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房地产税收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房地产税收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房地产税收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政府往往利用税收政策来调控市场,并对金融市场产生一系列影响。

本文将探讨房地产税收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其对房地产市场、银行业、股市和债市等方面的影响。

一、房地产市场的影响1. 房价稳定房地产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对房屋出售、购买和持有等方面的税收调控,使房价更加稳定。

对于投资者而言,相对稳定的房价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这将促使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贷款和融资,刺激金融市场的繁荣。

2. 促进住房消费合理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对房地产投资的依赖,鼓励居民加大住房消费。

这将推动住房市场的活跃度,并带动与之相关的金融市场,如建材业、家居装饰业等的发展。

同时,住房消费的增加还会激发家庭金融储蓄和贷款需求,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银行业的影响1. 贷款需求增加房地产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购房者的经济负担,进而影响购房贷款需求。

如果政策收紧,购房成本增加,购房者需要增加贷款额度。

这将导致银行业贷款需求的增加,反过来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2. 不良贷款风险加剧在某些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可能会导致一些购房者难以偿还贷款,增加不良贷款的风险。

不良贷款的增加将对银行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银行业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税收政策的调整,合理评估和控制风险。

三、股市的影响1. 房地产行业股票表现房地产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对房地产行业的企业经营情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相关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

例如,房地产税收政策的收紧可能会导致房地产企业盈利下降,其股票价格受到压制。

投资者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政策变化对股市的影响。

2. 资金流向变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调整可能会造成资金流向的变动。

例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从房地产市场转向其他领域,如股市。

这将对股市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股市的活跃度和交易量。

四、债市的影响1. 政府债券收益率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将对市场利率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债市。

税务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与应对

税务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与应对

税务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与应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税务政策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税务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展开讨论。

一、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购房者的影响和对开发商的影响。

对购房者的影响税收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购房成本和购房积极性方面。

首先,购房成本主要受到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等方面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购房成本的差异化。

此外,税收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导致购房成本的增加或减少。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购房者的购房欲望。

其次,税收政策对购房者的购房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例如,政府对房产市场进行限购和限贷政策,通过增加购房者的购房门槛来调控市场。

这些限制措施可能降低购房者的购房积极性,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活跃程度。

对开发商的影响税收政策对开发商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税收负担和开发成本方面。

首先,税收政策直接影响到开发商的税收负担。

开发商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增值税等各类税费,这些税费直接影响到开发商的利润。

如果税收政策调整导致税负增加,将对开发商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税收政策还影响到开发商的开发成本。

例如,政府对土地价格进行干预,通过出让土地的方式来调节市场供应。

这些政策可能导致开发商在购买土地时面临更高的成本。

此外,税收政策对建设和销售环节的税费也会对开发商的成本产生影响。

二、应对税务政策的措施面对税务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企业和购房者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降低影响。

对于购房者来说,他们可以关注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及时了解相关的购房成本和优惠政策。

此外,购房者可以选择合适的购房时机,根据市场的趋势和税收政策的影响,选择最合适的购房时机和方式。

对于开发商而言,首先,开发商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降低税收负担。

例如,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出售房产的税收成本。

分析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影响

分析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影响

分析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价格是影响交易量的重要因素,在市场价格相对比较平稳的形势下,房地产税对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以及交易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征税的比例较高,开放商势必会将这部分价格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导致房价的上涨,而购房者在房产交易的过程中本身就需要缴纳各种税款,所以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交易量。

为了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也在不断的调整,从而對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

一、政府为控制房价所采取的税制改革措施为了对房价进行控制,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改措施。

在2006年5月,以购房时间5年为限对房屋交易的营业税进行调整;2008年12月,对开发商的土地增值税进行规范;2010年4月,对于契税进行调整,以是否为家庭第一套住房以及房屋面积为标准进行调整;2011年5月,以购房时间2年为限对房屋交易的营业税进行调整;2013年2月,为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

二、房地产税在调控房价中所存在的问题(一)税收种类繁多,重复征税现象严重我国的房地产税种类繁多,并且重复征税现象严重,从而直接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居高不下,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比如对房屋出租收入既有营业税又有房产税;对房地产持有者,既征收营业税又征收房产税。

在这种重复征税的情况下,直接加重了买卖双方的负担。

而房屋所有权人为了将各种税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就会提高售房价格,并且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价格。

