管理经济提供信息的活动。
按照严格的会计定义界定,绳结、陶文符号、书契符号等原始文明行为和古代神话传说,有的仅仅包含了会计的一些要素,有的则是夸张拔高了的想象中的会计,不是我们会计史学意义上的会计。
中国会计可考证的源头是商朝武丁时期的甲骨文献所进行的会计记录。
【关键词】 商朝;武丁;甲骨文;会计;会计起源【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6701(2008)0620029206 在会计史的研究领域,会计起源问题是一个十分棘手而又不容回避的问题。
多少年来,围绕会计的产生,理论界尚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其中主要的问题有:第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由于神话传说杂间其中而变得模模糊糊;第二,缺乏可信的文献资料以佐证,使得会计起源成为猜想;第三,没有公认的标准定义什么是会计,人们对会计内涵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在会计起源问题认识上的混乱。
在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中,结绳记事、陶文刻符、甲骨简牍书契等被学术界认定是人类原始的文明行为。
但是,同样的原始文明行为,古文字学家把它们称为古文字的萌芽,数学家把它们称为数学的萌芽,统计学家把它们称为统计的萌芽,会计学家则把它们称为会计的萌芽。
研究会计的起源,就是要考证会计是从什么时候、具备了什么条件,才从滥觞的文明源流中独立成为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的。
一、中国史前文明长河中的会计猜想 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根据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提供的一些线索考察会计起源,这些线索包括山西峙峪古人类遗址出土的骨片刻痕、北京山顶洞人类遗址出土的鹿角棒刻纹、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龟壳和石子、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陶符、神话传说中的伏羲结绳记事、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刻契记事等,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把一些原始文明行为和神话传说认定为会计的萌芽或雏形。
关于会计起源时间的分歧远至29000年,近至5000年。
1.山西峙峪古人类遗址出土的骨片刻痕。
峙峪遗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西北15公里的峙峪村附近,文物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9000年左右。
出土的文物资料中有一部分具有刻痕的动物骨片,疑为人类最早的记录、计量猎物的符号。
2.北京山顶洞人类遗址出土的鹿角棒刻纹。
山顶洞人距今19000年左右,属旧石期时代晚期、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人类遗址。
文物资料中有一件赤鹿角,其上部残断,但主干的大部分却保留下来,枝叉被人工截去,表面经过刮磨,上刻弯曲或平行的纹道。
该文物上所刻的纹道被推测为山顶洞人用作计量和记录的标记。
3.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龟壳和石子。
1983年,河南舞阳贾湖一处距今约7000-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龟壳随葬,有的壳上契刻似“目”、“日”字形的符号,龟壳内盛放着一些小石子,其数量、大小、颜色、形状都不相同。
这些龟壳和石子被推断是用来进行原始记录和计量的工具。
4.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陶符。
我国的陶符文化体系主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以仰韶文化的陶符最为代表,时间主要跨越公元前6000至公元前3500年的2500余年,地域分布在关中地区约3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不同地点的陶符相互比较相近或相似,说明已趋于规范。
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认为陶符体系中已经有了从一到百的数码字符,陶符就是原始记录计量的符号。
5.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结绳记事。
我国古代结绳记事(或结绳记数)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父系氏族社会初期———传说中的伏羲时代。
由于运用较早,年代荒远,史书记载不详。
传说中的基本做法是:小事小数小结,大者大结。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代文字、数学和统计的起源,我国会计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也把原始社会末期的结绳记事行为视作中国会计的萌芽或雏形。
6.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刻契记事。
刻契记事(或刻契记数)也叫“书契”,是原始文明发生变革的主要标志。
它所产生的时代,大约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算起(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纪元元年),经过尧舜禹三代,直到夏朝初期,刻契记事是以刻记为主要特征,即用刻刀或其他一些利器在竹木、龟甲、兽骨、石板或泥土板上刻记。
二、中国史前文明长河中会计猜想的考证 (一)山西峙峪古人类遗址出土的骨片刻痕考证:峙峪古人类遗址出土的这些具有刻痕的动物骨片关系到会计的起源,我们必须考证清楚四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是:这些划痕是人类刻划的,还是自然形成的?第二个层次的问题是:如果这些刻痕是人类刻划的,是有意刻划的,还是无意刻划的?第三个层次的问题是:如果这些刻痕是人类有意刻划的,那么它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行为,还是原始的记录计量行为?第四个层次的问题是:如果这些刻痕是人类有意的记录计量行为,是否可以认定这就是原始的会计行为?结论:根据山西博物院提供的有关实物资料分析考证,笔者的初步看法是:按照骨片刻痕的深浅、粗细程度,显然是人类利用利器(石英一类)刻划的,不是自然形成的,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是比较清楚的;这些刻痕虽然形式各异却呈现一定的规律,可以肯定是人类有意刻划的,而不是无意留下的,第二个层次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考证清楚。
