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国四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介绍

合集下载

国四后处理介绍概要

国四后处理介绍概要

第11页/共21页
5、 SCR催化消声器布置方案
1、方形结构布置方案(福田):
水平出气结构
第12页/共21页
型谱(WP10):
5、 SCR催化消声器布置方案
第13页/共21页
2、圆形结构布置方案(端进端出):尿素喷嘴、排温传感器及氮氧传感器的防护与圆形侧进端出结构类似。
立式结构
端进端出结构
2220/1200~1500
WP13.550E40
405/2100
2300/1200~1500
第5页/共21页
1、国部分
第6页/共21页
WP10国Ⅳ与国Ⅲ区别-强化提升
1、国Ⅳ与国Ⅲ产品差异-以WP10为例
第7页/共21页
潍柴高压共轨+SCR后处理生产准备已成熟,具备批产条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6、尿素箱总成布置方案
第18页/共21页
6、尿素箱总成布置方案
福田集成方案开发
第19页/共21页
谢 谢!
第20页/共2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第9页/共21页
4、 SCR系统集成供货方案
集成设计方案:SCR箱总成催化消声器尿素喷嘴氮氧传感器排温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尿素箱尿素泵尿素进、回液管(环境温度传感器、冷却液电磁阀)
第10页/共21页
5、 SCR催化消声器布置方案
1、方形结构布置方案(基本型)
下一步工作:排气尾管结构形式避免吹扫气瓶。氮氧传感器位置和防护架优化。
WP10.290E40
213/1900
1340/1200~1500
WP10E41系列
WP10.270E41
国Ⅳ
9.7
2

国四大马力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

国四大马力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

国四大马力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国四标准是指中国针对柴油车排放的一项污染控制标准,于2008年开始实施。

在国四标准下,柴油车的排放要求更为严格,需要配备一系列的后处理技术来净化排放物。

本文将介绍国内四大马力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

国四标准要求柴油车的颗粒物(PM)排放控制在每公里0.025克以下,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在每公里3.5克以下。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内发展了四大马力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分别是颗粒物捕集器(DPF)、氧化催化器(DOC)、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低温尿素溶液喷射系统。

首先,颗粒物捕集器(DPF)是国内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DPF是一种静电过滤装置,可以有效捕集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

它通过细小的孔道和滤芯来过滤颗粒物,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柴油车尾气中通过颗粒物捕集器后,排出的尾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将大大降低。

其次,氧化催化器(DOC)也是国内柴油车排放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

DOC主要用于氧化柴油车尾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和氢气(HC)。

氧化催化器中的贵金属催化剂可以在高温下催化气态污染物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

通过氧化催化器的作用,柴油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浓度将显著减少。

第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一种用于减少柴油车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

SCR系统主要由催化剂和尿素溶液喷射系统组成。

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尿素溶液中的氨气(NH3)发生化学反应,最终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汽。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

最后,低温尿素溶液喷射系统也是国内柴油车后处理技术的关键部分。

这一系统能够通过向排气管中喷射低温尿素溶液,将尿素溶液分解成氨气。

在SCR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汽。

综上所述,国内四大马力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是颗粒物捕集器(DPF)、氧化催化器(DOC)、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低温尿素溶液喷射系统。

柴油国四发动机后处理系统课件

柴油国四发动机后处理系统课件
地位
后处理系统是柴油国四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满足国家排放法规具有重要 意义。
作用
后处理系统能够显著降低发动机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如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提升发动机整体性能。
02
后处理系统核心组件与技术
氧化催化器
功能
工作原理
通过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降 低CO和HC的氧化活化能,使其在较 低的温度下与排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 反应。
柴油国四发动机后处理 系统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柴油国四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概述 • 后处理系统核心组件与技术 • 后处理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 后处理系统维护与保养
01
柴油国四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组成部分
工作原理
技术特点与优势
高效催化转化
颗粒捕集再生 智能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系统在发动机中的地位和作用
管路堵塞
由于油品质量、积碳等原因,可 能导致后处理系统管路堵塞,影
响系统正常运行。
故障诊断方法与步骤
01
02
使用专业诊断仪
检查传感器
03 视觉检查
常见故障排除案例分析
04
后处理系统维护与保养
系统维护周期与内容
维护周期 维护内容
保养操作方法与注意事 项
保养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系统维护后的性能检查与评估
性能检查
在维护和保养完成后,应对后处理系统进行性能检查,包括排放性能、燃油经济性能等,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 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
性能评估
根据性能检查结果,对后处理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系 统优化和升级提供参考。