从税种的征收以及重复的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在房地产税的制定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税制结构不合理在房地产市场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所缴纳的税款是不同的,并且还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不同的税种对于房价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直接税会由售房者缴纳,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转嫁。

而间接税是在房产流转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如营业税,房屋出售者就会通过抬高房价或者租金等形式而转嫁给交易对象。

税收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与调整

税收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与调整

税收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与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

因此,税收政策对于房地产业的影响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税收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税收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1. 增值税政策增值税是房地产交易中重要的税种之一。

税收政策对增值税的调整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业的经营环境和发展趋势。

例如,对于新购房产的征收增值税,政府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灵活调整税率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

2. 契税政策契税是购买房产时必须缴纳的税费,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一笔重要的支出。

政府通过调整契税税率和计税方式,可以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价格水平。

在房地产市场火热时,政府可以适度提高契税税率,以起到抑制投资过热的效果。

而在市场低迷时,政府可以降低契税税率,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

3. 土地增值税政策土地增值税是指在购买土地后出售时所产生的增值部分需要缴纳的税费。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增值税税率和征收方式,来控制房地产市场中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流转。

合理的土地增值税政策可以有效限制土地投机行为,调节土地供应与需求的关系,防止过度投资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

二、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应对1. 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政府在调整税收政策时,应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购房者的需求变化。

只有紧跟市场的步伐,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税收政策,才能真正发挥税收政策的调控效果。

2. 引导资金流向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引导资金从一线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流动,以实现区域经济平衡。

例如,通过提高购房者在一线城市的契税税率,减少投资炒房的意愿,从而将资金引导到二三线城市,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

3. 支持长期租赁市场发展在过去对房地产市场过于依赖销售模式的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支持和鼓励长期租赁市场的发展。

浅析税收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毕业论文

浅析税收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平稳上升。

但目前我国房价快速的增长使得大部分居民望房兴叹,因此政府不断的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

而税收政策作为调控我国房地产经济活动的主要工具之一,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94年的新税制改革后的税收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当前的房地产行业且现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不太成熟,这使得房地产市场处于脱节和濒临失控状态。

所以,我们应尽快完善税收体系,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和完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字:房地产市场税收影响Abstract: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relations with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will be able to rise steadily. Bu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ouse prices has been growing too fast, than the residents of the bear ability, so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strengthening the regulation of real estate. And tax policy is one of the main tool for regulating economic activity of real estate in our country, the healthy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n China play a key role. In 1994, after the new tax system reform of tax system already can not satisfy the current real estate industry and the now in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is not mature, So, we should perfect the tax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words:real estate market tax impact一、我国房地产税制发展历程在1978年之前,我国房地产还未形成行业,城市住房是由国家下达命令进行统一的建设和分配,农村住房主要还是靠自己修建或请工匠完成,并没有形成房屋买卖。

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税 收 政 策 的 微 观 经 济 学 的 角度 入 手 , 简要 介 绍 当前 税 收 政 策控 制 房 地 产 市 场 的 现状 , 分 析 税 收 政 策 是 如 何 通 过 房 地 先 再
产 商和 购 房 者 影 响房 价 , 最后 提 出了一 些应 对 高房 价 的合 理 化 建 议 关 键 词 : 收 政 策 ; 地 产 开发 商 : 税 房 购房 者
2 税 收 政 策 对 调 控房 地 产 价 格 的 分 析
P 2
Pl
当前有一种普遍 的观点 , 为征收重税可以抑制房地产 价 认
格 的过 快 增 长 , 此 , 至提 出要 征 收 所谓 的 “ 利 税 ” “ 业 为 甚 暴 和 物
Q1Q2
图1

税” 来惩治推动房价上涨的开发商 和非理性购房者。 笔者认为 , 税负 的确会通过增加 房屋买卖成本起 到提高房地产业 的准入
征税 的对象 , 也分 为开发商和购房者两种 。下面分别从供给方 和需求方两个角度分析税 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 的影响问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
开发阶段 的税费负担。包括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 前期工程 费、 建筑安装工程 费、 基础设施 费等 ; ) 2 房地产流通阶段的税费 负担。包括营业税 、 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 费附加 、 印花税 、 土 地增值税 、 契税 、 企业所得税 和个人所得税等 ; ) 3 房地产保有阶 段 的税费负担。 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 以看出当前 可 的税收政策是重“ 开发和流转环节 ”轻 “ , 保有环节” 。
支 撑 着 当前 的高 房 价 ?究竟 应 该 如 何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文 将 从 本