关键是第三、第四个层次的问题,上述资料不能足以证明这些刻痕究竟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行为,还是原始的记录计量行为,如果结合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距今约29000年左右,人类还没有能力能够利用文字或符号进行文明行为。
所以,山西峙峪古人类遗址出土的骨片刻痕不能认同为原始的会计行为。
(二)北京山顶洞人类遗址出土的鹿角棒刻纹考证:考古文献对赤鹿角棒的记载详略不同,王幼平(2000)虽然考证较细,但对其用途则称“不详”。
他说:“赤鹿角的上部残断,但主干的大部分却保留下来,枝叉被人工截去,表面经过刮磨,尖端残缺,用途不详。
”[1](P39)郭道扬(1984)认为:“虽然在鹿角棒上所刻符号的用途还无法考察清楚,但是,从这些并非装饰符号的刻法上判断,这种平行的浅纹道很可能就是当时山顶洞人所运用的一种计量记录事物的标记。
”[2](P14)我们的疑问是:第一,赤鹿角棒究竟是一件装饰品,还是简单的工具?第二,如果是简单的工具,是劳动用的生产工具,还是生活用的日常器具?第三,如果是生活用的日常器具,赤鹿角棒上刻划的弯曲和平行的浅纹道,是一种装饰纹,还是某种标记?第四,如果是某种标记,同样存在是何种性质的标记,即是记录思想情感,还是记录经济活动成果?第五,如果它是用来记录经济活动成果的,就可以肯定是原始的记录和计量行为吗?第六,如果它是原始的记录和计量行为,就可以肯定是会计的萌芽吗?结论:从文物材料本身分析,赤鹿角棒是一件刻有装饰纹道的生活用日常器具,这种装饰纹所表达的仅仅是刻划者本身的一种情趣,是刻划者思想情感的流露,无法认定是原始的记录和计量行为,因此不能是确定这就是会计的萌芽。
(三)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龟壳和石子考证:贾湖人类遗址出土甲片上的两个文字,不足以说明它们与会计有什么关系。
那些小石子,由于取用方便,不应该是装饰物,它们与文字符号存放在一起,有可能是出于计量与记录的需要,也就是说,它们很有可能是古人计算或记录的一种工具。
结论:由于它们不能说明具体的记录对象,也呈现不出一定的规律,要把它确定为原始的会计记忆与计量行为,还缺乏有充分说服力的证据。
(四)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陶符考证:这些符号与甲骨文、金文中的数码字相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们之间所存在的承袭相传关系。
笔者认为,新石器时代所出现的这些较为复杂的刻划符号,有可能是为了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记载事实以及记录计量较为复杂的经济事项而创造出来的。
结论:由于其功能不确定,规律不明显,记录对象不清,所以,用会计的标尺衡量,这些符号不能作为会计起源的直接证据。
(五)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结绳记事考证:笔者认为,尽管我国古代文献中把伏羲描绘得神乎其神,但神话传说毕竟不能作为史实。
如果中国古代确实曾经经历过结绳记事这段人类原始文明行为的过程,那么按照会计定义作为标尺来衡量结绳记事的会计意义,我们就会发现:结绳记事只能够符合其中的三个条件,即结绳记事是人类所进行的文明行为;结绳记事是借助于绳结来进行文明活动;结绳记事已经形成了具有了一定规律的较为固定的方法。
结论:由于结绳记事方法不能直接说明其所记录的具体对象,即记录和计量的客体不明确,所以它还不能称得上是原始的会计行为。
(六)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刻契记事考证:刻契记事是人类原始文明行为,毋庸置疑。
但是,祖先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恐怕永远无法破解的难题,这就是:我们的祖先进行刻契记事这种文明行为的时候,契刻的主体不明确,刻契记事的规律不清晰,刻契记录的对象不具体,同样的刻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很容易产生歧义,人们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原始的会计行为。
结论:刻契记事也许包含了会计行为的某种元素,活灵活现的神话传说中的会计萌芽不一定是凭空生造的。
三、研究会计起源的标尺:会计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研究会计的起源,必须首先定义清楚会计的概念。
如果人们对什么是会计不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根本无法研究会计起源问题。
按照逻辑学原理,定义会计概念必须要使会计概念能够满足会计的一般属性,能够概括会计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一般特征。
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给会计所确定的一般性的定义是:会计是人类借助于特殊工具,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经济行为及其成果进行记录和计量,为管理经济提供信息的活动。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会计的本质是人类为了管理经济而作出的提供信息的活动。
记录是人类对经济信息的采集和储存。
计量是人类对经济信息的计算、测量和加工整理。
只有具备下列特征、满足下列条件的记录和计量才是一般意义上的会计:第一,会计的主体是人类;第二,会计的客体是经济活动;第三,会计活动必须借助于一些特殊的工具;第四,会计活动要有相对固定的方法。
会计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管理活动,是人类主观进行经济管理并形成一定客观结果的过程。
非人类的活动,比如历史上神话传说中的人格化了的神对于经济活动的所谓记忆、计量行为,不能认为是会计活动。
会计管理的对象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会计的客体是经济活动,包括经济现象动态和静态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
人类凡是属于经济活动信息的记录和计量行为才是会计活动。
凡是反映经济活动对象数量增加、减少和余存情况的记录和计量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会计。
以经济活动作为管理对象是会计区别于数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
原始的数学活动应该包括人类所有的对于“数”的记录、计算,如对人口、季节、日月星辰和宇宙现象等所作的记录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