国四后处理技术之DOCPOC详解(绝密)

国四后处理技术之DOCPOC详解(绝密)

国四后处理技术之DOCPOC详解(绝密)导言在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方面,柴油机的热效率显然要高于其他内燃机。

柴油的高热效率以及良好的机械耐久性能保证了在为新型车选择一种先进的动力设备时,柴油机应当是首选。

柴油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很快就翻了一番。

在德国,五年内所占比例从20%上升到了40%。

近年来,柴油发动机长足发展。

西方国家逐渐淘汰了冒着黑烟的卡车,而柴油发动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新型环保型旅行车。

可见黑烟的问题解决了,但小颗粒物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当研究出新的测量技术来分析这些微粒并逐渐加深它们对人类影响的了解以后,颗粒污染物就成为在车辆高度集中的城市里最大的污染源。

柴油发动机的正常排气情况是:稀燃,排气温度低。

柴油机排气情况和汽油机排气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同样,排气后处理系统不一定同时适用于汽油机和柴油机。

总的来说,对于先进的柴油机,其原始排放中HC 和CO 的含量很少,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和颗粒污染物。

柴油氧化型催化器的特点是减少HC,CO ,显著降低颗粒物的排放,氮氧化物平均可以减少10%-15%。

排放法规欧洲和日本计划在2004年和2005年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使用先进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和柴油氧化型催化器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重型柴油车也有类似趋势,最困难的一步是达到US07标准。

技术要求柴油机的发展潜力远远高于专家在几年前所做的预测。

采用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不必在排气系统里安装任何其他装置就可以达到新的排放限值。

但是,同其他燃烧技术一样,如果要使排气污染物尽可能地降低为0的话,就要破坏发动机的其他性能。

比如使用高效废气再循环系统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就会降低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排气后处理技术可以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发动机生产商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开发更为经济的发动机。

现在,许多奇特新颖的柴油机排气控制技术都在研发之中。

目前用于商业上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柴油颗粒捕集器(DPF/CRT),氧化型催化器以及采用上述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路线,组成不同的模块。

柴油国四发动机与后处理常规故障模式及处理措施

柴油国四发动机与后处理常规故障模式及处理措施

6. 常规故障模式及处理措施6.1 发动机无法起动使用诊断仪检查故障码,按故障码排查故障。

◆起动机不工作:BOSCH系统国IV系列柴油机起动机由ECU控制,正常工作时,钥匙开关给ECU起动信号,ECU 输出一个电流驱动起动继电器,继电器接通后带动起动机运转。

FEUP系统国IV发动机起动机由钥匙直接控制,正常工作时,点火钥匙输出一个电流驱动起动继电器,继电器接通后带动起动机运转。

检查以下几个要素:空档开关、起动继电器、ECU供电、蓄电池、相关线束、车下停车开关等。

✦检查是否挂在空档位置起车前,首先检查档位手柄是否挂在空档位置。

✦检查空档开关及接线是否完好,试着使用紧急起动(点火开关持续按下10S以上)对于起动机受ECU控制的发动机,起动时ECU先根据空档开关传来的信号判断是否挂在空档位置。