房地产税的经济学问题与对策

房地产税的经济学问题与对策

房地产税的经济学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不断震荡,声调不断升高,各种政策纷至沓来,其中,引起广泛讨论的就是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寻找对应的对策。

一、房地产税对于市场的影响房地产税作为一种资产税,可以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一方面,税费负担的增大会使得房地产价格下降,预计房价下跌将会导致市场出现大规模下跌压力,同时也会对开发商造成严重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税费增大同样会使得房地产空置率增加,实际上过高的空置率会导致市场逐渐下滑以及城市的不发展。

因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增值税政策,力求在税费负担和市场供求关系中取得平衡。

二、房地产税与地方政府财政在现实的运作中,房地产税的税收收入大多都归属于地方政府。

然而,却存在着市场集中、过度建设等一系列住房问题,这些问题的源头正好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正是受益于土地出让金、财政回笼等政治经济因素的支撑。

为避免一些地方政府无节制的住房控制和过度建设,应当合理把握好政府是否充实税收,是否执行有关政策等制度。

从长远来看,应当建立一个市场调整机制来形成住房良环境。

三、房地产税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房地产税的实施是相互关系的。

投资人其实为了更可靠的收益而持续关注市场趋势,那么实施房地产税应该影响哪些投资,成为了市场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场外资金或者政策资金,异化了市场资本走向,转而导致了市场的贫富差距。

因此,不仅需要改进税费收取模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楼市调控,以稳定市场发展,防止房地产市场波动,特别是要避免政策资本的异化和极度依赖,保证市场无法再为政治投资服务。

四、房地产税的研究和实践房地产税作为产权税,要求使用者按照实际实行房地产经营活动缴纳税费。

这种方案可能尚不完善,因此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

对于房地产税的实践,应当根据不同社会现实和发展阶段按照分类和定制的方式逐步实现,同时应加强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和成功措施的启示。

微观经济学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分析

微观经济学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分析

123经济智库微观经济学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分析近20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人口流入的迁移和城镇化的进程,我国目前房市的整体总价值已高达60万亿-50万亿美元,不同的专业机构也已开展了许多具有案例性的研究工作,用于评估房地产价格波动的机制。

本文拟通过一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一些可能会影响中国房价的主要因素以及提出一些建议政府在未来阶段应该如何采取的一些相应对策。

微观经济学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分析根据均衡物价理论,假设供给总额是保持一定的,需求总额增加就会促进供给曲线的向右方位移动,从而产生更多的价格[1]。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就是随着城市总人口的爆炸性骤减。

经过30年的进步,中国城市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城市化还将是未来中国扩张内需规模的最大潜能。

近2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务力人员迁往到了城市,此类就业人群慢慢地拥有了稳定的生活工作及相对稳定的利润,这也就导致了一个较为旺盛的住房需要。

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水平持续上升。

中国特色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相当快,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购买力水平也在此期间增加,购买住房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如上所述,结合中国供需形势,面对巨大的需求,房屋供给有限,中国的住宅价格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并不那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所以当房地产的价格迅猛上涨,一些投资者就转化成了投机人借此契约进行套现。

另一方面,很多的消费者还是存在“从众“的心理,当一些投机者或其他投资者在房地产交易中获利时,一些的消费者就会紧紧追赶前者的脚步,投机者的表现也就导致,空置率的上升,市场就会产生泡沫效应,房价就会继续大幅度的升高。

自2009年起,我国就颁布了若干相关政策。

本章第一节将着力于介绍该项政策的实施和制定,并进一步探究该项政策对社会的经济作用。

税收政策对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分析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做的工作就是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总需求和整体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与市场第17卷第7期2010年2008年美国次级房贷而引发的“多骨诺米牌”效应还在持续时,2009年我国房地产的增长势头仍有增无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迅速回暖的一个重大因素。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政府频频发表言论要确保房价稳定的基调下,在经济发达国家的楼市不断萎缩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在2010年许多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优惠政策将到期时,为什么中国的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其实早在2004年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讨论已经开始,但是几年过去了,中国的房地产并没有崩盘,甚至还没有出现这种迹象。

在房价的增速远远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今天,是什么因素支撑着当前的高房价?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税收政策的角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微观经济学分析。

1利用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众所周知,税收是国家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有效杠杆之一,当前我国的税收体系涉及到房地产运行的诸多环节:1)房地产开发阶段的税费负担。