当空档开关损坏或接线连接不良时,ECU接收不到空档信号,起动机是不工作的。

紧急起动:ECU若检测不到空档信号,持续按下起动开关超过10S,ECU将强制驱动起动机进行起动。

✦检查ECU是否上电工作钥匙旋到ON档,检查仪表故障灯/OBD灯是否自检;若不自检,检查ECU的各保险与供电/地线束等是否正常。

✦检查车下停车开关的位置(为选装功能,部分车型装配,应处于断开状态)车下停车开关为自复位式,检查该开关是否正常,是否处于断开位置。

✦检查电瓶电压是否过低,以致不能带动起动机电池电压一般要高于24V,若太低则不能带动起动机,用万用表量取蓄电池的电压确认是否电量不足。

✦检查发动机/蓄电池的负极连接线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有松动等接触不良情况,检查接线柱表明氧化物是否太多。

✦起动机继电器及接线是否完好检查起动继电器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有松动等接触不良情况,检查接线柱表明氧化物是否太多。

✦检查起动机是否烧坏用万用表检查起动继电器是否正常。

✦点火开关是否损坏将点火开关旋至ON档,看仪表等是否点亮;将点火开关旋至起动档,检查起动机控制线是否有电压输出。

国四后处理工作原理

国四后处理工作原理

国四后处理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国四后处理工作原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国四后处理,就好比是汽车的健康小卫士。

汽车跑起来,尾气呼呼往外冒,这里面可有些不咋好的东西呢,就像空气中的小捣蛋鬼。

那国四后处理系统呢,就是专门来对付这些小捣蛋鬼的。

它里面有好些关键的部件,就像是一个小团队在合作。

比如说,有个叫尿素喷射系统的家伙,它就像个精准投射手,能把尿素恰到好处地喷到该去的地方。

还有各种传感器,就像是一个个小眼睛,时刻盯着尾气的情况,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汇报。

想象一下,尾气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在乱跑,而国四后处理系统就是那个能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的老师。

它通过一系列复杂又巧妙的办法,把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给转化掉,让排出去的气体变得干净些。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过程,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就拿尿素来说吧,它可不是随便喷喷就行的。

喷多了浪费,喷少了又起不到效果,这可得拿捏得死死的。

这就好像做饭放盐一样,多了太咸,少了没味,得恰到好处才行。

再说说那些传感器,它们就像是一群细心的小侦探,稍有异常就能察觉。

要是它们出了啥毛病,那整个系统可就乱套啦!就好比人的眼睛花了,那走路还不得磕磕碰碰的呀。

国四后处理系统就像是汽车的一道坚实防线,保护着我们的环境,让我们能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

这可不是小事儿啊,朋友们!要是没有它,那汽车尾气得多脏啊,我们的天空还能这么蓝吗?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爱护这个小卫士,定期给它做做检查,保养保养。

可别等它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呀!这就跟我们人一样,平时不注意保养身体,等生病了才着急,那多不划算呀!总之,国四后处理工作原理虽然有点复杂,但它真的很重要。

它为我们的环境默默奉献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它,让它一直好好地为我们服务下去,大家说是不是呀!。

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故障诊断思路分析

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故障诊断思路分析

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故障诊断思路分析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是目前汽车尾气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地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后处理系统也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车辆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后处理系统故障进行及时诊断。

本文将简要介绍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后处理系统故障。

一、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颗粒捕集装置(DPF)、氮氧化物储存还原装置(NSCR)和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

其中,颗粒捕集装置主要用于捕集颗粒污染物,氮氧化物储存还原装置用于储存和还原氮氧化物,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则用于将尿素溶液转化为氨气,进一步还原氮氧化物。

1. DPF 焚烧颗粒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产生大量PM2.5颗粒,会在颗粒捕集装置(DPF)中逐渐堆积。

当DPF内部的颗粒达到一定数量时,必须进行再生,否则会导致DPF的压力增大、燃油经济性下降或发动机出现故障。

DPF的再生有两种方式: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

主动再生是通过提高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温度来燃烧掉DPF中的颗粒,被动再生则是利用柴油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排放气体,把颗粒焚烧。

2. NSCR 转化氮氧化物NSCR主要分为两个工作模式:富氧模式和贫氧模式。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NSCR负责储存降解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在贫氧模式下,NSCR的原材料为NOx,而富氧模式下的废气,则主要来源于氧气和汽油的剩余燃烧产生的废气。

NSCR会通过调节两个模式之间的转化控制,使储存的NOx在达到一定浓度时进行还原转化,从而达到减少NOx排放的效果。

SCR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是一种技术,通过尿素溶液来催化还原NOx,从而减少柴油发动机的氮氧化物排放。

在SCR系统中,尿素进入喷嘴后,会开始氨气的释放过程,进而与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由此,尿素选择催化系统延长了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处理能力,让发动机直至达到Euro6标准。

ISF发动机国四后处理系统EGR+SCR

ISF发动机国四后处理系统EGR+SCR

PM, g/kW hr
0.05
Euro V - 2009
USA 2007 (2.0; 0.02)
(3.5; 0.02)
Euro IV - 2006
0.00
(0.02; 0.01) (1.2; 0.01)
USA - 2010
0.0
1.0
2.0
3.0
4.0
5.0
6.0
NOx, g/kW hr
不同的技术方案
[140°F] 的水箱中。 EGR 冷却器必须完全浸入水中。 施加 245 kpa [35 psi] 的气压。 检查有无气泡从冷却器冒出。在水中观察
冷却器至少 2 分钟。 核实气泡不是由于管接头松动或残留的空
气造成的。 如果 EGR 冷却器泄漏,必须更换。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
维修手册 011-049 :后处理 系统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
ISF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2014.11.12
全球的汽车排放标准
欧盟法规 EPA美国法规 满足欧盟或美国法规均可
日本标准
全球排放法规的趋势
0.15
USA - 2004 (2002)
(2.7; 0.13)
0.10
USA - 1998
(5.36; 0.13)
Euro III - 2000
(5.0; 0.10)
EGR 控制阀
EGR冷却器
18 2014/12/11
Cummins Confidential
EGR 控制阀
EGR控制阀用于控制流入EGR 冷却器的EGR气体流量。
EGR控制阀安装在排气歧管上。 EGR控制阀由ECM控制,通过
内部的电机驱动
– 有12V / 24V 可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一、SCR系统结构概况
第一章
二、SCR系统整车布置图
SCR系统组成(博世)
1.控制单元ECU (EDC17系统)
2.尿素泵 3.尿素喷嘴 4.SCR排气连接管 5.尿素箱总成 6.加热冷却水管路 7.尿素液力管路 8.信号线 9.SCR催化转化器 10.传感器 …………
液位浮子
液位传感器
能够监测尿素溶液温度
能够通过发动机热水对尿素 溶液加热
能够监测液位高度,满液位 和零液位、空罐时向ECU发 出报警信号
加热水管
滤网
第二章
④ 尿素管、冷却水管接口
尿素出口3/8”
水管接 口φ14
尿素溶液接口 指示箭头
水管接口 φ14
尿素进口5/16”
第二章
⑤ 冷却水加热电磁阀
第三章
② 电器件、针脚性能参数
部件
尿素泵 对应ECU 针脚编 针脚 号
工作时对 T15上电,但SCR 开路电压
地电压( 系统不工作时的常 (V)
V)
态电压值(V)
开路时,常态 电阻
压力 2
传感