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等;2)房地产流通阶段的税费负担。

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3)房地产保有阶段的税费负担。

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可以看出当前的税收政策是重“开发和流转环节”,轻“保有环节”。

2税收政策对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分析当前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征收重税可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为此,甚至提出要征收所谓的“暴利税”和“物业税”来惩治推动房价上涨的开发商和非理性购房者。

笔者认为,税负的确会通过增加房屋买卖成本起到提高房地产业的准入成本和抑制投机行为的作用,但是调控效果与征税比重并非成正比例关系,因为税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转嫁的,如果不加区分的加大税负,普通消费者就可能为开发商和投机者的暴利行为“买单”。

2.1相关理论和假设当前对住宅的供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房地产开发商,他们主要通过开发新楼盘,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二是投机性购房者,他们主要通过将闲置住房在二手房市场上交易,增加供给。

可以假设现实中这两者对房地产供给的影响没有实质性差别。

但是房地产与普通商品相比有着其特殊性,它的价格与土地价格密不可分,而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其数量不会增加,甚至会减少,这就意味着在短期内房地产的供给是缺乏弹性,即使在长期内开发商可以通过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比如,用小高层代替多层住宅)来增加房地产的供给,但从总体来看,房地产的供给弹性是很小的,即价格的大幅增加只会引起供应量的小幅增加(如图1所示),这对下文研究税负转嫁问题至关重要。

对住宅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用型的,买房纯粹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居住需要,住宅对他们来说是普通商品,是必须的;二是投资型的,此类购房者购买住房的目的是投资需要,住宅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可有可无。

因此这两类购房者的需求区曲线也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前者需求曲线(D1)的弹性小于后者(D2),即价格变动相同幅度(P1P2)前者需求量的变动(Q1Q2)小于后者(Q1’Q2’)。

政府对房地产征税的对象,也分为开发商和购房者两种。

下面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角度分析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问题。

图1图22.2向供给方征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前文已经分析了,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的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造就了房地产市场求大于供的局面。

政府向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微观经济学分析童慧(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摘要:房地产市场是一国经济的风向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楼市却异常火暴,这是什么原因呢?该文从税收政策的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先简要介绍当前税收政策控制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再分析税收政策是如何通过房地产商和购房者影响房价,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高房价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政策;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0.07.035专题研究55TECHNOLOGY AND MARKETVol.17,No.7,2010供给方征税时,直接提高了供给方的成本,为了维持既定的利润,供给方会通过提高房地产价格的方式实现税负向购房者转移,这在图3中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即由S移动到S’,当征税为P0P1:在自用型购买行为中,消费者承担的税负是P0P2,供给方承担的是P2P1,且P0P2>P2P1;在投资型购买行为中,消费者承担的税负是P0P2’,供给方承担的是P2’P1,且P0P2’<P2’P1。

即,当政府向开发商征收税时,普通消费者所承担的税负远远大于供给方,而投资型购房者承担的税负很少,低于供给方和普通消费者。

图3另外,向供给方征税,会打破房地产市场的平衡,不仅不能解决当前高房价问题,反而使得问题严重化。

同时,供给成本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房产的供给量,特别是一些投机性购房者,不在短时间内将闲置住房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上交易,不利于资源的重新配置,加重了当前供求失衡的局面。

2.3向需求方征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虽然在房地产买卖行为中,购房者并没有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当前地价、房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购房者的资产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因此向其征税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当向购房者征税时,即使不会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但由于购房者的成本增加了,其实际房屋的成交价格会上升,这在图4中表现为购房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当征税为P0P1时,在自用型购买行为中,消费者承担的税负是P0P2,供给方承担的是P2P1,且P0P2>P2P1;在投资型购买行为中,消费者承担的税负是P0P2’,供给方承担的是P2’P1,且P0P2’>P2’P1。

即无论是在自用型还是投资型购买行为中消费者承担的税负都大于供给方,并且投资型购买者承担的税负更重些。

图4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税收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快增长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税负转嫁的存在,使得税收政策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正如上文分析,当向供给方征税时,税负很容易从供给方转向需求方,而向需求方征税时,税负转嫁并不容易,大多是由需求方承担。

因此,当向供给方征税时,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投资型购房者都可以通过提高房价,将税负转移给普通购房者;当向需求方征税时,税负向供给方转嫁得很少。