3
4
尿素 8
泵电

9
10
换向 11

12
K24(电 源正) K78(信 号线) K77(电 源负)
K07
1
5
3
回流管
压力管
4
2
吸液管
10
排温传 感器
6
7 8
9
第二章
第一章 SCR系统概要 第二章 尿素箱 第三章 尿素泵 第四章 喷嘴 第五章 SCR箱 第六章 加热系统 第七章 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排温传感器 第八章 故障排除 第九章 后处理知识拓展
一、尿素箱的结构 ① 尿素箱外围结构
第二章
第二章
② 尿素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一、喷嘴的结构
第四章
注:由于排气管温度较高,所以喷嘴需 要用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喷嘴工作 时,尿素压力管内压力维持在9Bar左右。
第四章
二、喷嘴的工作原理
尿素溶液 (9bar)
发动机 冷却水
ECU
K10 K09
PWM脉宽信号
电磁 阀针 脚
T15上电, 电阻 后处理不 工作时电 压(V)
K09 约8V
第三章
第三章
② 尿素泵剖视结构
序号 结构名称 ① 尿素罐
② 过热保护电阻
③ 压力传感器 ④ OUTLET(压力管) ⑤ INLET(进液管) ⑥ BACkLET(回液管) ⑦ 换向阀
TLET相连 ,用于储存加压后的尿 素
过热保护电阻串联在电 加热回路,正常情况下 电阻为0,当温度过高 时自动断开
进、回水 管接头: 2Xφ14
电磁阀安装固定孔
电磁阀的作用: 电磁阀用于尿素溶液的解冻。当尿素温度低于-5℃时,为防止尿素 结晶,ECU打开电磁阀,热的发动机冷却液流经尿素箱,对尿素溶液 进行加热。
第二章
二、尿素箱相关部件的性能参数
① 液位温度传感器接插件
ECU 针脚
K57 K52 K80
K64
工作电压 范围(V) 0.3~4.3 0 0.3~4.3
——
泵到喷嘴
尿素箱到泵
泵到尿素箱
停车熄火后,倒吸压力 管内的尿素溶液,防止 尿素残留结晶
——
尿素泵内的加热电阻丝
第三章
二、尿素泵建压的条件
尿素泵建压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无影响尿素泵建压的执行器、传感器、线束等故障; 排温超过180 ℃; 发动机转速大于550rpm; 系统解冻完成(可通过尿素箱温度、环境温度判断) 无尿素管路(进液管、回液管、压力管)堵塞或泄露, 无喷嘴堵塞
尿素泵针脚
-压力传感器(正)
PIN 7 PIN 8
压力传感器(信号) PIN 9
压力传感器(地)
PIN 10
ECU针脚 无 K07
K73 K93
针脚定义 --
尿素泵电机(地)
尿素泵电机(正) 尿素泵电机(PWM)
PIN 5 PIN 6
--
加热装置
PIN 11
--
加热装置(信号)
PIN 12
K30 反向阀 K08 反向阀(信号)
第六章
一、后处理加热系统的结构
尿素箱水加热 进、出管路
尿素泵压力管 路电加热线路
尿素泵回流管 路电加热线路
尿素泵进液管 路电加热线路
尿素箱水加热 电磁阀
后处理加热线 路控制继电器
后处理加热线 路主继电器
第六章
二、后处理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
水加热:当尿素箱温度低于-8℃, 同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55℃时, ECU打开冷却液电磁阀,热的冷却液 流经尿素箱对尿素进行加热解冻。 电加热:尿素管、尿素泵通过电 阻丝进行加热,当满足加热条件时, ECU控制加热继电器闭合,开始进行 加热。 尿素管加热解冻目标温度为 0℃。 实际运行过程中,加热时间随环 境温度、尿素箱加热器形状、发动 机工作状态及尿素管路加热能力而 改变。
第九章
② NoPressure Control(无压力控制阶段)
NoPressure Control阶段,该过程系统标定为至 少需要3秒钟的时间。此阶段,主要完成尿素泵建 压条件的判断: T50启动发动机,正常情况下若满足以下条件: 排温超过180 ℃ 发动机转速大于550rpm 无泵压力传感器故障(若有则直接返回Stand by状态) 系统解冻完成(可通过尿素箱温度、环境温度 判断) 系统就会很快进入到建压模式Pressure Control 状态:
车用国四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介绍
主要内容
第一章 SCR系统概要 第二章 尿素箱 第三章 尿素泵 第四章 喷嘴 第五章 SCR箱 第六章 加热系统 第七章 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排温传感器 第八章 故障排除 第九章 后处理知识拓展
第一章
第一章 SCR系统概要 第二章 尿素箱 第三章 尿素泵 第四章 喷嘴 第五章 SCR箱 第六章 加热系统 第七章 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排温传感器 第八章 故障排除 第九章 后处理知识拓展
第九章
第一章 SCR系统概要 第二章 尿素箱 第三章 尿素泵 第四章 喷嘴 第五章 SCR箱 第六章 加热系统 第七章 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排温传感器 第八章 故障排除 第九章 后处理知识拓展
第九章
一、知识拓展1:后处理工作过程解析
如左图,后处理工作过程主要分为5个阶段(CoSCR_st): Stand by(静态阶段) NoPressure Control(无压力控制阶段) Pressure Control(压力控制阶段) Pressure Reduction(压力下降回流阀打开阶段) AfterRun(断电后倒吸阶段)
第七章
二、传感器电器参数
电器件
上游排 温传感 器 环境温 度传感 器
传感器 针脚编 号 2 1
1 2
ECU针 脚
K82 K81
K39 K60
正常电 开路电 常温下 压(V) 压(V) 的电阻