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购房者转化为投资型购房者,即由需求方转化为供给方,考虑到先前含有税负的买房成本,不仅会再次提高房屋售价,而且会在政府征税中实现税负向需求方的大幅转嫁,房价正是在这过程中节节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征税模式下,政府向供给方征税远远多于向需求方征税,看似是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但在如今需求大于供给的房地产市场上,这些税负的大部分却由最终购房者承担,客观上助推了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另一方面,在没有区分购房者目的的情况下,无论向谁征税,由普通购房者所承受的税负总是大于供给方,并且当向供给方征税时,普通购房者所承担的税负甚至大于投机型购房者。

税收负担更多的由普通购房者来承担,不能起到惩治推动房价上涨的“黑手”———开发商和投机型购房者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税收政策无形中激励着更多的开发商和投机者参与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使得真正需要住房的人在高房价面前望“房”却步,最终这个市场成为开发商和投机者的天下,他们各取所需,推动着房价的进一步上扬。

3对当前税收政策的合理化建议3.1增加土地供给,保证房地产市场充足供应量,有利于税负转嫁正如前文分析的,当前供给曲线缺乏弹性,这与土地资源的紧张,房地产商捂盘惜售密切相关。

所以当需求小幅增加时会带来价格的大幅上升,而与此相比供给量增加却不明显。

同时它也是购房者税负不易转嫁的关键所在。

因此,笔者认为,增加住房供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有助于提高供给曲线的弹性,如图5所示,当供给曲线由S1变为S2时,需求量增加,由D平移到D’后,新的均衡价格P2小于原来的均衡P1,并且供给量Q2也大于原来供给量Q1,如果政府可以确保房地产市场上的充足供应量,必然可以缓解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局面。

同时,增加供给,提高供给曲线弹性,就可以实现购房者税负向供给方的转嫁,真正起到抑制二手房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如图5所示,原有的供给曲线是S1时,征税P0P3,购房者承担的税负为P0P1,供给方所承担的仅为P1P3,但如果我们能够增加供给,使得供给弹性增加,新的供给曲线是S2时,在相同的税收中,购房者承担的税负降低为P0P2(P0P2<POP1),而供给方所承担的增加为P2P3(P2P3>P1P3),因此,税负更多的由供给方承担。

图5专题研究56技术与市场第17卷第7期2010年0前言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开启的书,从中可以读到理想和抱负”。

住区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实体,更是着重于塑造居民心智、道德情感的人文环境[1]。

人与人之间生活在融洽、祥和的气氛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可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当前城市的一种尴尬现象,邻里冷漠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

中国人很重视人际关系,在中国人的交际圈中,家庭血缘关系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邻里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培养和展开,大多可以通过不同场所的合理环境布局充分体现出来。

居住区环境要为儿童提供认知自然的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娱乐和健身的场所,为成年人提供身心和精神回归的家园。

同时居住区环境要为不同兴趣的人群提供丰富的景观、生态环境和生活娱乐方式[2],如垂钓、捉昆虫、采集花果、种植草木、养殖鱼鸟等,总之,居住区应当是一个环境综合体。

随着家庭生活质量及居民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居民从满足一套舒适的住宅本身,逐渐转向对外部环境的更高要求[3]。

因此,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越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国内的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已经从单纯地重视空间设计,发展到重视场所精神的维护,重视场所的灵魂———人的社会关系的维护。

1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常见的弊病1.1居住区环境休闲、交往空间的缺乏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越来越漂亮,但还是有很多地方让人感到不足。

在多数小区中,室外环境设计中注重营造大面积的绿地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甚至被设计成公园或主题公园,而忽略了居民活动场所的设计和生活气氛的营造[4]。

道路空间虽不缺少,但不宜驻足,置身其中有被催促行进的感觉。

大面积的绿地只可远观不可进入,空地虽大功能性却较差。

人们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空间,散步需要道路空间,两边有遮荫的树木、可供观赏的花草,使人身心舒畅;晨练的空间需要一定面积的硬质铺地,周围有葱茏的绿色和适用的座椅;供人际交往的空浅议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程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市政所,江苏南京210036)摘要: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应当满足人们的不同生活需求,该文从尊重居民不同场所空间的需求,尊重自然环境方面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些常见弊端,提出了改善居住区环境的一些方法,提出了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创造高“绿视率”,营造优美的满足居民交往的休闲空间场所,尊重、保护居民的环境参与意识,创造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