0
0
约215Ω
0.3-4.7 5
0.2-4.9 5
0
0
约 2.9kΩ
第八章
第一章 SCR系统概要 第二章 尿素箱 第三章 尿素泵 第四章 喷嘴 第五章 SCR箱 第六章 加热系统 第七章 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排温传感器 第八章 故障排除 第九章 后处理知识拓展
① Stand by(静态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进行后处理相关电器、线束、传感器的故障检测 等,为后处理工作做准备: T15上电后,首先检查系统有没有故障,若有故障则系统一直处 于Stand by 状态; 如经过检查没有错误或者存在的错误不影响系统工作,则系统从 Stand by状态进入到NoPressure Control状态。
尿素箱用于储存尿素溶 液,整体材质为塑料。 顶部安装了液位温度传 感器、水加热接口、尿素溶 液进出接口的集成件。 罐内尿素吸液管入口装 有初滤器,以防大于0.1mm 的颗粒进入喷射系统。 尿素箱加注口应符合欧 洲标准DIN70070,与油箱口 不同,可防止加错。
第二章
③ 液位温度传感器的结构
③ 排温传感器(以上游排温传感器为例)
传感器 接插件
传感器 线束
上游温度 传感器
上游温度传感器有 两种结构,一种结构 如图所示,传感器末 端有90°直角弯,另 一种是直线结构。
接插件形状由实际 情况确定。
第七章
④ 环境温度传感器
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相同,均为普通的热敏电阻传感器,外界温度 的变化引起传感器电阻值发生变化,以至传感器两端电压也发生改变。通过 标定不同的温度下对应的电压值,来测得外界环境温度。
约12Ω
K10 约8V
第五章
第一章 SCR系统概要 第二章 尿素箱 第三章 尿素泵 第四章 喷嘴 第五章 SCR箱 第六章 加热系统 第七章 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排温传感器 第八章 故障排除 第九章 后处理知识拓展
一、SCR箱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一章 SCR系统概要 第二章 尿素箱 第三章 尿素泵 第四章 喷嘴 第五章 SCR箱 第六章 加热系统 第七章 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排温传感器 第八章 故障案例 第九章 后处理知识拓展
0
传感器电阻范围 (kΩ)
液位传感器电阻 5.6~442.6
温度传感器常温 环境电阻约42
4针插接件
第三章
第一章 SCR系统概要 第二章 尿素箱 第三章 尿素泵 第四章 喷嘴 第五章 SCR箱 第六章 加热系统 第七章 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排温传感器 第八章 故障排除 第九章 后处理知识拓展
一、尿素泵的结构 ① 尿素泵外围结构
第九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